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于美国时间23号宣誓入职,终于正式入主白宫了。面对川普留下的巨大烂摊子,他将如何力挽狂澜?
今天要说的也是一代帝王,但不是现代人,而是穿过历史长河,去到古代。
在小说以及影视剧中,中国封建社会的历朝皇帝基本都是沾花惹草、三宫六院、朝三暮四的主,在他们眼中性完全高于情。后人也津津乐道于帝王们与后宫的情仇爱恨,“创造出”无数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后宫剧,令一群痴男怨女看得如痴如醉、恨得咬牙切齿。而制片商以及演员们则赚得盆满钵满,暗中窃喜。
帝王们真的都如此薄情寡义吗?答案是“非也”。
曾经写过一篇“一国之君一生只爱她”的博文,讲述了乾隆和富察皇后之间的爱情。也因为这份乾隆对富察的深爱,导致乌拉那拉氏(如懿)又痛又恨,才会做出断发之举,而彻底毁了自己。
时光再倒流上千年,回到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只要稍微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对此名如雷贯耳。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或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在位初期,开创“贞观之治”,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
李世民一生丰功伟绩,功勋卓绝,整个历史长河中都少有人可以与他并肩。就这样一位杰出的皇帝,一生却只钟情于一位女人--文德皇后长孙氏。它们之间的爱情,就像一股美好纯净的清泉,沁人心脾。
长孙氏 (601年—636年7月28日),祖籍洛阳,小字观音婢,其名于史无载。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八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
十三岁时,长孙嫁给了十六岁的李世民,那时他们都小,不懂爱情为何物。但是,他们却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在一起成长和生活,而朦胧的感情,就在年轻的岁月里慢慢沉淀。
李渊一生疼爱自己的大儿子李建成,并早早立他为太子。李世民的王者野心,促使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夺权,逼父亲李渊退位。李世民知道,自己已经是破釜沉舟一役,如果失败,就是万劫不复,甚至历史上都会背负累累骂名,但是他不甘心,所以他来了一场豪赌。
风霜萧瑟的玄武门,李世民身边没有别人,他只带了长孙在身边,他们同生共死。这并不是李世民强行带上她,而是她主动请缨来到战场,给予他无限的心安,让李世民安心战斗。
李世民成功了,成为唐太宗。而长孙皇后在位二十三年,盛宠不绝,夫妻恩爱。李世民和她有七个孩子,可以说李世民的绝大多数孩子,都是长孙皇后所生。长孙皇后去世前一年,还刚生下了李世民最小的女儿新城公主。
长孙为人恭俭贤良,她隐在李世民身后,任他浓墨重彩谱写新曲。而她,只恪守皇后本分,不越雷池一步。她说她是皇后,一举一动,皆会成为后人效仿的典范,所以不能开了乱政之风。
长孙就是这般善解人意,李世民想到的,她会想得更细致周到;李世民想不到的,她也一样不曾遗漏。
有贤后如此,李世民还会有什么后顾之忧,他可以把精力用在治理国家上。他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使得他在位的几十年,唐朝成为中国封建王朝中最强盛时期。而这一切,不能不说也有长孙的一份功劳。
魏征因多次直谏李世民而惹得李世民不快,准备下旨将他打入大牢,但在做决定前问了长孙的意见。长孙对他说:“能像魏征一般直言相谏的人多么罕见,陛下为何要惩罚呢?如果您要惩罚魏征,恐怕以后都会让大臣们有所忌讳,不敢畅所欲言了啊!”
正是长孙皇后的话,令李世民不但免了魏征的责罚,反而给他加官进爵。也正因为有一批忠臣,才使得唐朝国力强盛。
而李世民对长孙的爱,也比山高、比海深。都说守得住清苦,不一定耐得住繁华。李世民的后宫也一样千娇百媚,姹紫千红,但是李世民的真心却没有变过,他只爱长孙一个。
他们都以为这一生,历经苦难,终于一切安稳,从此便可以相依相偎,永不分离,犹如初遇时,那青梅竹马的两小无猜。
只可叹幸福总是那么短暂。小李世民三岁的长孙,却一病不起。当所有的药物都失去功效时,李世民以九五之尊亲临寺庙为皇后祈福,下诏修复天下名胜为皇后增岁。但却不能挽回长孙的生命,她恋恋不舍地走了,生命定格在36岁。
从此,思念如潮水,将李世民淹没。他在宫中建了高台,日日夜夜站在高台之上,眺望着皇后的昭陵墓,往事一幕幕在眼前铺开。他还命人在元宫外的栈道上修建了宅舍,令宫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在他心中,长孙依然活着。
李世民毫无掩饰自己对长孙的思念,以至于他在一次回诏中,公然向大臣倾诉自己在丧偶之后,心虑恍惚,当食忘味,中宵废寝的悲苦情境。
长孙去世后,李世民对她的兄长长孙无忌重用有加,立自己与长孙的儿子李治为皇帝。这一切,李世民只是想要告诉长孙,他对她的情意,纵使隔了生死,亦鲜亮如初。
从长孙皇后逝世到唐太宗病逝这十三年间,给长孙皇后的追福活动一直不曾停止。虽然身处皇权中心,但李世民追忆妻子,李治感恩母亲的感情与常人并无二致。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入葬昭陵,在元宫中等待了十三年的长孙皇后终于又一次与丈夫聚首。正所谓“伉俪之道,义期同穴”。长孙皇后和太宗生同寝死同穴,不负夫妻之义,伉俪情深。
李世民身为一国之君,能对长孙有如此深沉的爱情,长孙是幸运的,但也成就了多少后宫女子的不幸,此事古难全。反观一夫一妻制的现代社会,又有多少人多收了三斗米,都想讨个小的;更不用说豪门望族们的沾花惹草,哪个不和当红女明星们扯上点关系,书写一部部爱恨情仇狗血剧?果然是人心不古啊!
七律·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文/墨脉
这般缘分几人曾,幼小相知一世恒。
风雨来时心切切,皇权得际事兢兢。
慈怜子女亲情满,善纳端良唐室兴。
莫叹韶年贤后去,太宗魂亦入昭陵。
想起了另一位皇后,芈月。《满月》,格外荒凉,是唱给“芈月”的歌。芈月凄凉的情感经历,是否会对后世这段令人动容的爱情羡慕嫉妒恨呢?
没看过芈月,墨墨的歌儿唱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