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对孩子说:"孩子啊,你这样今天遇到作业中的难题,忘掉它,留明天;明天又遇到它,又留明天。问题永远也解决不了。你这样回避问题,怎么行呢?”孩子说:“妈妈,你自己也不能面对问题啊。”妈妈:“我什么时候不能面对问题?”孩子:“你看我不听话,就说:‘滚,滚到你的房间去。’‘滚,滚到爸爸那去。’”妈妈对我说这故事的时候,我们两人不由放声大笑。在咨[
阅读全文]
周日午。叮呤呤,电话响。接电话。“我是XXX,我是校友会的XXX。”电话传来的声音似乎蛮熟悉,但名字好象和这熟悉的感觉对不上号。谈话谈到好一阵子后,才意识到我搞错了,这位校友仁姐是第一次给我挂电话。“你今天不上班?”
“我不上班。”“你平时做几天?”“就是正常作息时间啊,周末不工作。”“哦,。。。你现在忙吗?不是在中间干什么吗?”“没有,[
阅读全文]
以下是一个正统的有科学基础的心理测试,和你网上看到的大量的娱乐测试不同哦!
你要不要测测看?如果你在评论栏上写出你的答案,我将给予你解释.
测一测你上周的情绪状态:
请认真阅读以下陈述,在每个陈述边上的数值上打勾,指出在过往一个星期中你的情形多大程度上吻合此陈述.以下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不要在每个陈述上花去太多时间.数值代表含义:0根本不适合我1[
阅读全文]
烦恼即菩提,这是佛教的一个说法,来自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禅宗大师慧能的语录。慧能说:普通人就是佛,烦恼就是菩提,前面一个念头是烦恼,后面一个念头领悟了就是菩提。所谓的菩提是觉醒,领悟,智慧的意思。这样一句话究竟如何理解呢?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其一,佛教认为,烦恼也罢,菩提也罢,来自同一个心;既然是同一个心,念头一转,所谓的悟,则烦恼[
阅读全文]
引言如果你走近这条道路,也许你会觉得它象是容格学派的,自体心理学的,佛教的,客体关系的,但是你又知道它不是容格的,自体心理学的,佛教的,客体关系的。。是的,它是新的一条修心之道,但它的面目和内涵又是如此的古老。。
我是谁当我们想到我们自己的时候,我们看到什么?体验到什么?我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不断的对快乐的追求和[
阅读全文]
我们可以叙说什么是深刻,什么是肤浅吗?在写下这篇文章的题目的时候,我好象马上可以听到反驳的声音:“你凭什么啊?”这确实不是一个容易讨论的题目。然而,现在我有了这样一个视角:那就是,你了解不幸吗?你对不幸的态度是如何的?多年前,一幅画面给了我极深的印象,让我觉得它再清楚不过浓缩象征了一种对不幸的态度了。那是我回国度假其间的一个清晨,[
阅读全文]
如果现实生活指的是逻辑,金钱,会计,绿卡,科技,竞争,那么这样的现实生活便将永远不可能和人的内心世界获得彻底的和谐。欲从这样的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紧张关系中解脱出来,端赖一种“中间介体”的经验。这种“中间介体”经验包含艺术,宗教,心理治疗等。它是孩童时代游戏的延续。孩子在游戏的FLOW中,忘掉他自己。这里的博客也属其列。我希望我的博客不仅仅是我[
阅读全文]
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我这里指心理学意义上的共情,有些时候并非是从倾听者解释性的语言上表达出来的。当你被他人的故事所感动,那感动会写到你的脸上,身体上,透露给故事的源泉——那个时候,是一个人的声音在另一个人的心里唤起涟漪了:多年以后,我已不记得那个晚上和这个女人都说了些什么,我只记得在我叙说我的故事时她凝视的眼神和胸脯的起伏,我甚而可[
阅读全文]
几天以来,苦思冥想一个关于人我分别,边界的问题。东方的无我思想和西方的自我思想看来如此不同,又皆有道理,于是它们紧密交战在我的心头。
突然,一夜静坐后豁然开朗:
原来,爱的基础就是这样的:
在这种爱之中,基础是:我所想要的就是你所渴望给予你自己的!!!
这里不是说:我要的是你给我象是你要给予你自己的东西,也许这句话并没有错,但它[
阅读全文]
多年以前,澳州有个女作者叫施国英,她在一个大众通俗杂志上写了篇随笔叫"和西方人结婚幸福吗?"其中有那么一句话,说中国的男人的性能力,是十个当中,有八个马马虎虎,另外两个还可以.这句话在当时悉尼的中国大陆人中掀起了轩然大波.最后竟然形成了绝大多数中国男人群起而攻之的局面.这叫做著名的"二八论."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但这里的华人媒体动不动还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