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末世
  • 秦观词

    秦观词

    【唐】秦观 【已完结】

    秦观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风相近。

  • 月波洞中记

    月波洞中记

    【唐】任逍遥 【已完结】

    文王将田,史编布卜,曰:田于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非虎非罴,兆得公侯,天遗汝师。以之佐昌,施及三王。文王曰:“兆致是乎?”史编曰:“编之太祖史畴,为禹占,得皋陶,兆比于此。”文王乃斋三日,乘田车,驾田马,田于渭阳,卒见太公坐茅以渔。

  • 北里志

    北里志

    【唐】孙棨 【已完结】

    自大中皇帝好儒术,特重科举。故其爱婿郑詹事再掌春闱,上往往微服长安中,逢举子则狎而与之语。时以所闻,质于内庭,学士及都尉皆耸然莫知所自。故进士自此尤盛,旷古无俦。然率多膏粱子弟,平进岁不及三数人。由是仆马豪华,宴游崇侈,以同年俊?少者为两街探花使,鼓扇轻浮,仍岁滋甚。自岁初等第于甲乙,春闱开送天官氏,设春闱宴,然后离居矣。近年延至仲夏,京中饮妓,籍属教坊,凡朝士宴聚,须假诸曹署行牒,然后能致于他处。惟新进士设筵顾吏,故便可行牒。

  • 化书

    化书

    【唐】谭峭 【已完结】

    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是以古圣人穷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虚实相通,是谓大同。故藏之为元精,用之为万灵,含之为太一,放之为太清。是以坎离消长于一身,风云发泄于七窃,真气薰蒸而时......

  • 莺莺传

    莺莺传

    【唐】元稹 【已完结】

    莺莺传元稹贞元中,有张生者,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或朋从游宴,扰杂其间,他人皆汹汹拳拳,若将不及,张生容顺而已,终不能乱。以是年二十三未尝近女色。知者诘之。谢而言曰:'登徒子非好色者,是有凶行。余真好色者,而适不我值。何以言之?大凡物之尤者,未尝不留连于心,是知其非忘情者也。'莺莺传元稹贞元中,有张生者,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或朋从游宴,扰杂其间,他人皆汹汹拳拳,若将不及,张生容顺而已,终不能乱。以是年二十三未尝近女色。知者诘之。谢而言曰:'登徒子非好色者,是有凶行。余真好色者,而适不我值。何以言之?大凡物之尤者,未尝不留连于心,是知其非忘情者也。'莺莺传元稹贞元中,有张生者,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或朋从游宴,扰杂其间,他人皆汹汹拳拳,若将不及,张生容顺而已,终不能乱。以是年二十三未尝近女色。知者诘之。谢而言曰:'登徒子非好色者,是有凶行。余真好色者,而适不我值。何以言之?大凡物之尤者,未尝不留连于心,是知其非忘情者也。'莺莺传元稹贞元中,有张生者,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或朋从游宴,扰杂其间,他人皆汹汹拳拳,若将不及,张生容顺而已,终不能乱。以是年二十三未尝近女色。知者诘之。谢而言曰:'登徒子非好色者,是有凶行。余真好色者,而适不我值。何以言之?大凡物之尤者,未尝不留连于心,是知其非忘情者也。'莺莺传元稹贞元中,有张生者,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或朋从游宴,扰杂其间,他人皆汹汹拳拳,若将不及,张生容顺而已,终不能乱。以是年二十三未尝近女色。知者诘之。谢而言曰:'登徒子非好色者,是有凶行。余真好色者,而适不我值。何以言之?大凡物之尤者,未尝不留连于心,是知其非忘情者也。'莺莺传元稹贞元中,有张生者,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或朋从游宴,扰杂其间,他人皆汹汹拳拳,若将不及,张生容顺而已,终不能乱。以是年二十三未尝近女色。知者诘之。谢而言曰:'登徒子非好色者,是有凶行。余真好色者,而适不我值。何以言之?大凡物之尤者,未尝不留连于心,是知其非忘情者也

  • 幽闲鼓吹

    幽闲鼓吹

    【唐】张固 【已完结】

    全书共一卷。唐张固撰。《四库提要》谓:“书中元和、会昌间事不一而足,非仅记宣宗事也。”其实书中还有元载、安禄山事迹,应说采摭玄宗至宣宗朝遗事,惟宣宗时事稍多而已。所记多珍贵史料。

  • 因话录

    因话录

    【唐】赵璘 【已完结】

    本书所记皆唐代事。共6卷分为5部.卷一宫部为君记帝王;卷二、卷三商部为臣记公卿;卷四角部为人,记不仕者并附以谐戏;卷五征部为事多记典故;卷六羽部为物,记无所归附的见闻杂事。

  • 奉天录

    奉天录

    【唐】赵元一 【已完结】

    全书共四卷。唐赵元一撰。本书是记载德宗避难奉天时期的第一手资料。体例是按日叙事,多记功臣勋业及逆臣言行,以示惩劝,并常作简短评论。其叙事记言往往较正史详尽可信,可据以考订事实真相,虽间有失实之处,不足为病。

  • 明皇杂录

    明皇杂录

    【唐】郑处诲 【已完结】

    由唐郑处诲撰,记载了唐玄宗一代杂事,偶亦兼及肃、代二朝史实。本书内容涉及颇丰,文字生动,唐玄宗早年的励精求治,思贤若渴,晚年的不理朝政、恣情声色,权臣的炙手可热,忌贤妒能无不跃然纸上。对我们研究开元、天宝的理乱兴衰史,颇有史料价值。所记异闻琐事,亦可资参考。

  • 中华古今注

    中华古今注

    【五代】马缟 【已完结】

    马缟,字里不详。唐末以明经及第,又举拔萃科。后梁时为太常修撰,累历尚书郎,参知礼院事,迁太常少卿。此书以考证名物制度为主,体例与崔豹《古今注》大致相同,二书部分内容重复。此书版本甚多,主要有《百川学海》、《古今逸史》、《说郛》、《丛书集成初编》、《古今逸史》诸本。

  • 中朝故事

    中朝故事

    【五代】尉迟偓 【已完结】

    《中朝故事》乃偓任史官时承命而作,记唐末懿宗、僖宗、昭宗、哀宗四朝故事。因南唐国主李昪自以为出太宗之后,承唐统绪,故称唐为中朝。书名之由来本此。上卷多载君臣事迹及朝廷制度,下卷则杂录神异怪幻之事。

  • 公孙龙子

    公孙龙子

    【战国】公孙龙 【已完结】

    迹府第一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疾名实之散乱,因资材之所长,为'守白'之论。假物取譬,以'守白'辩,谓白马为非马也。白马为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夫言色则形不当与,言形则色不宜从,今合以为物,非也。如求白马于厩中,无有,而有骊色之马,然不可以应有白马也。

  • 春秋公羊传

    春秋公羊传

    【战国】公羊高 【已完结】

    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出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

  • 春秋穀梁传

    春秋穀梁传

    【战国】谷梁俶 【已完结】

    隐公(元年~十一年)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虽无事,必举正月,谨始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志也。焉成之?言君之不取为公也。君之不取为公何也?将以让桓也。让桓正乎?曰不正。《春秋》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隐不正而成之,何也?将以恶桓也。其恶桓何也?隐将让而桓弑之,则桓恶矣。桓弑而隐让,则隐善矣。善则其不正焉何也?《春秋》贵义而不贵惠,信道而不信邪。孝子扬......

  • 孟子

    孟子

    【战国】孟轲 【已完结】

    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各项活动,及政治、教育、哲学、论理等学说和思想,由孟子及其弟子编撰而成。

  • 屈原集

    屈原集

    (战国)屈原 【已完结】

    屈原在九章抽思中说“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说明他的有些辞作本为“献诗陈志”而作,并不限于个人抒发感情。史记列傅说屈原“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下面又说“令尹子兰闻之大怒”。道一事实也说明屈原辞谁多有违碍之言,但在当时却并不保密,而是在社会上有所流传的。又屈原列传说:“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主、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这进一步证明了屈原辞流传的社会性。可以想见,屈辞在楚国人士中的影响是不小的;至于宋玉、唐勒、景差等楚辞作者,既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当然更会致力于屈辞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傅习。

  • 申子

    申子

    【战国】申不害 【已完结】

    大体夫一妇擅夫,众妇皆乱;一臣专君,群臣皆蔽。故妒妻不难破家也,而群臣不难破国也。是以明君使其臣,并进辐凑,莫得专君焉。今人君之所以高为城郭而谨门闾之闭者,为寇戒盗贼之至也。今夫弒君而取国者,非必逾城郭之险而犯门闾之闭也。蔽君之明,塞君之聪,夺之政而专其令,有其民而取其国矣。今使乌荻、彭祖负千钧之重,而怀琬琰之美;令孟贲、成荆带干将之剑卫之,行乎幽道,则盗犹偷之矣。今人君之力,非贤乎乌荻、彭祖,而勇非贤乎孟贲、成荆也。其所守者,非特琬琰之美,千金之重也而欲勿失,其可得耶?

  • 慎子

    慎子

    【战国】慎到 【已完结】

    《慎子》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慎到等人所著。慎到(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5年),赵国人,原来学习道家思想,是从道家中分出来的法家代表人物。齐宣王时他曾长期在稷下讲学,对于法家思想在齐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