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玩儿去游记:卧龙仙境

(2004-04-29 22:02:47) 下一个

卧龙仙境
提起卧龙自然保护区,几乎无人不晓。卧龙的名声是与大熊猫紧紧相连。位于四川夹金山北麓的卧龙,其实是个很小的镇子。要不是70年代末被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选为研究大熊猫的基地,可能卧龙至今还在默默地沉睡在山坳之中呢。

1989年本人有幸陪同法国生物学家访问卧龙自然保护区。驱车到达卧龙时,眼前一片热闹的场面。大小轿车几十辆,外加上百的游客在卧龙工作区内游荡。有照像的,有在笼子边看熊猫的,吃东西的,说笑的,使那孤独了几万年的熊猫也有了个过年的感觉。

我们是有备而来。对于工作区内乱哄哄的场面根本不感兴趣。匆匆安顿下来之后,就开始做第二天上山的准备。卧龙保护区内有个叫五一棚的地方,据说是当年几个来自南充师院的教师为研究大熊猫而在此深山之中搭建了几个竹棚。由于竣工于五一节,故得此名。80年代初,由于有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资助,五一棚就鸟枪换炮,奢侈的不得了啦。用50万元人民币建设了三间瓦房,外加帆布帐篷二顶。最感动人的是几十根水泥电线杆居然将电通了上去。使得小小的五一棚从此有了国际地位。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在向导的带领下出发了。一个小时的山路走完,便来到了通往五一棚的山脚下。吃了点东西,喘了会儿气就开始爬山了。陡峭的山坡使我不得不做出手脚并用的爬山姿势。姿势虽然不怎么美,但效率挺高。一个小时之后便来到了山顶。我望着山路上还在倒气的法国兄弟和一根根标准水泥电线杆发愣。死活整不明白当年民工们是怎么将根根电线杆在陡峭的山坡上竖立起来的。最后盘旋的小路又拐了几拐就将我们引到了向往以久的五一棚。一位当年建棚元老的南充师范女教授和她的英文翻译已经在那里迎候我们了。英文翻译操着浓重四川味的英语与法国佬侃将起来,从而使我有时间对棚区周围侦察了一番。三间瓦房四面透风,二顶帐篷已经破旧不堪,到处是洞。一条小溪从帐篷下通过,竹床就支在溪流之上。15瓦的灯泡泛着不死不活的光亮。要是晚上钻进个野猪什么的,还不定能看得真着。我的好奇心还没得到什么满足,法国佬已经耷拉着脑袋向我走来。原来,四川英语使他云里雾里的痛苦不堪,聊了半天也没弄明白个所以然,只好放弃。还好,我的中文挺地道,原装的东西就是好使。聊了一会儿,便得知教授还有个美国留学生。他正在远处的山里与大熊猫亲热着呢。日落时分,美国鬼子完成了一天的作业,匆匆赶回。使得五一棚内一下热闹起来。各式英语不绝于耳。美国佬拿出珍藏的啤酒和苹果分给大家。这是他隔三差五叫中国向导下山背来的私房。喝着啤酒,听他讲述着大熊猫的有趣故事。大熊猫祖上是食肉动物。不知在哪年哪代遇上了万恶的旧社会,肉没的吃,饥不择食改吃剑竹了。卧龙的剑竹丰富的很,竹林密的就象芦苇荡。美国鬼子每天要在竹林内用游蛙泳的姿势才能穿行,研究熊猫与剑竹的关系,骗取那珍贵的不得了的博士学位。聊了不知多久,终于酒光了,席散了,人睡了,又还给五一棚一片寂静。

我躺在帐篷里的竹床上,呼吸着股股深山老林的气息,欣赏着萤火虫飘忽的舞姿,天上的星星格外的明亮,偶尔还有什么动物在叫二声。真的,人与大自然结合的感觉很是美妙。 

(2002年4月25日写于多伦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