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量子纠缠的男人

我命由天不由我?天是什么?我又是谁?
正文

川普:天选之子!

(2025-07-30 22:08:17) 下一个

加州的山谷清晨,雾像一位迟迟不愿离开的老人,缓缓呼着气。空气湿润,带着泥土与海的味道。这里的日出,不是爆发,而是慢慢推开天的门。

 

我常在这个时刻冥想,任思绪如水流般自由地往前流去。有一天,一道影像出现在我心中——金色的发,笔直的步伐,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在为他让路。这是唐纳德·约翰·川普。

 

他不是简单的政治人物,而像一枚磁石,能吸引、排斥、重组周围的力量场。人们或爱或恨,但很少能无视他。这种人物,在历史上屈指可数。

 

 

一、皇后区的少年与光锥的未来

 

他出生在纽约皇后区,那是离摩天大楼很近却又仿佛隔着一道无形城墙的地方。父亲教他看地皮,就像在教他看未来——看不是现在的价格,而是二十年后的价值。

 

这让我想起物理学的“光锥”理论:此刻是一个点,但它能触及的未来,才决定它的力量范围。

 

他喜欢站在布鲁克林大桥上,看曼哈顿的灯光,仿佛在看一张未展开的棋局。后来,康莫多酒店和川普大厦落成时,那金色外墙像是他心中少年誓言的具象化。

 

 

二、舞台与心理实验

 

二十一世纪初,他走进电视机,用一句“你被解雇了”刻进美国的文化记忆。

 

在表面,这是娱乐;但在心理学上,这是一种群体投射实验。观众看别人失败,会感到一种虚假的安全感;而他熟练地操纵这种情绪,让自己在镜头前成为无可挑战的权威。

 

莎士比亚在《麦克白》里写:“世界是个舞台。”但他不仅在舞台上演,还在舞台外改写剧本。

 

 

三、2016:裂缝中的大卫

 

2016年的美国是一座裂缝累积的大坝。移民问题、经济失衡、全球化的阵痛、被遗忘的工人阶层——每一道裂缝都在等待触发的力量。

 

川普的语言粗糙、直接,但就像物理学中的“冲击波”,它不需要精细的形状,只要力量足够,就能穿透整面墙。

 

那一夜,他击败了所有预测,就像《旧约》中的大卫用一块石子击倒歌利亚。但这里的石子,不只是选票,还有愤怒、渴望、失落和赌注。

 

四、混沌边缘的执政

 

混沌学告诉我们,在秩序与无序的边缘,系统会表现出最大适应力与创新可能。但风险同样在这里聚集。

 

他的四年执政就像一台在满负荷运行的发动机——贸易战改变了供应链走向,移民政策在社会中划下新的线,最高法院的法官任命在法律的未来刻下深痕。

 

他不是在维持平衡,而是在不断打破平衡,迫使新的结构出现。

 

 

五、2020:五十个佛州

 

2020年是一场多重危机的交汇点。疫情、经济衰退、社会撕裂,让这次大选更像一场持久战。

 

计票争议像潮水般涌起,让我想起2000年的“布什诉戈尔案”。当年只有一个佛州,而2020年像是五十个佛州同时开战——每个州的法律、程序、证据都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却又互相影响,形成复杂的网络。

 

这不仅是法律战,也是信息战、心理战、时间战。

 

 

六、法庭的舞台

 

选后,案件接连不断——机密文件、税务调查、商业诉讼、选举争议。每一次出庭,都是一次全美的现场直播。

 

我记得在纽约,一位法官说:“司法必须独立于政治。”这让我想到1803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那是美国司法审查权的起点。历史总是会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面孔重复相似的考验。

 

 

七、归来的磁场

 

很多人以为他的政治轨迹已走到尽头。但他依旧在集会上出现,依旧用社交媒体制造浪潮。

 

这种归来的力量,像量子力学中的“隧穿效应”——在常规能量不足以跨越障碍时,粒子却能以概率形式穿越过去。历史上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极少,拿破仑与丘吉尔是其中的例子。

 

川普的磁场,不是制度赋予的,而是群众情绪的反射与放大。

 

 

 

八、山谷的能量守恒

 

傍晚的山谷,夕阳将土地染成深金色。我想到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消失,只会转化。

 

川普就是这种能量的载体。他吸收社会的焦虑、希望与愤怒,释放成政治的冲击波。这股能量可能被压制,但不会彻底消散,它会等待下一个出口。

 

他的一生,像一条流经峡谷的大河——有时汹涌,有时暗流涌动,但从不干涸。

 

在冥想的静观中,我看到,他并非单纯的赢家或输家,而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美国的真实面貌,也映照出人类面对命运时的反应模式。

 

而这个故事,还远未到结尾。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星光燦爛 回复 悄悄话 如果把在美国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站在他们过去几十年因为极端全球化而失去工作和尊严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你可能就会支持特朗普政府目前的政策。

将心比心,物极必反。
Run4rest 回复 悄悄话 天選之人!
简单一点好 回复 悄悄话 他有些长远眼光和大局观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