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第十九章只羡鸳鸯不羡仙
进入八月,是仙台气温最热的时节,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夏天,具有浪漫色彩的“仙台七夕祭”便会在每年的八月六日到八日隆重登场。“祭り”为日语,即“节日,活动,庙会,庆典”等意思,形式多样,多数是街道上的载歌载舞大游行,每年5月的“青叶祭”会有游行彩车,而仙台最负盛名的“仙台七夕祭”主要是通过制作和悬挂色彩缤纷,造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十八章雨季,雨季
从六月中旬开始,仙台进入梅雨季节,每天都是丝丝的细雨,缠绵不绝,一下许多天,偶而也会有台风送来的狂风暴雨,河水暴涨,气势磅礴。雨季里不仅空气湿度很大,气温也比较低,在20度上下徘徊,让人感觉有些凉意。洗的衣服也总是不干,浴室,卫生间的墙壁上会生出许多黑色的霉斑来,让人心情很受影响。  雨季的时候苏豫不再骑车,改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十七章在路上

苏豫说好了请李浩,月伶吃饭,但大家的时间总是不凑巧,一天天拖下去,转眼就到了5月中旬,终于找到机会让三个人聚在了苏豫温馨的小屋里。  为这顿饭苏豫提前忙了好一阵,想了许多方案,最后还是决定包饺子,这样比较方便,大家可以一起说说话,帮帮忙,再准备两个小菜就可以了。  南方人,从来不吃饺子,苏豫也是来了日本以后才开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第十六章何去何从
  入学以后,月伶便把所有精力整个放在实验工作上,除了从早到晚泡在实验室里,便是整理实验数据,应付各种工作报告。  在日本,学术会议多应该算是日本学术界的一个特色,研究室的各种例会也不少,每月一次的工作报告会,每周一次的杂志会,读书会,不定期的各种发表练习......,这些会议就像一根高举在头上的鞭子,督促着你不停地干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十五章青春还在等待
人生本是一次孤独的旅程,孤独地来到这个人世,最后又孤独地离开,于是人们内心里其实在本能地抵制和逃避着这种孤独的宿命,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需要找个人来陪,婚姻便是使这种陪伴合法化,长期化的一种形式。然而人海茫茫,能够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终生伴侣,相濡以沫,相依相伴一生谈何容易,更何况在日本仙台这个地方,在狭小的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第十四章樱花情缘
四月在日本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一年真正的开始,所有学校在四月开始新的学年,会社也在四月开始新一轮工作,月伶和苏豫便在四月正式入学,成为东北大学博士一年级学生(“博士”在日本被叫做“博士课程后期”,而“博士课程前期”呢,则指的是中国的硕士阶段。)  春天看樱花,夏天摘樱桃,秋天赏红叶是日本每年例行的传统活动。由于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十三章 大浪淘沙
  佩文是真的后悔了,从陈舒和丛姗联系的那一刻他就彻底后悔了。女人都是一样的,没有这一个比那一个好多少,真的都不能够相信,什么红颜知已?出卖自己的时候比谁都快。而且瞧陈舒今天那个样子,满嘴的大道理,什么“男人三十之前不犹豫,三十之后不后悔。”和丛姗又有什么区别?不后悔才怪,难道让我现在还像从前一样去对她嘘寒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十二章 山重水复
三月在日本对于学生们来说是新旧交替的日子,研究室会比平时冷清些。又一批毕业生即将离开,新一届学生即将开始新的生活。一些人着急着处理东西,一些人想办法以最低的代价添置日常生活所需。钱钟书先生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事实上人生处处都是围城,一些人想方设法丢弃和逃避的东西,另一些人却在千方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十一章 曾经沧海难为水
    月伶的表面是柔弱的,内心却十分独立,她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包括爱情。  曾经的大学校园里,喜欢她的男孩子不少,能让她考虑的基本没有,她要找个自己喜欢的男生,让她崇拜,让她爱慕。  霄磊是月伶的师兄,比月伶高一年级,英俊,优雅,成熟,谈吐不俗,有独挡一面的大将之风。除此之外,月伶对霄磊一无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十章 峰回路转
丛姗结束了与陈舒的对话,心里非常不快。她虽然早就猜到佩文没有和陈舒断干净,但对方这样堂而皇之地找上门来要做朋友还是让她有些措手不及。如果拒绝,会让对方认为自己太小气,输什么都不能输在气势上,不如看看这个小女人到底想干什么,但说了这么一大通,好像对方什么也没说,一副诚心做朋友的样子,反而是自己说了不少,丛姗说完后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