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广角镜

岁月,心情笔记,医学知识,有我有你
个人资料
doldentate1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中美博弈决定了俄乌战争的进程

(2023-05-12 19:04:07) 下一个

根据新闻报道,西方国家援助乌克兰的武器基本已经到位,包括200多辆主战坦克和15000多辆装甲车,乌克兰利用这些武器装备了9个突击旅,作为春季反攻的主力。但是,春季即将过去,乌克兰方面一直蓄势待发,俄罗斯全线做好了防御,人们期待已久的春季大反攻为何迟迟没有开始?这是一种战略考虑,疲惫俄罗斯,还是乌克兰并没有准备好反攻准备只是虚张声势?我认为,这两种可能性虽然不能排除,但不是主要原因。乌克兰这次拿到如此多的军援,不打出个样子怎么给各方交代?所以,现在的问题不是乌克兰能不能打赢春季攻势,而是暂时不能打,因为这牵涉到中美两个大国博弈。实际上,中美两国无论表面上怎么说,实际都已参战,而且输了的后果都很严重。在中美达成协议之前,乌克兰和俄罗斯自己没有能力决定战争的进程。

对于美国在乌克兰战争上的立场和参与的程度,大部分人都比较了解,但是中国的态度,可以说,是一种模糊战略,跟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类似。中国公开表态,尊重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但是认为战争的根源是北约的扩张。国际社会更关心的问题,是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底线。俄罗斯不可能不退让,否则美国和北约无法收场,但是美国和西方对于俄罗斯的压力,特别是战后安排,必须维持一个平衡,不能超出中国可以接受的底线。在中美双方就这个问题达成谅解之前,讨论俄乌战争解决没有任何意义。

之前,美国多次提到,中国准备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有些人觉得这不可能或者是美国污名化中国,但是问题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我之前多次分析过中国在乌克兰战争中的立场,认为这对中国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首先,俄罗斯是中国的盟友,无论你用什么语言描述中俄关系,中国不可能抛弃俄罗斯,必须确保俄罗斯不会因为战争失败崩塌,也不可能接受普京接受审判。所以,中国一直在认真准备,在必要的时候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而且中国在让美国知道,自己在做准备。如果中国介入,乌克兰战争看不到前途,甚至有外溢的危险。这是美国必须避免的最坏结果。中俄结盟能打赢美国和北约么?可能依然打不赢,但是由于战争的代价实在太大,没有人敢轻易冒险逼迫中俄结成军事同盟。

现阶段,中国并没有大规模提供军事援助给俄罗斯,为什么?中国也有顾忌,也就是认为那样做的代价太大,抛开战争本分风险,中国公开原驻俄罗斯有两个问题,第一,彻底失去欧洲,在世界上变得更加孤立;第二,面临西方的制裁,经济会遭受重创,中国经济对外依赖程度非常大。即使没有资金和技术封锁,欧美同时关闭市场,世界工厂也就名存实亡。为了俄罗斯赔上中国,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既然中国援助俄罗斯对自己不利,美国为何担心?很简单,独裁国家不可理喻,美国的确担心中国会不顾后果蛮干。很多人看不懂美国对华政策,一方面拼命打压中国,一方面又低三下四要求对话,不丢人么?这就是原因。打压是战略目标,安抚与对话是手段,防止中国走向极端。

有人会天真地问,既然美国害怕中国采取极端手段,中国为何不针对这个弱点下手?比如说,攻打台湾,比如说,军援俄罗斯?你明白不明白在战略上什么叫做悬而不发?如果中国真的做了,美国和西方反而不需要担心了。已经发生了,你还需要担心不让它发生?那样,也迫使美国和西方不留后路,而且必须团结一致对付中国。悬而不发让对方患得患失,也有利于分化西方,因为民主国家的弊病就是争论。也就是说,美国的任何针对中国的政策,都会在国内和盟国之间引起争论,担心会逼迫中国都上极端之路。

当然,中国提出的条件,不会只限于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前途,会要求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更加克制。你要我尊重乌克兰的主权,你不尊重我的主权?

有可能,乌克兰的春节大反攻永远不会发生,也许根本没有必要。就战场形势而言,俄罗斯必然会失败。俄罗斯的军力国力不足以对方美国和北约。更重要的是,俄罗斯暴露的真实实力,让西方不再担心俄罗斯有能力在欧洲扩大战争,所以对于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可以肆无忌惮不断升级。俄罗斯的唯一希望,是中国介入。中国介入扩大战争的可能性不大。最终的结果,根据我的分析,中美达成谅解,敲定一个双方可以接受的停战协议:俄罗斯推出部分领土,克里米亚由中立国家监管,普京退居幕后,俄罗斯做出象征性赔偿但免除其他责任,西方撤销大部分制裁,同时台海趋势得到缓和,中国参与乌克兰战后重建。没有人会完全满意,各方都保全面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1)
评论
Jiajia2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ldentate1' 的评论 : 很有深度的评论, 感谢分享!
要做手脚滴 回复 悄悄话 一个俄罗斯破落户,一个历害国暴发户怎么和大财主们比拼,高估了这对货。
sce 回复 悄悄话 听说中国越是底层没文化,不了解世界,越觉得中国实力可以挑战美国,包子处于权力的塔尖,论知识水平却属于弱势群体社会底层,他至少到前一阵应该还是相信东升西降的,所以真的认为联俄抗美可以成功。但是看看党内这帮怂货,没有人可以联合大家把这货拉下来,而是由着它折腾,整个国家的前途被这厮绑架了。
墙头的一朵梨花 回复 悄悄话 真把自己当根葱了,就土共那个小身板。。。。。哈哈哈哈哈哈
voiceofme 回复 悄悄话 中国因素被夸大了。
老沉 回复 悄悄话 中共为此付出几十年的代价
ahniu 回复 悄悄话 亏本买卖做不长。
Firefox01 回复 悄悄话 分析角度独特,为多数读者所忽略。
大号蚂蚁 回复 悄悄话 温水煮
lostman 回复 悄悄话 中国跟美国比,简直是顽童对老翁,不是一个级别的,美国就等着中国跳坑,不服,等着看,不跳坑,就天天刺激你,玩死你,用你的民族主义领土完整扇你大脸,一再地要你后退,直到驴不胜怒,扑通跳进去,
doldentate1 回复 悄悄话 美援乌1000亿美元究竟去了哪里?
1000亿美元,看到这个数字很多人会觉得太过分了,交的税都给了别人。其实,问题并非那么简单,美国并非是开了1000亿美元空头支票给乌克兰,乌克兰想用这笔钱干什么就干什么。在这些援助中,部分是提供人道主义援助,部分用于维持乌克兰政府正常运作,但是大部分都是直接提供武器,所以实际上大部分钱只是从政府转移到企业和民间,还在美国。你可以说,这等于变相补贴美国的军工企业。
二战后,由于生产能力过剩,大部分美国军工企业都已经倒闭。无论是航空母舰还是先进战斗机,美国国防采购都来自私人企业,而不像中国那样军工生产的主力是国营企业。在和平时期,由于没有需求,国防采购减少,这些企业要能拿到订单非常难。同时,由于对于先进武器出口有严格限制,所以军工企业几乎完全依靠国防采购,等于是国家出钱养着这些企业。即使没有战争,也要对武器进行淘汰和升级,否则军工企业都倒闭了到了需要的时候谁来生产武器。
现在各国的经济实际都是一种混合体,已经不存在单纯的市场经济。美国的芯片法案就是一个例子,属于政府用行政手段对于市场经济进行干预。
美国提供贷款给乌克兰买武器,跟中国一带一路贷款搞基建在某种程度上,本质一样,都是解决生产能力过剩的一种手段。我之前谈到过,2020年,中国政府应该大量收购医疗物资提供给西方国家,很多人不明白这其中的奥秘,总觉得是吃亏了。美国二战后成为名副其实世界霸主,并非像无脑宣传那样是因为美国在二战卖武器发财。美国提供给盟国的天文军事援助都是以租借法案名义·无偿提供的。美国政府并没有要求为国奉献,而是提供企业非常优厚的采购条件。企业有利可图,就有生产积极性,扩大生产就要大量雇人,所以家庭收入大幅提高。这些工人手里有了钱,就有消费需要,又带动了当地产和服务业的发展。很多中国人喜欢嘲笑美国人,觉得他们愚笨,其实美国人的智慧是展现在宏观管理上。而你,不要说想出这种办法,你连看不看不懂。在某种程度上,中国过去四十年就是在重复美国的路,不过是把投资用来搞基建,本质一样。
有人会问,为何其他国家无法复制这条路?这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生产效率和技术,一个是自然资源。军工生产,在一个国家经济中占比不能过大,否则会消耗太多资源,导致经济畸形发展,无法持续。比如说,二战期间美国的对手日本,由于自然资源限制,同时管理效率底下,太多钢材用于造军舰,严重影响运输船队建造,最终整个经济崩溃。德国的情况也类似,在盟国持续进行战略轰炸·摧毁其工业基础后,根本没有能力进行战争。现在,俄罗斯面临的困境·其实就在这里。由于生产能力严重不足,无法保障战争物资供应,如果过度倾斜,将全部资源用于支撑战争,不出一年经济就垮了。这也是上一篇文章谈到美国对于中俄结盟担心的原因。中国·现在是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所以工厂没有订单,失业严重。开足马力,中国满足俄罗斯战争需要是小菜一碟。如果俄罗斯不用担心后勤供应和经济压力,即使乌克兰全民皆兵,有可能打赢俄罗斯么?所以,中国如果孤注一掷跟俄罗斯结盟,美国和北约要不要下场参战?
有人会问,既然如此,自己生产武器然后销毁,不就一直可以反复投入?我问你,中国四十多年没有打过仗,这四十年生产武器去了哪里?在旧货市场卖了?实际上,就是自己报废了。经济,这玩意可能没人看得懂没人说得清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