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芳日记

在这里分享一下我在美国的日常生活随感及家庭见闻,此博客纯属个人愉乐。
个人资料
北美新疆妞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曾国藩的“交友八诀”,自古便为人称道。他将人生的交友之道分解为八个层次,涵盖了个人成长、品格修养、精神生活与逆境扶持。细细品读,便知这不仅是择友的标准,更是一种处世哲学。 若将这八诀归纳,可分为四大维度: 第一维度----个人成长:交胜己者,交志趣广大者。朋友如明灯,能引领我们前行。 第二维度----品格修养:交胜德者,交直言者。诤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9-15 18:54:08)
今天在社区中心,看到许多年轻父母带孩子来上游泳班。母亲们提着大包小包,坐在池边看着孩子们跟着教练学习。我忽然想起当年,儿女也曾在这里学游泳,我常常在外面走一圈,等课程快结束时再回来接他们。那时的生活紧凑,却满是希望。父母总是期待,孩子能多学一点,再走得远一点。这样的期待一代代延续着。有人为孩子准备房子,有人陪伴他们学习,也有人像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9-13 17:51:48)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终其一生追求的友谊,究竟是什么模样?有人问我,我们都说季羡林先生的交友标准很高,要讲究“真、情、德、才”,可孔子在《论语》里却说,朋友关系是分层次的:能一起共事,不一定能走上同一条路;能走上同一条路,不一定能真正心意相通。这两种观点,看似矛盾,但仔细琢磨,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在谈论友谊。一、孔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最近,我接连有两次经历,让我对“公共服务”这个词有了更深的感悟。一次是参加一场大型航空展,另一次是为客户查询流感疫苗的最新信息。这两件看似不相干的事,却让我看到一个共同的课题:如何让服务真正以人为本。 疫苗指南:信息流通的障碍 就在几天前,为了帮客户查询流感疫苗信息,我体会到了无以言表的不便。首先,我登录了官方网站,希望能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人与人的相遇,往往始于一个标签:学历、职位、或是光鲜的头衔。我们习惯于用这些外在的标志,去描摹一个人的轮廓,以为看到了全貌。然而,这些标签所能告诉我们的,终究只是一个人社会角色的冰山一角。一个人的真正模样,他的品格、他的修养,都藏在最细微的日常里,藏在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言谈举止中。前不久,我经历了一件小事,却让我对此有了更深的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我的一个同事今天做了一个决定,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这是一种潇洒,一种“老子不干了”的霸气,背后是充足的经济实力和对生活的掌控感。这让我想到,当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我们对生活的追求会走向两个极端:一)潇洒离场,还是寻找新舞台?我的这位同事,可能手里有足够的钱,没有房贷车贷的压力,拥有选择的自由。他选择安心、放松,去追求自己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今天下午,一位朋友在微信上告诉我,社区大学正在放映一部关于亚裔心理健康的纪录片,名为《沉默的战争》。虽然因为临时处理汽车轮胎的突发状况,我没能到场,但这个主题却深深触动了我。它让我不由得回想起自己,以及身边许多华裔家庭所经历的挣扎,那些我们很少公开谈论的“隐形杀手”。 这场“战争”,在我们这些第一代移民身上尤为显著。刚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都说美国是个”车轮上的国家”每天开车通勤,汽车的安全当然是头等大事。但车辆安全这事儿,有时真不是只靠买辆好车就行,反而是那些不起眼的小细节。这是我最近的一段经历,一次关于轮胎、钉子和30块钱的小小警醒。 故事从今天早上开始,仪表板上一个黄色的、像个U型圈里有感叹号的图示亮了起来。这不就是传说中的‘胎压警示灯’?脑袋里警铃大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有人问我:“这次打疫苗有奖励,下一次没有了,是不是就没人打了?”我想说:奖励只是一个小小的提醒,不是健康的全部。它帮你迈出第一步,但真正让你坚持的,是对自己和家人的关心。就像生活里很多重要的事情,没有礼品卡也会去做:按时体检、吃健康的饭、适量运动……健康的价值,不在于一张卡,而在于你少生病、多安心。打疫苗也是一样,每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8-28 18:27:58)
曾经在某个宁静的瞬间,看着一朵盛开的花,或是脚下的一片落叶,突然感悟到一些以往未明的东西?今天读书读到一段让我思考的文字。在这分享这段让我很有感触的话:“佛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人世间所有的一切,既没有绝对的开始,也没有绝对的完结,没有绝对的丑恶,也就没有绝对的纯美无瑕…”这段话,像是给我的头上亮了一盏灯。它其实正是佛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