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25-10-13 08:30:04)
1  就是想写写通往刘宾雁家那条小路。为什么,却说不清楚。  有时候,人就是说不清自己的心思。  那是一条十年前的小路。那时我们刚来美国,住在普林斯顿阿尔牟斯,刘宾雁住在普林斯勃若。有一条小路穿过原野,开车15分钟可到他家。大路要绕行,很远。  一年多前,我们一帮漂泊在外的作家想写个散文集子,题献刘宾雁八十大寿,那时我就想写这条小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https://youtu.be/-NaBwffFr9c?si=zNpFvwLFTD7utPHZ   1   骑上一匹好马,在马颈边插支来复枪,沿阿巴拉契亚山脉追猎鹿群,你迟早会进入富饶的宾夕法尼亚,并在那里遇上一座宁静小城——葛底斯堡。如果你的马走进1863年炎热的夏季,你就会听到如蓝色山脉一样连绵起伏的炮声。那里就是葛底斯堡。你多半会抽出来复枪,奔赴战场。   我与葛底斯堡亦是如此相遇的。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10-12 15:24:14)

我的命运有点坎坷,而且很奇怪:总与红刨子交相缠绕。  木匠最珍爱的工具,我以为是刨子。也有人叫推刨,就是那种能够把木料加工得平直光洁的工具。一刨子推过去,能刨出透明卷曲的刨花,不过头发丝儿厚薄。按照不同的用途,刨子分平刨、裁口刨、歪嘴刨、花边刨、槽刨、内圆刨、外圆刨、弧线刨等等。其中最常用最简单的是平刨,也要细分好几类。一般外行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10-11 20:07:05)

门前山茱萸结实如玛瑙,叶红如枫1我似乎不喜欢自己的名字。却又不敢确定。也许是错觉吧。刚到美国不久,参加一个中学老同学聚会。凡家住纽约、新泽西州附近的,来了不少。进门时,听得一女声惊喜地呼叫我名字,不觉心里一惊,略有愣怔。我理解这惊喜该有两层意思:一别二三十年,算是久别重逢;另外,89年“风波”之后,我被当局全国通缉,逃了个杳无音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毁灭都说美国的生态环境好,尤其是东部,草地冬天也不枯萎,不像西部那样黄成一片。到处是茂盛的森林,林子里有成群的鹿,松鼠到处乱蹦,还有獾子、鼹鼠、大雁和熊。遍布河流湖泊,像姜太公那样扔一根直钩就能钓出鱼来。我到美国多年,一直住在东部。秋天时,整条纵贯东海岸的95号公路红得跟着了山火一样,不光是枫树、黄栌,什么树都红了叶子,实在是美极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马悠与李旻果一家恢复雨林的事故宛若一个美丽的童话。童话的开端是一位浪漫的骑士一眼看中了他心目中的公主,为她弹奏了一曲心声,问你愿意随我走到天涯,去种植神奇的森林吗?那公主便跟他走到国土的尽头,砍伐掉魔鬼的摇钱树,种植起一片美丽的森林。那森林报答着他们的养育之恩,生长出人间最珍贵的花朵。他们有两个女儿,与森林花朵相依相伴,出落成不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美国作家萝拉·英格尔斯·怀尔德(LauraIngallsWilder)故居,在密苏里州曼斯菲尔德市赖特县。(美联社)我郑重推荐美国作家萝拉·英格尔斯·怀尔德的名著《森林里的小木屋》。萝拉65岁才开始写小说,写到75岁,一共写了9部,都成为世界儿童文学名著。她没有高深学历,也没受过严格的写作训练,文风朴实细腻。《森林里的小木屋》是她第一部作品,小说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随着这些遥远的交谈,我的长江史诗奔流起来,一滩又一滩,进入气象万千的中游。每完成一章,总要往伊萨卡跑一趟,与一平分享创造的喜悦,也算给自己放两天假。有时与妻同行,我开车,她诵读打印出来的新章节。于是,老红车便载我们回到了发散着柴油味儿的大江码头、泥泞中艰难的行军、人声喧嚷的乡镇集市、炮声、歌声、风雨声……有时她会停下来,叹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美丽的萨斯奎汉纳,河水清且涟漪。却又神秘,没有人能数清她那些唱着歌的支流、小溪与河汊,更没有人能数清她那翡翠般的一座座荒岛。——我们与一平的友谊正是这样:岁月如水逝去,初识的事记不清了。首次造访伊萨卡一平夫妇家,照片上显示的时间是2004年10月,漫山红遍的一个秋日。在那之前是如何认识的,居然记忆中了无印迹。他是一个不善言辞的北方大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平说,秋凉了,来过中秋节吧。叫上老康。于是开上我的老红车,三人同赴伊萨卡。萨斯奎汉纳秋水幽蓝,令人心旷神怡。在一个叫“半瀑布”(HalfFalls)的河畔小公园午餐,吃王康带来的盐茶鸡蛋、卤排骨、三明治。河岸上有个十几辆车的小停车场,几张野餐桌及烧烤架。树荫下两家阿米什人也在野餐,铺开家织的毛毯,从柳条篮子里拿水果面包香肠。王康问,肯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