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少时回忆 (1)早期阅读---简单拙朴,温馨美好的世界

(2004-12-20 01:06:09) 下一个
文章来源: -轮子 于 2004-12-19 15:22:38 刚才在诗坛看了两首诗歌,提到了古巴歌曲 美丽的哈瓦那,一下让我回到童年,要知道这首歌曲是我童年时代的流行歌曲啊。我在诗坛简单地回了贴,对少儿时代生活的回忆却禁不住地涌上心头。少儿时代有那么多的记忆,一个帖子只能有一条线索,用什么呢?我想用我早期读物这个线索吧,因为它带给我很多理想甚至幻想。 我有幸出生生长在中国从一个最封闭停滞的社会一跃而成为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社会的时间段上,亲历和见证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过程。生于六十年代,少儿时候的回忆却跟七十年代回然不同。 1。旧小学课本 我的阅读开始得很早,大概是学龄前吧,父母让姐姐用100张彩色卡片教我识了一些字之后,就让我读小学低年级课本,当然是姐姐的旧课本。开始什么也看不懂,就盯着课本上的彩色插图看了。我最初对于外部世界的印象就是从那里来的(那时候的儿童根本没有卡通书可以看,即使有也买不起)。那时候虽然跟苏联已经闹翻了,出版物上苏联的影响还是随处可见,而苏联曾经被作为距离共产主义最近的理想国,那时中国人看苏联就跟现在一些中国人看美国一样,以为就是天堂。从那些旧小学课本上我看到了天堂里的国度才有的东西:白色遮阳帽,捕虫兜,气象亭;欣欣向荣的集体农庄,奶牛和麦田,大型联 合收割机和笑得不知道停的女拖拉机手;在任何图画上都站在第一排第一列的工人同志,穿着工装裤;戴着钢盔,穿着皮鞋的士兵(当时中国士兵穿不起皮鞋的)。 很快自己上学了,正值文化大革命最过分的年代,中小学课本里苏联已经成为苏修,拙朴的共产主义也不见了,充斥着阶级斗争,说白了就是仇恨。前两天读一个帖子,说巴基斯坦小学课本里的算术题是这样的:遭遇十个以色列士兵,射杀7个,剩下几个?作者认为这是宣扬仇恨,殊不知当年中国的中小学课本多少倍于这样的仇恨呢。我对自己的课本不感兴趣,一头扎在姐姐的旧课本里了,三年级没过她的六个年级的课本我都读完了。至今我还记得几篇有意思的课文。一篇是一年级的课文,说燕子又飞回来了,新生来注册了,我们的生活多美好,啊感谢新生活。现在想想,那时候人因为头脑简单,生活无比美好。还有一篇是煤炭,炉子还有什么什么的再那里抢功劳,最后启发你,每个人力量都有限,合作才可以。我敢说那篇课文是抄的西方的课文,今天在美国读书,教授动不动就这么给你再教导一番。动不动给你一个group project去体验你是炉子还是煤块。 2。课外读物 课本不够我读,父母开始给我买课外读物。一次父亲特意带我去书店,让我自己挑了两本用现在的话说属于卡通书的书,那时候的课外读物也被文革写手占领得差不多了,好不容易从比较早的出版物里挑了两个中性一点的。其中一个描写铁路工人的生活,透过他的孩子的眼光。可能是写成渝铁路建设的吧,一个小男孩寒假被寄送到他父亲的建设工地,他到达的那天大雪纷飞,父亲一直在工地上。他在那里叔叔们讲父亲的故事,然后想象父亲积极劳动,热情生活的形象,想到入睡。当时读了特感动,特向往大雪漫漫的地方。今天想起来还是为当时人对于生活,对于劳动的简单,理想化的歌颂感叹不已。今天不为金钱的劳动好像没人提了,除了志愿者服务。另一本读物是关于农村生活的,无趣得很,所以既不清楚了,好像一个地主分子交公粮的时候做手脚,少交了,被发现了,生产对开会批斗,现在想来还恶心。 童年相伴的课外读物还有一份叫做《小朋友》的画报。其实到我的时候它已经停刊了,我抱着一大堆旧刊,反复地读了不知道多少遍。因为图文并茂,真认识了好多好多是事情,第一次见识了西域风情,新疆姑娘梳着十条小辫子,海底世界,未来世纪。我们小时候人类还没有那么过分,很多地方还是为开垦的处女地,所以有一类叫做科学幻想的读物大受欢迎。动不动就要预测未来,而且说的就是二十一世纪。那时候想赶快到二十一世纪吧,什么都有了。结果真到了二十一世纪才发现,当时很多甚嚣尘上的预测都没有实现,没有预测到的倒是哗啦啦地跑出来了:月球是荒芜的,海底是黑暗的,互联网才是要什么有什么,呵呵。科学幻想基本上跟巫师预言没什么差别,都是激发想象力,或者聊以自慰。世界该怎样自己会怎样,预言家拿世界没什么办法。 少年时候相伴左右的最重要的一份杂志叫做《少年文艺》,到我的时候也停刊了,我依然是抱着一大堆旧刊物,读了不知道多少遍。旧的出版物挡不住地留有旧社会的痕迹,历史从来不会断裂,虽然社会主义改造多年,那些臭知识分子身上还是带着从前年代的情趣,所以读旧刊的意外收获是不被文革出版物污染。保持一定的品位。后来发展到,老师一宣布一本书是毒草,坏书,我就千方百计地得到那本书,三下两下读完他。所以,后来读便了所有的毒草,还有西方腐朽作品比如《红与黑》之类,那是后话。 3。小说 每个人都经历了文学青少年时期,读小说最佳年级可能在高中以前,那时候读什么都上瘾。之后再读小说就开始怀疑和批判了,怎么也读不进去了。后来更惨,中国社会开放了,文学评论和社会可学读物读多了,就看不上任何小说了。文学作品受文学手段的限制,表达的都是作者个人的理解,怎么也脱不了个案的影子。我们可以推荐伟大作品,说它表达了人类社会的一般状态,可能是吧。如果对一个话题社会科学读物也讨论,还是直接读社会科学作品,比较深刻,比较可靠。所以今天小说根本不会对我又任何影响了。但是少年时期,中国是一个除了文人什么名人都没有的社会。我们的知识途径被局限在文学作品。读小说成了很多人知识积累的手段。 我读的第一本可以称作小说的读物叫做《奇怪的舅舅》,大概在小学二三年级吧。那时候把那种题材的小说叫做反特小说。因为故事怎么都吸引人,所以吭哧吭哧地读完了。多年以后,那本小说的故事被泡大成另一部小说后来被拍成电影《海霞》。文化革命十年,居然只出版过浩然的几部小说,所以我们读的小说都是文革前出版的。主要有三类:一类是毒草,如《青春之歌》,另一类是俄国和苏联小说,俄国小说家沾了苏联的光,小说被中国翻译出版多多。最后一类是西方古典名著。这里我想特别谈论的是苏联的小说,它们构成了我早期阅读的特别回忆。 我今天还能记得几部很有意思或者很没意思的苏联小说:《叶尔绍夫兄弟》,讲两个亲兄弟分别带领两个炼钢小组,互相较劲多产高产,其中一个挺嫉妒的,结果败在另外一个手下。后来兄弟共同探讨,双双进步。多年以后我在好几处地方看到有人提到这部小说。《怎么办》这是苏联小说,不是同名西方古典名著。这明显是苏联革命没有改造好的知识分子的作品,充满了小情调,所以我也看得如痴如醉。尤其是里面描写了爱情,最让人受不了的是小说最后,女主人公赤裸上身照镜子,感觉自己青春和美丽。看得我脸红心跳,呵呵。整部小说其实很迷惘(对苏联革命不满?),最后强颜欢笑几下。还有一部叫做《鲁班纽克一家》,说卫国战阵期间,一群德国兵占用一苏联村民家作为指挥部,那家人跟得德国人周旋的经历和心理状态。内容很特别,虽然不是名著,正因为不是名著,跟中国人和名著比起来都是更好的小说,可见俄国文化的底子。还有一部小说叫做《我们这里已是早晨》,名字浪漫得不得了,翻看了无数多遍,死活不能卒读。不知道废话些什么。别的小说大家很熟悉,我不多说了。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亚和舒拉的故事》。 多年以前我就停止了小说阅读,今天中国各种出版物铺天盖地,现在的少年儿童不会了解60年代出生的人面对怎样的出版物匮乏,而阅读污染。今天的儿童也失去了把一本读物连读几遍的驱力,甚至可能失去任何课外阅读兴趣。宁愿做在电视机前看卡通片,或者做在电脑游戏机前,或者在网上冲浪。他们接收信息的量比我们当年多多了,上帝自然会发展出一套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COPY 和 PASTE就是处理信息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可能因为这种现实,我才会对自己早期阅读有那么多的感慨吧。 70年代出生的人,阅读经历可能就很不一样了,没有经历的就没有深切了解。其实我很想了解的,有朋友愿意写出来,真的很高兴。如果有跟我类似阅读经历的朋友,谈到共同提到的出版物,我可能会特别高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