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1948年12月,北平被围。国民党派飞机去北平接走专家学者。陈不上飞机,说不愿坐国民党官僚的飞机。直到教育部派飞机,他才和胡适一起离开北平。那么陈为什么就看不上国民党呢? 1940年,作为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蔡元培在香港去世,国民政府决定投票选举。陈听说蒋委员长已内定人选,颇为不满,于是特意从昆明赶到重庆去为胡适投票。陈寅恪放出话来:本人大老远来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有网友谈到陈在文革之中受到的迫害,其中史料方面,与我掌握的史料基本相同。赞实事求是! 不讨论毛发动文革的出发点,文革的结果确实导致了中华民族的一场浩劫。过后,被邓小平及后所全面否定,定性为十年浩劫,不足为过,理所当然。 言归正传。陈的学生蒋天枢,暗中编辑三百余万字的《陈寅恪文集》和《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于1981年出版。得稿费三千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几坛,总是有人周期性地对历史造谣生事。对历史史实妄想推翻,致使沉渣泛起。但这只是蚍蜉撼树而已。 陈是汪精卫的夫人。汪后来落水当了汉奸,陈当然支持汪,她自己也出任了伪职。抗战胜利后,汪已在日本死亡,但陈在广州试图逃跑时和另一汉奸褚民宜(和陈是姻亲)被国民党军统郑介民及军统广州站诱捕。后以汉奸罪判刑。解放后,共党方面全面接收了这些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5-04-30 20:13:23)
维基上说的,我就尽量不重复了。尽量说些维基里没有的。但也不能完全躲开维基。 卢是农民(佃户)出身,给陈赓家放过牛。他和陈是发小,虽有主仆关系,但陈不让卢喊他少爷,而以兄弟相称。 1924年,陈考入黄埔一期。而卢在1925年当兵。从这里看出家庭的区别了,哈哈。 后来卢在陈的推荐下投奔了贺龙的二十军。1927年南昌起义失败后,他作为陈的副官和陈被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首先申明,陈老的事迹多多。国内研究他的人是大有人在的,所以各种说法也多。我虽然也做过研究,但不能把他所有事一一道来,因为这样就变成给陈老写传记了,哈哈。我的帖子学术性不强,只是为了让大家简单了解一下民国人物。所以只能说一些小故事,但都是以史实为基础的。 1953年底,中国科学院派汪篯到广州去邀请陈老到科学院去任职。陈老一向对当官没什么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949年,毛主席应邀访问苏联。主要目的是废除苏联与国民党签署的旧条约而重新签定新的中苏友好条约。 另外,也借此祝贺斯大林的70大寿。 在一次谈话中,斯大林向毛谈起自己所写《中国革命问题》一书中,援引了不少一个名叫陈寅恪的人写的资料。毛很重视,当下命人记下。 毛回国后,命人查找此人。后来发现此人并未随国民党去往台湾,而是留在了广州,在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陈寅恪陈老是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在学界曾有“三百年来第一人”的美誉。陈的学问渊博,学冠东西,无可争议。他曾游学世界各国,东洋,西洋,美国,但唯一的遗憾是,终其一生,也没有一个学历。1925年,清华组建清华国学院聘请导师时,梁启超推荐他,但据说曹校长以无著作无博士学历为由婉拒。梁大怒,说我梁某也没什么学历,虽著作等身,但不如陈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自由了是自由了,民主也民主了,但遗憾的是这些好东西都是不能吃的,更不能当饭吃。他们租了房,安顿下来后,就要找工作了。艳姐的男朋友,不知道艳姐是不是故意的,反正我们谁也没见过。不知道他的英文如何,但作为总经理秘书,艳姐的英文还是相当不错的。在两三周之内艳姐就顺利地找到了工作。有了工作,就有了收入,生活也就安顿下来了。但美好的时光总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那一年我回国,已经是移民后的第四个年头了。因为有些事情需要处理,所以呆在加拿大,一直也没有机会回国。直到等事情办好后,这才买了机票。 终于到家了。看望了父母,在家呆了些日子后,这天终于有了机会,到原来的公司看看。坐了电梯上了楼,到了公司的前台。只见前台坐着一个美女。仔细看了看,不认识。当年我们的前台是小罗。我只得上前问道,美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艳姐是我移民前在外企的同事。她和我年龄差不多,比我稍稍大一点。艳姐是我们总经理的秘书。个子不高,带着眼镜,是那种整天在办公室里文质彬彬的女白领。 艳姐很平易近人,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她比我进入公司还早些。记得我刚刚进公司时,她给了我不少帮助。因为年龄相近,我们中午吃饭的时候有时会在一起聊聊天。顺便说一句,那时候公司的午饭是免费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