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中国,我经历的医疗问题和养老问题

(2023-03-13 08:42:27) 下一个

去年我在中国呆了七个月,其间我得了基底细胞癌,作为一个外籍,我在想肯定是需要一笔巨款了。我妈临时从银行取了数十万人民币,我揣着五万现金去了医院,单独面对主治医生的时候,我直接就塞给他,他坚决地拒收且说即使收了也上交,我意外得很,之前我爸爸病危入院是送了好几万红包的呀?我是幸运了吗?遇上良医啦?!

 

是的,我是运气不错哦!这个B医生还在用药的时候考虑到我是自费就尽量帮我省钱,各种检查到治愈到复诊含后面的整容医美,我只花了一万人民币左右,我几乎天天都去他们医院,我在被宣判死刑的最初的日子,我情绪低落,休假日甚至深夜也会发信息倾诉于主治医生我的症状,B医生总是不厌其烦地及时回复我。从医生到护士到保安和清洁,个个安慰我鼓励我,他们全都一遍又一遍地笑着说我不但可以活到一百岁,还可以美到一百岁。他们的高尚的医德温暖着我,他们的精湛的医术治好了我。

我还遇到一个病友,他患鳞片状癌,经历三年求医觅到了B医生,他说他见到B医生后开始好转了,他都愿意送房子给医生,他也是一个老南京拆迁户,房子多,可是B医生不会要的,后来我们各自送了锦旗,我是找了南京城里最好的店,做了三面最精致的锦旗给B医生及护士和保洁。我的主治医师只有三十三岁的,有留美博士学位背景,他是我的救命恩人。他和他年轻的团队给予了我活下去的坚强勇气和乐观态度。我永远感激不尽。

 

我妈摔了一跤,胯骨断了,八十多岁的人有糖尿病,医生直言一半可能下不了手术台。幸运的是手术顺利,主刀(主任医师,医学院士)是一个号称华佗的中年神医,他曾让我姨的亲家起死回生。我和护工日夜照料了一个星期后,老妈无恙。住院一个月,期间住院年轻医师(是一个留德博士背景的付主任医师)很负责任,得知我妈糖尿病严重,特别制定一个治疗方案,护士们也时时监护,非常小心翼翼地关注着。我妈在医护们尽心尽力地治疗下康复极好。住院所有费用5万人民币,医保及二次报销后,我妈只自费500元。(另外护工费是自己付的。)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亲患病到离世22天,我没有见上最后一面,已是永远的痛,我决定抛开加拿大的一切留下来陪伴母亲,我是独生子女,这是我的义务和责任,我办好了长期留下来的暂住证。

 

我妈是一般人退休,一个勤勤恳恳工作了一辈子的司法厅的最普通法医,不如我爸爸退休工资高还享受国家津贴和曾经发明的专利的分红。我妈说她的退休工资比我爸爸差太多了,我们就不要住在号称南京十大豪宅之一的社区大房子里了,可以节约点水电气清洁工等的开销,我和我妈就一起住在了另一处中等偏上社区的小房子里了,这房一直空着的,我爸爸是让我们回中国的时候住的两室两厅公寓,有电梯有地下停车场,有公共大厅,花园,竹林,喷泉等,社区属市区繁华地带,北边有国际酒店及高档购物大楼群,疫情前每年回中国两三次,我孩子都说好似在加拿大的市中心购物中心里。南边有南京最土著人的拆迁户群落,我这一次才发现到的一个原汁原味道的正宗的老南京市井之地,以前不屑于此,兜兜转转,满世界跑了一百多个国家后,我才发现原来那个最具风彩的地方在此呀!“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我不用开车,因为去北边或南边,步行各需五分钟就到了,我去看病打个出租车,后熟了一个女司机,随喊随到的。我看牙医中医就不远,公交车很便利的,我就办了一张卡,每次两元,两小时内可重复使用。我做了牙根管治疗两次,是省三甲牙医院,九百人民币,在加拿大牙医曾说过要四千加元,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后我又洗了牙,也一百二十人民币,我还想做牙的全面检查,预诊室的医生在挂号前先帮我仔细检查了,说没问题,也没让我花一分钱。我孩子爸爸一惯看不起中国牙医,看到我实地视频全过程也动心了,美女牙医还说等着你老伴一起来治牙吧!

 

我爱吃鸭舌黄鳝桂鱼老鳖,菊花脑芦蒿苦瓜小青菜,弥猴桃火龙果西瓜山竹,还迷上了肉松和蛋黄的青团,各式各样的零食。南京的亲人们都喝羊奶粉,我也入乡随俗。我每周一次带着我妈和姨还去餐厅吃饭,我自己还添了点鞋子衣裙帽子的,还用了一个钟点工,这样子的情况,我妈的退休金依然足够用的,还略有节余。

 

我和我妈精神上也是愉悦的,保安们进进出出和我们打招呼,一口一个阿姨一个奶奶的,邻居们都有一个微信群,相处亲密友好的,端午节物业服务处还上门送我们精包装的棕子鸭蛋,亲朋好友们也随时都可以欢聚一堂的。附近早上有晨练的,晚上有跳舞的,我路过驻足观看一下就有人会搭讪的,邀你一起玩。我还去了几个公共图书馆,不仅建筑群壮观,里面藏书也丰富,而且是南京居民可以免费办证借阅,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的,以前我总拿着我爸爸发的劵去书店书城买书,从没有在意图书馆。

我原以为就这样子陪着妈妈慢慢过下去了,也是一个快快乐乐的幸福生活啊!

 

不料,我孩子和爸爸在加拿大新冠了,她爸爸还住院了,我不得不回了。

我回加拿大后,我本来想让我妈雇一个全职保姆和留用做菜的钟点工的,我妈的退休工资足够的。不过我姨执意把我妈接回家。我姨和我姨夫一起照顾我妈,三个老人一起热热闹闹的,我表弟和老婆孩子也每周一次看看三老,我妈也挺满意的。

我在南京的同学,她爸住养老院,是南京十佳养老院之一,在城区,我同学和她弟弟每周去看一次,养老院吃得好玩得好,有营养师医师,还有修脚师傅,我同学爸爸乐在其中呢。养老院服务人员对老人比子女还耐心细致。价格从七千人民币到一万人民币,押金四万人民币,一次性付介绍人一千五人民币,介绍的人也是服务人员,对于老人真的是当亲爹娘的伺候着。我们家附近也有一家养老院也不错的,我们邻居婆母住了七年,也觉得舒服自在。

我本来不会写这些的,可看文学城里人提出来回国的事情,我就忍不住了,我就写一下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50)
评论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aopika' 的评论 : 谢谢分享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高斯曼' 的评论 : 谢谢你
laopika 回复 悄悄话 国内看病是有许多问题,但确实也有好医生。我上海的妹夫去年早期肺癌开刀,给医生送的红包被拒绝,手术照样很成功,但许多医生收红包也是事实。
高斯曼 回复 悄悄话 祝你健康 快乐!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柠檬叶' 的评论 : 握手握手,也祝你一切安好,事事顺利!
柠檬叶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渥太华郁金香' 的评论 : 非常感谢你的信息. 祝一切顺利, 在哪里都开心顺遂!!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柠檬叶' 的评论 : 任何医院都可以的,国内人用身份证,国外人用护照。南京三甲医院外籍人看病很多,我只有在一个社区小医院挂号准备拿该医院自制特效药的时候,那里收费人孤陋寡闻,我就找到院办协调了一下。外籍人自费看病很方便的,就是不好在网上进行预约或在机器里运作,需要人工去面对面进行。
柠檬叶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宝贵的经验.请问根据你的经验, 外籍在南京看病是什么医院都可以, 自费就行, 还是必须得去能涉外的医院.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悠然恬淡' 的评论 : 谢谢你啊!
悠然恬淡 回复 悄悄话 还是挺赞同你的观点。我妈妈在京的养老院条件属中等,但我觉得服务总体认真负责还不错,有自己的小诊所和理疗室,挺让人放心的。离301医院开车15分钟左右,我去过好几家三甲医院,服务都可以,排队稍长。这些年来还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无论在哪里,养老都要有经济条件的。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lueberry0' 的评论 : 我也不一定会永久呆在中国的,到时候再说嘛
blueberry0 回复 悄悄话 你这个已经超出“孝道”的范围了,是永久居住国内,即使父母不在了。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渥太华郁金香' 的评论 : 不必客气,我们都是老朋友了。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林向田' 的评论 : 林兄,欢迎你来做客,上茶。是啊我妈是93%,不过知足常乐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楼主写的和一些网友的质疑都是对的,那要看你属于哪一部分了。
现在中国社会总体已经分成了0.2%,6.8%和93%三个阶层。0.2%的人获得了绝对的权威,7%的人掌握了社会的90%的资源,剩下的93%就是耗材罢了。如果你是那0.2%,那么你的生活将越来越好;如果你是那6.8%,那你也会很幸福;如果你是那93%,社会的好坏与否从来都和这个群体一点关系都没有。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lueberry0' 的评论 : 这是前提条件,全家赞成是前提啊!至于分居两国,对于有年轮的人不会是问题的,何况年轻人“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也许我们家奇葩哈哈,总是以老人和孝道为最大吧!
blueberry0 回复 悄悄话 回国养老也得其他家庭成员取得一致意见吧,否则的话,难道从此就分居两国?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iger666' 的评论 : 家里人都不让我上文学城,说我没必要掏心掏肺地和一些陌生人说话,还会被质疑,平白无故的添不愉快,可我还是舍不得你和京妞,小树,可能成功的P,海风,鸡鸣寺过客等聪明的善良的温暖的才貌双全的女神们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云上的熏衣草' 的评论 : 我写的是我自己亲身体验,是我个人经历的真实写照,是不是普遍现象,不是我说的算也不是你说的算,我无法评判,另外我觉得我是有点好运气遇到了良医。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云上的熏衣草' 的评论 : 不知道你妈具体是在哪个地方?我很奇怪你妈是医生也是有医保的啊?
云上的熏衣草 回复 悄悄话 我八十多岁的妈妈去年摔了一跤,口腔里面有撕裂,需要缝两针,要2000多人民币。医生出身的老妈惊呆了,最终也没舍得去缝针。要是有大病,需要进口药的,更是要倾家荡产。不知道楼主写的这些是普遍现象还是单纯的运气好。
Tiger666 回复 悄悄话 dolittledu 发表评论于 2023-03-15 05:21:46
回复 'Tiger666' 的评论 : 你看起来很乐于见到这样的情况。我不相信加拿大有这样由腐败引起的例子, 美加外科一般要5年的住院医生涯,还要通过考试,不是轻易能通过.
——————
看了一下,你也是常去健坛,有关美加庸医的讨论也有不少。按理说经过这么严格的训练医疗事故应该少之又少,可是情况并非如此。国内这些年培医生也是相当严格的。另外,我说的一些情况你也不一定能了解到。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北美平民2015' 的评论 : 具体个人有个人的情况,我建议你去南京政务大厅去问问,不要去出入境管理大厅,我是不少弯路找对地方办到的。我交了三千人民币可住五年
北美平民2015 回复 悄悄话
外籍在南京如何长期居住?
如何办长期居住?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oco_lau' 的评论 : 不懂你的意思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littledu' 的评论 : 是的,我一度以为自己得了忧郁症,不过被医生排除了,我会听你的话,再次感谢
Coco_lau 回复 悄悄话 Ben Carson 是黑人医生,哈哈
dolittledu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渥太华郁金香' 的评论 : 你是一位严谨认真的好人, 但是心太重对身体不好。脱掉枷锁, 轻松生活吧!承担可以承担, 能够承担的责任。爱是令人感动的, 但有时候只能感动, 什么都做不了。人能做什么?自己都救不了。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littledu' 的评论 : 你是睿智的人,不送红包是对的。我和我妈的病没送红包遇到的是良医,我爸爸的病是送了红包的,找了最好的最高级的医生,却被加速死亡,从发现病况到去世,22天,不提了,心太痛,不能再提的。我的经历让我觉得三十多岁有留学背景的中国医生最棒。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littledu' 的评论 : 你说到我心里去了啊!我目前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中国顾上老妈顾不上小孩,现在加拿大顾上了小孩心里担心着老妈,唯有培养孩子尽快独立,我还是得回去给老妈养老送终。我们这一代人的孝道啊!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littledu' 的评论 : 我回加拿大先后看了几个有关医生,复查了,我这个浅表皮的原位癌,已经过去了一年,复发率机低,加拿大专科医生第二次见我的时候明显不耐烦了,笑我过度紧张了,我的家庭医生也笑着让我放松放松,我们二十多年了很熟的,他说慎重考虑每两年复查一次。谢谢你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littledu' 的评论 : 坦诚讲,加拿大治疗一般病不行,治绝症癌症,动手术还是强的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littledu' 的评论 : 南京现在有一些私人搞的医院,就算我这样子的老南京不仔细辨别都会真假难辨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littledu' 的评论 : 怪我表述不精准,我用最多的一天做例子了。确实B医生看病的人特别多,速度特别快,不过如果亲临现场不会觉得不负责任的。例如我看完后随时发信息打电话问问他,他都回答,有一次,我连做的病理解剖报告也质疑,B医生为此周末去医院独自研究了一番 然后回答我,他中午只吃一个快餐面 为节约时间的。我看了心疼就在医院附近订了一桌酒席请他们医护吃饭,他们都没有时间,我就让店老板做成一份盒饭送给他们,B医生只吃了两三口就继续看病,好几回都这样子地忙到吃不上饭菜,我就改送星巴克的咖啡,这样让这些比我孩子大不了几岁的医护们能吸上一口解渴一下提精神一下,反正B医生和他的年轻的团队就是特别有人情味儿,他们不仅对我好,对所有病人都一样的好。一个农村来的蓬头垢面的老太特怕疼,实际上和我比根本不算疼的,老太可能是心里因素特别矫情地大呼小叫,整个安静的楼层似乎被震动吓到护士手抖,美女医生温柔拍着老太抚慰,同时B医生亲自动手,轻声细语安慰,耐心到无以复加,我是真的被感动到哭啊
dolittledu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大阪书生' 的评论 : 应该感恩那些“把能治好的病治好的医生”, 很多时候是“把能治好的病治不好的医生”。请这种医生吃饭
dolittledu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渥太华郁金香' 的评论 : 你写得很好的, 真实才可信。在加拿大和家庭医生讲讲, 定期复查, 会没事的。无论好的坏的写出来, 说出来对身体有好处。
dolittledu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渥太华郁金香' 的评论 : 漂泊的人生, 顾下顾不了上, 有心而无力。唯有感恩!
dolittledu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iger666' 的评论 : 我一般在北京协和医院看病, 那里我比较熟悉,我从来没想到要给红包。有个一次在外地的经历, 我知道在给我瞎开药, 我给她主任写了一便条, 让主任重新给开了药, 双方心知肚明。
dolittledu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iger666' 的评论 : 这里你能看到这些报道, 我说的你是看不到的, 这就是区别。
dolittledu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iger666' 的评论 : 你看起来很乐于见到这样的情况。我不相信加拿大有这样由腐败引起的例子, 美加外科一般要5年的住院医生涯,还要通过考试,不是轻易能通过的。由于医生个人疏忽出现意外是可能的,不是同一种概念。
dolittledu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渥太华郁金香' 的评论 : 没有说是南京妇幼医院, 是某三甲医院, 不宜直接点名。
dolittledu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渥太华郁金香' 的评论 : 600多个号估计是一个科室的所有号, 一个人一天600个号出离了常识, 也是对病人的不符责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飞流直下3千尺, 文学发达,可能属于文学性, 没有科学性。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iger666' 的评论 : 有时候,患者只能靠自己的运气啦!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iger666' 的评论 : 加拿大也是一样的
Tiger666 回复 悄悄话 说到医疗事故,以前文学城有一篇文章《女儿百里挑一,金秋入读大学》
摘录一段如下:
女儿在六岁确诊患有罕见疾病的同时,也陆续发现还有其他疾病,因此她有不同的医生。著名神经外科医生Ben Carson,是其中一位。Ben Carson为她治疗的是Chiari,中文名字是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在投奔Ben Carson之前,我们已经去周边其他儿童医院问诊。DC儿童医院一位年轻的医生建议开刀,割掉几块脑颅和脊椎相连接处的一块骨头,这样,脑液可以顺畅下流。费城一位医生建议在体内安置一条从小脑到腹部的导管,解决脑液疏通不畅的问题。两位医生的诊断如此不同,我们终于找到Ben Carson,寄望于他的卓越,帮助我们定音。从我个人的认知来说,在身体内安装一条两尺长的导管,从后脑到腹部,是一想起来担忧难受的事情,因为导管什么时候不工作了,还得开刀休整。这是一种折磨人的处境,令人无法安生。但Ben Carson的诊断,是认同需要安装一条导管。但同时他也表现了相当的谨慎,决定先测一下脑压,如果脑压不是偏高,开刀或许就能解决问题,不需要放置导管。

Carson医生当时五十几岁,容长脸,皮肤光洁。他因为在八十年代成功分离一对连体婴儿而誉满全球,那时他三十五岁。在后来他成为总统参选人时,左派媒体华盛顿邮报有关于他的一篇长文,以颇多的笔墨,描述了连体婴儿被成功分离后回到家里的情况,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父母家人所面临的挑战,暗示Carson的手术成功,他个人名扬天下,但以后漫长日子里,留给病孩及其家人的,是他们无法言说的苦难。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Carson的名气而投奔他的,他认同需要安装导管,这让我内心沉郁;又对他的谨慎感到一点宽慰,寄望于脑压检测结果能正常,这样开刀就能解决问题,虽然他认为这种情况,脑压一般是会偏高的。

上帝仁慈!祂怜悯我的软弱,不吹熄将残的灯火,不轻看卑微的祷告。脑压检测结果正常,下一步是开刀。手术是成功的,这类手术对Ben Carson而言,是小菜一碟,所以我相信很多过程是他的学生的操作,致令刀口的缝合颇为丑陋。Carson对女儿之后几年的常规检查并不很谨慎,无意地误导了我们对另一种病情的认识,结果令她失去一只眼睛。
Tiger666 回复 悄悄话 哈哈,你在美国拿药都得到药房(如 CVS)去取,有时候没货还得几天甚至个把星期!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竹野' 的评论 : 最多的时候确实是600个号,所以是会拖延下班的。我第一次去看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当时已经过了下班时间,还让我去做检查,连带着检查的医师也没有下班,我跑步去,他们医生还说别跑跌了,没事的,B医生会等你的。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确实是的,我早上六点就到医院门口了,以为是第一名,那知道门口黑压压的一大片黑影,原来比我早的人多的是,待到七点半挂号,我回家睡了觉吃过午饭再过去看,不过后来清零,外地人不让入,那段整个医院就几个人,我的科成了我一个人的专场,还有就是要批价交费的来回折腾,确实不像加拿大一张卡全解决了。
竹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大阪书生' 的评论 : 不过给我看病的医生收入也近百万的,他一天门诊有600号,手术也满满的,手术是有提成的
是六百元钱一个号?不然的话600号一个病人看一分钟也要看十个小时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iger666' 的评论 : 不过说南京妇幼医院如此,据我所知是没有可能的,而且还是经常出事故死人,这实在是弄错了,以讹传讹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iger666' 的评论 : 我妈手术前,我对我妈的主治医师讲用最好的最贵的进口药,我爸爸刚去世了,我自己又癌了,我受不了再失去母亲的打击,我要不惜一切代价救我母亲,医师答应了,应该是用了一些进口药的,而自费的很少,经你这么一说,原来是进口药也入了医保的。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iger666' 的评论 : 你说得太对了,谢谢你
Tiger666 回复 悄悄话 dolittledu 发表评论于 2023-03-14 13:26:58
江苏三甲医院有高水平医生那是肯定的, 本来就是人杰地灵的地方, 但是也是鱼龙混杂, 我知道一医生,凭关系(某医院直属领导的家人)从基层医院调入三甲医院, 如果混混日子危害也不大, 但是江苏人都是有追求的,她没学过人体解剖,偏偏她追求做外科手术,尤其喜欢妇科手术,经常出医疗事故致病人死亡,医院也没办法, 只能赔钱了事。
——————-
此类医生哪里都有。说一桩你可能不敢相信的事情:凯撒的妇科医生医生居然不知道自己是宫外孕!!!
Tiger666 回复 悄悄话 momo_sharon 发表评论于 2023-03-14 18:28:49
对国内医保不太了解,只知道很多进口好药是进不了医保的,只能自费。我二哥是家大医院的一把手,他自己就对中国的医保无可奈何,很多客人用不起。你运气很好,遇到好医生。
———————
...
此类问题健坛有过讨论,有些在美国不能入医保的药在国内的医保都能报销。
你去看一下。
Tiger666 回复 悄悄话 觉得楼主所述属实,多谢分享!
我15,16,17年连续回国照看生病的父亲。经历了三家医院,十几位医生。这其中没有一位收受红包的。有一位主管医生(三十多岁)特别认真负责,热心,我姐她们觉得实在不好意思,乘过年时送了些水果和一个红包以表达谢意。此医生坚持不收,后来通过护士长退回来了,水果就拿到护士站大家分享了。
要说收受红包的医生肯定有,但毕竟是极少数!不要一提到国内的医生就同金钱一起!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omo_sharon' 的评论 : 华人;老人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omo_sharon' 的评论 : 我以前也不在意国内医疗和养老的,现在也是稀里糊涂的,我只是写了一下自己亲历的,或许是局限,不全面,但是真实的。是啊!我不幸得了癌却幸运的遇见良医。谢谢你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ujing' 的评论 : 你说得很有道理
momo_sharon 回复 悄悄话 客人:病人
momo_sharon 回复 悄悄话 对国内医保不太了解,只知道很多进口好药是进不了医保的,只能自费。我二哥是家大医院的一把手,他自己就对中国的医保无可奈何,很多客人用不起。你运气很好,遇到好医生。
pujing 回复 悄悄话 在这里不会引用,我也反对习过多连任,后来听说有什么内部决议。关于独裁,我的看法是,在其位谋其政,不敢决断,也是不负责任,这要得罪人,尤其是得罪贪官。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lueberry0' 的评论 : 是没有打算回来,就准备死在中国,和我父母合葬于南京的,只是孩子和孩子爸爸新冠了,需要我回来。中国和加拿大对于我来说一样的好。
blueberry0 回复 悄悄话 既然觉得好就不用回来了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littledu' 的评论 : 南京妇幼医院是国民政府的时候就有的,我就出生在此院,当时我是臀位胎且难产,给我妈接生的是一个留美的老姑娘医师,医术高明,没有做剖腹产手术,仍然自然分娩的,母女平安。二十多年前我孩子小姑从美国回南京做胎儿检查,南京医生说胎儿有异常,让打掉胎儿,小姑回美国后美国医生说没事,胎儿出生后就是一个痴呆儿,大人后悔不已,为迟已晚,终身痛苦了。你说开后门入三甲医院,是有可能的,不过让开后门的人做主刀,可能性几乎零,这样出事故医院不答应团队不答应,连她自己也不敢的,我的发小是军区总医院医师,她还没出过事故,就是在军医大读书的时候不是学霸,她自己都不敢呆久,一结婚就调到她公公所辖的公安局去了。据我所知,妇幼医院每两年会死一个产妇,最近三年还没死过人了,我的两个老朋友是这个医院的医护,我比较了解情况,你所说的的这个庸医绝对不会是妇幼医院的主刀,要么就是私立医院,打着妇幼保健院的招牌。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littledu' 的评论 : 神人,天才,我也是信的,天赋很重要,不服不行的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littledu' 的评论 : 哦好,我先问问B医生再说吧!
dolittledu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渥太华郁金香' 的评论 : 不是宣传, 是口口相传。对有亲朋好友在南京的朋友也是一个帮助。
dolittledu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渥太华郁金香' 的评论 : 不信神, 就得信神人。
dolittledu 回复 悄悄话 江苏三甲医院有高水平医生那是肯定的, 本来就是人杰地灵的地方, 但是也是鱼龙混杂, 我知道一医生,凭关系(某医院直属领导的家人)从基层医院调入三甲医院, 如果混混日子危害也不大, 但是江苏人都是有追求的,她没学过人体解剖,偏偏她追求做外科手术,尤其喜欢妇科手术,经常出医疗事故致病人死亡,医院也没办法, 只能赔钱了事。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做好事的小狐狸' 的评论 : 你的观念和我妈一样的。不过我还是觉得修宪废任期制对于我华夏民族是一个灾难,不过我一个小韭菜也没有办法管了,只是一看到中国的个人崇拜就跳过去,心口有时候还有点痛感。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littledu' 的评论 : 是的,我十年前在加拿大做胆囊切除就是两周时间,因为我说了一句我外婆是胆囊癌去世的,专科医生立刻安排了绿色通道。这位蓝眼睛的洋人医生也是非常好的一个医学博士,特别的亲切幽默,我也很感激他的。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littledu' 的评论 : 玄武湖养老当然好哇⊙?⊙!你很有眼力的,还不莫愁湖附近,远点还有汤山温泉度假村的养老,孙中山当时就看上了南京的,自古虎踞龙盘,是福地啊哈哈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littledu' 的评论 : 我当时在中国的时候就有此想法,当时就被拒绝了,B医生自己是一个一心搞专业的低调的人,不愿意张扬,还有就是所在医院的负责人说了如果我要在海外宣传他,是要上报有关部门的,所以我得尊重他们。
dolittledu 回复 悄悄话 2019年疫情前在南京旅游,感觉玄武湖附近养老是相当好的。
做好事的小狐狸 回复 悄悄话 渥太华郁金香 发表评论于 2023-03-14 02:04:22
回复 'pujing' 的评论 : 习确实管得很严,我妈就说他挺好的,我说我反对修宪废任期制,我妈就说我庸人自扰。

是的,德国默克尔都连任16年了,还是自己干到不想干为止,怎么没人说她独裁。
dolittledu 回复 悄悄话 癌症在加拿大也是会很快安排手术的, 而且还是免费。
dolittledu 回复 悄悄话 不知道能不能提供医院和B医生的名字?因为是个好医生, 适当地宣传是合适的。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lowershow' 的评论 : 你分析得很有道理,很有水平。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lowershow' 的评论 : 谢谢你,看得出你是一个善良的人,也一定会有很多好运的
flowershow 回复 悄悄话 以我们在国内的经历来说,包邮区(江浙沪)的生活体验堪比发达国家,不管是办事效率还是富裕程度。财政有钱,所以医保都不是大问题,甚至逢年过节有小一千的过节费可以从社区领。(疫情后不知道了,应该都元气大伤,听说医保里的药降级比较明显)。但确实很难说这里的生活经验有代表性,中国发展太不均衡了,不要说西部地区,跟中部地区的亲戚描述也差很远。

牙医的部分,根据美国的牙医朋友说,她说国内的牙医水平不成问题了(病人多、经验丰富),区别主要在器材上。

作者非常幸运地遇到医德医术都很好的医生,祝贺康复!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老天真' 的评论 : 加拿大预约的时间实在太长了,有一次约一个专科,五月预约,要等到次年一月,真的有等不及的病得回中国看或者去美国看,命比钱重要的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太爱北京了' 的评论 : 你说得一点不错的。这三年国内越来越政策倾向贫困地区,基本上全国脱贫了,过去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正在缩小,照顾我妈的护工说她在老家的房子是最好的,比他们的村长都强,是让建筑设计师设计的,她和我处得好,还邀我去住一住的。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琦迹' 的评论 : 我的亲朋好友们基本上是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不过我姨说今年起刚刚医保调整了,企业比以前报得多了,而机关事业编制少了。另外得癌是可以自己去有关部门做一个申请的,可以得到专项报销渠道的,自己不需要花多少钱的,我表小舅七年前得了喉癌,七年的医药费并没有拖累他,我表大姨夫上个月刚得了结肠癌,也请问表小舅表按图索骥
太爱北京了 回复 悄悄话 现在异地就医也可以按就医地政策报销直接走医保,家里亲戚有好几个在外地儿女家住几个月当地看病有的比本地还便宜,比如东北的退休在京常住看病比东北本地报销比例还高,只需网上花几分钟备案一下异地就医就行,同时回原籍看病也正常报销。有的农村医保比北京报销的还多,我同学曾说过她员工老家只花几十块买的医保比首都报的多她都想转农村户口了,我去问问她具体说的是哪个地方什么保险
琦迹 回复 悄悄话 朋友(企业退休),坐标北京,最近做痔疮手术,一万二,医保报销后自己出两千。老公他爸爸(企退),坐标成都,食管癌手术,医保报销后,自己花了大概十万,因为很多需要自费。现在他每个月大概要吃自费3000的药,因为很多药不报销,或者在医保内,但是医院不进,只能自费药店买。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竹风_如火' 的评论 : 是啊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太爱北京了' 的评论 : 你说得对极了。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大阪书生' 的评论 : 不过给我看病的医生收入也近百万的,他一天门诊有600号,手术也满满的,手术是有提成的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大阪书生' 的评论 : 有收红包的,也确实有不收红包的。收红包的往往医术医德不怎么好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ujing' 的评论 : 习确实管得很严,我妈就说他挺好的,我说我反对修宪废任期制,我妈就说我庸人自扰。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ujing' 的评论 : 确实是医生给我便宜药的时候,我还对他说我要疗效好的,贵点没事的。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太爱北京了' 的评论 : 你记性真好!我也觉得国内检查单出得快,而且都从机器里出,太先进了太高速了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unan' 的评论 : 哦?你也写一下吧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我妈已经康复到了以前状态,是完全可以自理的。我同学父亲也是完全自理的,他和老同事一起去的,住两人间,养老院活动多,同龄人多,对于爱热闹的老人是喜欢的。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一般标准间是两人间,单人房要加5000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海风随意吹' 的评论 : 谢谢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清漪园' 的评论 : 谢谢你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谢谢京妞来我家哦⊙?⊙!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实际上找熟人也没有什么作用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现在中国看病都是在网上预约的,尤其是专家号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北京的价格 比南京贵点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京妞真不亏是万事通哇⊙?⊙!国内变化实在大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二胡一刀' 的评论 : 一般有工作的人都是一样的有医保的,没工作的也可以申请低保的。国内社区给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发补助钱和提供免费钟点工的。这个福利我也是这一回才知道的。以前没有听说过的。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瓜苏' 的评论 : 是啊,我是不幸中大幸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hz82000' 的评论 : 谢谢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灵动的双子' 的评论 : 我妈是急诊,是撞上的神医,我也没有找人,我先去是挂的内科,说要手术就转了外科,我等待的时间里和护士保安聊了聊,了解到B医生最有本事就决定让他看,看后觉得不错,但觉得太年轻,找人找了一个副院长看了一回,副院长说B医生确实年轻有为,连北京的某领导人都找他看,之后我就一直让B医生看了,这个B医生对所有病人一视同仁的。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陌香' 的评论 : 我妈看的是急诊,遇到神医坐诊实在是巧合,我姨知道这个名字如雷贯耳,就决定住下来,否则我是会托朋友找人的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陌香' 的评论 : 你遇到的真是太意外了,南京的医院都设有行业风纪办公室,可以投诉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侃-侃' 的评论 : 不完全这样的,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好,地域差别也越来越小,而且外地人是可以来省城或赴京城看病的,我看病的时候就发现绝大多数都是外地人自己开私家车来看病的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竹野' 的评论 : 我妈同一病房的有一个安徽乡下来的,六十多岁,是当地医院没完全治好,有点后遗症,她的儿女都在南京工作,她挺开朗的,爱对我说她的儿子是飞行员,还让我妈想开点要舍得花钱呢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做好事的小狐狸' 的评论 : 国内看病确实是方便,也不贵,有医保的人都是付很少的钱,一些老人病还免费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hz82000' 的评论 : 谢谢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ng140' 的评论 : 南京的医院都有行业风纪办公室,病人随时都可以投诉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多伦多橄榄树' 的评论 : 温暖的小树,下回你回南京也去南医大附属口腔医院看看啊,就在省中医院对面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eonyInJuly' 的评论 : 确实是吃惊的,这种三甲医院的价格比一般私立医院偏宜,医生相当年轻却经验丰富,医术不错,设施一流。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鸡鸣寺过客' 的评论 : 你和我一样的对于南京很了解,谢谢你的分享。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是的,物质决定意识,谢谢你的分享。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小棒棒' 的评论 : 是啊,我最不幸的七个月遇到了最好的医护们,谢谢你的美辞
竹风_如火 回复 悄悄话 时候回国了。
太爱北京了 回复 悄悄话 现在网上问诊也很方便,正规医院一般是看过病的患者才能网上看自己的医生复诊开药,医疗app上的医生可以通过视频电话短信问诊开药2到3天之内药快递到家,缺点是不能报销不能开假条。同是三甲医院广州的比北京人少很多,我家人常见病慢性病都避开三级医院去二级的看,我奶奶心脏搭桥白内障都是二级医院做的,也活到了92岁。
大阪书生 回复 悄悄话 不收红包,真能年薪百万?三年就能扭转颓败局面,靠的是什么?云里雾里,看不明白!2015年为了让老父住进省办养老院,去三甲医院办常规体检,人山人海,整整一天,永远忘不了。前一年,探亲时呼吸不畅,去省医院拍了心电图,花了6个小时,真有病,估计扛不住。中学同学,一位在同济医学院补拿了医学博士,现在是省医院耳鼻喉科第一把手,给省长看好了病,特批200万人民币兴办了先端医疗科室,算是有医德,有回报;另一位,号称全省肿瘤手术一把手,周日都和治愈病患游走在高尔夫场,他悄悄告诉我,其实能治好的都是本来就能治好的。像我这种国外的穷教授,从来不入他们的法眼。我的直觉和经历告诉我,在国内要求医德是比较难得和奢侈的。现在还经常接到养老院的通知,养老院有驻院医生,但开药不能用医保,按实际市价,因为养老院不是医院,不在医保的涵盖范围。90岁的人,能让他跑医院吗?
pujing 回复 悄悄话 说句真心话,习上来这几年,各个行业的风气,尤其是政府部分,好了很多。当然这么说,会被说成是五毛,说就说吧,反正我说实话实说。
pujing 回复 悄悄话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验,我在北京,看过好多次病,有的严重。但是我一般不找人,有的人看病就必须找人。我一般比较信任医生,当然,我自己也在工作和生活中做一个让人信任的人。我的看病体验,多数医生护士都是认真负责的。当然同样一个医生,同一个病,用同一个治法,有的认为合适,有的认为不合适,用好药,说太贵,挣你钱,用便宜药,说不负责任,众口难调。
太爱北京了 回复 悄悄话 过去这些年回京陪父母奶奶看病住院没送过礼,主要去北医三院健宫医院宣武医院。这次回去在广东带公婆看病小姑子非让我给医生送花旗参什么的我很为难不知道怎么送出去,根本没机会独处我也觉着没必要我们在北京就没送过礼,好在住院时医院专门让签了一张保证不给医生送红包的保证书才把小姑子的嘴堵上。这广州的三甲医院看病人不多在手机上挂号可以提前挂几个星期的号,北京只能提前挂八天的,如果不去前一天晚6点前取消就自动退费,缴费打印报告都可以在机器上自助完成,诊室门口有显示屏提示叫到哪个号了下面是哪位患者候诊,最方便的是做的血常规等各种化验结果一出来手机上就有提示,缴费单上也注明了化验结果是两小时出来还是半天或三天出来。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补充一下,我刚才说的是一个人的费用。人性都是一样的,别人的父母永远是别人的父母,北京养老院里的护工多是北方比较贫穷省市乡镇的人来干的,北京本地居民是不会去干这活的,因为这活又苦又累又脏,大家都知道,照顾老人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所以有觉悟有爱心的人少,看在钱的份上的人多。。。这些我都能理解,但是,我曾对有的护工说过,如果你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能承受这个职业带来的压力,否则的话,就去找别的工作。有时间我写一篇,最近太忙了。
sunan 回复 悄悄话 楼主的经历不具有普遍性。本人近些年回国多次,陪年迈父母去医院看病、住院多次,跟楼主的体验完全不同。可以说是“凄凄惨惨怯怯”!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这次回国在北京,对养老院和看病有了些了解,这么说吧,如果把养老院分为一级,二级,。。。那么一级的在一般情况下,半自理,单间,费用在15,000-18,000/月,二级的在12,000-15,000/月,如果在一万以下的,养老院的服务质量堪忧。在这里我指的是单间或是包间,不是双人间,也不是在郊区,而是在二环。我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不敢恭维,只能说管理很重要,如果一个养老院缺乏管理水平,受罪的必然是老人,即使是付再多的钱,不过一分钱一分货这句话还是真理。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遇到这样的好医生真是幸运。
清漪园 回复 悄悄话 祝贺您战胜了癌症,赞!愿全中国的老百姓,至少城市里的老百姓在求医问药时都有这样的好运气,遇到这样值得信赖的好医生。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青岛那次是不到250元。 写错了, 抱歉。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哪有什么熟人介绍。 青岛那次急诊, 是问了旅馆前台哪个医院近。 牙医这次是我知道北京口腔医学院。 自己网上挂号, 自己就去了。 还可以在网上预约专家号呢。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2018年我自己在北京洗过牙。 那年我的美国牙医医保花超了。 如果洗牙就要自费了,要60多美金。 我就在北京口腔医学院的一个诊室看的。 那是北京,乃至全国的顶级牙科专院了。 线上挂号10元。 挂到第2天,然后按时去了。 诊室的条件和美国差不多, 人不多(因为挂了号的才能去),等候的休息室和诊室环境非常好。 一共花了350元人民币。 一个小男孩被他妈妈带着去补牙, 一共花了900.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很多人在国内的看病都是老皇历了, 至少是3年前了。 谢谢你的“新”分享。 你应该没有医保, 就是作为个人去看病吧? 不分什么体制内外。
我在好几年前在曾经带一个老外同事在青岛看过病(急诊)。 感觉也不错。 照了一张彩超,还是副主任医师出来看的。 年轻医生也是留学回去的, 英文非常不错, 可以和我的同事英语交谈。整个花了不到200元。 大楼很新,设施非常完善。
灵动的双子 回复 悄悄话 这些医生都是经熟人介绍的吧?
老天真 回复 悄悄话 国内的医疗制度里,没有美国加拿大这样的家庭医生分诊制度,造成了大病小病都涌进中心医院,致使医院里人满为患的状态。至于你碰到的是庸医还是神医,无论国内国外都一样靠运气。我的家庭医生从来都是,我直接告诉他想要开什么药,或者转什么诊,他基本照着做就是了。就是个商人和顾客的关系。还能要求什么呢?大病必须找专科医生,在加拿大的等待时间特别长,有时候都耽误了。好处是一切完全免费,甚至住院期间的伙食都全免费,医生也从来不收红包和赠礼。如果你试着送红包的话,可能被当成贿赂罪受处罚。
无法弄 回复 悄悄话 想到国内看病,我脑袋都要炸了,医院里的人比正月十五都多,什么都是长队,挂号还排不上,要是有传染病,100%被传染。大夫的质量也难说,有的地方轮年头,就是平庸一个,有好医生不容易。你很幸运!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只要在体制内,都不会太错。企业可能差一些,机关事业都很好。医生就是治病救人,他们的态度取决于制度与管理。
二胡一刀 回复 悄悄话 你这是属于体制内中上层社会的生活,绝大多数老百姓没这么舒服。我国内朋友母亲得癌症,说本来就没多少报销,好点的药还根本不在医保范围内。至于养老院嘛,我外公七八年前去养老院,交了入门费几万块,他住了几个月不习惯就搬回了家,到现在人都去世了钱也没退回来。养老院欠了无数类似的款还不出来,至于什么像亲人一样照顾就更别指望了。
南瓜苏 回复 悄悄话 健康最重要,你是幸运的。
陌香 回复 悄悄话 也觉得你运气好, 我父母在国内看病都非常不容易, 每次都要到处托人找关系, 送红包, 不然医院人满为患, 根本没有床位. 叫回家等, 等了几个星期也没有音讯. 我父亲白内障手术都上了手术台了, 人工晶体几个小时都没送来, 最后只能草草缝合了事, 明摆着的医疗事故, 投诉都没人理你. "号称华佗的中年神医,他曾让我姨的亲家起死回生" 这是否暗示你妈的医生也是托熟人找的? 另外我父母跟你是在同一个城市.
侃-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小棒棒' 的评论 :

“幸存者偏差”,不是有人说了,帝都一等人,魔都大城二等人,乡下旮旯等外人。
即使城市里,公务员编制与企业编制待遇就有巨大差别。
做好事的小狐狸 回复 悄悄话 现在国内养老医疗其实真的很好,我妈做手术住院都报销很多,而且白内障手术是免费的!
竹野 回复 悄悄话 国内一般城市退休人员住院不会给报销那么多的,更不说乡下了
hz82000 回复 悄悄话 我们群聊里,国内老同事也这么说,祝贺你康复
dong140 回复 悄悄话 能够把送礼风刹住,太不容易了
多伦多橄榄树 回复 悄悄话 先抱抱你,愿健康与你相伴,现在中国没有送礼风,我也发现了。
PeonyInJuly 回复 悄悄话 赞郁金香好分享!
牙医水平和费用真的让我吃惊。我以前的印象跟您先生的差不多。

“我做了牙根管治疗两次,是省三甲牙医院,九百人民币,在加拿大牙医曾说过要四千加元,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后我又洗了牙,也一百二十人民币,我还想做牙的全面检查,预诊室的医生在挂号前先帮我仔细检查了,说没问题,也没让我花一分钱。我孩子爸爸一惯看不起中国牙医,看到我实地视频全过程也动心了,美女牙医还说等着你老伴一起来治牙吧!”
鸡鸣寺过客 回复 悄悄话 我觉得南京的医疗服务真的不错。有一年回南京,夏天电风扇吹的,脖子落枕了,去市委门诊做了一次针灸理疗就好了,没有遇到任何麻烦。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不错,还得是有一定经济基础才行。
小棒棒 回复 悄悄话 只能说你很幸运,遇到好医生。另外你父母属于高薪阶层,所以看病报销部分多,这跟大部分在国内生活的工薪没有可比性,跟一辈子是农民的更没有可比性。关于看病,我疫情前回国陪爸爸做手术,知道他看病受到的折磨,所以你遇到的这么好的医生还挺难遇到的。能有这么美好的七个月,值了!
[1]
[2]
[3]
[4]
[5]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