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六、七十年代香港大排档:60年代我所见到的大排档,香港大排档主要在一些横街暗巷或马路行人道上,工厂区大排档最多。那时大排档或小茶楼是没有走堂,叫餐不用写单,所谓走堂走来一边问要饮什么茶、吃什么全用口传,结账也全逢大声通知收银员,例如:有一男一女顾客吃完要付钱,走堂就会大声通知收银员前面那位先生拿住后面那位小姐两粒。前面男的吃了[
阅读全文]
【香港】资本主义社会,五毒俱全的地方:六十年代初的香港有如黑白聚宝盆,那个年代香港治安非常差,黑白横行到处強收保护费勒索钱财,六十年代初香港繁荣兴旺,歌舞升平、欣欣向荣大有蒸蒸日上景象。一到夜上游人如鲫,歌厅舞厅大行其道,黄赌毒样样齐全。
五、六十年代香港妓女之多,一到晚上油麻地一带,特别是广东道妓女成群到处拉客,有钱的带到公寓,无[
阅读全文]

【香港】大乡里进城少见多怪样样新奇。我在洗衣房那段时间最喜欢看警察晨操,站在总部二楼往下看警察晨操,七八个差佬出更前排好隊,他们必须在操场转上几圈然后再出更,“洋帮办”跟在旁边一路走一路叫喊着“one,two、three、go”,一起步“差佬”的腿抬得高高的,姿势很美妙,“洋帮办”如果看得不顺眼就会一脚踢在屁股上。洗衣居宿舍窗[
阅读全文]

【后院摘黑莓】...无化肥的真正健康食品!
[
阅读全文]

【香港】初尝资本主义生活:我是广东客家人在家乡时最远没走出十里地,初到香港从农村人一下子变了城市人还真有点不习惯,人生路不熟什么都不会一切空白样样都必须从头开始,最基本的连香港话都不会说听也听不懂。那年代行街都要查身份证,没有身份证做什么都不方便,当务之急首先要搞张身份证。
成年人申请身份证要有亲人担保、保人还一定要有固定工作和住[
阅读全文]
世上有没有相敬如宾不敢说,但夫妻恩爱确实有,信缘份吗?今日来说说缘份吧,我有两个弟弟,先说老家的大弟弟,我这个弟弟在小学四年级时和一个同班女同很要好,这种年龄不算是谈恋爱吧,但两人确实很要好,女同学经常到我家(是同村的),小学毕业没几年后两人由同学进入恋人阶段,谈恋爱了,女孩对我母亲很好,我母亲也很喜欢这女孩。
由于在农村,女方家人[
阅读全文]

【香港】初尝资本主义生活:吃了豹子胆“踢警察”香港算是我第二故乡,住了十一年,六四年我到香港时还不满20岁,我记得到香港的第二日是我们中国的农历七月十四,七月十四是我们家乡传说中的“鬼节”,这一天是潮州人最热闹的一天,潮州人“盂兰盛会”请粤剧红伶做大戏,还有一队队踩高跷沿街表演。当年老家这一天还真有点节日气氛,高高兴兴庆祝七月十四这个[
阅读全文]
谋财害命那都有,三个农村妇女为了几斤粮食谋杀了一个女初中生事件。六十年代初发生在我的老家附近的村子,当年农村小孩要是考上中学是件非常了不起之事,由于当年有中学的地方太少了,大的城镇才有中学设立,农村人考上中学要走很远路程才能到学校,大部分学生都是在校寄宿的,上完星期五最后一堂课农村学生多数都赶着回家,在家过完周末星期日一早就要赶回[
阅读全文]

【回忆】亲身经历人民公社最困难时期。我在老家一共才十九廿年,在这短短的十多廿年间,解放前由于年龄小也记不清就不提了,从我有记忆大约是林彪部队进村开始,那时经常跑去看军人的电影,林彪部队在我村一共驻有三年多,五六、五七年才搬走,我在老家经历过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关于人民公社当时情况别处我不知道,我只写我在老家所见到听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