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年代的北大的是很开放包容的地方,最被推崇的就是与众不同,特立独行,这和西方的individualism倒是蛮合拍的。你可以是样样出众的能人,莫名其妙的怪人,狂放不羁的浪人,躺平混日子的懒人,总之一句话就是不能太刻意太平凡,否则就不配做所谓的”天选之人”。如果你骨子里是人云亦云的庸人,那也要把自己打造成独领风骚的时尚人;或者你本质上是削尖脑袋善[
阅读全文]

每个城市都有一个标志性建筑,就像人的身份一样。看到下面照片这个landmark很多人马上就知道是哪里了:Savannah如今是一个繁忙的旅游城市,ForsythParkfountain也是入镜最多的景点。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MidnightintheGardenofGoodandEvil"这本书。这是一位来自纽约的记者JohnBerend写的,非虚构,但读起来几乎像一部小说。这本书算是写出了原汁原味的SouthernCharm,一夜之间成了风靡[
阅读全文]

乱世大概是五年前开始的。2020年一月份刚有新冠疫情的时候,周围的美国人还都只是一笑了之。事情却变得越来越不妙。3月,我们被送回家开始完全远程办公。想也就几个月就结束的,却突然又冒出一只黑天鹅。我清楚地记得Memorialday刚过后的那个傍晚,吃过晚饭到客厅沙发上懒着准备休闲一下,瞥见新闻里Minneapolis街头人群涌动抗议活动来势凶猛的样子,不由得心咯噔一沉,突[
阅读全文]

股市没完没了的跌,怪没意思的,不如弹琴唱歌画画,不理它了。
和姐姐们很少有机会相聚,一起弹弹唱唱的时间更短。莫扎特的“渴望春天”既简单又好听,虽然都是业余水平,钢琴也需要调音了,但效果还挺清新的。
找到一张外甥女拍的照片,是她的两个小公主在德国南部郊外春游的照片,离曾经的莫扎特确实不远。临摹一下,斗胆也起名叫“渴望春天”[
阅读全文]

我一般不相信阴谋论。但目前发生的事情似乎不止是单纯回归常识与效率、平等贸易,美国优先等等。这些确实是其中的一部分。现在貌似的混乱不是随机的,而是经过战略规划的加速重置,背后是系统的执政理念在推动。一旦理解了这些执政理念的思维过程,一切就开始变得有些道理了。
我只是将收集到的关于这个话题的信息整理成笔记,不对其真伪、好坏、最终是否有效成[
阅读全文]

女人大多自认为直觉很强,我也不例外。但扪心自问被直觉欺骗的例子也非常多。比如有一次去dealer买车,销售员正好是个同乡,言谈举止中感觉遇到了高中时的同学。直觉告诉我,从他这里买车没有问题的。没太犹豫就缴了$1000deposit.过两天去取车时,发现dealer倒闭了人也消失了。好在还没有蠢到家,deposit是用信用卡付的,只好到信用卡公司把$1000讨回来了。自己那么自信的直觉其[
阅读全文]

人活一世,很容易感到虚无。一个办法就是抓住当下-吃喝玩乐周游世界checkthebucketlist,凡是能够带来快乐的东西一定要尽情享受,不枉到这世上走一趟。快乐产生多巴胺,确实能够增强免疫力和抗压。
可是岁月静好不是常态。常态是你前方路上的不确定性和一定会发生的各种挑战。
最近听了JordanPeterson的新书-WeWhoWrestlewithGod,有一种豁然的感觉。Peterson原来是多伦多大学的心理[
阅读全文]

情人节是商家销售浪漫的旺季。浪漫是有保鲜期的,几乎是年轻人的特权。年轻时经历过打造过很多浪漫,就像打了免疫针,年长了就没有太大兴致追求了-"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中老年的浪漫恐怕很多时候是因为在补救年轻时的不足,多多少少掺了几缕失落和惨淡。中老年人的浪漫是门艺术,格调品味还要把握好,否则老女人的浪漫象玩自恋,老男人的浪漫[
阅读全文]

报税季节很憋屈,因为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去做,工资单里的税还没有交够,还要补交(付的税绝大部分都被政府糟蹋了),所以有一种吃力不讨好,自掘坟墓的感觉。每年能省税的办法如401k/HSA都最大化了,问题是夫妻都是W-2。再加上付两份socialsecurity/Medicare税的双重打击。如果没有2017年川普的减税法案(TCJA)情况会更糟糕。川普2017的减税对中产有一些不错的影响--standarddeduction加[
阅读全文]

美股暴跌了,401k立刻缩水。不过还是采取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该定投就定投,反正就是死扛,坚持懒人认命“极简投资”的哲学。我的体会:
1.不碰个股
谁不羡慕撞上一两个能暴富的个股?最近几年这个大概率也不低呢!可惜自己没有那么精明那么好的运气那么眼急手快,对关注股票也兴趣缺缺。人的时间精力有限,既没兴趣,又没运气,不如老老实实把关注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