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法兰克福汇报评论: 中国是一个充满自信的赢家 (图)

(2008-08-25 01:06:09) 下一个


中国:一个充满自信的赢家

zt

图: 价值

星期日法兰克福汇报评论中国的金牌成就,认为中国“是充满自信的赢家,爱国主义看来正与个人主义的自豪融为一体。”德国之声摘译如下。

星期日法兰克福汇报发表评论认为,中国每获得一枚金牌就好象表明,中国要重新占有世界大国的地位,得到世界重视,体育上已是这样,政治上和文化上也应该这样。评论说,西方一些人认为,中国的体育成就是国家训练机器对运动员进行非人道训练的结果。但许多中国获胜运动员用身体语言表达出的意义却完全不同:

这里看不出他们是屈从于国家体育计划的可怜虫,而是高举双臂接受观众欢呼的运动员,是充满自信的赢家,爱国主义看来正与个人主义的自豪融为一体。

对中国来说,这种外向型的表现确实是新事物,它使我们注意到西方感受中的空隙。与西方教育和个性观点背道而驰的体育部门虽然应该批评,但在市场经济的体育比赛中,运动员把他们必须付出的一切努力视为自己一生的机遇。

今天在中国,奥运获胜者不仅是民族英雄,由于获得国家和私人设立的奖金,他们也是百万富翁。当然,国家利用运动员实现自己的目的,但运动员也开始利用国家为自己服务。这样看来,北京奥运并非仅仅是政府的表演,这也表明,西方过低估计了中国社会。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大国,这不是国家制定计划就能达到的目标,而是中国社会取得的成果,这个社会经历了贫困、进而迸发出罕见的能量。这种能量在市场经济中获得了越来越大的活动范围,同时这一活动范围也在自我扩大,这一切使得国家部门,包括党的部门,早已改变了其原有特征。

本文摘自或节译自其它媒体

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


北京奥运最后一日:这一天写进中国历史

图2: 奥运闭幕式一景

以六个8开始的北京奥运以100结束,百枚奖牌对于东道主中国来说是再圆满不过的结局。最后的一个比赛日,中国的金牌一不小心拿冒了,没有定格在50这一更富有美感的数字上。奥运不只是金牌榜,北京奥运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总结得最到位:世界更了解了中国,中国更了解了世界。

奥运金牌榜:今后谁想登顶都要先超过中国

北京奥运第16天也是最后的一天,美国和中国都各自多拿了一枚金牌:美国比上届奥运会多拿了一枚金牌,而中国在夺金路上甩开美国绝尘而去并顺手牵羊,比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50枚金牌数量还多拿了一枚。

对完整数字有着特殊迷恋的中国人似乎嫌金牌总数第一这一成绩还不过瘾,于是第50枚金牌就成了中国人对北京奥运会的最后一个愿望,而这一光荣使命的恰恰留给了拳击台这一中国奥运金牌的处女地。瘦小精悍的中国拳击手邹市明闪电般地赢得男子48公斤级金牌,只是因为对手受伤提前退出比赛,这枚金牌得到的方式有点太轻松,就像武林高手间的PK,在一方要使出苦练了十年的绝技庄严时刻,对手突然闹肚子不陪你玩了。大概是为了向世界证明中国的拳击不是以胜之不武的方式拿金牌,来自内蒙古的张小平在81公斤级男子拳击决赛中11-7击败爱尔兰选手肯尼.伊根,拿下了中国在奥运史上的第二枚拳击金牌,也一不小心把50这个美感口感更好的数字给打冒了。

也是在最后一天,一群年轻漂亮的中国姑娘在艺术体操集体全能赛上名副其实地惊艳,以一枚意外的银牌将中国的奖牌总数做成一个完美的数字-100。中国姑娘的表演让统治艺术体操的俄罗斯姑娘看得目瞪口呆,她们心里肯定暗念到:今后有真正的对手了。

纵观整个奥运会,中国在体育上的成功是令人信服的。首先是中国的百枚奖牌赢得干净,没有涉及兴奋剂问题,也没有给人以靠东道主的面子巧取豪夺的印象。其次是中国不但得以继续称霸传统的优势项目,在一系列弱势项目和新项目上都有所突破,例如拳击、沙滩排球、曲棍球、赛艇、帆船、蹦床、射箭、花样游泳和艺术体操等。不过,虽然中国在金牌数量上远远超过了美国,但是中国还不能说是已经取代了美国成为了世界体育超级大国,因为中国在田径和游泳上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在三大球上也没有取得更大的突破。如果说北京奥运在体育上为中国人留下了什么遗憾,那就是在田径和三大球上无缘金牌。

欧洲体育台的奥运解说员是这样解读北京奥运金牌榜的:中国已经是一个体育大国了。今后,哪个国家也休想绕过中国争夺奥运金牌第一了。

闭幕式再次让世界眼花缭乱

在德国电视二台设在鸟巢附近的奥运直播室中,在中国很有人缘的德国乒乓国手波尔在闭幕式开始前对主持人说,北京奥运从开幕式算起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在组织上和体育比赛上都很完美,他期待着和各国运动员在鸟巢里做最后的狂欢。

如果说开幕式是视觉的盛筵,那么闭幕式的确就是奥运的狂欢。上万名各国运动员在完成了比赛使命后一身轻松,尽情享受闭幕式上的惊心动魄的焰火和绚丽夺目的光与影的舞蹈。在这狂欢的气氛中,胜利和失败都变得不再重要,跨越国界与民族的沟通与友谊才是奥运的最重要成果。

当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将奥运大旗交还给罗格并由罗格转交给伦敦市长时,中国终于得以松了一口气。为了举办奥运,中国人投入的人力物力和热情可谓空前绝后,北京奥运成为了中国第一次以一个现代化国家的姿态走向世界的象征性事件。但是,由于三月份西藏事件带来的压力,中国人想通过奥运会像世界展示自己和期望得到世界的认可的愿望突然不再是那么想当然,奥运开幕前夕发生的新疆爆炸案件更给奥运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在政治、安全和空气污染这三重压力下,北京奥运最终在组织上、竞技水平上、安全上、环境上和观众气氛上都交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赢得了世界的感谢、尊重和认可。德国奥委会主席韦斯佩尔在德国电视二台闭幕式现场直播中说,他印象深刻的是,中国人是友好、善良和开放的,他们为各国运动员和参与者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奥运闭幕式上,代表下届东道主伦敦的球星贝克汉姆将球踢给了观众,而实际上是北京将球踢给了伦敦:无论是在组织上还是在竞技水平上,四年后的伦敦奥运拿什么来赶超北京奥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