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花了六个小时把电影《灿烂人生(The Best of Youth)》一口气地看完了。在现在这个年代,能够找出六个小时,并愿意花六个小时去看一部电影,一部意大利语电影,我自己觉得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与其说是我的成就,不如说是一部伟大电影的成就,何等的饱满而深情,能让观众沉浸在六个小时的悲欢离合之中,完全没有感觉怠倦和冗长。
这是一部史诗,关于一个家族的史诗,关于这个家族里的人物在巨大的社会变革时期的选择和命运的史诗。电影讲述了从1966年至2000年发生在一个意大利家庭里的故事,讲述了俩个感情笃厚的兄弟完全不同的人生。
Nicola和Matteo是这个家庭里的兄弟俩。Nicola是医学院的学生,刚刚顺利通过毕业考试。Matteo喜爱文学,在大学里专攻诗歌。Matteo高大英俊、冷峻忧郁,面对社会的不公和丑恶,只会激烈对抗或者消极逃避。Nicola清秀儒雅、开朗善良、以一颗同情仁义的心温润着周围的人。
那是1966年的夏天,因为一双清澈透亮的眼睛,他们同时爱上了一个叫Giorgia的患有自闭症的少女。他们决定在原本去挪威的旅行中,带Giorgia回到她的故乡。那趟旅行,从罗马出发的那一刻起,注定了他们的人生将从此改变。
旅行途中,他们意外地丢失了Giorgia。沮丧无奈之下,兄弟俩分道扬镳,Nicola继续他的北上行程,一路打工一路行进,完成他们的挪威旅行计划,而Matteo在茫然不知所去的情况下,参加了军队。Nicola终于到达了最靠近北极的“the end of the world”,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清新和自由。Matteo在军队里忍受着不近人情的严酷训练,在沉默中压抑着愤怒。
那年冬天,佛罗伦萨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水灾,整个城市被淤泥覆盖,全欧洲各地的青年,纷纷自愿来到佛罗伦萨救灾。作为志愿者的Nicola和作为救灾士兵的Matteo在泥泞中重逢。Nicola遇到了同为志愿者的Giulia,一位会弹钢琴的数学系大学生,坠入爱河,决定跟随Giulia一起去都灵,继续他的医学院学习。Matteo痛恨军队的不合理的等级制度,离开军队加入防暴警察,被派往了西西里。
兄弟俩的生活在不同的轨道上似乎越来越没有交集。上世纪60年代,左翼的红色浪潮席卷全世界。大批激进、狂热的青年学生,投入到了反抗政府、挑战旧秩序的斗争中。Nicola和Giulia已经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温和的Nicola沉浸在他的医学研究中,Giulia却越来越激进,成为极端左翼的红色旅成员,投身于社会运动。而Matteo作为平息街头暴动的警察,亲眼目睹了战友被暴乱的群众打成重伤,对Giulia及其左翼同志非常反感。
Giulia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革命青年,她把自己的理想凌驾于人性和人类的道德准则之上。她要摧毁这个世界上丑恶,不惜连同这个世界一起摧毁。Giulia爱女儿也爱Nicola,可是这小我的爱被宏大的理想的狂热所淹没。Giulia最终无法忍受家庭的束缚,为了自己的革命理想,忍痛离开了女儿和Nicola,献身于革命事业。
Matteo像个异类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心中似有一座压抑的火山,随时会喷发出愤怒的火焰。他痛恨社会不公,也想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世界,但他的消极和急于求成,往往使结果与愿望恰得其反。他爱他的亲人,可是他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这种爱。他爱Giorgia,却不能耐心地与她交流。他爱他的父母,却在父亲身患绝症的时候,因为惧怕而转身离去。他爱Nicola,却无法把他当作自己的灵魂知己,用自我放逐的方式远离Nicola。Matteo始终无法与这个世界和解,也无法与自己和解,在庆祝新年的焰花绽放中,纵身跳下阳台,结束了悲剧的一生。
Nicola善良富有同情心,总是希望用他的温情和善意化解世间的苦难和不平。Giulia离开之后,Nicola一边抚养女儿一边以自己的温和的方式改变着世界,那曾经有过的对Giorgia的爱,让他选择做一名精神科医生,治疗照顾像Giorgia一样的精神病人,在体制内,用法律手段为他们争取到最好的福利。他是个好医生、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好兄弟,好朋友,他像和煦的阳光,照亮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
可是爱真能改变一切吗?他的爱未能化解Giulia的激进和狂热,未能为自己的女儿挽留住深爱的母亲,最终不得不亲手把她送进监狱。他的爱无法将Matteo拯救出自我封闭的泥潭,眼看着他越滑越深,一步步走向死亡。他的爱无法帮助母亲在经历了丈夫早逝、儿子自杀的锥心之痛之后走出无边无际的痛苦,在余生中孤独凄凉。
倒是生前不知如何表达爱的Matteo,在他死后,用特殊的方式把他的爱传递给了他所爱的人。Nicola在街头的摄影展广告中偶然地发现了一张Matteo的特写照片。竟意外地找到了Matteo生前爱过的一个女人,一个曾经给他以希望的美丽开朗的西西里姑娘。命运的阴差阳错,让他们永远地失去了对方。她带来了Matteo留给这个世界的礼物——他们的儿子。
电影的结尾是那么的温馨美丽、动人心弦。生命的轮回延续,爱的息息不止,带给我们绝望之后的希望、狂风暴雨之后的安宁。
所有的生命都终于有了它的归宿,而那逝去的,就是我们曾经拥有过的最好的人生。
人都有两面性,土豆也一样:)温暖的土豆,可爱,要找回来。尖刻的土豆,可恨,要狠狠地批,哈哈:)
子乔寻土豆?永远的不可能啊,:))
有时候觉得你真有点神算,:))))。想起了你的那篇《永远的少女永远的诗》,我留言“以后可以做这样的游戏,……”,你回到“咦?你怎么知道我想干什么?”,后来果真有了《让少女为你写首诗》。
关于《一九零零 Novecento 》,“不过有点犹豫,好像评价高低不一”,不要被评价左右,得凭借自己的“嗅觉”。1900是好电影,但同youth比过于压抑,结尾处理也不理想。
至于导演贝托鲁奇,哎,《巴黎最后的探戈(Last tango in Paris)》中,同马龙白兰度“合谋”“糟蹋”女演员的事情,实在让人觉得不可饶恕……看了你的《Damage》这篇,本想写一篇有关此类电影男女演员搭配“事宜”的文章,后来想想会有泼冷水之嫌,故作罢……
Matteo自杀的那个情节,实在太出乎意料了,把我惊呆了半天。
有时候觉得你真有点神算,这几天在想是不是写写贝托鲁奇,就去翻他的电影,看到这部《一九零零 Novecento 》,不过有点犹豫,好像评价高低不一。
既然子乔真的会找出这部老片、而且喜欢,那就再推荐一部同等好片,也是意大利的,也是长片,结构也类似,《一九零零 Novecento 》(1976年)。
对呀,这部电影也是你当初几次强力推荐给我,因为太长了,拖了很长时间终于下决心看了。确实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我发现我最近欧洲电影看得比较多,最近又看了好几部法国电影。
你先好好休息,等你时差倒好了,再听你的上海之行见闻。
这是我喜欢的电影啊!关闭博客后所看的,看时就赞好极了。这次还推荐给老学生。
我在长江三峡邮轮上读阅览室里的《笑谈大先生》,虽然之前读过其中部分篇章。想到你写鲁迅的文章。
又,在上海有奇遇,居然获赠某博物馆名誉馆长写的书与另一本厚书。老先生本人令我敬仰,相谈两次。
我很好。
祝你也好!
最后给子乔推荐一个法国电影,漫长的婚约: https://www.dnvod.tv/play?id=I3z8HLDhd%2BI%3D
你大概会喜欢,如果你写影评一定和电影一样动人。
美国电影的口味比较重,也比较粗旷,看起来带劲,能让人生出豪情的那种。欧洲的电影比较淡雅,细腻,看完之后回味无穷。各有各的好,我都喜欢。
我看的是意大利原版,配的是中文字幕,中文翻译的那个差,看得我直着急,真没办法。意大利语好像跟西班牙语一样,尾音都是向上走的,说快起来真想唱歌。这么一想还真有意思,亚洲的语种好像尾音都是往下走的。
我们这里还常有欧洲某国电影月,四部电影,不要钱,客满为止,到点就关门开播。
美国片大多数拍的都不错,但就是粗言烂语特别多,还真要习惯习惯。
看看人家意大利片,六个小时再生气也不爆粗。
意大利帅哥就是不一样,如果你看原版,意大利男人讲意大利好好听,很有乐感。
西班牙退休国王说过,调情要用意大利语,花了很长时间才搞懂老国王的原话意思。
其实这种长跨度的电影不好拍,拍短了表现出历史的厚重,拍长了又怕会让观众失去耐心。六个小时的电影拍得这么好看,可见导演的功力。回忆青春是永恒的主题,想起去年一部芳华,让多少人重温了那些并不完美却让人难忘的青春岁月。
茶儿有福气呀,还能指挥的动老公帮你找电影:)希望你能喜欢。
说起电影中的几个女演员,都是那么清新淡雅,不用化妆也美,包括Giulia走火入魔之前。还有Giorgia的目光,那么清澈纯净。Nicola第一次看见她的时候就说,有这种目光的人不是精神病。
说起面部表情的近镜头,他们的妈妈在Matteo自杀之后有几个近景,那种压抑不住的痛苦,那种生活失去希望的迷茫,让我流眼泪流最多。Nicola告诉Matteo的儿子,他的父亲是像阿喀琉斯一样的英雄,勇敢而悲壮。Matteo跳楼的那一瞬间确实很悲壮。
欧洲的电影就有这个特点,能把故事情节和他们的历史文化、这些建筑、那种风情揉合在一起呈现给观众,带给人一种无以言状的美感,在美国电影里是绝对没有的。有文化和没文化是有区别的。
谢谢唐西再一次来“评头论足”,跟喜欢电影的朋友一块儿讨论电影,真的是开心。
如果说这部电影演绎是三、四十年时间跨度的故事,子乔的影评就这故事演绎的精彩剪辑。同样DNA遗传,在Nicola 和 Matteo两兄弟身上传承的是不同的人生故事。青春的激情应该每位过来人都会有,可当激情燃烧过后,是否可外理智的选择未来选择自己的价值, 是每一位人都要面对的。读了子乔影评后,想看电影。这会儿在指挥我先生“找 the Best of Youth 电影,please”.
电影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四十多年,把意大利从北到南每十年的重大的事件牵扯出来。电影的演员阵容强大,特别喜欢那个小Sara,演的捧极了。还有那个女摄影师,不用费劲化妆都这么美,美得天然和自然,一点作的成分都没有。
电影里头有不少面相专摄镜头,导游试图用脸部的表情来反映每个人的内心世界。
Nicola 性格外向,知书达理,什么都是好样的。他的演技没得说了,尤其是在读一封来信的时候,信上告诉他,他的妈妈在西西里安详地过世了,他的表情由欢快到悲伤,再到泪流。真感人的一幕镜头,看得我也眼泪汪汪。
Matteo 性格内向,有时候非常冲动,有点像高仓健。他自杀的动作也精彩,如同跳高运动员。
老爸的活力,老妈的尊贵,大姐的坚强,小妹的快活开朗。
的确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在老残的市镇景色中也能彰显如此动人的真善美。
又再认识意大利一次,谢谢博主。
电影的情节跨越34年,从罗马,到挪威,佛罗伦萨,Palermo, 都灵,西西里,风景人文都很丰富。你好像对意大利很熟悉,还会意大利语,太羡慕了。我看字幕痛苦死了。
”看看这六个小时的电影是它把我毙了(情迷心窍),还是我把它给毙了(看着睡着)“ -- 哈哈,你真逗:)你也可以两部分开看。随时欢迎你来”评头论足”。
这部电影跨意大利地貌幅度很大,南中北的意大利人情世故都会触及到,应该是很有意思的电影。
今天终于,终于下载了原版的电影,它的名字是La meglio gioventu,又可以在电影里听听性感的意大利男音,回头再来”评头论足”。
La meglio gioventu 是欧洲人认定的一百部经典电影之一,是”死不瞑目”级别的必看作品。
Arrivederci!
谢谢你笔耕和分享!
我们这一代人也是经历过中国的历史巨变,现在回头想想,也绝对是波澜壮阔。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是感慨万千分。我们的下一代正在走与我们完全不一样的路,他们也有他们的奋斗,他们的迷茫。但是我坚信“生命的轮回延续,爱的息息不止”。
六个小时是有点长,像我这么喜欢电影的人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开始看的,但是看起来之后就能体会到什么叫“No good movie is too long, just as no bad movie is short enough.”
朋友们、癌症,走了;心爱的下一代,奋斗、追求、失落,极为意外的也走了…。爱,失落了。希冀“生命的轮回延续,爱的息息不止”…
人总是希翼未得到的,而往往忽略已经拥有的
查了查,烂番茄给了88%,应该是部很好的电影,虽然分两集,但是6小时的确是长了些
思韵有察觉到我的文风有细微的变化?也许吧,我是一个易感的人,又是一个很冷静理性的人,听上去有点矛盾,其实一点都不,这一点思韵可能最能体会到。能让我感动的往往不是那种大悲大喜的煽情,而是那种很细腻的深沉的能引起内心深处颤动的情感。不过犀利还在,只是锋芒藏起来了,哈哈。
爱是有力量的,也许是一种最有力量的情感,它赋予了生命崇高的意义。
老乡,握手!
我隐隐觉得子乔在悄悄地变化,也许尚且细微,子乔自己并未知觉。你的文章中曾经被误解的"知性的张扬"或者"鞭辟的犀利"正在被一种温润的丰盈所包裹,让人格外喜爱舒服。你有鲁迅的洞察,却比鲁迅温柔。你笔下的Nicola,虽然你还是询问他的爱究竟有多少power,但是从你笔墨Guilia的用词上,我能读出你的审美倾向。时代洪流下的个人命运,永远是我最爱的题材,那么波澜壮阔,气象万千。
最后一句结束语,道出了无悔人生的真谛: 爱过,追求过,便是值得。生命继续,爱的不息,永远带来新的希望。
我昨天看了Once upon time in America。这是第三次了,仍然很喜欢。青春是那么样的不一样,可就像你所说,”所有的生命都终于有了它的归宿,而那逝去的,就是我们曾经拥有过的最好的人生。“
和疏影浅斜一样,我也感慨子乔的概括能力。
是啊,生命中的爱其实是让我们最刻骨铭心的,时间流逝,一切悲伤痛苦也会随着时间而被冲淡,那些被爱点亮的灿烂岁月,勾勒出我们的人生之路。
最后的这句“所有的生命都终于有了它的归宿,而那逝去的,就是我们曾经拥有过的最好的人生” 道出了影评想要表达的真谛,也回答了你提出的问题“可是爱真能改变一切吗?”—— 爱或许不能改变每个人的最终命运(或生命的Destiny),然而,Love is a Journey,因为爱,我们生命的轨迹上才留下了一段又一段“最好的人生”记忆。
疏影也喜欢看电影吗?那太好了,你住在欧洲,比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欧洲电影,一定有更好的见解。
这部电影对一代意大利人来说有特殊的意义,因为那个共同经历过的年代。不过好的电影可以超越种族和年代,带给观众情感共鸣。文艺作品中的人性,是没有时空界限的。
“意大利电影总是带着独有的风骚”, 哈哈, 要是我来评价的话,应该是:意大利电影总是带着独有的风情,带有太阳味道的风情:)
回复 'ARooibosTea' 的评论 :
沙发很宽大,足够俩位苗条淑女坐的:)
我平素比较懒,喜欢看不动脑子的连续剧。这个有时间了会去看一下
昨天我正好在浏览伊夫林沃的故园风雨后,也是一个人回忆青春时期最美好的时光,庄园,虐恋,青春美,这类题材总是很吸引人。
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一群青春的俊男美女,理想,追求,感情,冲突,失落,彷徨,幻灭,有人沉沦,有人找到生活的定锚。
这部好像是意大利十部必看大片之一,人们怎么评价意大利电影来着:总是带着独有的风骚……哈哈,不是找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