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韵如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个人资料
思韵如蓝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给菲儿的作业(上): 饮食里的冷暖人生

(2019-11-12 13:12:17) 下一个

父亲在世的时候,我多次批评他对饮食的摄取和选择太过娇气和狭窄,"要学丛林里的野生动物,强悍是美!" 我几乎要喊叫。就像他在我青春时期不断向我灌输"健壮是美"一样,我们都不能忍受自已所爱的人"沦为弱者"。父亲对饮食的忌讳似乎特别多,比如他写道:

"胜利还都回到南京之初,母亲带我们在食堂包伙。立法院宿舍食堂的厨师们做出来的菜腥味很重,食材常用鱿鱼,乌贼,蛤蚌等。立法院长孙科是广东人,可能因此招了许多广东籍厨师。我从小在四川长大,对广东海鲜类食材烹饪出的菜肴具有相当的抵触情绪..."读到这里我挺诧异,粤菜的清淡细致,怎么成腥了?!

那么在赋予了他山清水秀,竹林潇潇的童年的四川呢?我找到他对饮食有过这样几段描述:

"父母吵闹分居后,母亲带我们住到她工作的审计部宿舍,父亲独自住在立法院宿舍。父亲关心他的三个孩子,定期来看我们。我们趁机向父亲告状,说妈妈胡乱打发我们的吃喝,经常只有榨菜拌饭。父亲于是责备母亲,不该因为自己失意就撒气到孩子们身上。母亲很快改进了,每当发了工资,就带我们去附近街上的北京面馆吃芝麻酱夹心火烧和酱牛肉打卤面,那唇齿之香,记忆犹新。母亲曾在北平求学达六年之久,面馆老板的京腔寒暄让她格外亲切。"

"国难时期,审计部食堂里的供应也多是清汤寡水。母亲有个单身女士的同事,常带瓶自己熬制的辣椒酱来开胃。她喜欢我,总爱分给我一勺,于是提不起劲的一顿饭变得津津有味起来。"

"战时的后方,人人油水严重不足。于是审计部的家属常常结伴去偷摘附近百姓地里的豆角,回家做成泡菜,来打牙祭。当地的百姓似乎同情下江避难而来的政府人员,多半睁只眼闭只眼,从未出来骂架。我对四川泡菜的感情,遂起源于此。"

"父亲独居期间,又雇了一位扬州阿姨照顾他的生活,母亲对此颇有微词。某晚,母亲带着我们跋山涉水去会父亲。到了那里,扬州阿姨摆出女主人的架势来招待我们。我嫌她烧的猪肚冬瓜汤腥气,一口都不肯喝。"

"父母和好以后,父亲立刻辞退了扬州阿姨。在那段美好的日子里,我们全家闲暇时常常外出,品尝当地的美食。我印象最深的是赵瘸子面条,百吃不厌。还有一种豆腐花,是介于豆腐和豆腐脑之间的豆类点心,可以用筷子捡起,蘸着四川风味的调料,滋味浓厚。"

"记得母亲曾带我们姐弟到歌乐山参加一个节日活动,在展台上摆放着许多从美国运来的点心食品,大会仪式后即发给小朋友们品尝。难以忘怀的是我生来第一次尝到奶粉,它那股令人痴迷的香味,使我觉得其它食品皆大为逊色了。"

我读出父亲的童年所在地域对他的饮食影响,他的北方基因带给他的饮食偏好,以及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的饮食选择。

他也写了回到南京后,吃到许多在四川不曾有过的美食。"在南京繁华街道上,各式商铺鳞次栉比,霓虹灯影流光溢彩。水果斑斓新鲜,摆放整齐,肉类品种齐全,分门别类。似乎当年汪氏政权下的民生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稳定与繁荣',又夹带着丝许日治时期遗留的现代商业文明气息。"

父亲最沧桑的岁月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他亲身体会到了饥肠辘辘,夜不能寐的苦楚。父亲写道:"我晚上做梦,竟然觉得能到西藏多好,有糍粑可吃; 哪怕做个爱斯基摩人也行,他们可以钻冰取鱼..."

到了我记事以后,倒仿佛再未经历过物质匮乏。奶奶总是有能力在简陋的住家用蓬勃的热情去调制味蕾的惊喜,不但振奋了我们,甚至羡煞了左邻右舍。我长大后与同龄人共同追忆童年轶事和原生家庭时,才知道在饮食营养方面,我家是超前消费的。爸爸调回南京后,时常在午间带回一盒盐水鸭或者烧鹅,就此赢来家中女眷们的欢呼雀跃,很是让他得意满足。节假日,我们总喜欢从太平南路上的四川酒家点几道菜来丰富节日餐桌,爸爸对川菜的情感终生不渝。

我家的一个年度保留节目,是以给爷爷扫墓为借口而享用的传统午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雨花台祭拜归来途中,我们特意提早在夫子庙下车,去老字号的"永和园"吃小笼包和蒸饺。当热腾腾的美食端上来,连奶奶也早忘了先前在墓碑前的落泪,又兴致勃勃于人间享乐了。

父亲晚年在加国,除了烹饪不变的家传菜,也学会了牛油烤三文鱼,牛尾罗宋汤,生菜沙拉。我开车带父母孩子去Costco,总要买只烤鸡,省却回家后晚饭时分的劳顿。Shopping完毕,我们推车来到Costco的快餐区,母亲带着孩子们找寻座位,我和父亲排队订餐。热狗,披萨,薯条,柠檬冰茶,我们三代在旺盛的人气里享用北美式快餐。我总爱逗爸爸发点感慨,他说: 人一辈子,虽然不长,再细想想,却也不短了...

一个"食"字,里面饱含了多少时代变迁,爱恨情仇,生命敬拜。读父亲写饮食,我深切地体会到"我们日用的饮食,祢赐给我们"的含义,于是无限感恩;父亲病后,我更痛切体会到有能力享用上天所赐饮食是何等的福气,于是俯首谦卑。我对厨房技艺从无自信,但是今年,我会回应菲儿的感恩宴召集,让自己投入到生活的喜乐中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8)
评论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五湖以北' 的评论 : 五湖兄,川军的牺牲是不是多在抗战正面战场? 如果这样,那当然就被隐去了。历史让人唏嘘叹息...

我期待着你的心灵之旅呢,看看能不能超越余秋雨。:)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小溪姐姐' 的评论 : 小溪姐姐,读你的留言真开心。原来你的父母也是在重庆避难。我爷爷那时已经30多岁了,是跟着政府机关后撤的。我们南京的那些知名菜馆回想起来好亲切啊!我跟父亲不同,我很喜欢粤菜,但是粤菜我更多的是在多伦多品尝的。多伦多有很正宗的粤菜,许多餐馆是随着97之前的香港移民潮而兴起的。小溪姐姐有机会来,我一定请你!

大三元,老广东,永和园,那都是经典啊!不知小溪姐姐还记得位于新街口的"胜利饭店"吗?那也是数一数二的高大上,以前爸爸学校有外国教授专家访问,都是在"胜利饭店"宴请。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这篇是以父亲的人生轨迹为主线,说说饮食背后他所经历的时代变迁...谢谢无法弄,喜欢你的网名,跟我近来的感触比较接近。:)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annarosa' 的评论 : 谢谢新朋友光临点赞,祝好!
五湖以北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思韵如蓝' 的评论 : 佩服思韵最有见识,"山河破碎的年月几乎承载了大半个中国了"。抗战时,四川是根据地,但川军阵亡人数是全国之最,川人的贡献和牺牲在大陆大史中几乎全忽略了。
这次埃及之旅是文化之旅,心灵之旅,希望能好好的呈现出来
小溪姐姐 回复 悄悄话 思韵的这篇《饮食里的冷暖人生》读了几遍,写得太好了,被深深感动!尤其思韵父亲描写抗战八年在重庆的饮食和生活,真是令人感到亲切的好文笔。我父母的年纪大约比你的祖父母稍微年轻几岁吧?我爸当时是复旦大学生从上海跟着学校撤离到重庆,我妈跟着南京中央医院到重庆,抗战期间,他们二十多岁,是在重庆认识的,解放初过了三十岁才结婚的,我和我姐都是解放后五十年代出生的。我父母在重庆时已经成人,还是没学会吃辣,我父母都出生在上海,我爸是上海的广东人,所以我们家的口味是广东,上海菜。我家喜欢去新街口的大三元,老广东吃饭,我爸一去就和饭店的工作人员说广东话,文革前这两家餐馆还是有不少广东人在经营。我是经常去夫子庙永和园买小笼包,酥烧瓶带回家给我爸吃。问候你妈妈!
无法弄 回复 悄悄话 写的好,把家里的饮食冷暖都写尽了
annarosa 回复 悄悄话 这篇文章真是太好了!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喜鹊' 的评论 : 嗨喜鹊,如今我家的饮食又增加了一样: 蔬果汁。我和妈妈会坚持下去的,我非常喜欢。谢谢喜鹊!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五湖以北' 的评论 : 五湖兄回来啦?等着跟随你的文字图片去畅游尼罗河呢!是啊,我父亲对生活了八年之久的四川充满了感情。想想四川真是了不起,山河破碎的年月几乎承载了大半个中国了。我也希望有生之年亲自去看看父亲想念了一辈子的地方。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翩翩叶子' 的评论 : 亲爱的叶子,我和你一样,只喜欢看真实的人物故事。我尤其痴迷家族历史类的文章,所以你的博客是我的偏爱。你我的长辈虽然都是凡人,但是在我们心中他们是那么可敬可亲,正直善良。我们不纪念他们,不书写他们,谁会?! 叶子最懂我的感情了。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注册很麻烦' 的评论 : 我会认真考虑你的建议。其实在爸爸平和的叙述里面,蕴藏着的各个阶段的历史讯息是很丰富的,细心的你读出来了。
喜鹊 回复 悄悄话 字里行间都时感动!都是家和美味的幸福感!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暖冬cool夏' 的评论 : 暖冬好记性!我父亲是理科学者,但是他的智力结构非常平衡。他对人文和艺术也有浓厚的兴趣。我对文字的喜爱肯定是由他而来。
五湖以北 回复 悄悄话 思韵文采飞扬,原来是来自家传。没想到思韵爸爸和四川还有一段渊源。在四川生长大的多谦逊,唯一就是饮食比较挑,觉得其它地方的没盐没味,像我算是食谱广的了,啥都能吃,但还是没法连吃几天
翩翩叶子 回复 悄悄话 思韻,多可敬,可親,可愛,有才的思韻父親,晚年全家重聚一堂享受天倫之樂,,最後在加國親人的懷抱中走完最後一程,也是幸福的ending .
喜歡看真實的文章與人物,

謝謝思韻讓我們分享你家父的珍貴文字紀錄。


注册很麻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思韵如蓝' 的评论 : 正因为我读到那些文字我相信,所有才建议你出版。历史需要真实,而不是风花雪月。这就是为什么《红楼梦》还能有今天,因为它真实地记载了那个时代。
暖冬cool夏 回复 悄悄话 记得思韵的爸爸是不是北大的,一定是个才子,留下这些珍贵的文字。思韵的基因源自父亲。菲儿这次组织的好,美食有了,美文也有了,我们有福了。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迪儿' 的评论 : 迪儿,难怪你说过你母亲也受家庭拖累呢!你能陪着母亲旧地重游,这是多么难得的幸福啊!你还在国内吧?带我向两位老人家问候祝好!真的,冥冥之中,我俩共通的地方很多很多。珍惜网络情缘!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注册很麻烦' 的评论 : 父亲的文字我全部完整地保留着。这宝贵财富首先是心灵的陪伴。再次,他笔下的历史是我最能相信的历史。他是专门写给我和妹妹的,他的诚实可信超过所有正史野史。目前,除了珍护保存,我还没有想到其他呢。谢谢注册的提醒建议。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多伦多橄榄树' 的评论 : 经常读到小树用美食寄托亲情的文章,给过我许多感动。
迪儿 回复 悄悄话 思韵,这篇文对我太亲切了。我刚刚带着妈妈去了一趟重庆,和妈妈寻访了她度过童年的小巷。
我外公也是国民党官员,妈妈在重庆出生,抗战胜利后才离开重庆。我们多有缘那。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一起快乐,晓青,感恩网络情缘!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菲儿,本来想给自己的菜来点背景介绍的,结果越写越长,跟晓青一样,说着说着跑题了!:) 讲真,我现在喜欢随心所欲地写,我发现随心流出的东西比构思雕琢的更有生命元气。所以你看,我不得不分成上,下两篇了。耐心点啊,亲爱的菲儿,我的菜会在下篇给出。很家常很家常的,菲儿不许哭笑不得哟!对饮食的意义我越来越有领悟了,以后还会进步滴。:)
注册很麻烦 回复 悄悄话 应该整理出版你父亲的文字,很有时代感的记录
多伦多橄榄树 回复 悄悄话 好文,字里行间充满了亲情之美。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太好了!祝思韵快乐!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好羡慕思韵,有这么一位文采飞扬,特别有智慧的父亲,他的写作有美食家汪曾祺的风范,而你又从自己的的角度去诠释了一番,这篇堪称有情感,有深度的美食范文,是给感恩宴的最好礼物,我会放到帖子里面去,谢谢你思韵,愿上帝继续赐福给你们的家庭!

另,要是伯母愿意,还是可以来我们的活动,期待ing!:)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