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依然起个大早。和平时的早晨一样,去前后院转转,和自己的花草独处一段时光,感受大自然的馈赠和奇妙,然后慢慢享用一杯香浓的咖啡,迎接白天的忙碌。
今早没有朝阳,天空阴暗,空气微凉,然而我的心情没受影响。院里诸多的金黄色的芬芳在空气里酝酿,像光芒照亮四周的宁静,也让我内心温暖。眼前的景象是一幅活动的图画,诗意中充满了带着晨露的花香。
露台下的花坛一角。黄色百日菊逐渐发力,后起之秀。背景中的黑眼睛苏珊是院里的劳模之一,从6月开花到现在,还没有显出疲惫之势。
这棵黑眼睛苏珊从石头缝里冒出来,刚开花不久,相比她的同伴,正是青春好年华。
背景的粉色是芙蓉葵,俗称大脸花,花型很像招摇狂放的木槿和高高在上的蜀葵(准备单独写一篇木槿)。芙蓉葵 的花儿真的很大,有几朵比我的脸还大。
老爸喜欢的秋葵Okra,特意为他种了6棵,收成不错。开春时,在中国超市买的一包种子,内含20粒,出苗10棵,送出去4棵。
可爱的旱金莲,garden nasturtium,因叶子像莲叶,而得此名。这棵是从铺天盖地的花海中,选出来移植到个花坛的角落,惊艳了石头!
以下2张是昨天午饭后手机拍的。
复瓣金光菊,cutleaf coneflower,细高抢眼。虽然会疯长,我很喜欢它的花儿,有点像经典的中国菊花。
硕壮健康的金盏花marigold。播了一粒种,发了一棵芽,浇了一勺水,开了一盆花:
早上,坐露台上喝着咖啡,读完了俄国作家蒲宁的散文《静》,被作家驾驭文字的能力深深折服。全文充满音乐感和节奏感,同时又展现出一幅色彩,光影,构图俱佳的图画情景,让我感觉置身其中,就像是我想要对自家院子进行的描述。
文中描写对科隆大教堂钟声的回忆,也唤起我的共鸣,记忆中的科隆大教堂的钟声好像在院子的上空回荡起来。2000年初春,我曾在科隆小住一个月,参加公司的培训。当时入住的酒店和大教堂相隔步行10分钟左右的距离。在那个月里,每次听到大教堂钟声响起,都会感到安心和欢愉, 浑厚凝重的声响传送出和谐美妙的韵律。又跑题了。
喜欢文中流露出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幸福的向往,对艺术之美的渴求,“ 渴求我们的生活也能升华到这种美的高度,用出自内心的欢乐来充实这种美。”
虽然我的园艺还远没有达到艺术之美的高度,但多年来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园艺的热爱让我对上面这句话有强烈的共鸣。看着自己双手创造出来的美丽花园,内心是充实快乐的!
静谧,还是静谧。
幸福自然相依偎,心随静谧永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