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加州海边的一个小镇。晨雾从太平洋上漂来,轻轻落在院子里的薰衣草上,水珠闪烁着微光。我习惯在天亮前醒来,冲一杯清茶,坐在窗前看海。那一刻,世间的一切声音都变得遥远,只剩下心跳和潮声。也许正是这样的清晨,让我有了写博客的念头。
起初,我并不觉得自己有任何才华。文字对我来说,只是生活的回声。我没有刻意雕琢它们,就像不去雕琢海浪的形状。但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忍不住想去记录一些事情——那些藏着光的瞬间,哪怕很微小,也值得被留下。
我写的第一篇文章,是关于一个在旧金山地铁里帮一位盲人找到座位的少年。那天,我恰好坐在对面,看见他轻轻拍了拍盲人的肩膀,把他引到空位上,然后什么也没说就走开了。那一瞬间,仿佛空气都变得温暖。我写下它,不是为了表扬那个少年,而是想让更多人看见这种温暖的存在。
慢慢地,我发现,真善美就像海水中的盐,虽然看不见,却让生命有味道。相反,假恶丑无需去追,它们会自己显形,就像油污会浮在水面。我不去刻意揭露它们,只是写出真善美的故事,结果读者自己看得更清楚。
三个月后,我的博客成了文学城的热门之一。有人私信我,说每次读完文章,都会想起自己曾经忽略的善意;有人说,看了我的文字后,忍不住去帮了一位陌生人。还有人坦言,读我的故事时流了泪,却也感到轻松。这让我明白,写字不是展示技巧,而是传递心意。
我记得有一部电影,主人公是一位寡言的老人,他每天在自家门前种花,从不与人争辩。街坊总笑他傻,可有一天,一场暴雨冲毁了村里的小路,正是他种花的那片土地挡住了泥石流。花虽然被毁了,但村庄被保住了。故事里的老人没有讲道理,只是每天去做他觉得对的事。这就是我写博客的心情,不去说教,只去做。
有时我会在文章中穿插一些从书里、旅途中、或者和朋友的谈话中得到的片段。比如古老的教诲说:“当你走向光明时,影子会在身后。”又比如物理世界里,光子穿越虚空,不会问目的地在哪,它只是不断前行。人何尝不是如此?我们不必预知每一步的意义,但可以选择方向。
写博客的过程,也像一次长途的冥想。我在文字里行走,遇见过去的自己,遇见路上的人,遇见从没想过的风景。我学会用平常的语言去描绘那些非凡的瞬间,让它们在读者的心中生根,而不是仅仅闪过。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回响都是温柔的。有人质疑我,说这是装出来的善意,是矫情的情怀。但我想起一个朋友对我说的话:“如果一颗种子被怀疑,就不种了吗?不,它还是会在春天发芽。”于是我继续写。怀疑和赞美都只是风声,重要的是土壤里的那点生命力。
在这一路的书写中,我越来越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有义务去传递真善美。不是因为我们高尚,而是因为在这个充满喧嚣与算计的世界,能让别人看见一点光,就是对黑暗最有力的回应。当更多人愿意这样做,世界就会慢慢改变。
如今,我的博客文章积累了不少。它们像一串串贝壳,捡自不同的日子,有阳光的,也有风雨的。我不知道这些文字会走多远,也许有一天会被人遗忘,但在写下它们的那一刻,它们已经完成了使命。
我常对自己说,不必担心自己是不是有才华。才华是别人眼中的事,愿意去做才是自己的事。写字就像种花,花开花落,都是生命的姿态。我只希望,当有人路过我的文字时,能感到一丝温暖,就像晨雾散去后阳光落在肩上。
如果你也想看看这些故事,它们都安静地躺在我的博客里,等你来翻阅:
我的文学城博客:https://blog.wenxuecity.com/blog/blogctl.php?act=articleAdd
最后感谢文学城以及所有辛勤工作的人,:你们让世界看见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