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忍不住再说儿子。
今年是儿子工作的第4个年头,前些日子他告诉我们,公司可能要被人收购,我说,那你还不跳槽。我知道,他很懒,以前讲过,随遇而安。他只是说,哎妈妈,不怕的呀。再过两周电话中谈起,他说他现在技术已排名第二,他老板第一,公司为留他,给了他一些内部股。他说买了艘KAYAK,每早6点去划船,上午11点上班,晚7点下班。真是江山易变[
阅读全文]
俺尽管忙,但《非诚勿扰》基本还是期期不落。有时边看边心里暗暗庆幸,幸亏俺早生30来年,那时的女孩都傻,找老公没那么多的要求,社会也单纯,所以我们能够间间单单的恋爱,幸幸福福地结婚,开开心心地过日子,虽然那时无车无房。******关于安全感。一直不能理解为何现在国内的年轻姑娘那么缺乏安全感,非要靠掌控男人的经济来获取安全感。俺基本认为所谓安全感[
阅读全文]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实行的是科举制度,应举资格贡举考试对应举人既不问家庭出身,也无须他人推荐。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取士不问家世”,即士人可以自由报考,这就大大地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中国古代又是个男权社会,女子大概是不参加科考的。封建社会基本是读书做官的,所以男儿无论出生如何,只要能发奋读书,考取功名,日后便会飞黄腾达。穷人没有出路[
阅读全文]
在我的记忆中,外婆的脾气是温和的,既没见过她发火,也没见过她伤心落泪,也许,在外公去世时,她已经流了太多的泪水。记忆中的外婆,更多的是在担心我们,只要我和妹妹放学晚了一点,她一定在依门看望等待,那种一趟进一趟出,迈着她那半裹的小脚,从厨房到前厅到天井到大门,直到我们回家,那时,只要我放学晚了,才拐进巷口,常常能见到外婆靠在门边在翘[
阅读全文]
有关外婆的身世,是后来断断续续从母亲那里听来的。外婆极少提到她的身世,也许,在那个红色年代,那种人家出生,是一种很不光彩的事。母亲在多年前曾写过一篇名为《我的父亲母亲》,写的是外婆外公的故事,以下的故事大抵便是由那篇文章而来的。
外婆(1902-1993)是生长在一个富有的官宦世家。她的父亲留学日本,在满清当官,上一代也是进士。外婆出世不[
阅读全文]
外婆离开我们,已整整21年了。已经是很多年了,一直想写外婆,特别是看到网上那些怀念外婆的文章,或每逢母亲节时,但维恐自己的文笔,表达不了那份爱,抑或亵黩了那份情感,更觉得那份深埋在心里的爱和一些愧疚,是很难以文字来表达的。外婆总共有三个女儿。我的母亲是老大,所以外婆和我们一起生活,直至她过世。小时候,那时我们还住着平房,大抵是外婆租的[
阅读全文]
那是在大约9年前的事了。生完女儿6周,我就开始上班了,并不是不想在家多休息,其实那时公司福利也不错,可以有3个月的ShortTermDisability在家育儿。但因为那时在我们组,就我一个BIdeveloper,如果3个月不在,对老板有点尴尬,手头的活很难找一个可以替代的临时合适的人。我在网上找了几家老美的HomeDayCare,考虑到美国人开DayCare,是经过ProfessionalTraining的,有License会FirstAid,当时也[
阅读全文]
先生经常批评我的审美观。一次,在他滔滔不绝发表高论证明他的审美观有多么高明,而我的审美观多么低劣后,我叹道,所以当年我选了你,你选了我,先生听了无语。
*******
带女儿去公园,路上看到路人喝剩的可乐空瓶子和一小袋垃圾,女儿上前去捡,我欲大叫脏,突然反应过来住嘴。女儿把它们扔进垃圾桶,和我大谈环保和全球变暖的大道理,先生在旁赞赏。
[
阅读全文]
记得还在小学时,开始读红楼梦。有一段时期,非常迷恋于书中的诗词。因为每天上下学有一段路要走,便在路上背诵林黛玉的葬花词。其实在那个年纪,根本理解不了黛玉的那份清高孤傲、孤芳自赏和哀怨凄婉,只是为诗词本身的文字和情绪所感染,所感动,仿佛自己已成了书中的黛玉,也在为那落花流泪。等到成年后,相较于宝钗,依然喜欢黛玉,喜欢她的敏感细腻,喜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