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反正中国都不好,穷不好,富又不好,左右都不是人(组图)

(2008-08-12 23:58:30) 下一个
反正中国都不好,左不好,右又不好,穷不好,富又不好,不拿金牌说中国人是东亚病夫,拿了金牌又说中国人搞的是只是金牌文化,反正中国人左右都不是人,竟然还有那些无聊的人还要跟西方人一起跳舞,骂中国人,艾

反正中国人左右都不是人,是不是中国多来几个地震,你们才肯罢休,要你们捐那几十刀的款去可怜中国人,你才肯甘休啊?中国唐山地震没有外国人的一分钱,不是2年以后照样又一个新唐山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了啊?谢谢你,请你快点把你那几十刀用在你的积德上吧!中国还不缺这个钞票。


外媒:中国的体育机器只有一个目标—金牌(组图)

新华网消息:


英国Spiked网络杂志8月8日发表文章,题目是“奥林匹克精神只有一个:胜利,胜利,胜利”。文章说,6个月来,在一场也许可以被称为针对中国的文化迫害中,随手翻开一份报纸或者打开电视,总是能看见中国被指“背离奥林匹克的价值观”。 

英媒:西方不该透过偏见多棱镜挑刺中国

    但是,随着为期3周的跑步、跳远、游泳、举重和乒乓球赛事在北京拉开帷幕,中国又被斥责只遵循一种奥林匹克价值观:更快、更高、更强。

    中国决心拿到尽可能多的金牌,这被一名西方记者傲慢地戏谑为中国的“金牌文化”。

    他们对中国人进行抨击,甚至对中国人的奥林匹克精神进行抨击,揭示出目前这种责难背后的古怪的混合情绪:即道德上的鄙视与道德相对论相结合,旧式偏见与新式自我怀疑相结合,使得西方社会对中国的一切持冷淡态度。

   8月11日,茶艺小姐在向德国宾客介绍中国茶文化。自北京奥运村开村以来,奥运村商业文化街内的中国茶艺室每天都吸引众多外国宾客前来品茗,感受中国茶文化。 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中国力争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大获全胜,对此西方媒体的报道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一名美国记者嘲讽道:中国的体育机器只有一个目标:金牌。

    但是,任何参加北京奥运会却不想夺金的人也许应该面壁思过。他们去北京干什么?是为了拿铜牌吗?还是拿个花样游泳的第五名?值得注意的是,连金银铜牌都是相对现代的发明。在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赛事中,只有冠军才能获得荣誉,连第二名都得不到任何奖励,更别提第三名了。目前的奖牌体系始于1894年的现代奥运会。 

    一切体育运动都是为了取胜,奥运会更是如此。但中国想要获胜的欲望却被认为极其邪恶。

    在这一论述中也存在双重标准。无论是出于政治和国际威望的原因,还是为了奥运会纯粹的、令人兴奋的体育荣耀,每个参加奥运会的国家都希望获得更多的金牌。

     北京奥运会今天正式开幕,但世界依然在透过恐惧、偏见和狭隘的多棱镜审视中国。然而对于我们中数以百万计的人而言,西方精英混淆视听的做法以及对现代中国的妒意,不会影响我们欣赏这场盛会。 

    8月10日,马克向游人展示自己收藏的奥运会纪念章。 当日,在北京王府井大街,一名来自荷兰的“奥运迷”马克先生,戴奥运五环造型的眼镜,帽子上还别着数枚奥运纪念章。他身上的多种奥运元素,吸引了许多市民和游人的目光。 新华社发(李文明 摄)

美报:显微镜下观察中国“并不全面”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8月10日发表文章,题目是“清楚地审视现代中国”,摘要如下。 

    北京奥运会开幕了,外界正将现代中国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了许多丑陋的地方。这样的观察并不全面。 

    要全面评价中国,就需要看到中国生存状态和历史的全景,如果一心想着奥运主办国的不足之处,也许很难完整地看待中国。 

    中国有很多地方都可以挑出毛病。但是如果只把目光放在中国的错误上,其他事情一概不予考虑,那就不应该了。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放开经济以来,中国已经发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改变。历史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如此迅速地让这么多人摆脱贫困。

    现在老百姓很自由。他们可以想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工作,想在哪里生活就在哪里生活。他们可以到国外旅游和学习。他们可以上网。对于几千年来个人权利一直是个陌生概念的国家来说,这是个令人惊讶的进步。 

    哈佛大学和波士顿学院的中国问题学者陆伯彬说:“我认为中国属于情况较好的国家。” 

    有些人也许会觉得难以想像。但是如果最近这30年来的经历让我们学到了什么的话,那就是不要低估中国出现积极变革的能力。

    8月7日,外国记者在前门大街大北照相馆前采访。 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日报:应当客观地看待中国

    日本《东京新闻》8月10日发表文章,题目是“应当客观地看待中国”,摘要如下。

    北京奥运会开幕了,报纸、电视等媒体充斥着关于中国的介绍和新闻。记者和摄影师不仅前往赛场,而且还深入胡同和乡村,向世人展示奥运之际中国民众的百态。 

    连日来,我已经有了不少新发现,看到了以前没有报道过的中国的变化。 

    但是,也有一些报道是带着先入为主的观念的,为满足对中国的偏见,还采取了片面采访的办法。 

    另有一些人的“报道”,把北京奥运会作为契机,用来供各种政治势力和团体对中国加以攻击。

    改革开放引发的新动向,给中国的政治、社会带来了积极变化。中国人民要在困难之中让中国与世界关系变得和谐,并建设更好的社会。 

    无视这一事实,动辄就说“中国怎么怎么样”,不分青红皂白地排斥和轻视中国,这是不合适的。中国和中国人有值得尊重的精神,也有因悠久历史而产生的怠惰。日本和日本人也是一样。 

    8月8日下午六时许,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即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这是“鸟巢”外的外国记者。新华网 蔡国华 摄

    另一方面,缺乏活力的日本很少被世界关注,也没有被世界批评,但这样的日本,其未来才是危险的。 

    北京奥运会期间,我想客观地关注中国的变化,思考这一大国邻居的未来。 (编辑:刘瑞常)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