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結論:生酮飲食法跟低醣飲食法都是糖尿病患者的飲食選項。另外地中海飲食和得舒飲食也有證據對糖尿病控制有幫助。以生酮飲食跟低醣飲食兩者比較,低醣飲食法的爭議較小,在現行的糖尿病飲食建議中,近年趨勢在朝低醣方向靠攏,許多糖尿病飲食衛教的核心概念也是降低精緻澱粉攝取量。但生酮飲食法的風險仍然較高,因此少被醫療人員主動建議。有些明確對身體沒幫助的做法,例如喝椰子油,基本上就不會被建議。如果要執行特殊的飲食法,請務必與您的醫師、營養師密切溝通討論,並同時強化自我血糖監測。
低醣飲食跟生酮飲食近期吵得沸沸揚揚,但飲食法的爭論其實不是今天才有,幾十年來「到底怎麼吃」這件事情的論戰從來沒有停止過。醫師和營養師會做出的「飲食建議」,通常有非常明確,而且謹慎思考過後的理由。上一篇文章標題造成了部分台客劇場的粉絲感到不舒服,但那並非我們寫文章的本意,讓更多人得到更完整的正確知識,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將會把標題以及可能會讓台客劇場粉絲感到不舒服的文字改掉。有關影片的疑慮我們在上篇文章已經提過了,今天這篇文章,沒有要說「誰對誰錯」,希望不管你是誰的粉絲,都可以靜下心來看完這些相關的機轉跟研究,和你的醫師跟營養師討論你的飲食計畫。
為了要讓大家理解,我們會盡力把複雜的生理機轉,用國中二年級左右能理解的程度說清楚。更深入的機制,我們會把使用的文獻放在最後,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去進一步閱讀,甚至之後如果有能力,還會再把機制介紹得更完整些。要先聲明的是,人體的機轉真的「非常複雜」,這篇文章指出的是「大方向」,實際運作時,仍有更多複雜的因素在「微調」,但看懂這篇文章,你會更清楚知道自己的身體是如何運作,了解醫護人員的擔心,並有機會更能掌握自己的健康。
廢話不多說,我們就開始上課囉!
生酮飲食與低醣飲食(低碳飲食)是怎麼運作的?先從吃下食物時,身體是如何處理講起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你要知道,當你吃進食物之後,身體發生了什麼事。底下我們會用一些譬喻幫助你理解,但也會提到一定程度量的專有名詞,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對著下面這張圖仔細了解,沒興趣的可以直接看粗體字的結論。
吃進食物到食物消化完畢的這段時間叫做「吸收期」。這段時間,身體會盡力把各種營養素分解成可吸收的型態,透過消化系統吸收,但血液中不適合堆積太多各種營養素,不然你想看看,血液裡面一堆超濃的葡萄糖啊、胺基酸啊、脂肪酸的,光想的不覺得就濃到快中風了嗎?因此你只能選擇接下來立刻用掉,或者是存起來之後再拿出來用。這道理很簡單,就像你今天去打工,賺了 500 元零錢,但你只有一個小零錢包,最多能裝 100 元零錢,你只能選擇先把一些零錢花掉,再更多的就要趕快存到銀行。
當你吃了醣類食物(米、飯、麵包等澱粉類食物,或蔗糖、葡萄糖)之後,消化系統會先將這些營養素以「葡萄糖」的形式吸收到血液中,進入血液的葡萄糖就被稱作「血糖」。接下來這些葡萄糖在肝臟或肌肉中會被合成為「肝醣」,也可能在身體各種組織被拿來當能量使用,或者在脂肪細胞中被合成為脂肪組織。如果吃進的是果糖或乳糖,也會在腸道被吸收,吸收之後多數會在肝臟代謝成葡萄糖,再被釋放到血液中,或合成為肝醣和三酸甘油酯。簡單說,你吃進去的醣類,在吸收期會被直接拿去用掉,或者是儲存為肝醣或脂肪。所以即使你不吃大魚大肉,全都吃素,也還是可以胖的。
當你吃下蛋白質(奶、蛋、豆、魚、肉)之後,在消化系統中會以胺基酸或短肽的形式被吸收,在肝臟被拿來當作能量利用,或在其他所有組織中被拿來合成蛋白質。這些合成的蛋白質包含被用來維持人體運作的酵素,或長成肌肉的蛋白質??等等。簡單說,你吃進的蛋白質,在吸收期很少量會被肝臟拿去當能量用掉,多數會被拿去合成人體維持運作或生長所需的蛋白質。
吃了脂肪之後,則會以三酸甘油酯的方式被肝臟進一步處理為特別低密度膽固醇 (VLDL),或在脂肪細胞中被合成為脂肪。簡單說,你吃進去的脂肪,會被肝臟進一步處理為各種膽固醇,或在身體的脂肪堆積處合成為脂肪。
身體的細胞要維持運作需要能量,血糖就是重要的能量來源之一。但細胞要如何使用這些血糖呢?靠的就是「胰島素」。在上面一段,你已經了解,吃進去的醣類食物,主要會以葡萄糖這類的形式被吸收,導致血糖上升,但在正常狀況下,胰島素可讓血糖進入細胞內被直接使用,或者進一步在肝臟和肌肉細胞中被合成「肝醣」的形式儲存,或者在脂肪細胞中被用「脂肪」的形式儲存。不管是被用掉了,還是用什麼形式儲存起來了,這個過程都會讓攝食後升高的血糖濃度下降。
而糖尿病患者會因為胰島素抗性或胰島素分泌不足這兩種原因,導致細胞對血糖「看得到,吃不到」,因此血糖容易居高不下。
簡單說,你可以把胰島素想像成一種促進「使用」和「合成」的內分泌激素,它的存在就是要讓各種能量被使用掉,或者被合成另外一種可儲存的形式。看到這,你可能印象很不深刻,這張照片可以讓你更有感覺。

照片中的女孩,是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在年紀很小的時候胰島素就失去分泌功能。所以整個人骨瘦如材,也無法順利進入青春期發育(青春期是需要大量合成作用的)。但在接受胰島素治療後,身體明顯豐腴了許多。
看到這,大家應該可以深刻體會到「胰島素」在身體的作用了吧。
生酮飲食與低醣飲食(低碳飲食)是怎麼運作的?食物吸收完畢之後,身體如何持續供應能量?
上一段在講從進食後,一直到腸胃吸收完的這段時間發生什麼事。那在吸收完了之後呢?通常我們把食物吸收完之後,一直到下次進食的這段時間,稱為「吸收後期」。這段期間,血液中的營養素(葡萄糖、脂肪酸、胺基酸)已經被吸收得差不多了,但身體仍然要持續運轉,也需要能量,那能量要怎麼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對著下面這張圖仔細了解,沒興趣的可以直接看粗體字的結論。
在吸收後期,血液中已經沒有高濃度的營養素可以提供身體使用,這時候就要開始吃老本了。你還記得之前人體把能量儲存在哪嗎?這時候就去那邊挖就對了。在吸收後期,整個代謝途徑的目標是為了「維持血糖濃度」。為什麼血糖這麼重要呢?因為太低,你就活不下去。所以這段無法從食物得到血糖的期間,身體透過肝醣的分解與糖質新生作用來得到血糖。
大腦堪稱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吧?身體除了脊椎反射以外,所有的訊息處理都要靠大腦來運作,基本上就是人體的總司令部的概念。要維持高效率運轉,耗掉的能量是非常驚人的。雖然大腦只佔人體體重大約 2%,但卻要用掉一天所需的葡萄糖高達 20%,根本就是超級螞蟻啊!
但尷尬的是,這麼愛用葡萄糖的大腦,其實不會製造葡萄糖,也沒辦法儲存葡萄糖。但這其實也很合理,你不能叫一個指揮官同時兼任伙房兵跟庫房管理員還有運輸兵啊!當血糖過低時,大腦沒辦法運作,人就會昏迷,甚至是死亡。
所以人體的內分泌系統,會透過分解原本儲存在肝臟中的肝醣,來提高血漿葡萄糖濃度。但光靠肝醣是遠遠不夠的,肝臟還可以利用血漿中的乳酸(肌肉運動後的代謝產物)、丙酮酸、胺基酸、甘油等物質來產生葡萄糖,這個過程叫做糖質新生。簡單說,原本身體內的醣類、蛋白質、脂肪相關的產物,都有機會被肝臟抓去合成葡萄糖。
在禁食的狀態下,肝臟每日可以合成 180 克的葡萄糖,提供大腦 720 大卡的熱量。真的到禁食夠久的時候,腎臟也會加入進行糖質新生,但合成的量就比不上肝臟了。但每天一個成人所需要的熱量會高達 1500-3000 大卡欸,現在只有 720 大卡怎麼辦?摸摸你身上的肥油,這時候就是它們派上用場啦!透過脂解作用,脂肪組織中的脂肪會以脂肪酸的形式釋放,在一般細胞中直接被拿來作為能量利用,或在肝臟中被轉換成酮體,再提供給身體組織或腦部運用。大腦組織基本上是使用葡萄糖的,但當酮體濃度在血液中累積時,大腦組織也會開始使用酮體。
也就是說,人體在禁食狀態時,是傾向把好不容易透過糖質新生得來的葡萄糖省下來給大腦(神經組織)使用,而其他組織則儘量利用脂肪。
這裡提一個番外篇,酮體只是一個總稱,其實可分為 acetone (丙酮), acetoacetate(乙醯乙酸), beta-hydroxybutyrate( β-羥丁酸)這三種成分。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丙酮,它也是一種有機溶劑,所以在糖尿病酮酸中毒的患者,或長期執行生酮飲食的人身上,有時候可以聞到一股特殊的丙酮味道。
生酮飲食與低醣飲食(低碳飲食)是怎麼運作的?吃了身體會發生什麼事?
低醣飲食法是將醣類攝取量降至介於 50-150 克/每日,而生酮飲食則是將醣類攝取量低於 50 克/每日。生酮飲食法這樣的醣類攝取量有多少呢?即使你去吃炸雞,外面那層麵皮都有澱粉,所以生酮飲食已經是逼近「只要看到醣類食物通通不能碰」的概念了。
有了前面兩段的概念,大家可以推估,人體在幾乎不攝取醣類(碳水化合物)的狀況下,會做出什麼反應呢?
如果以攝取比率來說,生酮飲食是一種極低醣類(碳水化合物)攝取(5%以下),正常蛋白質攝取(15%~20%),高脂肪攝取(75%~80%)的飲食法。在這樣的飲食法下,人體的血糖幾乎沒辦法從飲食中直接取得,幾乎都要靠糖質新生來產生,至於其他的能量則要靠脂肪的分解,產生脂肪酸或酮體來維持。這對人體來說,有點像是讓人體感到自己在吸收後期的狀態,或者白話一點講,像在禁食期間的狀態,使得脂肪被拿出來燃燒使用。
在這樣的狀況下,你的血糖幾乎都是靠糖質新生在撐,當然血糖的數值就會比較低。而脂肪的燃燒增加,自然也可讓生酮飲食者在初期達到不錯的減脂效果。這也是生酮飲食的採用者,在初期都能有很棒的感受最主要的原因。因為你最擔心的問題:「血糖數值」還有「體重」都可以在短時間內看到改善。
但是醫師、營養師在想的,其實還有更多。客觀的血糖跟體重數字,是很容易看出來的,但糖尿病治療的目標,是希望降低長期併發症的發生率,例如視網膜病變、中風、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糖尿病足等問題,或者降低疾病的死亡率。如果民眾在意的只有最近的血糖數字的話,那確實很簡單,不讓他吃任何澱粉一定會降下來,但長期會發生什麼狀況呢?這件事情,完整負責照顧你的醫療人員,很在意。
生酮飲食與低醣飲食(低碳飲食)的可能風險,醫師營養師回顧文獻告訴你
低醣飲食在減重以及糖尿病控制中,是被認為比較不具危險性的。因為每天食用的碳水化合物總量,再加上糖質新生的總量,維持基本的身體運作大致是足夠的。在相關的研究回顧中,確實可看出低醣飲食在短時間內對於降低體重、降低心血管風險、降低血糖是有幫助且相對安全的。目前的相關研究也幾乎都指出,精製糖以及精製的澱粉是不好的醣類(碳水化合物來源),不管你採取哪一種飲食法,都應該要避免這些食物的攝取。
但有以下幾種狀況,不建議使用低醣飲食:
-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低醣飲食控制疾病是缺乏證據的。
- 發育中的幼兒與青少年,有相關研究證據低醣飲食會影響發育,不應該使用。
至於生酮飲食,目前相關研究比較足夠的是用於癲癇治療的患者。在糖尿病治療中,相關的文獻並不充足,但在相關的文獻回顧中,長期使用生酮飲食治療癲癇患者比較常見的狀況如下,提供大家參考:
- 腸胃道不適:拉肚子、便秘、噁心、嘔吐、胃食道逆流。在 4 篇相關研究中有近半數人回報過這類症狀。
- 血脂異常:異常的血脂肪數值很常見,但嚴重的高膽固醇血症或高三酸高油脂比較少見。
- 低血糖:在開始治療的初期,低血糖事件發生率達 25%,特別是 2 歲以下孩童。但請不要覺得這是 2 歲以下孩童的研究,大人就不會。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自我調節能力,其實也跟孩童類似,比正常成人差。
- 其他生化檢驗異常:高尿酸血症、低蛋白血症、低血鎂、低血鈉都不少見,應被注意。
- 生長遲緩:多數吃生酮飲食的孩童有這個問題,因此發育中孩童非必要應該避免低醣或生酮飲食。
- 腎結石:在研究中最高有 7% 的孩童產生這個狀況。但補充充足水分可降低此風險。
- 硒缺乏: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礦物質,生酮飲食的孩童在幾項研究中,最高有到 20% 回報此狀況,最嚴重會導致不可回復的心肌疾病甚至死亡。
如果正常人使用生酮飲食,雖然酮體的合成量會比一般人高,但是因為酮體累積過多而導致的酮酸中毒出現機率不高,但仍然是不能完全排除的風險。但糖尿病患者的相關風險發生率會比一般人高,應該要再更謹慎評估,畢竟一但發生,很可能就是一條人命。
其他發生機率比較低的,我們就不完整列出。但聰明如你,應該可以猜出為什麼生酮飲食比起低醣飲食多出這麼多風險了吧?因為它屬於一種比較極端的飲食法,幾乎是把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完全排除。但在不同食物中,就有不同的營養素分佈,你直接把一大類的食物幾乎完全排除,自然比較會產生許多營養不均衡的狀況。目前醫學上會建議主動建議生酮飲食,多數是在孩童難以控制的癲癇。癲癇的孩童吃生酮飲食,是因為單用藥物控制難以處理了,因此即使有這些風險,但權衡之下利大於弊,因此醫師和營養師會在嚴密監控下進行生酮飲食的治療。但如果你是一般成人,其實不一定要這麼做。有些人會覺得,這種營養不均衡,我再另外花錢去吃營養補充品就好了,但實際上許多研究也指出營養補充品的相關風險,如果你從正常的飲食中就有辦法取得足夠的營養素,真的有必要再多吃營養補充品嗎?
低醣飲食跟生酮飲食,確實可以是糖尿病治療的選項,但必須個人化完整評估。但完整的糖尿病照護,飲食只是其中一角,運動、減重、戒菸、藥物治療等其他多個面向,缺一不可。
在台客劇場最新的影片中,林導演的父親有提到,醫界應該更大規模投入低醣飲食跟生酮飲食的研究,他也同意相關飲食法長期的風險未知。但其實不是醫界不想做這樣的研究,而是長期的飲食研究不容易進行。飲食研究的方法大部分都是「自主回報」,這種研究方式常常因為記憶的偏差產生很大的誤差。不然現在問你,在記得過去一個禮拜每天、每餐還有點心吃了什麼嗎?因此要做比較嚴謹的研究,通常都是比較特殊的狀況,例如中風後必須靠鼻胃管灌食流質食物的患者,才較有機會完整準確記錄他攝取的營養量。或者某一個機會剛好可以把十幾甚至幾十個人關在一起,每天逼他們吃一樣的東西,這樣也較有機會精確完成實驗。但這類的研究也很難「長期」,畢竟你可以把一群人關在一起逼他們吃一樣的東西多久呢?
看到這,希望生酮飲食的支持者,不要覺得我們是在「全然反對生酮飲食」。醫療人員最重要的信念就是「不傷害」。這句話大家可能不熟悉,但「先求不傷身體,再講究療效」這句應該聽過吧!因為生酮飲食的風險,仍然會讓醫療人員有不少擔心,因此你很少見到醫師主動推薦這種飲食法。畢竟低醣或其他例如得舒飲食、地中海飲食,或隨著糖尿病患者狀況調整的均衡飲食或低醣飲食法,也都有一定幫助,而且風險小很多。
歷史上隨著環境、觀念的變遷,出現過各種飲食法,但極端的飲食法(非常低醣、非常低脂、非常低蛋白)往往沒辦法持續,最後主流仍是以均衡飲食法為主,並非沒有道理。目前全國手上治療糖尿病患者最多的游能俊醫師就曾說:所有的極端飲食手段,包括生酮、斷食,最大的挑戰,就是恢復一般進食後,幾乎都復胖。改變飲食的中庸之道,必須是安全、可持續、營養不失衡、生活中可準備、費用可付擔。
會演進成第二型糖尿病,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除了基因遺傳以外,各種生活習慣的交錯影響,才導致最終血糖失衡的結果。七年之病,如果只想靠三年之艾來解決,有可能嗎?這也是糖尿病照護團隊的重要之處。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或親友有糖尿病,建議可以上網搜尋「糖尿病共照網」或「糖尿病衛教學會」,尋求專業的醫療人員協助。
最後我們也深自檢討,我們還能再多做些什麼?為什麼我們會在前一篇文章比較不溫柔,用相對嚴正的態度明確指出幾個錯誤呢?因為我們相信,要長期控制疾病,最重要的是「良好的醫病關係」,彼此互信互重,但在台客劇場的前兩部影片,底下的留言就看到大量懷疑、不信任、責怪醫護人員的言論,這我們就不截圖了,看了大家都只是更難過而已。因此我們當時選擇用嚴正的態度來指出相關錯誤,或解釋不清楚易生誤解之處。造成任何人不舒服,不是我們的目標,透過正確知識的傳播幫助更多人,才是我們存在的意義。
我們衷心希望,如果你要使用低醣飲食或生酮飲食,可以先仔細看完這篇文章,了解身體是如何運作,並評估相關的風險。真的要執行的話,務必要跟專業的醫療人員討論,讓自己的風險降到最低,畢竟身體是你自己的,怎麼吃也都是自己的決定。但飲食療法,是一種科學,不應該是儀式或信仰,當你堅信某種做法,但不去深入瞭解完整的科學資訊,或自身無法完整了解,卻不願相信多數醫療專家的意見,其實是讓自己冒著風險,卻不自知啊!對於任何願意傳播正確知識的人,都是我們的朋友,接下來我們會針對飲食法,盡力再整理更多完整的知識,提供給需要的民眾。
祝福每位看完這篇文章的朋友,都能夠更加健康、快樂!
》你的体脂率如何?如果体脂体重已经达标,不动很正常,平台期。
如果超标,那么减脂是第一步,减脂的重中之重是饮食习惯,而不是锻炼,看我新的博文。
如果想快速减脂或遇平台期,或生酮,或断食,都很有效。
>跟ego巨大的人,有啥可较劲的啊。。。
》呵呵,
你也服他强 ,太阳西边航!
。。。
小小的挖苦你一下!知道你还没有到服的地步!哈哈哈哈!
》他强任他强 清风拂山岗,呵呵。
》呵呵,凡是有粉丝的和想吸粉的,是不是都要悠着一点?咳咳,你也不帮我一把,给他一点小小的压力嘛!
》女人秀照秀婀娜多姿理所当然,男人还是算了,熟悉的人知道便可。。
其实在那边的健身楼,有人说要看我给一些人私下发过,你后来很少出现,也不逛那个楼,所以不知道,回头发给你。。。]
》黛姐就是够哥们!“其实,就一句话,无图无真相。”哈哈哈哈!我们现在就信黛姐的啦!
为啥要私下的发,既然不是油腻男,为啥不亮一把?给我们的1U也做个榜样嘛!光我一个人喊,声音不够高啊!
》哈哈,买美容品的通常也都是皮肤保养的还可以的吧,俺推销低碳不油腻自己也得说的过去啊。
其实在那边的健身楼,有人说要看我给一些人私下发过,你后来很少出现,也不逛那个楼,所以不知道,回头发给你。。。
。。。。。。。。。。。。。。。。。。。。。。。。。。。。。。。。。。。。。。。。。。。
吓一跳,连腹部平坦都出来了,感觉突然尺度比较大。。。
其实,就一句话,无图无真相。。。。无图无真相。。。。无图无真相。。。。
不过有趣的是,今天在文学城首页博文精选,
看见我的油腻男博文和另一个博主写的《凉凉的秋遇道一个不油腻的男人》,并排在第一行
文学城会刮起油腻男的风潮吗?。。。。
没错,生命在于运动,但运动必须是适量的,无论有氧无氧,过度的运动就会产生运动损害
针对自己的年龄和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
有氧无氧结合起来比较好,不同的时期比例不同,侧重点不同,也是我想说的
比如中年油腻男,或低碳或生酮加无氧有氧结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减脂到达标准后,
就可以回到侧重于有氧的运动,同时保持一些增肌的运动。。。
》有氧无氧都会产生一定自由基,特别是强度大,时间长的运动产生的自由基对身体会有大影响
比如铁人三项的运动员,马拉松对选手的寿命应该是有影响。
普通健身的无氧运动其实就是短时间的运动,比如10分钟,跟那些跑步游泳的有氧运动产生的自由基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葡萄糖在有氧代谢的情况下,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在剧烈运动时,因为氧气供应供不上,葡萄糖就要进行无氧代谢,并产生很多氧自由基。这氧自由基就是健康的杀手,并加速身体衰老。
这些都是生物化学的内容。
》油腻男的问题是脂肪的堆积,有效的燃脂方式是第一要考虑的,
我身边有很多长期做有氧运动的朋友,慢跑,游泳,但依然是大腹便便的油腻男,
还有跑马拉松的,的确是瘦下去了,但肌肉流失的很厉害,人都干柴了。
燃脂要从两方面下手,一时饮食习惯,高碳水高糖分的习惯要改掉,想快速的消脂肪,生酮饮食是最有效的,进入那个状态,你不需要锻炼,脂肪都会燃烧掉,当然这个依然有争议,所以低碳是一个比较安全的饮食方式。
在运动方面,无氧的燃脂效果比有氧强的多,短时间的无氧运动,脂肪燃烧会长达8个小时,比如tabata,比如健身房的举铁肌肉训练,比如变速跑,都是无氧运动,俯卧撑,潜水都是无氧运动,你说说有啥害?
无氧运动 编辑 讨论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无氧运动的分类是从人体运动时骨骼肌的代谢过程分类衍生而来的,目前无氧运动的概念也都是根据无氧代谢供能系统为主演变而来,例如无氧运动是指人体肌肉在无氧供能代谢状态下进行的运动。但日常中我们所认为的无氧运动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无氧运动大部分是负荷强度高、瞬间性强的运动,所以很难持续长时间,而且疲劳消除的时间也慢。
无氧运动是相对有氧运动而言的。在运动过程中,身体的新陈代谢是加速的,加速的代谢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人体的能量是通过身体内的糖、蛋白质和脂肪分解代谢得来的。在运动量不大时,比如慢跑、跳舞等情况下,机体能量的供应主要来源于糖的有氧代谢。以糖的有氧代谢为主要供应能量的运动就是我们说的有氧运动。当我们从事的运动非常剧烈,或者是急速爆发,例如举重、百米冲刺、摔跤等,此时机体在瞬间需要大量的能量,而在正常情况下,有氧代谢是不能满足身体此时的需求的,于是糖就进行无氧代谢,以迅速产生大量能量。这种状态下的运动就是无氧运动。
》有氧无氧不是以运动量来区分,网上资料很多,你自己可以查一查,
有效的运动方式是无氧加有氧,特别是那些想减脂的,无氧需要更多一点。
老鲁啊,我看出来了,你也是个杠精,没关系,我有时候也会变成杠精,特别是遇到爱抬杠的人
抬杠可以扩展知识防止老年痴呆,以后有机会我们慢慢抬。。。
不过这个是精神方面的油腻男,不是本博文的主题。。。
》不要道听途说,无氧运动种类很多,比如tabata,俯卧撑,波比跳,卷腹,力量训练等等,
还有强度不同的问题,找到适合自己节奏的,没问题。
你看马拉松选手和短跑选手的肌肉流失就知道了,人年纪大了,肌肉流失是个大问题,身体的支撑的关键。。。
》我在原来的城,给一些网友秀过,这里还不熟悉,就先不秀了,以后有机会再说。。
》哈哈哈哈,你光说“秀”,没有见你秀在那里哩,自己说的不算数。既然你说秀,就真的秀一把呗!不愿露真人像,就把脸蒙住一点。不要像你的那个新对头,忽悠的不知道有多少遍了。文字里面从来都是棒棒的,就是不见真影子!哪怕秀一秀年轻时的最带劲的,最捧的东西也可以啊。我不停的挤兑他,他不高兴。你也帮我一把吧,给他一点压力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