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笔会

这是立足于加拿大温哥华的文学社团“大华笔会”的文学创作园地,将定期发表来自加拿大本土、欧、美和中国大陆的会员及其他作者的原创文章
博文
看世博与排队
新创(大华笔会会员)/温哥华今年十月,笔者夫妇去看了上海世博会。之所以选在十月份去,除个人原因外,一是想避开上海的酷暑季节,二是自以为临尾了,参观人数可能会少些。票子是一早就托人买好的,老头、老太每人三张,在上海的亲友都告知还要送票给我们,心想,人生一世,看世博的机会不多,上海又是咱们的故乡,这次,是一定可以看过瘾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柿子紅了李果(大华笔会会员)/温哥华金風送爽,大地一片金黃,柿林裡懸掛在枝頭的柿子,果實累累,宛如盞盞紅紅的小燈唬?瞧??t柿葉在秋風搖曳像一面面小紅旗在招展。兩者互相陪襯,明亮耀眼,魅力醉人,給人熱烈豪放的感受。中國是柿子的故鄉,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古云:「七月龍眼八月梨,九月柿子紅了皮。」那年,我在中國大陸工作,初調至果品公司當經理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用心灵谱新曲——访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王宁教授文华(大华笔会会员)/温哥华卑诗中乐团十五周年秋季音乐会上,压轴大合奏《妫川古韵》引起轰动。我在乐团指挥卓讷仕先生家里,很高兴见到了作曲家王宁教授。《妫川古韵》写于2001年,2003年首演于台北,2004年再公演于北京,今次属国外首演。听过此曲的朋友普遍反映,该作品具有前所未闻的新意,已超越了一般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作家文苑》总第一百一十六期
文本視野中的女性書寫----加拿大華裔女作家選集《漂鳥》讀後(節選)
林楠(大华笔会会员)/温哥华《漂鳥》加拿大華人文學學會策劃加拿大華文女作家選集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2009年12月笫一版主編林婷婷劉慧琴《原色》是一篇很別致的小說。作者用簡練的筆墨塑造了一個相貌並不十分出眾,雖生在北京,“但一舉足,一皺眉,十足一個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本視野中的女性書寫----加拿大華裔女作家選集《漂鳥》讀後(節選)
林楠(大华笔会会员)/温哥华《漂鳥》加拿大華人文學學會策劃加拿大華文女作家選集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2009年12月笫一版主編林婷婷劉慧琴(三)黃綿看見自家院裏“楓葉又紅了”的時候,買房當年聚在一起的幾位好友,眼下已四處離散。觸景生情,諉婉地講述了這幾位身邊朋友的移民故事。看得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本視野中的女性書寫----加拿大華裔女作家選集《漂鳥》讀後(節選)林楠(大华笔会会员)/温哥华《漂鳥》加拿大華人文學學會策劃加拿大華文女作家選集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2009年12月笫一版主編林婷婷劉慧琴(二)生活在西方現代語境中的女作家,以自己的敍事視角,向讀者,向社會闡述著對人生、對社會、對當下、對未來的理解,讓《漂鳥》在生活審美、情緒審美和價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本視野中的女性書寫----加拿大華裔女作家選集《漂鳥》讀後(節選)
林楠(大华笔会会员)/温哥华
(一)
《漂鳥》加拿大華人文學學會策劃加拿大華文女作家選集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2009年12月笫一版主編林婷婷劉慧琴移民,表徵為居住地的轉移,實質上是對母文化環境的逐漸疏離,然後進入對異文化環境的“不應期”,心理上的失落和彷徨在所難免。這種生命的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司马其人(代序)
微言(大华笔会会员)/温哥华司马策风要出版文集了---他的第一本文集,写信来嘱我为序。其实我自忖不是写序的合适人选。不过我和司马确有文字上的切磋,诗词上的唱和,现在他的文集即将问世,写点什么表示祝贺还是“要得的”。于是有了这篇文字。司马姓刘,常用笔名“司马策风”。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个圈子里知道他的真实姓名的不多,而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作家文苑》总第一百一十一期文华(大华笔会会员)/温哥华一进入温哥华菲莎河畔的工业区,即刻听到鼓乐齐鸣,好不热闹。庇诗中乐团十五周年秋季音乐会的排练,正密锣紧鼓地踏入最后冲刺阶段。庇诗中乐团每年都至少举办春、秋两场音乐会,而且坚持了十五年,今次会呈现给听众怎么样的新惊喜呢?乐团上级领导“庇诗中乐协会”会长黎焯明先生向我作了热情介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九九艳阳天郭梅(大华笔会会员)/杭州秋高气爽,又逢重阳。和过去不久的中秋一样,重阳无疑也是传统节日的重头戏。在宋人蒲积中所编《古今岁时杂咏》里,从第33章到37章,整整六个章节都是吟咏重阳的。不必说“版版六十四”的古籍书,便是在今人小字号的排印本里,这六章光目录就铺满了十多个页码!如果说中秋总是让人思念亲人,那么重阳则往往令文人墨客们感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