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末世
  • 焚书

    焚书

    【明】李贽 【已完结】

    天下无一人不生知,无一物不生知,亦无一刻不生知者,但自不知耳,然又未尝不可使之知也。惟是土木瓦石不可使知者,以其无情,难告语也;贤智愚不肖不可使知者,以其有情,难告语也。除是二种,则虽牛马驴驼等,当其深愁痛苦之时,无不可告以生知,语以佛乘也。

  • 平妖传

    平妖传

    (明)罗贯中;冯梦龙 【已完结】

    罗贯中、冯梦龙共同完成的《平妖传》(又名《三遂平妖传》),讲述的是宋朝初年的一次农民起义,北宋仁宗庆历年间贝州王则起义被文彦博讨平的故事。最初由罗贯中写了二十回,之后冯梦龙又加了二十回,罗贯中的原貌遂不可得。现在的这本长篇《平妖传》是对这个古典神话故事的改写,也是对罗贯中、冯梦龙和《平妖传》的另一个经典改编版本动画片《天书奇谭》的致敬之作。

  • 八仙得道传

    八仙得道传

    (清)无垢道人 【已完结】

    《八仙得道传》(又名《八仙全书》)一书,是八仙题材的小说中,叙述八仙故事最全,情节最为丰富的一种。该书作者系清代无垢道人他自幼流落成都,师从清云观志元法师长达二十八年,熟读道教典籍,深通玄理。后又出蜀游历全国,曾在北京停留数载,有人慕名不远千里前来问道。后无垢道人因忧心当时道教统序失次,少有人知,故根据诸仙得道始末及修道情形撰成此书。

  • 粉妆楼

    粉妆楼

    【明】罗贯中 【已完结】

    小说叙唐代开国功臣之后与奸相沈谦斗争事,其主要人物系罗成后代。书为《说唐后传》续书之一。小说结构复杂,头绪纷繁,以忠与奸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揭露封建社会上层官僚集团结党营私、迫害忠良的罪恶,歌颂了除暴安良、扶弱济困的正义行为:同时交织着罗成后代罗焜、罗灿及柏玉霜、程玉梅、祁巧云、马金定等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情节跌宕生姿,颇能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的刻画亦较鲜明,几个女性形象的塑造尤觉生动。风格朴实粗犷,语言明白晓畅,保留了民间说唱艺术的特色。

  •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清】陈森 【已完结】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怜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作为清代第一部梨园小说,《品花宝鉴(上下)》真实地反映了乾嘉时期京城梨园鼎盛和狎优之风盛行的社会现象,妓院茶楼等方方面面的生活实景,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清】曾国藩 【已完结】

    收录了曾氏从年轻至去世前的百余篇较有代表性的家书,按内容大抵可分为治军、为政、修身、治学、持家、处世、理财、交友、用人等章。

  • 三略

    三略

    (汉)黄石公 【已完结】

    《三略》又名《太公兵法》、《黄石公兵法》,在宋神宗时期被定为《五经七书》之一。传说《三略》由黄石公修订,在下邳【今江苏邳县】传给张良。张良悉心学习,然后帮助起义的刘邦,推翻了秦朝的暴虐统治。在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战争中,张良出谋划策,为刘邦提供了发展策略的中肯意见,笼络了众多武将,最终打败项羽,使刘邦成为汉高祖,开辟了延续四百多年的汉朝。张良是汉朝的开国元勋之一,名盖天下,因此《三略》也身价倍增,影响深远。《三略》分上略、中略、下略:《上略》设礼赏,别奸雄;著成败。

  • 颜氏家训译注

    颜氏家训译注

    【北齐】颜之推 【已完结】

    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的传世代表作。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写成《颜氏家训》一书告诫子孙。《颜氏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其内容涉及许多领域,强调教育体系应以儒学为核心,尤其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对儒学、文学、佛学、历史、文字、民俗、社会、伦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文章内容切实,语言流畅,具有一种独特的朴实风格,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

  • 管子

    管子

    【春秋】管仲 【已完结】

    作为中华经典藏书书系之一种的《管子》,秉承该书系一贯的风格:约请专家精选篇目,简明注释,晓畅翻译,保证了内容的准确、权威。装帧高雅大方,是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的入门必选书。《管子》作者托名管仲,是战国诸子中的重要著作,主要追寻、总结春秋早期政治家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历史经验。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他的“富国”主张和消费刺激就业的经济论,不仅是中国思想史中的奇异一笔,而且至今仍有借鉴价值。

  • 冠子

    冠子

    【春秋】鹖冠子 【已完结】

    宋陆佃解卷上博选第一王非一世之器者,厚德隆俊也。道凡四稽: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四曰命。权人有五至:一曰伯己,二曰什己,三曰若己,四曰厮役,五曰徒隶……

  • 礼记

    礼记

    (春秋)孔丘等 【已完结】

    《礼记》,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汉族礼仪著作加以记录,编纂而成,共49篇。“十三经”之一。是战国以后及西汉时期社会的变动,包括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

  • 春秋繁露

    春秋繁露

    【汉】董仲舒 【已完结】

    《春秋繁露》宣扬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认为天是有意志的,是宇宙万物的主宰,是至高无上的神

  • 盐铁论

    盐铁论

    【汉】桓宽 【已完结】

    是中国西汉桓宽根据汉昭帝时所召开的盐铁会议记录“推衍”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书中记述了当时对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

  • 新论

    新论

    【汉】桓谭 【已完结】

    反对谶纬神学、灾异迷信。阐述了形“神”即形体同精神的关系问题,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完则火灭,形体死亡,精神不复存在。

  • 战国策

    战国策

    (汉)刘向 【已完结】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 新语

    新语

    【汉】陆贾 【已完结】

    汉陆贾道基第一《传》曰:'天生万物,以地养之,圣人成之。'功德参合,而道术生焉。故曰:张日月,列星辰,序四时,调阴阳,布气治性,次置五行,春生夏长,秋……

  • 论衡

    论衡

    【汉】王充 【已完结】

    《论衡》是东汉著名哲学家王充的重要著作。两千年来,《论衡》对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学术文化宝库中的一部。王充一生著述甚丰,先后著有《讥俗》、《政务》、《论衡》、《养性》等书。这些书都是批评性极强的哲学著作,大多已失传,唯《论衡》流传至今。读《论衡》,一方面可以感受到王充坚持“疾虚妄”的旗帜,敢于“违诡于俗”、“考论虚实”的严肃批评精神,从中吸取思想营养;另一方面,从王充自陷入矛盾的理论思维教训中,得到深刻的启发,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历史观的理解。本书所据底本是《四部丛刊》所用之明通津草堂本,陈蒲清先生点校,又据几种通行本予以订正。该书纳入岳麓书社《古典名著普及文库》系列。

  • 抱朴子内篇

    抱朴子内篇

    【晋】晋葛洪 【已完结】

    是魏晋神仙道教的代表作也是集魏晋道教理论、方术之大成的重要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