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文化遗产,建于16世纪的石桥---那天太阳太大,我戴口罩物理防晒-:)
第5天,用毕酒店丰盛的早餐后,我们启程离开克罗地亚前往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简称波黑共和国)。
波黑之前是前南斯拉夫的6个社会主义共和国之一,境内有信天主教的克罗地亚人,信东正教的塞尔维亚人和信伊斯兰教的波什尼亚3个民族。
上个世纪90年代南斯拉夫解体后,[
阅读全文]

一抹将尽的晚霞,对着一片幽蓝的水。。我临崖望着它们,凭栏吃着美食,在白色的大木框里,在铺着洁白桌布的餐桌边。。。总共不到€30的消费,是不是物超所值?是不是得爱克罗地亚?-:))
第4晚,我们依然住宿在这个有“长城”的海滨城市,很难得在这么漂亮的地方连续住二晚。而且二晚的的住宿条件很不错。我独自一人住一间,我的房间带阳台,可望山[
阅读全文]
(视频来自微信)
于1956年建的涵江别墅群“涵江华侨新村”是由在海外的涵江华侨(主要是新加坡等南洋国家)给他们在涵江的家人盖的。
我小时候常常随外婆和母亲去那里找外婆那些也是从新加坡回来的朋友或他们的家人玩。每次跟外婆母亲她们大人出门我都有去郊游的感觉,因为要走蛮长一段路。。其实也就一公里多的路,当时是以我小孩的小脚步感觉的-[
阅读全文]

(我在“长城”上。。这件黑白横条上衣也是我15年前买的-:)
入团后的第3天,我们去克罗地亚最南端的海滨城杜布罗夫尼克。
大文豪萧伯纳曾说:想目睹天堂美景的人,就来杜布罗夫尼克」(Ifyouwanttoseeheavenonearth,cometoDubrovnik.)。那里也是启发宫崎骏大师创作《魔女宅急便》的“灵感”之地。
像我们的长城那样,那里也有一道为了防御外来侵略者[
阅读全文]

(上图的桥是“一带一路”给克罗地亚修建的)
离开涵江时,我忘了带上旅游需要的遮阳帽。妮妮来伦敦Heathrow机场见我时带来一个她的白色棒球帽给我。历来不在乎衣,帽,包,不讲究穿戴,还在穿20多年前的许多衣服的我(前篇那件蓝色上衣就是20年前的-:),倒不在乎帽子的款式,只是觉得它遮阳的范围不够大。。所以,当我路过伦敦机场内的一个商店时,看到[
阅读全文]

这次参加"欧来欧去"咖线报名的人不多,包括我在内只有6人团员:一对来自天津的退休夫妇,一对来自台湾带着一个男孩的年轻夫妇。加上一个导游和一个司机,我们8人正正好塞进一部8人座的面包车,这样小规模的旅行团,相当于私人定制的“豪华团”啦-:)
我入团后第一个差点丢掉的是我那个随身背的包。里面装有我的护照,信用卡及一些英镑和欧元现[
阅读全文]

一到萨格勒布(Zagreb)机场,就看到穿着传统服装的克罗地亚人民。我6天里要去的城市如图所示。
克罗地亚在巴尔干半岛里算是比较富裕的一个国家。我订了一家在市中心,可以步行去各景点的民宿(上图红圈处便是我的房间),房间非常干净舒适,还有窗景!
入住后,我便出门踩点,先把明天要与旅行团接头的中央火车站那地方走一遍,“丈量”一下二点之间[
阅读全文]

(我与大女儿妮妮再聚伦敦)
7/15我从中国回程途径伦敦时,独自参加了一个去巴尔干半岛的旅行团,开启了我在欧洲一路跌宕起伏“险象环生”的行程。
7/16晚妮妮在伦敦Heathrow机场接了我,与我一起把我的一件大行李拉到机场外24小时开门的希尔顿酒店寄存(期间拉错了地方,那里有二个希尔顿花园酒店),因机场内的寄存处最早6点才开门,而我一周后飞回美[
阅读全文]

哈哈、“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乡味儿够浓-:)虽然我没上山下乡过...
(最近翻出很多旧照片-:)
[
阅读全文]

小我17岁,住在旧金山的弟弟今夏也全家回到涵江...我们姐弟虽然都在美国,但我在东岸,他在西岸,相隔5小时飞机的距离,我们在美国近20年都没相见过,倒是回涵江才能相见...
我父母只生了我们姐弟俩,17年间他们清清楚楚“空窗”了17年-:),我也当了17年的独生女,被林家上上下下所有人娇宠了17年,我也在林家“无法无天,横行霸道”了17年,直到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