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罗马历相传是古罗马的建国者罗慕洛斯于公元前738年制定的。这种历一年只有304天,共10个月,其余的被略去,结果冬季是缺历的空白。约公元前713年,相传“王政时代”的第二王努玛,庞皮里乌斯在位时,对原来的历做了改订,即在年初和年末各增加1个月,创立了12个月的历法。其中1、3、5、8月每月31天,2、4、6、7、9、10、11月各29天,12月为28天(或29天),全年为355天(或354天),比太阳年短10天。因误差大,需以不时加进一个27日(或28日)的闰月的办法来协调历法与季节的不一致。又兼祭司们出于政治需要随意改历,以延长和缩短某些长官的执政时间,因此这种不合理定制的历法是很混乱的,实际应用多有不便。公元前1世纪中叶,罗马统治者恺撒聘请亚历山大里亚天文学家索西格尼对传统的历法进行了改革。索西格尼以古埃及太阳历为蓝本,创立了“儒略历”(因恺撒姓氏是儒略,亦译尤里乌,故名)。这种历法规定:平年365天,每4年置一闰年为366天。其中1、3、5、7、9、11月每月31天,4、6、8、10、12月每月30天,2月平年29天,闰年30天。“儒略历”于公元前46年公布,公元前45年正式实行。屋大维执政期间,对“儒略历”又作了某些改动:按罗马人以单数为吉的习惯,将2月减1天加于8月,故8月变成大月;又因屋大维自己出生于8月,故将8月命名为“奥古斯都”。同时9、11月各减一天,定为小月,10、12月改为大月。这种历法各月参差不齐,无规则性,使用亦多不便,但在西方一直使用到16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