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白白白的文摘收集地儿

没啥介绍的,你就乖乖儿的看吧
博文
湖西反顽(上)  
    44年7月,上级下达命令,要求各部上报留守人员和病号名单。骑兵团是老部队,立刻知道又要机动作战了,虽然不清楚要去哪里,各连队都已着手进行出发准备。可是等了好几天,上级发了防暑药又发防病药,军医也把战马检查了一遍又一遍,可就是没有动身的消息,大家都觉得奇怪。
    7月18号下午,刘大爷出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湖西反顽(中)  
      八月的夜晚,闷热得很,所以每到一个地方宿营,各单位都抢着去占村里的戏台(那里凉快),其他骑兵则在老百姓的院子里打地铺。湖西是游击区,情况复杂,部队进村就放双岗,还放游动哨,对陌生人一般是许进不许出。刘大爷半夜查哨回来,看见房东还没睡,在门口探头探脑的,问有什么事他也不说,就起了点疑心,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湖西反顽(下)
      四连以排纵队出了树林,大家一边走,一边从马镫上站起来张望。早在九分区的时候,骑兵们就知道“丰县虎”关玉平的大名:听说他平时和当兵的一起啃大饼窝头、听说他打仗的时候让人抬着一口棺材跟在后头,还听说他有个卫队是赤膊上阵的,胸前画个老虎头,手里拎把鬼头刀……(当然,也听说过他打鬼子的事)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南下旅游
  打死了关玉平,四连又接着追,直追到沛县,追上了一百二十支队的军需处,抓了军需处长。问他们:“前面还有多少人?”,“我们是后尾,撤退时在最前头,前面没有人了”,于是拨马转回。
    走着走着,突然发现一伙顽军围着高马村打枪,看样子是村子里有我们的部队,骑兵立刻冲上去,敌人没敢抵抗就交枪了。这时候,从村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两门炮不如一口锅(上)
    刘大爷说“南下会师”就象是一趟旅游,确实这样。南下支队从大老远的沛县万分紧张地跑到淮北,却一直没打什么正经仗,每天只是看演出、开大会、参观交流……这让大家都很不自在。
    本来嘛,这部队开的是打仗的买卖。现在放着涡阳、蒙城都不让打,整天看戏喊口号的,算是怎么一回事?交流经验的时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两门炮不如一口锅(下)
    插花楼那边,七团开打了,时锡久的部队抵抗了一阵才发觉不对:“不好了!真的是老七团打上来了”。
    其实,从包围插花楼开始,战士们就一直在喊:“我们是八路军八分区七团,赶快投降”。可二十九纵队根本不相信。
    顽军“不上当”的理由倒也很充分。首先,老七团的名声太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关于女人(一)
  四四年十一月底,骑兵团从山东返回九分区,四连担任前卫。这一趟外出作战小半年,如今要回豫北根据地了,大家都挺高兴。
    当初开拔的时候没想到会离开这么久,连长有点担心放在留守处的一窝小鸡会不会已经成了鸡骨头,指导员却挺乐观`,计划着回去以后“打牙祭”。
    二排长大刘很久以后都还记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关于女人(二)
    年青人做事喜欢一窝蜂,找对象也是这样。
    据刘大爷说,作为野战主力,骑兵团以往的集体生活比较单纯,很少有机会考虑个人问题,而在这个阶段出现这种情况,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进入“局部反攻”之后,根据地面积和军队规模不断扩大,地方人员大量补充进正规部队,有家室的干部战士增多、“家属探亲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关于女人(三)
    骑兵驻营比较分散,所以一般不会象步兵一样集合。每当开拔令下达之后,通常是由各连队从各自驻地出发,在行进中陆续加入队列。
    清晨上路,战马很兴奋、战士们也很活跃,九个连加一个团部,一千二百匹战马、六七十辆大车,人马欢腾的,总是惹得老百姓驻足观看
    行军队列连绵十多里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在后方
    45年初,冀鲁豫根据地形势一派大好,局部反攻连连告捷、政权建设成效显著、部队整编有条不紊。
  《一九四五年的任务》已经传达下来,毛泽东主席明确指示:“把一切防守薄弱、在我现有条件下能够攻克的沦陷区,全部化为解放区,迫使敌人于极端狭窄的城市与交通要道之中,被我包围得紧紧的.等到各方条件成熟了,就将敌人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