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讨论,特别是与政治有关的敏感话题讨论时,似乎很容易出现让讨论双方觉得“鸡同鸭讲”“对牛弹琴”的无奈感,最后都怀着此人不可理喻的忿懑走人,使得讨论从开始到结束除了车轱辘话讲了一遍又遍,情绪越来越激动,火气越来越大以外,没有起到什么良性的效果。最好的讨论是能够使参与的各方都能受到启发,填补自己原先知识上的缺漏,发现自己思考上的盲点和认识上的误区,哪怕只是愿意换一个角度观察一下都是思想上的进步,这才是真正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并不是不理会他人的思考,批判思维也不是一味的批判。这两大理性思维的立柱总体来说很简单,就是兼听基础上的优化。
这篇主要说“听”。这个时代很多人失去了倾听的能力,(我自己也有时候做得不好,所以这篇主要是提醒自己),在没有真的听懂对方在说什么的情况下就迅速回击,结果不是自说自话就是深化误解,到头来完全起不到交流的作用。为了训练深度倾听的能力,我们讨论课时经常会要求学生在发表自己见解之前先小结一下对方刚才的陈述以证明的确听懂对方说什么了。信不信,很多人做不好这个小结,说出来的要么不全面要么干脆满拧。
另一个导致听而没听懂的原因是大家情绪太激动,讨论变成了骂战,噪音污染那么严重,当然该听到的话就听不到,也就更别提听懂了。网上的讨论是无声的,噪音就是那些被激起来的情绪化语言,跟噪音是一样的效果,都会削弱注意力和理解力。这些天看到那么多的讨论,随便给人贴标签的做法实在令人反感又无益。如果讨论的过程中能把那些标签去掉多好,为什么那么难做到呢?
还有一个导致鸡同鸭讲的因素是大家在讨论不同层面的问题。这种现象特别有趣,大家在表面上你来我往,而且使用着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高级武功,但实际上是站在不同的层面上,一个说的是个案,一个说的是总体,一个说的手段一个说的理念,等等,根本就没有接上手。
工作上开始进入忙碌期,我也要进入一段多听少说的阶段了。希望大家交流愉快~~
还有,夏村已经恢复了平静。周三校园里举行了上千人参加的“用烛光代替火炬”的和平集会,为小镇疗伤,这次没有外人,都是当地的学生和居民。恶总是来势汹汹,让人措手不及,但最后胜利的一定属于爱与正义。虽然爱的积累和展现,犹如弱弱的烛光,有时很慢,历时很久,但总会到来。历史一次次证明了这一点,虽然恶也一次次卷土重来。一起为爱的胜出祈祷吧。
在你家发烧友面前,难道你没有老板娘的感觉?;)
1. 这个时代很多人失去了倾听的能力
2. 一个导致听而没听懂的原因是大家情绪太激动
3. 还有一个导致鸡同鸭讲的因素是大家在讨论不同层面的问题
我还愿意补充一点,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左右完全可以辩论,但是辩论必须构建在一个基本的,公认的事实基础之上的,否则就是自说自话,循环论证了。这是最基本的先决条件,但在现今社会,也是最难的。因为有各种alternative facts, 人们可根据自己的政治光谱自行选择“fact"。
比如最近讨论的种族问题,就必须问一下美国的种族现状到底是什么样子?如果真的如某些人所说美国已经黑人至上,黑人骑在白人黄人脖子上作威作福,那么极右势力的游行,仿佛就有了其合理的基础。如果事实并非如此,结论自然也大相径庭。
鸡讲鸡的,鸭讲鸭的,鹅在听。鸡不讲,鹅只能听到鸭的声音。
自己有博客,别怕被贴标签,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写写新周快乐!
+1
(在研究北极植物圈时候探头过来看看,发现了鸡同鸭讲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