个人资料
玉米穗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YY说她有点小事要请大家帮忙,她从一只大包里取出几包不同种类的零食让大家传递下来各自品尝一下,说:“很好吃的对吧?”接着她说如果觉得这些零食还不错,希望大家买一些。她说她并非是在做生意,而是为了帮助一位残疾了的昔日同事。那同事以前与她一样也是导游,有一次讲解太忘情,忘记抓扶手,车子冷不丁急刹车,将那导游从前窗甩了出去,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3)
我们在那家厂里呆了两个多小时,但购物情况不理想。尽管厂里的讲解员讲了一堆乳胶床垫和枕头的好处,还做实验演示给大家看,一帮助手连说带劝帮忙推销,YY也说凭她与厂里的关系可以有额外折扣,但除了几个女游客买了几只枕头和坐飞机或汽车时用的垫脖子的U形枕外,其余的游客都无动于衷。从厂里出来去杭州路上YY有点不高兴,“有件事情我声明一下啊。”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3)
上个月回国时参加了两个顺道游。一个是江南游,另一个是九寨沟游。其实本人原本不喜欢团体旅游,觉得不自由;之前也没有过团体旅游的经验。但这回一下参加了两个旅游团,因为那条件听着很诱人,让人觉得不游白不游。 全程包吃包住,下榻之处不是五星便是四星酒店。本人需要负担的只是来回国内的机票,而那机票的价格又比通常价格便宜,另外每日需付给导游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前些日子在前南斯拉夫老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扮演英雄瓦尔特的老演员日沃伊诺维奇过世了,网上有许多文章纪念或怀念他,有的还配有瓦尔特电影里的经典片段。看了文章介绍才知道“瓦尔特”的真名叫日沃伊诺维奇,这个名字不好记,以后也未必记得住,但“瓦尔特”的大名和电影里的那个让人佩服的大英雄的生动形象早已在记忆里扎根,过多久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前一阵,有一天在超市里排队付款时,听见身后有个低沉浑厚的嗓音很熟悉,让我忽然想起多年前教过的一个学生叫做阿瑟的。回头一看,果然是阿瑟。正排在队后与一个年轻女孩耳鬓厮磨悄声说话,虽然是轻声细语,但那声音有穿透力,隔着好几个人轻而易举地将声波传送到了本人的耳朵里。“阿瑟”。我叫他。阿瑟抬头看到我,嘴角一咧,脸上表情由意外切换成笑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4-17 06:55:06)

正在阅读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女儿撰写的回忆录。黑泽明晚年曾着手筹拍一部影片,开机不久,黑导便挥手告别了这个世界。一代名导的离去留下了许多的空白,包括这部未完成的影片。都说黑泽明是一位伟大的导演,遗憾的是他的影片我未观赏过一部。面对着眼前长长一串他的作品目录和给他带来无尚荣耀的获奖清单,我唯一感觉他是名至所归。“岁月如刀,歌台舞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陈伯达晚年做过一个口述回忆,由他的儿子陈晓农记录编纂为《陈伯达最后口述回忆》一书。在这本书里有一个章节提到陈伯达曾经救过毛泽东。陈伯达回忆说:1948年毛泽东在河北省阜平县时,有一天国民党飞机忽然飞到阜平上空,陈伯达听到飞机轰鸣声,感觉情况不对,赶紧跑到毛泽东居所对毛说:“飞机就在头顶上,要赶快走!”毛泽东原本在那里犹豫,听陈伯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3)

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爆发的南昌起义在中共党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其意义之深远重大是不言而喻的。它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揭开了此后断断续续持续二十多年的国共战争的序幕。尽管南昌起义当时还打着国民党左派的旗帜,起义后建立的革命委员会的名单中也有宋庆龄,邓演达,张发奎,何香凝等国民党人的名字,但那不过是拉大旗做虎皮,真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这两天的一个热门新闻是艺人傅艺伟吸毒被抓。说起来艺人吸毒好像也不算什么新鲜事了,之前因吸毒而被举报并被逮个正着的排起来也有一串了。吸毒违法,艺人吸毒被捉也是咎由自取,犯法受罚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不过每当我看到有关艺人吸毒的新闻时,最惊奇的倒不是吸毒事件本身,而是那个神秘的举报者——朝阳群众。朝阳群众听着面貌模糊,也不知是男是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管窥”一下日本的房门也是挺有意思的。日语里用以表示“门”这个概念的词汇不止一个,比如:“扉”(读音“逃避啦”),“户”(读音“涛”),还有直接翻自中文的“門”和用片假名表示外来语的“ドア”(door)等等,基本意思都是一个,就是我们中文的“门”的意思。但日语里同是门的意思,还有些差别在其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
[61]
[62]
[63]
[64]
[6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