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强调,什么年纪做什么事。比如年少时,上学,壮年时,工作,老年时,休闲,按步就班,与世无争,应该说,这是生活的常态。生活的常态里,有来自自然的道理。但这种常态,并不等于千篇一律的常规。我有看到大山里的孩子失学在家的,我有看到大龄青年放弃婚姻的,我有看到80岁的老人起个大早,挑一担青菜,蹒跚去赶集的,我也看到16岁的花季少女纵身一跃、[
阅读全文]
前一阵子,我偶然在网上刷到音乐剧《悲惨世界》,一下被吸引住了,半个多月来,这部音乐剧,我一共观看了8遍。我在YouTube上观看的是在英国伦敦公演的音乐剧《悲惨世界》十周年纪念音乐会,全长2小时27分50秒,该视频已在网上播放了148万次。闻名遐迩的音乐剧《悲惨世界》改编自世界文学名著、法国大作家雨果的同名长篇小说。维克多·雨果,被称为“法兰西的[
阅读全文]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又到了望月怀远的季节。多少人,诉不完的衷肠,道不尽的忧伤。进入21世纪,人类开始星际旅行,为了梦想,更多人成为这个蓝色星球的异乡客。今天,我飘泊在异乡,而异乡竟然是无数追梦人的故乡。离别成了常态,思乡成了痼疾。今夜的月光,让我想起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让我想起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
阅读全文]
北美坚硬如铁因为有寒潮吹过安大略湖千里冰封挡不住声势浩大的尼亚加拉瀑布无数的建筑银装素裹然家家氤氲着热气穿着短袖的人们在健身房挥汗如雨几乎每一个小区有一个图书馆每一个图书馆都座无虚席每一个教堂安放着人们的信仰有信仰的人们是如此谦卑、静谧网络无远弗届天涯却像邻居有爱即是咫尺寰宇本是一家2025年1月26日[
阅读全文]
有人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有人说,日头一过,一切都是新的。有人说,人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也有人说,人类最大的教训就是从来不接受教训。闲看云卷云舒,乱翻五经四书,为古人担忧。近观脸书、谷歌,油管、百度,替今人不平。人微言轻,任世事浮沉。草长莺飞,凭时光虚度。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于无为中有为,行知胜过虚无,看那西西[
阅读全文]
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觉得很有意思:“判断一个人小时候过得好不好,其实很简单,就看他是不是胆子小、脸皮薄、自卑,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胆子小是因为早年经常被惊吓,脸皮薄是因为早年经常被羞辱,总觉得自己不够好,自卑是因为早年经常被否定、贬低。恐惧、羞耻、自卑,是压在一个人身上的三座大山。”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幸福的[
阅读全文]
怀素,唐代书法家,本姓钱,湖南永州人,十岁出家为僧,性喜书法。公元759年,22岁的怀素与著名诗人李白在零陵相见,李白对怀素的书法推崇备至。特为怀素赋诗一首:少年上人字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笺麻素绢排数箱,宣州石砚墨色光。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
阅读全文]
打开维基百科好不容易找到传说中的尼泊尔那是释迦牟尼的故乡山脊上的国家衣衫褴褛的人民与世隔绝的村落一个中国南方的女孩六年前来到北美留学现在是一名出色的工程师冥冥中得到神启毅然放下工作万里迢迢飞越波涛汹涌的大洋跨过莽莽苍苍的大陆栖停在世界屋檐下的一个小城尘土飞扬的加德满都短暂的歇息又踏上了15个小时的长途满载着疲惫与紧张的老爷车一会儿云端[
阅读全文]
酒后乱弹,读资中筠这几天,我简略地读了一下资中筠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困境》一书,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出版。资中筠1930年生于上海,祖籍湖南,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退休,致力于中国现代化的研究,为当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曾读过她的文章,也在网上看过她的讲演,今天读她的书,更真切地了解了她的思想脉络。《中国[
阅读全文]
有些人,放在心的一角,用来怀念的。有些人,放在记忆的深处,用来遗忘的。不是每个人值得你停留,不是每个人值得你悒郁。昨天还春花烂漫,今天已雾锁秋深。昨天还笑语吟吟,今天已途塞霜冷。永远不变的是变迁一瞬也是永恒2025年7月21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