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四通故事】:第一章 陽光燦爛(01)沈國鈞/文 萬潤南

(2020-11-18 16:16:57) 下一个

分享:

相关文章

- 中国经济危机爆发?偷渡越南打工潮和浙江金华哀鸿遍野/张杰
- 中共侵吞香港不会到此止步党要领导全世界/陈维健
- 香港勞顧會選舉的革命(四)/侯鎮安
- 李鹏朱琳的亲信李幼林贪腐贪色内幕/孙大骆
- 报道武汉疫情的张展危在旦夕 中国调查记者群体被消亡/张杰

 

作 者 :萬潤南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20年11月15日19:0

【四通故事】:第一章 陽光燦爛(01)沈國鈞/文

 

萬潤南

 

【四通故事】:第一章 陽光燦爛(04)三門課

萬潤南文集:商海雲帆——四通故事,天語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一版。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年代。在這個風起雲湧的年代,有許多激動人心的創業傳奇。而四通,則是傳奇中的傳奇。

創辦四通,對我而言,純屬偶然。

四通的締造者,來自兩個方面軍:一是清華團隊、二是科學院團隊。清華團隊是印甫盛在幕後,劉海平在台前;科學院團隊是先有沈國鈞下海,後有王安時加盟。

推薦新聞

 

【四通故事】:第一章 陽光燦爛(04)三門課

 

【四通故事】:第一章 陽光燦爛(04)三門課 

2020 年 11 月 16 日

 

【四通故事】:第一章 陽光燦爛(02)陳三智

 

【四通故事】:第一章 陽光燦爛(03)日本行 

2020 年 11 月 16 日

和這兩個團隊都有聯繫的,則是我。我是這兩個集合的交。一開始,我只是在他們中間客串。因為我當時的人生規劃,並不是辦企業,而是出國深造。我之所以參與四通的創辦,是受一個朋友之託,這個朋友是印甫盛;也是為了幫一個朋友的忙,這個朋友就是沈國鈞。

講四通的故事,首先要說沈國鈞這個人。

沈國鈞比我大一輪,年長十二歲。北大數學系的高材生,風度翩翩、一表人才。黝黑的國字臉,架一副金絲邊眼鏡,思路開闊、頭腦清晰、談吐風雅、身材適中。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46歲,處在一個成熟男人的巔峰狀態。據說這個年齡段的男人最具魅力,對情竇初開的小姑娘有致命吸引力。這也構成後來色彩斑斕的四通故事的一部分。

講四通的故事,首先要說沈國鈞這個人。萬潤南(左)與沈國鈞。

沈國鈞當時在科學院院部負責計劃局的一個重點項目,我和他則是因為這個項目而結緣。

在計劃經濟的時代,計劃部門是任何一個單位的最重要的部門。中國科學院的計劃局也不例外。當時計劃局的負責人之一是谷羽,而谷羽是胡喬木的夫人。胡喬木其人,是毛澤東賞識的秀才,又被鄧小平所延用,是八十年代中国主管意識形態的大人物。而沈國鈞就在胡喬木夫人谷羽的領導下工作。文化大革命的時候,一切都大翻個兒了。谷羽被打翻在地,領頭的造反派也是個女人,名叫喬林。喬林有兩個木,比喬木還多一個木,所以谷羽為其所克,也是應有之義。老沈也是造反派裡的重要成員,但他相當善待谷羽,並且盡力保護了一些老幹部例如趙世英以及華羅庚這樣的老科學家。所以當文革結束,一切又重新翻過來的時候,老沈仍留在計劃局工作,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由此可見沈國鈞為人的仁義和聰明。

科學院計劃局當時要統管全院??一百零三個研究所的二萬多名科研人員,每年八億元人民幣、數千萬美元外匯額度的計劃、分配和使用,歷年積累起來的價值天文數字的科研設備以及新設備的採購。一句話,科學院人、財、物的管理,都要通過計劃局。

傳統的管理靠的是人海戰術,分工相當細,辦公室裡擠滿了人,文件櫃裡堆滿了檔案。其效率,自然十分低下。1980年,科學院提出要建立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並把這項工作列為院重點項目。沈國鈞受命代表這個項目的甲方,即委託任務方,提出系統的功能要求並監督該項目的實施。這個項目的乙方,即完成任務方,很自然,被指定為中科院計算中心。

中科院計算中心在科學院是個新單位,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老數學所的三室。所長是馮康,計算數學界泰斗級人物。但一直沒有什麼大項目。科研單位的發展,要靠項目,有項目,才能帶出團隊,做出成果,發表論文,提上職稱。所以有一個院重點項目下達到計算中心,大家好比久旱盼到了甘霖。

當老沈帶著一位助手來到計算中心的時候,中心上下都對他們充滿期待。這位助手很年輕,文革中畢業的大學生,好像是復旦的,叫鄔來坤。小鄔是上海人,但長得卻像穆斯林。他有上海人的聰明,也有上海人的脆弱。幹練、說話得體。拱起的眉毛彎彎的,很濃,也很黑??,腮幫子發青,笑口常開,見一次面,就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從那時候開始,老沈和我並肩工作了四年。老沈的風采和魅力不僅吸引小姑娘,對年輕小伙子照樣有吸引力。我和老沈是惺惺相惜,因為老沈的慧眼識人,讓我獲得了一個十分難得的機會。

(来自欧洲之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5)
评论
smilha 回复 悄悄话 【四通故事】:第三章 初試啼聲(18)高效率
萬潤南文 /萬潤南
2020 年 12 月 12 日


兄弟公司(BROTHER)的M-2024打印機能否引進,關鍵在於它能否打印中文漢字。而能否打印中文漢字,關鍵又在於打印機的驅動程序。我前面說,這個問題對我們來說是小菜一碟,原因是老沈和我同時想到了一個人,科學院計算中心的崔鐵男。

崔鐵男是我跟陳三智學藝時候的同門師弟,哈爾濱靚仔,哈工大畢業,和李玉是同系校友。小伙子極有靈氣,學硬件出身,在陳三智指導下學軟件,其彙編編程的水準,比科班學軟件的還勝一籌。因為他對硬件熟悉,有時候想出來的點子,我和小童都望塵莫及。

在那段陽光燦爛的日子裡,我們天天在同一個房間裡編程。調試程序的時候,就像著了魔似的,一會兒興奮尖叫,一會兒唉聲嘆氣。多年以後,我在美國學做股市的當日交易(DayTrading),才有過同樣的體驗。
萬潤南文集:商海雲帆——四通故事,天語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一版。

小崔調試程序的時候,有個習慣,一邊要聽鄧麗君的歌,我們也跟著聽。小鄧清純動聽的歌聲,讓我們編程時巧思泉湧。由此落下了一個毛病,如果不聽鄧麗君,大家就編不了程序。後來在巴黎,我曾有機會當面向鄧麗君陳述這一段往事。小鄧聽了,笑成了一朵花。

1984年6月24日,我們從三井那裡得到一台樣機。當天,老沈找到崔鐵男,給他們一個月的時間,解決M-2024的驅動程序。成功了,他們小組每人得200元人民幣開發費,四人一共800元。如果一個月搞不出來,這事就算作罷。

小伙子們不負眾望,他們軟硬兼施,八天就解決了問題。不僅是改驅動程序,而且在硬件的接線上動了點手腳。這樣的解決方案,只有軟硬件都通的小崔能想得出來。也難怪北京計算技術研究所歷時半年都沒有解決,因為他們只有軟的一手。

八天以後,1984年7月2日,我們立即找三井,開始貿易談判。我們的高效率,把三井震呆了。那邊半年無消息,這邊八天解決問題,對比太強烈了。給他們留下的這一深刻印象,給我們帶來了另一次重大機會,這也是後話了。

貿易談判由王安時主談。觀摩老王和日本人談生意,是一種享受。

當時可參考的二十四針打印機,是東芝(TOSHIBA)的3070,進口價是1,500美元。M-2024,三井的報價是1,000美元,聽起來好像不錯了。但老王大搖其頭:「你們這個價格,不行!」

日本人:「為什麼?」

老王:「打印機的關鍵部件是打印頭,二十四針的打印頭,成本不會超過120美元。」

日本人:「哈依。」

老王:「其它機械和電子部分,成本不超過80美元。」

日本人:「哈依。」

老王:「外殼和包裝部分,大約是50美元。」

日本人:「哈依。」

老王的腦子飛快:「120+80+50,你們的成本不會超過250美元。」

日本人:「哈依。」

老王:「給你們百分之百的利潤!」

日本人:「哈依。」

老王:「所以我們可以接受的價格只能是500美元。」

日本人:「哈依。」

這時候蔣敏美立即出擊:「好!那就500美元成交!」

日本人愣了一下:「哈依。」

價格談妥了,還有一系列難題等著我們:資金、外匯額度、批件、進口渠道……需要我們去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用了兩個星期的時間,過五關、斬六將,才把一切都搞定。

十四天以後,1984年7月16日,我們按500美元一台的價格,通過外貿公司給三井下了第一份訂單。如此的高效率,又把三井雷了一下。

這兩個星期裡的故事,精彩絕倫,我相信許多人會翹首以待。
smilha 回复 悄悄话 【四通故事】:第三章 初試啼聲(17)高境界
萬潤南文 /萬潤南
2020 年 12 月 8 日


王安時、蔣敏美、崔銘山這樣帶著一支隊伍來加盟四通,成為後來四通迅速擴張的一個重要模式。這種模式,我們稱之為「帶槍投靠」,或者是帶著項目來,或者是帶著隊伍來。這樣形成的隊伍,一個個都是驕兵悍將。要成為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必須有統一意志。孫子兵法說:「上下同欲者勝」,這個「欲」,就是統一意志,就是企業文化。


1984年6月24日,這是個星期天,公司舉行了第一次全體員工的聚餐會,地點在四季青鄉板井村線路板廠的傳達室。我第一次向大家宣示,我們的目標,是要把四通辦成中國的IBM。在公司規模上,當前我們和IBM相距十萬八千里,但在精神上,我們現在就要提倡IBM那樣的高境界。其具體內涵,就是IBM的三條「行為準則」:

一、必須尊重個人。

二、必須向顧客提供盡善盡美的服務。

三、必須追求卓越的工作表現。

我說,尊重個人,就是尊重人才。凡有來者,我們都要待之以??禮、委之以任、施之以惠。關於施之以惠,我說:金錢有誘惑力,但只有事業才有凝聚力。大家走到一起來,是為了一個共同的事業,也是為了每個人的自我實現,所以四通也是你自己的事業。我把大家看得很高,把自己看得很低。我是在為大家開路、架橋、搭台、鋪墊子。你有多大的本事,我給你搭多大的舞台;你能翻多高的跟斗,我給你鋪多大的墊子。那時候,沒有人懷疑我說這些話的誠意。因為大家都知道,九月份我就要離開公司,去美國深造了。
萬潤南文集:商海雲帆——四通故事,天語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一版。

若干年後,當有人強調員工要有「打工意識」的時候,我感嘆,四通文化死了。沒有了靈魂,四通就只剩下一個軀殼。

向顧客提供盡善盡美的服務,我向大家傳播了這樣一些現在看來是常識的理念:顧客是上帝,顧客是我們的衣食父母,顧客永遠是對的。我們必須為他們服務,而且要盡善盡美。

關於卓越的解釋,我作了引申和發揮:我們追求卓越,不追求完美。不要對人求全責備,只要求你在所承擔的事情上做到更好。我還說,用人要學曹操,三教九流、雞鳴狗盜、不忠不孝,不拘一格。英雄不問出處,唯才是用。我的這種人才觀,後來頗受爭議。到四通來的,一個個都是能人,但不見得都是完人。有白道,也有黑道。所以有人說,四通文化是斑馬文化。

我講話之後,每個人都有機會提問,或者表達自己的看法;對於提出的每一個問題,我都是當場作答。這種「對話會」的形式,後來成為公司的一種制度,每個月要舉行一次。這在公司發展的不同階段,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

新員工進入公司,都要先上一堂公司文化課,後來發展成為到「四通管理學院」培訓。四通上下有一種很特別的稱呼,員工稱我們為「老師」——「萬老師」、「沈老師」、「王老師」……多半因為一個新人初到公司,首先是聽我們講課,自然地以「老師」相稱。我們也很樂意接受這樣的稱謂。

跟當時中關村的其他公司比,四通更多一些書卷氣。記得有一位新加入四通的員工,在培訓後的總結會上說:「我來四通之前,到中關村的許多其他公司考察過,有的還在裡面短暫歷練過,覺得四通跟他們不一樣。如果說那些公司是一首流行音樂,那麼四通公司就是一組交響樂;如果說那些公司像一本武俠小說,那麼四通公司就是一部古典名著。」

我愛聽這樣的話。哈哈,人嘛,都有弱點,我也不例外。
smilha 回复 悄悄话 【四通故事】:第三章初試啼聲(16)王安時
萬潤南文 /萬潤南
2020 年 12 月 8 日


葛大爺說:熱鬧的馬路不長草,聰明的腦瓜不長毛。看到老王的近照,情不自禁地想到了這兩句話。


王安時,絕頂聰明,比我年長十歲,畢業自上海交大,一直在中科院自動化所負責科研器材的供應工作。老王對市場的需求,感覺十分敏銳,天生的生意人。八十年代初,他的幾個主意就救活了廣東一家瀕臨倒閉的半導體廠。這個廠??的許廠長因此被提拔為廣東省電子局長。許局長一直在拉老王南下。因為要離開北京,老王在猶豫。那時候,一位在中科院自動化所同事過的老朋友宋克荒——中共元老宋任窮之子,也是我們清華的校友——推薦老王去陳雲的兒子陳元在西城區辦的華遠公司擔任貿易部經理。老王的一個女兒已經在那裡上班。

在他即將走馬上任的前兩天,我們搶先延攬到了這位商界奇才。
萬潤南文集:商海雲帆——四通故事,天語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一版

1984年6月20日,老沈和我在科學院物資局辦事,遇到一位熟人,人稱「蔣先生」的杭州美女蔣敏美。當時蔣先生在中科院的發育生物所,和崔銘山一起經營勞動服務公司。因為科學院信息管理系統這個項目,蔣敏美曾被借調到院部物資局做數據標準化工作,因此和我們相熟。聽說我們在辦公司,蔣先生立即舉薦王安時。她的語速很快,一口氣說了一大堆老王的神機妙算。蔣敏美的熱忱催化了我們求才的渴望,決定當晚就去登門拜訪。

王安時家住在北京西城區的一個四合院裡,自己的產業,獨門獨戶,相當安逸。因為天熱,我們就搬了幾把椅子,在院子裡坐下來聊上了。

說起科研體制的弊病,都是科學院同人,聊起來有很多共識:國家勞民傷財,科技人員辛苦努力,搞出來的是樣品、禮品、展品,就是不能成為商品。寫了論文、提了職稱,就都進了倉庫成了廢品。缺少市場這個環節,現有的體制很難有出路。我說,辦四通,就是想走出一條把科研成果市場化的新路。對此,老王深表贊同。

在介紹我們近期打算的時候,我提到兄弟公司(BROTHER)的新一代二十四針打印機M-2024,介紹了它的精巧結構和絕好的性能價格比。這時候,老王就像一頭聞到了獵物氣息的美洲豹,豎起耳朵、腦門發亮、眼睛放光,準備撲上去了。他對商機的把握,絕對精準;對人生道路的選擇,也絕對果斷。他當即表示願意加盟四通;我也當場就封官許願,請他當主管貿易的副總。

這時候,一直在旁聽的王夫人,衝了出來,大嗓門向老王嗆聲:「你已經有負于廣東,難道現在又要失信於華遠?!」

女兒則在一邊嬌聲提醒:「爸……爸……」

老王大聲回應:「我又沒和他們簽賣身契!」

因為王安時加盟四通,蔣敏美也一起入夥。留下來的勞動服務公司,本來我們想用承包的辦法給科學院發育生物所固定上繳利潤。但所裡不領這個情,決定把全班人馬掃地出門。四通便成建制把他們接管過來。記得他們當中有馮和敏,一個做事認真的胖丫頭,後來一直在四通的財務;還有一個小男孩孟海濱,在四通的門市。人小,卻長在輩上,比那些自稱「老賊」的還老資格。

勞動服務公司的經理崔銘山,當時正在外地出差。回到北京,發現大本營已經易幟,老窩被人端了。儘管蔣先生解釋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還是有些不高興。他徑直找到了我,在板井村線路板廠的傳達室,一開口,是要求「把公司的章程拿出來讓我看看!」

他讀了章程,看到了新意;和我聊了幾句,感到了誠意。說了一句:「嗯,還行!」

從此,四通得了一員超級戰將。在後來的商戰中,崔銘山立下了赫赫戰功。
smilha 回复 悄悄话 【四通故事】:第三章初試啼聲(15)打印機
萬潤南文 /萬潤南
2020 年 12 月 5 日


我們很快發現了新的市場目標。一個產品能否在市場上成功,關鍵是看它的性能價格比。英特爾每推出新一代芯片,差不多都是速度快一倍,價格卻不變。性能價格比提高了一倍,使得其他競爭者難以望其項背。


我們找到了這樣的產品:為個人電腦配套的輸出設備,打印機。

當時人們使用的,大部分是愛普生(EPSON)的九針打印機,市場價格大約在3,000元人民幣左右。九針打印機打英文、數字沒有問題,打漢字只能打單線體,非常難看。要打印漂亮的漢字,能輸出宋體、仿宋體、楷體、黑體等四種基本字體,起碼要二十四針。當時市場上只有東芝(TOSHIBA)的3070是二十四針打印機,但非常笨重,價格相當昂貴,進口價是1,500美元,市場售價大約要15,000元人民幣。
萬潤南文集:商海雲帆——四通故事,天語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一版。

如果誰能把二十四針打印機的價格降低一半,同時提供更好的打印質量,那麼他一定能在市場上成功。這個目標,四通做到了,而且做得更好。我們因此挖到了豐厚的第一桶金。

下面披露的細節,關係到四通的核心商業機密。

最初的消息,是李雪坎提供的。他在北京市計算技術研究所有一位朋友,也叫小崔,說他們正在試用一種新型的二十四針打印機,是日本兄弟公司(BROTHER)的產品。價格相對便宜,但只能輸出日文漢字,打中文漢字卻是一團亂碼,他們正在技術攻關,已經半年了,還沒有結果。

我們聞風而動,馬上聯繫去實地觀摩。那時候,人們對商業間諜普遍缺乏警惕。

在小崔的帶領下,雪坎、老沈、任樹德和我一行四人,悄悄地到了北京市計算技術研究所,第一次看到了兄弟公司的新一代產品,型號是M-2024。一改東芝3070的笨重,非常精巧。特別是固定打印頭的兩根金屬滑桿,M-2024把其中的一根換成了齒輪板,不僅節省了材料,而且大大提高了打印精度。

我立即有一種強烈的預感:機會來了!因為我知道,打中文漢字一團亂碼的原因在打印機的驅動程序,而改驅動程序對我們來說,好比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這次考察,還摸到了這台打印機的來歷:經銷商是日本三井物產,他們的駐京辦事處在北京飯店。北京市計算技術研究所的這台樣機,就是他們提供的。我們轉身就直奔北京飯店。

對闖上門來的不速之客,三井物產的一位中國僱員,用眼角打量了我們半天。對我們表述的有關M-2024打印機的問題置若罔聞。大喘了一口氣,開口問了一個很傷我們自尊心的問題:「你們有營業執照嗎?」

我還真帶了營業執照的複印件,複印質量不高,黑乎乎的。我從包裡抽出來,遞給他。他嘴角表示不屑的皺紋鬆弛了,開始用好奇的目光打量我們。

這位三井的中國僱員,叫郗建民。若干年後,他也投奔了四通。

這場好戲剛開鑼,就有一位重要人物加盟四通。這是一位商界奇才,四通後來在市場上能夠獨領風騷,他居功至偉。他的名字叫王安時。
smilha 回复 悄悄话 【四通故事】:第三章初試啼聲(14)學習機
萬潤南文 /萬潤南
2020 年 12 月 3 日


四季青答應蓋的小樓還在圖紙上,我們先在線路板廠安家。線路板廠的正式名稱是「四季青無線電元件廠」,地點在海淀板井村,李鄉長的弟弟李文俊是這個廠的廠長。文俊很友好,把工廠的傳達室騰出來讓我們辦公。


所以,要問四通是從哪裡起家的?準確的答案是:海淀板井村四季青無線電元件廠的傳達室。

在公司籌辦期間,劉海平就給我們介紹了一位朋友,中國科協青少年部的張曉衛。她想引進Laser-310,一種功能簡單的學習機,供青少年模擬學習用。科協的青少年部,搞這方面的推廣,聽起來順理成章。

公司一成立,我們立即著手這個項目。根據張曉衛提供的線索,這種機器的經銷商是香港的港星公司。同港星公司聯繫上以後,他們答應提供兩台樣機。公司成立後的第三天,1984年5月19日,我南下深圳,去取這兩台樣機。當時羅徵啟老師創辦的深圳大學已經是規模恢弘,生氣勃勃。一到深圳,我自然是先去拜老羅這個山頭。

聽說我在辦公司,老羅非常支持。立即把深大電腦中心的陳仲璀叫來,把樣機報關的事交給他去辦。小陳很利索,不到一周,事情辦妥了,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深圳速度。但是,兩台樣機,陳仲璀扣下了一台。我想,人家幫了忙,留一台也應該。1984年5月26日,我帶著一台Laser-310回到了北京。

回京後,立即找張曉衛。讓我意外的是,科協青少年部是個窮衙門。張曉衛只是希望我們來推廣這種學習機,他們本身並沒有購買能力。
萬潤南文集:商海雲帆——四通故事,天語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一版。

這件事,給了我一個刻骨銘心的教訓:所謂市場,是有購買能力的需求。購買能力和需求,是條件的「與」,而不是條件的「或」。沒有購買能力的需求,或者沒有需求的購買能力,都不可能形成市場。

學習機,對張曉衛來說,她有需求,但沒有購買能力。對其它有購買能力的單位來說,他們沒有這種需求。確實,在當時,這類學習機對國內市場來說,太早了一點。大人都沒學會呢,哪裡會顧及小孩子?

在北京巡視一周,沒有拿到任何訂單。1984年6月11日,我帶著王燕成,直奔二汽。陳清泰在那里當廠長,樓敘真在那里當計算中心主任。又是學長、又是親戚,指望他們能幫上點忙。但產品的市場定位不對,天王老子也幫不上忙,所以,依然是空手而返。

1984年6月16日,我從二汽回到北京。一個月了,公司還沒有一分錢收入,但我們還是給每人發了35元的津貼。

那時候,大家提議的項目五花八門,什麼平板喇叭、彩色洗印……鑑於學習機的教訓,我都冷靜地一一否決。

學習機,成為我學習市場學的第一堂課。我不僅理解了構成市場的兩要素,而且明白了:重要的決策不是去做什麼,而是不做什麼。

曾經有人問米開朗基羅:「為什麼你的雕塑這麼美麗」?他回答道:「我只是把石頭多餘的部分去掉而已。」

正確的決策也很簡單:把不該做的事情去掉,剩下來的,就是你的目標。
smilha 回复 悄悄话 【四通故事】:第二章 緊鑼密鼓(13)成立會
萬潤南文 /萬潤南
2020 年 12 月 1 日


1984年5月16日晚上七點,在四季青鄉政府貴賓室,召開了四通的成立大會。

為什麼是5月16日?這一天恰好是我兒子萬方的生日。選這一天,潛意識裡我把四通當成自己的另一個孩子。另外,老印家原來在北方交大的宿舍是5號樓16號房間。那時候,我常去「516」老印家串門,選這一天,也隱喻我們交情的源遠流長。當然,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老毛發動文革的5.16通知,文革中清查的5.16分子,都同這個日子有關。為了方便記憶,我們就不避忌諱,選了這一天。後來有高人評說:這個日子選得不好。「516」的諧音是「吾要溜」,而且是「五年後要溜」,注定了創辦人要亡命天涯。哈哈,既然冥冥中已有定數,那就一切都處之泰然,不必怨天尤人了。

到會的一共是二十七人。貴賓有兩位:賈春旺,海淀區區委書記;李潤齋,國家科委信息所所長。當時劉菊芬在國家科委工作,老李是菊芬請來的客人。


四季青鄉出席的,是李文元、劉子明、任樹德、張彥忠、李文俊五位老面孔。

我們這邊出席的,有老印、老沈、海平、龔克,我、我父親萬達邦、李玉,另外還有幾個新面孔:石政民、石的夫人王笑言、李雪坎和李龍坎兄弟。石政民是菊芬介紹來的,當時在氣象局工作,只記得他後來的一大貢獻是把段永基引薦給四通。李雪坎是我在科學院計算中心的同事,李龍坎是哥哥,在科學院109廠上班,是1976年悼周運動中的天安門英雄,他們的妹妹叫李雪林,是李玉在工廠時候的同事,父親在國防科工委,母親在四機部管電子器件,他們一家都和我們很熟。後來四通之所以能挖到第一桶金,最初就是雪坎提供的信息。當然,這是後話了。
萬潤南文集:商海雲帆——四通故事,天語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一版。

會上,首先有領導和貴賓講話,然後討論公司的章程,宣布了幹部的任命。李鄉長透露,已經決定為我們蓋一座小樓,還拿出設計圖紙讓大家傳閱。會場上一片喜氣洋洋、歡聲笑語。

當時與會的,還有一位《中國日報》的攝影記者,叫康曉敏,是李玉的中學同學。她們多年沒有聯繫了,就在成立大會前一天,在燕京飯店門口偶然遇到了。李玉熱情邀請她第二天來助陣。那天晚上,消耗了她不少膠卷,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鏡頭。

那天下午五點,我們就從東總布出發了。臨出門時,見到岳母馮蘭瑞。李玉要母親支持我們辦公司,希望她給我們當顧問。沒想到老太太一口答應,還說可以把于光遠拉進來,隨即撥通了于光遠的電話。我接過話筒。請他給我們當名譽董事長。他非常痛快地答應了。

這實在讓我有點意外,因為岳父母一直希望我專心搞技術,不贊成我心有旁騖。我以前說過一件往事:還在我跟陳三智學藝的時候,羅徵啟老師曾經把我推薦給清華的老校長蔣南翔。那是八十年代初,蔣校長復出後到國家科委工作。老羅本來是清華的第一筆桿,他介紹我時竟說我的文章寫得比他還好。蔣校長聽了眼睛一亮,幾乎當場就封官許願。但那時候岳父母堅決反對,理由是秘書這樣的工作是搞不了技術的人才去做的,希望我專心搞業務。

如果我那時候去當了蔣校長的秘書,就可能會是當今政壇上秘書幫的一員。但按我的個性,估計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岳母如此支持我們辦企業,可能同她對經濟改革的許多看法有關。她和于光遠都一直在研究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市場經濟,深感國企的沒有活力,希望看到新生的民營經濟的崛起。

在那個年代,難得他們有如此的遠見卓識。
smilha 回复 悄悄话 【四通故事】:第二章 紧锣密鼓(12)办执照
万润南文 /万润南
2020 年 11 月 28 日


左起:刘子明、沈国钧、印甫盛。


紧锣密鼓,我为筹办公司忙碌起来了。名不正则言不顺,首先是公司名称。那时候公司取名字,一般是合作的两个单位一边取一个字,例如科海,例如海华。

老印说,我们和四季青合作,要有一个「四」字。这个提议大家同意。但「四」什么呢?我说:叫「四通」吧!我解释说:「四通」的谐音在英文里是「STONE」。STONE可以是普通的石头,也可以是宝石。小平同志不是要「摸着石头过河」吗?我们就是让他可以摸到的石头。科技人员办公司,要投石问路。我们就是那块问路石。不成功,我们是铺路石、奠基石;成功了,我们就是里程碑。里程碑是MILESTONE,也是STONE。大家都说好。

至于有人说四通是「上通官、下通匪;外通洋、内通土」,则是后来的歪批和调侃了。



再就是资金。四季青说他们可以提供十万元人民币,是投资还是借款,并没有说清楚。几个月后,看到我们赚到钱了,四季青就把这笔钱收回去了。从这样的结果推论,这是借款。当时我们商量了一下,没敢借十万元,说先拿两万元吧。哈哈,我们也就是两万元的胆。我们的想法是,如果两万元干不起来,十万元也是白搭。如果干起来了,十万元就没有必要。反正,我们当时心理上可承受的风险,也就是两万元。
万润南文集:商海云帆——四通故事,天语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一版。

这件事,我们再次让四季青刮目相看。他们第一次见到多给钱还不要的。我想,我们向对方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我们是认真的、谨慎的、负责任的。起码,不会乱来。

然后是人事安排。当时,真正豁出来上阵干的,是刘海平和沈国钧,其他谁也没打算放弃自己的公职完全投入,包括我自己。海平是始作俑者,老沈是逼上梁山。但他们谁领头都会摆不平。结果,老印提议我当总经理,刘和沈并列副总经理。老印对我非常信任,认为我当就等于他当。老印推我当,海平不会有异议;至于老沈,则是求之不得。所以,当时我出任总经理,也算是「众望所归」。四季青是出资方,请李文元当董事长,也是应有之义。我方则由刘菊芬当副董事长。会计请我父亲万老当,出纳由四季青派,刘子明推荐了李建莉,一个相当稳重、敬业的女青年。

1984年3月26日,这是个星期天。我在家里忙了一整天,整理和四季青的谈判纪要,起草公司的章程,填写申报营业执照的申请书。当时既没有四通打字机,也没有復印机,要一笔一画,用印兰纸,一式复写三份。从1984年3月7日在老印家第一次议论办公司,到3月27日星期一递出办公司的申请,整整二十天,在那个年代,难得的高效率。

但当时的政府部门,绝对的低效率。申请递出以后,一直没有对口的部门接手。好比一个孩子要出生,到底算农村户口还是城市户口,两边争论不休。就这样拖了一个月,还没有定论。

后来凡是同政府部门打交道,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搞不清我们这样的怪胎该由谁来管,不对口,就没人肯负责任。

催问四季青,四季青也说不清楚。他们于是让我去直接面对。我上门去找海淀区的工商、税务、银行、交警、环保、卫生……,反正是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又安排了三堂会审,才归口到社队企业科,算是受理了我们的申请。

又等了半个月,1984年5月12日,我拿到了营业执照。营业执照上的正式名称是「北京四通新兴产业开发公司」。

当我把营业执照拿给大家看时,老印说:「嚯,还真办下来了。」
smilha 回复 悄悄话 【四通故事】:第二章 緊鑼密鼓(11)劉英武
by 萬潤南

劉英武,被認為是迄今為止在IBM美國本土任職最高的華人。他1969年進入IBM沃爾森研究中心,後來受命掌管IBM多個IT系統的整合。上世紀80年代,在辦公系統領域,劉英武領導的IT部門,和王安電腦形成了尖峰對決。當時有一種說法:「全球IT辦公系統掌握在兩個中國人手裡」。

我曾有機會一睹劉英武的風采,當面聆聽他的演講。

1984年2月22日到24日,劉英武帶領一大批IBM各部門的精英,其中相當一部分是華裔,來到中國,在北京舉辦了三天講座:「中國高級行政領導人員計算機應用研討會」。講座的對像是國務院三十三個部的部長、北京和上海兩市的市長,同時邀請了薄一波、李昌等五位特邀代表。岳父大人需要一名技術助理,於是我就去充數。

這是我參加過的最豪華的研討會。與會人員住在釣魚台國賓館,講課在人民大會堂,演習和討論在機電部計算中心,幾乎是人手一台IBM-5550。他們從全世界往那裡調集了價值三百萬美元的IBM設備。
萬潤南文集:商海雲帆——四通故事,天語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一版。

研討會上,他們系統介紹了IBM在各個領域的產品和高新技術,這部分基本上是科普加廣告。讓我耳目一新的,是劉英武介紹IBM的組織、管理和公司文化。

劉英武說:在他擔任IBM最高管理委員會秘書長期間,深刻體會到IBM對人才的重視。最高管理委員會所召開的會議,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談人或和人相關的事。「人是最重要的」,這是IBM最重要的管理理念。

他還講了IBM決策進入PC領域時的一個花絮:做不做PC?第一批做多少台?大家爭論不休。這時候,總裁小沃爾森去了一趟廁所,回來後便宣布:IBM進入PC領域,第一批造20萬台。面對大家的疑問,他說:「我們全球有40萬員工,如果一台也賣不出去,每兩個員工發一台,所以是20萬台。」

如果你要作什麼重大決策,卻又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就去上廁所。放空以後,定然會找到答案。不信?你可以找機會試試。據說林彪在作重大決定時,先是蒙頭大睡,一覺醒來,便決心已定。我想這差不多是同樣的道理。

劉英武推薦了一本介紹IBM公司文化的小書,為這次研討會專門譯成了中文,與會者人手一冊。作者是IBM的老總裁托馬斯?沃爾森。這本小書,後來成為我創辦四通的《葵花寶典》。老沃爾森規定的三條「行為準則」,我至今都銘記在心:

一、尊重個人。

二、向顧客提供盡善盡美的服務。

三、追求卓越的工作表現。

1980年的日本之行,讓我見識了現代企業的硬件;1984年2月IBM的研討會,讓我學習了現代企業的軟件。1984年,當我開始籌辦公司的時候,特別是聽了陳春先和老檀的經驗之談,我已經意識到,構建和倡導一種全新的企業文化,對一個公司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

平時,我和老印、老沈聊天的時候,少不了談到這些感悟的點點滴滴。也許,正是這點點滴滴,才讓他們對我有信心。我當時的想法是,雖說是「客串」,也要串得有模有樣;雖說是「玩票」,也要玩出點心跳。這樣,才對得起朋友的信任。
萬潤南 | 2020 年 11 月 27 日 at 17:41 | Tags: 四通故事, 润南文苑, 万润南 | Categories: 專文, 潤南文苑 | URL: https://sinoeurovoices.com/?p=2839
smilha 回复 悄悄话 【四通故事】:第二章 紧锣密鼓(10)陈春先
万润南文 /万润南
2020 年 11 月 25 日

大家都公认:陈春先是中关村科技人员办企业的第一人。
轉換繁體

大家都公认:陈春先是中关村科技人员办企业的第一人。硕大的头颅,蓬乱的稀髪,矮胖的身躯,斜揹着书包,捲起的裤脚管一边高、一边低,浓重的四川乡音,这就是陈春先。

在中关村的大院里,偶遇一对夫妇,女的在替丈夫整理脖领,一边整理一边抱怨:「看你,都快成陈春先了。」

不修边幅的陈春先,却有大聪明,他五十年代留苏,是莫斯科大学核物理专业的高材生。1974年,他的课题组研制出我国首台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託卡马克六号。1978年是他人生最辉煌的一年。他和陈景润、何祚庥、郝柏林四人,被中科院破格提拔为正研究员。託卡马克六号荣获当年科学大会的一等奖。后来他两次访美,参观了波士顿128号公路和硅谷,感受到新技术的扩散在经济发展中的活力和意义,对科技人员办企业有了全新的概念。
推荐新闻
【香江寄语】:黑泽明和乌苏里江的原野
【香江寄语】:黑泽明和乌苏里江的原野
2020 年 11 月 25 日
【北京观察】:北京冬日的艷阳天
【北京观察】:北京冬日的艷阳天
2020 年 11 月 25 日

1980年,有两件事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一是他和学部委员(相当于现在的院士)的增补擦肩而过;二是他在合肥筹建的託卡马克八号被叫停。

同年年底,陈春先创办「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开中关村科技人员办企业的先河。

我和李玉跟他们一家都很熟。他夫人毕慰萱,是我中科院计算中心的同事。他们的孩子科科和小猫,跟我的儿子万方差不多大,小时候常玩在一起。毕慰萱的妹妹毕克茜,当时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学习,正在帮我联繫在美国的学校和导师。毕家姐妹的母亲黄绍湘,和李玉的父亲李昌是清华同学,社科院研究美国史的专家。我着手办企业的时候,首先就想到,要向陈春先请教。

约了时间,我去登门拜访。他们原来住物理所的简易宿舍,雅号「鸡窝」,家里乱,情有可原。现在搬进新楼了,还是同样的乱,像是把「鸡窝」又搬了过来。他们都知道我即将要去美国进修,以为我要请教这方面的事情。我也没有说自己在客串办公司,只是关心地问了他的近况,然后,提了一个问题:

「你办了这么多年的公司,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
万润南文集:商海云帆——四通故事,天语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一版。

他沉吟了一下,然后回答:「最困难的是原来的约束条件没有了,而新的约束条件又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很难凝聚人才」。他还说:物资刺激能有一些效果,但也有相当的负面作用。

前些天我刚请教过一位美国回来的朋友,更准确地说,是李玉姐姐楼叙真的朋友——檀中维,曾在UCLA攻读MBA,那时候他刚学成回国。听说我在筹办公司,他和大姐专程来东总布,帮我出主意。他提出了十条忠告,其中最重要的,是三条:

一、要有一个宗旨,否则便会是一群乌合之众;

二、慎选你的Partner(合伙人);

三、要利用经济槓槓,但要注意「钱」这个东西有两面性,不要让它腐蚀了你的事业。

陈春先的经验之谈,和老檀的说法几乎不谋而合。我陷入了沉思:如何确立公司的宗旨?如何建立新的约束条件?如何善用经济槓桿?如何使公司有凝聚力?

我想到了IBM的企业文化。一个月前,我刚参加了一次大型讲座。这次讲座对我后来办四通影响至深。
smilha 回复 悄悄话 【四通故事】:第二章 紧锣密鼓(09)四季青
万润南文 /万润南
2020 年 11 月 22 日

万润南文集:商海云帆——四通故事,天语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一版。
轉換繁體

四季青乡,天子脚下、京西明珠。辖区包括香山、玉泉山、颐和园、八大处等中国顶级的风水宝地。1984年3月20日晚上7点,由贾春旺做媒,我们和四季青乡的合作对像初次见面,地点在海淀区委228会议室。

四季青方面领军的是乡长李文元,他们的阵容相当整齐:有工业公司的刘子明、农工商公司的任树德、乡秘书张彦忠,还有一位四季青印刷电路板厂的厂长李文俊,他是乡长李文元的弟弟。
四季青方面指派刘子明和我们谈。

相比之下,我们这方面相对单薄些:只有印甫盛、沈国钧、我和我父亲万老。不记得那天为什么刘海平没来。我父亲是退休的会计师,那天是请他去做我们的财务顾问。
推荐新闻
【香江寄语】:黑泽明和乌苏里江的原野
【香江寄语】:黑泽明和乌苏里江的原野
2020 年 11 月 25 日
【北京观察】:北京冬日的艷阳天
【北京观察】:北京冬日的艷阳天
2020 年 11 月 25 日

贾春旺给双方作了简单的介绍,然后是李乡长介绍了四季青的情况。外宾来中国参观农村,四季青乡是一个窗口。经常接待外宾的李乡长,气度不凡,口才十分了得,既自然流畅、又生动朴实。说起自己的乡办企业,歷歷如数家珍,还热情地邀请我们安排时间到乡里去实地参观。

这次会面,定下了合作的大框架:四季青方面负责提供房、地和资金,我们负责技术和管理。贾春旺说:你们具体谈好以后,请李乡长写个报告上来,区里来批。

第二天晚上,立刻在吴本寻家聚会,向海平等人传达了我们和四季青乡会谈的情况。记得那个晚上,海平不仅自己来了,还带来了他手下的两员大将:龚克和王燕成。龚克是你见一面就会留下深刻印象的女孩:短髮、带一付眼镜、利索干练。王燕成则显得老成,老成得过了点,显得有些木讷。

那个週末,老印、老沈、刘菊芬、吴本寻、王晓霞、刘海平、龚克、王燕成和我,一大群人,骑着自行车,浩浩荡荡来到四季青。事先,老沈特别强调要准时,结果,我们比约定的时间提前了三分钟。站在门口接待我们的刘子明,看了一下手錶,赞了一句:「你们这些人,确实不一样!」后来我们一起聊天时,他说:第一次见你们如此守时,我就对你们有了信心。

我们换乘了他们准备的面包车,参观了四季青的服装厂、元件厂、包装厂、玻璃钢厂、涂料厂、锅炉厂。李乡长亲自给我们介绍情况,中午在乡政府招待了我们一顿丰盛的午餐。老印还有点抹不开。其实,他们只是例行公事:按照接待外宾规格接待了一次内宾,不,接待了一次未来的合作者。

因为其他人白天都要上班,只有我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我把「脱产学外语」换成了「脱产办公司」。白天我泡在四季青,晚上则去老印家。许多具体合作的细节,四季青方面指派刘子明和我们谈。所以,我白天和老刘讨论,晚上再回来商量。公司的名称、结构、章程,都慢慢地明晰起来了。

老刘相当精明强干,从他那里,我学到了许多东西。那时候,我还到处拜师学艺,从IBM,到海归的MBA;从中关村第一人陈春先,到一条街上的科海、京海,我都请教过他们。那时候我还年轻,学习能力超强。努力想让自己做到:干什么,学什么;学什么,像什么。在下文里,我会讲到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smilha 回复 悄悄话 【四通故事】:第二章 紧锣密鼓(08)贾春旺
万润南文 /万润南
2020 年 11 月 20 日
在 专文, 润南文苑


那个年代,中国没有公司法。私人办企业,几乎是天方夜谭。办公司从哪里着手?这是个问题。当时,无非是两种模式:一是从天上掉下来;二是从地里长出来。去找一个有名气的大单位挂靠,这是从天上掉下来。老沈比较倾向这种模式。

印甫盛主张从地里长出来,建议找一块地盘,从头开始,靠自己干起来。我贊成老印,觉得这样踏实。

其实,在这次东总布聚会之前的三天,1984年3月9日,我就和老印找过当时在海淀区当区委书记的校友贾春旺。
推荐新闻
【香江寄语】:黑泽明和乌苏里江的原野
【香江寄语】:黑泽明和乌苏里江的原野
2020 年 11 月 25 日
【北京观察】:北京冬日的艷阳天
【北京观察】:北京冬日的艷阳天
2020 年 11 月 25 日

那时候的贾春旺,还没有后来当大官的富态,细细的瘦条个儿,一脸的旧社会,为人非常低调。刘菊芬一个电话,就把他召来了。他骑着一辆破自行车,赶到魏公村老印家里,和我们促膝而谈。首先,他对我们办公司的想法表示支持。但那时候办事情,什么都强调组织对组织,这样才名正言顺。例如当时的科海公司,是科学院和海淀区联合办的,所以叫科海。后来倪振伟的海华,是海淀区和清华联合办的,所以叫海华。而我们只是几个个人,如何和组织挂上钩,颇费思量。他恳切地说,这事他要再想想办法。
那时候的贾春旺,还没有后来当大官的富态,细细的瘦条个儿,一脸的旧社会,为人非常低调。

1984年3月14日,五天以后,贾春旺想到办法了。他专程骑自行车横跨大半个北京城,到东总布来找我面商方案。虽然贾春旺和我是初识,但他和李玉的姐姐楼叙真、姐夫陈清泰,可是多年的铁桿老朋友。贾和陈曾同时在校团委工作,两人同住一个宿舍。

贾的方案是他出面找四季青乡或东昇乡,让我们和乡里合作。我一听就理解了他的苦心。实际上是他以自己作为区领导的名义担保了我们这些个人,让我们和区管辖的乡来合作,避开了我们不是一级组织的难题。

我立即表示贊成。我把贾的建议转告印甫盛和沈国钧,他们也没有异议。

又过了五天,1984年3月19日,贾春旺电话通知我们,明天晚上七点,和四季青乡方面会谈。

这件事从启动到尘埃落定,总共十天时间。在那个年代,绝对的高效率。贾春旺的朴实、勤政、诚恳和聪明,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他在仕途上芝麻开花节节高,离不开他始终如一的低调。

那时候,他拼命地工作。记得有一次他感慨地对我说:「现在我最想做的,是找一个地方,一个人静静地坐下来,喝一杯酸奶。」

若干年后,有人画了一幅关系图,编派他是贾庭三的儿子,编派我是万里的儿子,都纯属无稽之谈。就说「春旺」这个名字,一听就是北京郊区农村的孩子。大家还记得文革年代,北京大兴县大白楼出了个「小车不倒只管推」的王国福吧?我们的春旺同学就出生在那旮瘩附近。

贾同学也是从一辆破自行车开始,「小车不倒只管推」,一直推到最高检察长,不容易啊。
smilha 回复 悄悄话 【四通故事】:第一章 陽光燦爛(05)小萬上



萬潤南



【四通故事】:第一章 陽光燦爛(05)小萬上

萬潤南文集:商海雲帆——四通故事,天語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一版。



在那個年代搞行政管理系統的計算機信息化,有兩大難點:一是沒有大型軟件工程的領軍人物;二是行政管理機關面對信息化的要求完全不適應。前者可以通過引進陳三智來解決,後者的適應則需要一個過程。問題是,老陳對這個過程缺乏思想準備。

我們這邊厲兵秣馬,練兵練得熱火朝天,那邊卻遲遲提不出系統要求。文山會海、長官意志、朝令夕改,相關部門無法提供規範的數據信息。老陳感到陷入了一片泥潭,心情鬱悶,臉色由晴轉陰。

老陳很得意自己帶出來的這批子弟兵。論年齡、論武藝,我是大師兄。老陳對我非常信任,說話總是很客氣。只要他提出要求,我都會立馬去做,出活又快又好,甚至比他預想的還好。但項目遲遲不能正式啟動,老陳臉色陰了,脾氣大了,和我們的話也少了。

【四通故事】:第二章 緊鑼密鼓(08)賈春旺

2020 年 11 月 20 日



【四通故事】:第一章 陽光燦爛(05)小萬上



【四通故事】:第二章 緊鑼密鼓(07)劉海平

2020 年 11 月 20 日

有一次,楊立中上前問老陳一個程序方面的問題。老陳呵斥道:「連這樣簡單的問題都要問?!」在另外一個場合,小楊正在問我問題,老陳看到了,又責備他:「有問題為什麼不來問我?!」

老陳背影消失以後,楊立中顯出軍人子弟本色,張口就是國罵:「TMD,問也不是,不問也不是,莫名其妙!」

其實不是莫名其妙,老陳已萌生退意,已三次向計算中心領導提出辭呈了。院一級的重點項目,海外請回來的專家,要半途而廢了,那是何等的大事!前兩次所領導盡力把他挽留了下來。這一次態度堅決,看來是留不住了。

老沈是這個項目的總召。所領導首先和老沈緊急商量對策。老沈一言九鼎:「實在留不住,就讓小萬上。」

當年的萬潤南。

所領導立即把這個項目組所有的人,除了陳三智夫婦和我,召集到會議室,做民意調查。大家幾乎異口同聲:「小萬能行!」

所領導又緊急召見我。我剛到門口,他們正從會議室出來。楊立中迎面給我肚子上來了一拳,嘿嘿了一聲。這時候,我還不清楚到底出了什麼狀況。

現在我面對兩個人:計算中心的書記老劉、中科院計劃局的老沈。老沈簡述了發生的情況和大家的意見。老劉只問了一個問題:「小萬,你行嗎?」

幾乎沒有經過什麼思考,我說:「我行。」

以前聽別人講故事,常有這樣的情節:一個名角,唱一場大戲,臨演出卻出了意外,或者是因為生病,或者是因為拿搪,眼看要砸場了。這時候,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廝,不,一個撿兔子的,說自己可以救場,不,是一位伯樂,說可以讓這小子上場試試。這樣的幸運,落到我頭上了。

這個伯樂,就是老沈。

至今我都懷著感恩的心,對老沈、也對老陳。老陳是我在計算機軟件工程方面的啟蒙老師,我這一身本事,都是老陳手把手教的。很遺憾,老陳因為水土不服,提前退了場。更遺憾的是,我在這個領域只完成了這一次輝煌,因為不得已的原因,實在是不得已,兩年後我也轉了場。當然,這是後話了。
smilha 回复 悄悄话 【四通故事】:第一章 陽光燦爛(04)三門課



萬潤南



【四通故事】:第一章 陽光燦爛(04)三門課

萬潤南文集:商海雲帆——四通故事,天語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一版。



從日本回來以後,陳三智帶隊的課題組又招收了十餘人。其中有程序員,也有數據錄入員。一個個年輕、精幹、陽光燦爛。先入山門為大,我們這些先入室的弟子,自然成了他們的老師。我當時負責講三門課:COBOL語言、磁盤文件設計、第三門,先賣個關子,後面再說,你們絕對想不到。

我從小就會給小朋友講課,初到中科院計算中心,就「蝎虎子掀門簾兒,露了一小手」。當時有一門時髦的課程,美國格里斯編著的《數字計算機的編譯程序構造》。那個年代搞計算機的都要學。大家請了北大一位老師,在計算所開講,我也跟著去聽。這是一門非常經典、也很抽象的課。編譯程序是把用高級語言編寫的程序編譯成機器語言,格里斯用波蘭表達式來描述這一編譯過程,理解它需要一定的數理邏輯基礎。一般人都聽得一頭霧水。聽課回來,研究室裡的前輩們七嘴八舌地爭論,我靜靜地聽,從中又學了不少東西。大家都靜下來了,我小聲地請教他們:

「你們看,是不是這樣的意思……」

推薦新聞



【四通故事】:第一章 陽光燦爛(05)小萬上




【墨爾本夜話】:澳洲的14條「罪狀」違反國際法律嗎?



我把老師的講課、大家不同的解讀、我的理解,組合起來,融會貫通,深入淺出地表述了一番,把大家驚得目瞪口呆。我們的頭兒,一位叫夏陽的大姐,說:「還不如讓小萬來給我們講呢!」後來她真的把我介紹給幾個上門求師的單位,派我去給他們講這門課。我的講授,相當受好評。當時我的月工資是五十六元,而我講課的額外收入就有七十元。

COBOL語言將是科學院信息管理系統的主打語言,所以安排了較多的課時。學得最好的是楊立中和小宋。楊是軍隊幹部子弟,平時不大瞧得起誰。黑而胖,腆著小將軍肚,拿著打印結果,搖擺著向我走來:「小萬,照你說的改了,為什麼每次打印結果不一樣?」我正在給其他同學看程序,當時我頭都沒有抬,回了他一句:「緩衝區你沒清零。」他「啊」了一聲,嘆了一句:「真厲害!」因為老沈叫我小萬,所以身邊的人,沒大沒小,都叫我小萬。其「流毒」一直延續到四通。

日立的L-330到了,隨機附有三十多本資料、使用手冊、調試程序信息表……,全是日文。可以做翻譯的只有小楊,她絕對忙不過來。調試程序步步離不開這些手冊。老陳發現我連猜帶蒙能看懂一點,問我怎麼看的。我說,跟一位奇人學過一星半點。

這位奇人來自天津,叫孫國欽。孫老師發明了一種速成的科技日語閱讀辦法,曾在科學院的懷柔學校開過班,我也趕上了一期。按他的說法,科技日語的文字,三分天下:三分之一漢字;三分之一片假名;三分之一平假名。漢字不用學,片假名用來拼外來語,一般是英文的專業詞彙,能讀出來,就知道是什麼。學了五十音圖,你就可以把這兩部分猜個八九不離十。而餘下的三分之一平假名,大部分是語法詞。例如主格是は,賓格是を,所有格是の。肯定是です,否定是ない。狀語複雜些,記住七個主要的:と、へ、て、から、まで、に、より,他們的讀音很好記:「偷海帶,扛了麻袋你有理。」

講到日語動詞的五段變位,孫老師平時上課都戴著一頂帽子,這時候突然摘了下來,拍著自己碩大的光頭,按照啪、啪、啪的節奏,大聲說:「禿、禿、原、來、禿」。大家哄堂大笑,在笑聲中記住了五段變位:禿是去詞尾,原是用原型,來是加れ。

是速成科技日語閱讀。

這些說法,懂日語的朋友肯定要氣歪鼻子。但它確實管用,當時解決了我們的實際問題。時隔三十年了,這些細節還歷歷在目。孫老師,確實不是凡人。

所以我開講的第三門課,就是速成科技日語閱讀。
smilha 回复 悄悄话 【四通故事】:第一章 陽光燦爛(03)日本行



萬潤南



【四通故事】:第一章 陽光燦爛(02)陳三智

萬潤南文集:商海雲帆——四通故事,天語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一版。



加入陳三智領導的團隊,我們在業務上有了長足的進步,一下子縮短了和世界的差距。可見引進人才的確是赶超世界的捷徑。有一則新聞,說中組部最近要實施引進海外人才的「千人計劃」,應該是這一思路的延續。從當年引進四人,到現在要引進千人。在這一方面,共產黨確實是與時俱進了。

陳三智向我們传授了軟件工程的概念。原來我們搞軟件都是個人編程,可以編得極其精巧,就像在一粒大米上刻一首唐詩,但外人很難看懂,還必須藉助放大鏡。軟件工程是團隊合作,要標準化、模塊化。他教我們畫流程框圖、寫流程說明。而使用的計算機語言,是彙編。彙編語言是介於計算機高級語言和機器指令之間的語言。當時流行的高級語言主要有三種:ALGOL60、FORTRAN和COBOL。我讚歎ALGOL60語言嵌套結構的邏輯層次分明,欣賞FORTRAN語言的模塊清晰,喜歡COBOL語言處理文檔的方便直觀。在老陳日本武士道大松博文式的高強度訓練下,嘿嘿,當年的小萬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在武林中算得上是一條好漢。

那時候搞一個信息管理軟件系統,沒有現在這麼多的軟件工具,非常麻煩。舉例來說,做加減乘除的運算器,都要自己用彙編語言來寫。當然,這一切都是在老陳帶回來的小型計算機系統上模擬練兵。

推薦新聞

正式的硬件系統,老陳選用了他熟門熟路的日立公司的機器,型號是L-330。為此,我們去了一趟日本。第一次出國,那種興奮、那種期待、那種震撼,可想而知。出國前,每人發了三百元製裝費,第一次穿西裝,第一次結領帶,第一次……

1980年冬,我們一行九人:師父、師娘、四名弟子,老沈、小鄔及科學院外事局的一位女士,一起到了日本。下榻大磯王子飯店,上課在日立公司的神奈川工廠。早餐自理,午餐吃日立公司提供的精緻盒飯,晚餐包在一家開在伊藤博文故居的中華料理。坐東京的地鐵,看新宿的高樓,感受新幹線的速度。特別是秋葉原鋪天蓋地的電器,讓我們真切體會到了什麼叫「共產主義社會的物質極大豐富」。

我們下榻大磯王子飯店。

我不打算寫遊記,只想說後來對我辦四通影響至深的兩件事。

一是什麼叫現代化的大企業。四年後我開始辦四通,我相信我比同時代的許多人更理解,一個現代企業應該是什麼樣的。在我的視野裡,有一幅鮮活的圖景:日立神奈川工廠。整齊的生產線、合理的流程、嚴格的質檢、半軍事化的管理。工人從一處到另一處,要按規定的路線,要用標準的姿勢:端起胳膊,碎步小跑。牆上貼著八大員的分工、責職和賞罰。今天可以從郭台銘在深圳的工廠裡看到這一切。而我,三十年前在日本看到了。

二是什麼叫新型的勞資關係。我們在日本的培訓雖然只有一個月,還碰巧趕上了日立公司的一次工人罷工,他們叫「春鬥」。罷工四個小時,從中午十二點到下午四點。原因是行業工會和資方關於加薪的比例談判破裂。十二點一到,原來燈火通明的車間一片死寂,工人在工會幹部的指揮下安靜地撤離工廠,秩序井然。我們則繼續上課。

讓我們訝異的是,四點一到,所有的工人重新回到車間,又是一片燈火通明。加班!把罷工的損失補回來!

在場的日本朋友解釋了原因:罷工,是行業工會決定的。日立神奈川工廠參加了行業工會,所以要和大家一起行動,罷工是必須的。雖然工人的加薪幅度沒有達到行業工會的要求,但日立的工薪要比同業高出許多,大家已經滿意了。

所以,要付較高的薪水,善待自己的員工,他們會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家。

分享:

相关文章
- 【四通故事】:第一章 陽光燦爛(05)小萬上 /萬潤南
- 纪念彭明烈士/贾阔
- 天高任鸟飞/付强
- 美国精准打击 中国人苦难的秘密 人民真的很无辜吗?/张杰
- 【四通故事】:第一章 陽光燦爛(04)三門課 /萬潤南

作 者 :萬潤南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20年11月18日17:2
smilha 回复 悄悄话 第一章 陽光燦爛(02)陳三智



萬潤南



【四通故事】:第一章 陽光燦爛(02)陳三智

萬潤南文集:商海雲帆——四通故事,天語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六月第一版。



院一級的重點項目,無論從哪個角度講,是一台大戲。這台戲的主角,也就是這個項目的領頭人,必須是高級研究人員。科學院把研究人員分成三個等級:高級、中級和初級。高級研究人員的職稱是研究員、副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中級研究人員的職稱是助理研究員和工程師;初級研究人員的職稱是實習研究員。他們在科研工作中的角色和作用,有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點兔子的、打兔子的和撿兔子的。

這應當是典出《史記》的《蕭相國世家》,劉邦打下江山後分封行賞,論功勞以蕭何為第一。這下引起了其他功臣不滿,認為蕭何沒有在第一線打仗,為何封賞反而在眾人之上?劉邦說:「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發踪指示者人也」。意謂蕭何「點兔子」是人的功勞,而你們「打兔子」不過是狗的功勞。

我當時的職稱是最低一等的實習研究員,連「功狗」的資格都沒有,是撿兔子的。

當時計算中心有高級職稱的不乏其人,但多是計算數學方面的。要找一個有經驗的信息管理系統的總設計師,放眼整個科學院,也找不到一個。因為當時計算機的應用,主要用於數據計算,而用於信息管理系統,還是破天荒沒有經歷過的事情。沒有經歷過,又哪裡來有經驗的領頭人?但科學院有大手筆:從海外引進。

為了這個項目,科學院從海外引進了一位專家,這個人是陳三智。

為了這個項目,科學院從海外引進了一位專家,這個人是陳三智(左)。

這是中科院在文革後第一批從海外引進人才。一共引進了四位,陳三智是其中之一。他們的待遇相當優厚。初來時安排他們住在友誼賓館。後來在黃莊蓋了一棟非常高級的四層小樓,安排如嚴濟慈這樣的老科學家入住,他們四人都分得了一套。

陳三智是從台灣到日本讀大學,念的是日本名校之一的慶應義塾大學,它與早稻田大學並稱為「日本私學雙雄」。畢業後在著名的日立公司(HITACHI)任職,EDP(電子數據處理)工程師。

他回國時不僅帶了夫人小楊,還帶了一套小型計算機系統,用於培訓和模擬。他特別聲明,這台計算機的操作系統(OS),是他們自己開發的,命名為OSC-Y001(陳楊一號)。硬件加軟件,他開了個價:四十萬人民幣,科學院照付不誤。

當時科學院計算中心有兩台計算機。一台大型機,013,科學院計算所自己研製的,後來在四通嶄露頭角的李玉琢就在這個機組。我當時在另外一個機組——國產的中型機TQ-16。平心而論,這兩台計算機完全不適合做信息管理系統。不說別的,光說數據輸入方式,當時還是原始的穿孔紙帶光電輸入,數據的存儲、修改極其麻煩。陳三智帶回來的機器麻雀雖小,卻可以用卡式磁帶輸入、輸出,其方便程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看來陳三智對當時國內的情況有一些了解,因此是有備而來。

陳三智到科學院計算中心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招兵買馬。老沈和計算中心黨委全力配合。推薦、面試……。幾個回合下來,陳三智選定了四名。兩名搞硬件:馬青和崔鐵男;兩名搞軟件:童粹中和我。

馬青和小崔相對年輕,文革期間畢業的大學生。馬青敦厚,小崔機靈。都是帥哥,一個有塊兒,一個有條兒。小童和我同年,因為身體不好,比我晚上兩年學,所以是1966年文革前的老高三,其父童第周,是我國著名生物學家。畢竟家學淵源,小童的治學態度相當嚴謹。

從此,開始了我們的學藝生涯,這是我們陽光燦爛的一段日子。

分享:

相关文章
- 【四通故事】:第一章 陽光燦爛(05)小萬上 /萬潤南
- 纪念彭明烈士/贾阔
- 天高任鸟飞/付强
- 美国精准打击 中国人苦难的秘密 人民真的很无辜吗?/张杰
- 【四通故事】:第一章 陽光燦爛(04)三門課 /萬潤南

作 者 :萬潤南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20年11月16日16:58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