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慕容青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戴榕菁 尽管理论物理在20世纪抢尽风头,当我们回过头来清点20世纪的物理学成就时会发现20世纪的物理学说到头仍然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与那些在自家车库或地下室里大胆尝试各种技巧的科迷们在本质上干的是同样的一种实践:不断地试错,不断地出错,不断地得到惊喜的突破。所不同的只是规模的大小而已。理论物理学所扮演的角色不过是努力挣扎着试图对实验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在“当哲学被藐视之后。。。。”一文中我说到“我一直高度怀疑有外星势力存在于现有体制背后”。这并非完全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而是在看到20世纪人类文明出现的各种闹剧之后的感触。当然“一直”二字是夸张了,应该说就是这一年多来看到世界范围内的主流学界的一些令人咂舌的怪相之后产生的联想。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奇怪的感觉,不久前当我在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戴榕菁 2022年8月我在英文网站贴出一篇题为“WhenPhilosophyisDisparagedinWorldofScience”的文章举出我在2021及2022年所讨论过的在数学和物理学科里因为藐视哲学而出现问题的几个例子。后来正好收到ICSSXXXILuxembourg2022的投稿邀请,我就将该文寄给他们。该文被录取了。他们希望我能去参加会议,我告诉他们我没钱去,他们就让我参加网上发言,我也因为家境贫寒购买不起网上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戴榕菁在ChatGPT带来的全球人工智能热潮中我们常可听到一些关于人工智能的拟人化的描述,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做梦。人工智能(机器人)是否能象人一样地做梦呢?为了搞清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对两个问题有所了解,其一是梦对于人的作用,其二是机器人与人之间的一些区别。一.梦之功能梦之功能是一个千年老话题【[1]】,从自然本能生理和心理调节到人为修炼甚至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戴榕菁 2022年3月9日我在中文博客贴出了一篇讨论狭义相对论的光速不变假设的文章【[i]】,随后在3月14日将该文修改后的英文版贴在了英文网站【[ii]】,从而开启了我推翻狭义相对论并挑战作为20世纪物理学基础的更为广泛的理论物理体系的征程。在2022年3月我并没有开始怀疑狭义相对论的正确性,只是因为之前在academia.com的与光速不变假设有关的讨论中接触到了对该假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03-03 07:16:24)
戴榕菁自詹姆斯韦伯望远镜送回第一张遥远星系的照片起,关于JWST推翻了现有的宇宙学理论的声音就不绝于耳。很显然,JWST的照片打破了根据现有的宇宙学模型得出的一些既有的结论,但问题是JWST到底推翻了现有宇宙学理论的哪些结论。当然,同时也有些人出来替现有的宇宙学理论辩护。在“推翻论”中比较特别的论调是:JWST拍摄到了按照现有的宇宙学理论根本不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中微子及与之相关的乱象 戴榕菁 中微子是所谓的基本粒子标准模型中最奇幻和具有争议性(如【[1]】)的粒子,从对它的构想,发现,以及认识的发展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现代理论和实验物理运作的一些特征。 1.简单背景 在1910年代人们发现beta衰变产生的电子辐射动能呈现连续曲线的形状因而与量子领域的能量跳跃分布不符,似乎是有一部分能量消失了,而beta衰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戴榕菁 前文“人们为什么看不到基本粒子?”中提到所谓的基本粒子标准模型中声称基本粒子的半径为零。那么基本粒子的半径真的为零吗?当然不是。只要它们具有物理真实性,不论是作为波还是作为粒子都不可能完全不占有空间。 那么,为什么标准模型会声称基本粒子的半径为零呢?关于这一点理论物理界是不会明确给你答案的,因为这里又涉及到现有的理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戴榕菁如果有人在向你宣讲基本粒子的标准模型的同时又声称他能通过实验看见基本粒子,那么他就是在唬你。。。。这是因为按照标准模型,基本粒子是没有体积的,这也正是为什么基本粒子被赋予一个叫做自旋(spin)的数值,却又被声称不能自旋的原因------因为自旋需要半径,而标准模型认为基本粒子没有半径,所以就没有自旋。有人也许会说可以通过云室之类的装置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戴榕菁过去一百多年里所谓的“物理学之目的不是揭示真理,而是提供表达现实的模型”的论调成为了物理学界的显哲学。与之相应地,物理学家们构造了一个充满了数学迷幻的庞大的模型大厦,而越来越多的物理学家们则热心于发明各种模型。但问题是他们似乎把科学与技术的终极目标给搞混了。科学与技术的终极目标之差异在于前者是要【发现】而后者才是要【发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