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生活

此人很懒。有博少文。成天闲逛。天天傻乐。确实健康快乐每一天。
博文
唱坛17岁时,我很幸运地加入了这个温暖友爱的大家庭。 感恩遇见。感激陪伴。感谢大家美好的分享。 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就如同水面上的涟漪,一旦掠过指尖,便永远不再回来。不管日子好与坏,时间始终如一向前流淌,带走了过去的一切,带来了新的开始。无数次的起航和离别中,我们遇见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有人与我们并肩而行,有人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我们就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24-05-26 19:22:42)
谢谢唱坦!在这儿结识了很多友人,他们带来了光亮、快乐、温暖和新知识。谢谢纤风、糖糖、燕然山、娅娅、椰风、小赛、李班、无问、叉子、蕾蕾、熊猫师傅、山雨……众多朋友(请见谅无法一一道名)! 此刻来看贴的你,也谢谢你的鼓励! 萤火虫 作曲:陈大力&陈秀男
作词&原唱:伊能静
翻唱:静思生活 萤火虫萤火虫慢慢飞
夏夜里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3-29 14:52:06)
1981年赖西安填词,苏来谱曲,创作了这首台湾民歌作品。 一把残旧的老月琴,一个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孤独身影,一生都在为民俗歌谣默默奉献的歌者--陈达的岁月就在谈唱之中悄悄滑过。陈达的出现点燃了很多人延续民俗歌谣的火花,但这瞬间燃烧的光华并未替陈达留下些什么,他依然是孤独落寞地唱着”思想起”走完他的一生。 赖西安谈到《月琴》时说:这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4-03-20 11:10:45)

一开始,亲爱的茶班班点我唱这首歌时,我自己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一个奔六大妈扯着嗓子来演绎这首年轻充满朝气的,怒斥渣男的“打浪荡”的歌,实在太有点装嫩的感觉 但慢慢慢慢,我开始非常非常喜欢这首歌了。换一种思维,就会感觉像一个苦口婆心的老妈妈对成天在外浪荡的儿子说:你落点正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24-03-12 15:10:03)
三月/文:碑林路人/读:静思生活 三月,用一树的桃花唤醒了我对春天的记忆,草绿了,花开了,一条条嫩绿的柳枝婀娜的在河边摇摆着,仿佛要急切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三月的风,细密而柔软,暖暖地从面颊吹过,像恋人的耳语悄悄的就暖了你的心。 三月的阳光也是含蓄的,它小心翼翼地穿过云层,不远不近地张望着,一副欲语还休的模样。站在三月的河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3-08 12:31:25)
打桥牌,我经常算错,都严重怀疑自己小学是怎样毕业的! 今天,看到这篇文章,貌似曾看过,但也让人大笑不已。分享给“难得一笑”的姐姐妹妹们,祝节日快乐! 也送给“难得一笑”的兄弟们,(希望爪四哥能看到!)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健健康康!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4/03/08/socialnews-241577.html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开能将夙愿偿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开心不已。给自己点个赞!QQH加邀请,精诚所至,请来这个大腕合唱。他就是——斜阳老师!(掌声!欢呼声!^_^)最最开心的是,我和斜阳老师在倾情演绎这首歌的同时,心里所想还如此一致,我们都在表白母亲,把对母亲想说的话,把对母亲的爱都放在这首歌里了。我发现所有的爱情情歌,拿来唱给父母也再合适不过。所表达的情感也最真挚,最动人。父母是我们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谢谢山雨老师后期制作!祝朋友们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只要平凡》作词:格格作曲:黄超原唱:张杰&张碧晨翻唱:山雨&静思(山雨)也许很远或是昨天,在这里或在对岸长路辗转离合悲欢,人聚又人散放过对错才知答案,活着的勇敢没有神的光环,你我生而平凡(静思)在心碎中认清遗憾,生命漫长也短暂跳动心脏长出藤蔓,愿为险而战跌入灰暗坠入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Moon,aholeoflight
Throughthebigtoptentuphigh
Herebeforeandafterme
Shiningdownonme
Moon,tellmeifIcould
Sendupmyhearttoyou
SowhenIdie,whichImustdo
Coulditshinedownherewithyou

’Causemyloveismineallmine
Ilove,mymymine
Nothingintheworldbelongstome
Butmylove,mineallmineallmine

Mybabyhereonearth
Showedmewhatmyheartwasworth
Sowhen...[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