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童小书

本人是一位资深理工男,多年自学中医。一贯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以西医科学的基本理论和近年来有关人体的科学实验结果为依据,来客观地学习中医、思考中医。
博文
(2024-06-20 09:12:31)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补肾”是指保养肾脏,而不是治疗肾病。如果各位已有肾脏疾病的各种症状,应该马上去医院找大夫治疗。中医和西医对治疗各种肾病各有所长,望有此需求的同学们认真思考、谨慎选择。 西医当然能治肾病,但西医一般来说从不声称他们擅长补肾。 而中医则不然。 神医扁鹊曾说他哥的治病水平比他高,因为他哥治的是未病,而他治的是已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6-19 12:56:57)
癌症是一种让人谈虎色变的疾病。每当有病人收到医生的癌症通知书时,就犹如收到了死刑判决书,生命之钟也就开始了倒计时。 那这么可怕的疾病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细胞是构成人体的最小单位,它是通过分裂过程产生的。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可用于构建新的身体组织或替换因衰老和损伤而死亡的细胞。当人体不需要更多的新细胞时,正常细胞的分裂就会自动停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6-19 12:55:55)
中国历史上的名医有很多,神医也不少。比如扁鹊、华佗就是有名的神医。但是能被称为医圣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张仲景。医圣的名字叫张机,字仲景,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南阳)人。他一生救人无数,著书也颇丰。据史书记载,张仲景的著作有《伤寒杂病论》十六卷,《辨伤寒》十卷、《评病药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但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6-19 12:51:22)
“按部就班”在许多人的眼里是个贬义词,因为常常有人用它来批评别人做事拘泥于常规,缺乏创新精神。但其实,按部就班不一定一直是贬义词。按部就班这个成语本义指按一定的规矩、程序办事。这做事的规矩和程序肯定是根据以往的许多经验总结出来的,应该是最好的方案。这时我们的按部就班就是个褒义词。比如,科学研究就有它自己按部就班的方法。同样,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6-19 12:47:08)
普通感冒(commoncold),俗称感冒或伤风,是一种极常见的小病。成年人平均一年会得两三次,而有的儿童则有可能一年得上五六次。在医学上,常称这种病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它的典型症状包括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喉咙痛,头痛、发热和疲劳等。感冒是一种上呼吸道的病毒性感染,而非细菌感染。因此,能杀细菌的抗生素是无法治疗感冒的。不仅如此,滥用抗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6-19 12:43:49)
西医研制一款新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它不仅费时,而且费钱。制药的第一步往往是在实验室里筛选化合物。但是,新药的筛选是个永恒的难题。尤其是现在,好的化合物可能被发现得差不多了。因此,新化合物的寻找也变得越来越难。以至于找新药有时就像撞大运一般。据说,当年美国为了越战抗疟的需要,药学家们筛选了三十万种化合物也没有发现好的化合物。而在这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6-19 12:38:31)
李时珍是中国明朝的中医大家,他与扁鹊、华佗和张仲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医。但李时珍不仅是一个救人无数的名医,还更是个功德无量的药物学家。为了纠正古代本草书籍中大量的混乱和错误,李时珍前后花了27年,历尽艰辛踏遍了千山万水,终于写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这部巨著不仅对中国的药物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6-19 12:33:59)
心脏是人体内的第一劳模。它固执且坚定的按照自己的频率一刻不停地工作。即使我们心疼它,想让它休息一小会儿,心脏也是绝不会答应的。事实上,人的心脏是不受我们的主观意识控制的。能耐再大的人也没有办法用意念来让心跳快一些,或慢一些。它只接受脑中枢的领导。一个健康的人在平静时,心跳频率为60—100次每分钟。身体素质好的运动员心跳在60次/分钟左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6-19 12:29:34)
经历过中国高考的人都知道,在高中学习阶段,不光要看那几本高中教材,还有看许多参考书。尤其是那些难学的科目,比如数学、物理之类。这种学习习惯不是有了高考后才形成的,在中国古代就是如此。当人们读《易经》《道德经》这样难懂的经书时,也常常要买些参考书来帮助理解。《黄帝内经》是中医书籍中的经典,它博大精深,学习难度相当大。所以成书之后不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6-19 12:25:47)
人的心脏像一个会跳动的水泵,每隔一秒钟或一秒不到就跳动一次。每次跳动,心脏就将一定量的血液喷射进主动脉。这团血象一个耗子一样在富有弹性的血管中向前奔跑。刚开始,在主动脉里的耗子个头还比较大。不一会,到了主动脉的各个分岔口,大耗子就会分身成几个小耗子,奔向人体的四面八方。如果用手指摁在某处跳动动脉上,细心地体会指下的这个小耗子,你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