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忠义杨家将

  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评书《杨家将》、戏曲中的杨家将戏,把杨氏一门的忠勇英烈演绎得淋漓尽致。当然,不少杨家将故事都是后人根据历史敷衍而来,而且其中不乏虚构的成分,不过杨家将的几个主要人物杨继业和他的几个儿子却是史有其人的。

  《杨家将》中提到的杨令公杨继业,本名杨崇贵,他最先是北汉的将领。由于他从年少时就追随北汉的世祖刘崇,因此刘崇非常信任他,于是赐他刘姓,改名为刘继业。宋朝进攻北汉时,刘继业率兵抗宋,后来,北汉主刘继元投降,刘继业也随之降了宋。因宋太宗知其骁勇善战,便重用他,并恢复了他原来的姓氏,改名杨业。杨业降宋后,多次出征御敌,东挡西杀,敌将闻风丧胆,因此有“杨无敌”之美誉。

  北宋建国后,契丹一直是北宋的心腹大患。太平兴国七年(982),12岁的辽圣宗即位,其母萧太后临朝称制,正是母寡子弱的时候,宋太宗便想趁此时机大举北伐。于是他派出了三路兵马,其中的西路便由潘美、杨业率领,潘美就是《杨家将》故事中的潘仁美。不过潘美可不像故事中说的是个大奸臣,而是宋初时的一位名将,为人平易近人,处事也十分谨慎。当初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唯独没有削夺潘美的兵权。这倒不是赵匡胤对他格外开恩,只是因为他每次赴镇,都把妻儿留在京城,太祖有人质在手,当然不怕他造反了,所以就可以保留兵权了。正因为潘美的谨慎,才使得他虽功高震主,却能长保平安。

  雁门关这一次,潘美和杨业出兵北伐,他们出雁门,至寰州(今山西朔县东),与契丹兵一场恶战,迫使寰州刺史开城投降。接着,他们又攻下了朔州(今山西朔县)、应州(今山西应县)、云州(今山西大同),捷报频传。然而,不久就传来了宋朝东路军败退的消息,而中路军也已退回境内。西路军一时间成了契丹军集中兵力攻击的对象。而此时,宋太宗令潘美、杨业等护送云、朔、寰、应四州的百姓迁入宋朝境内。还没等他们行动,萧太后就亲率大军夺回了寰州。面对这种形势,杨业建议不要与契丹直接交锋,因为他们的任务只是迁移百姓,同时他详细地讲了如何使余下的三州百姓安然撤入宋朝境内的方法。但监军王侁对此却极力反对,主张直趋寰州与契丹军交战,但杨业认为这是必败之道,王侁一听,竟讥讽地说:“你不是号称杨无敌吗?怎么今天一反常态,不肯出战,是不是有别的打算啊?”杨业原本是北汉降将,王侁这番话分明是说他有二心。情急之下,杨业遂请求出战。临行前,杨业深知此一去凶多吉少,便对潘美倾诉自己对太宗的忠心,立誓要报答太宗的知遇之恩。接着他遥指陈家谷口(今山西朔县南),对潘美说:“这次出战,肯定是要失败的,你们可以在这里埋伏步兵,等我打到此处时,步兵齐出,说不定还有救。”潘美依计而行,和王侁率领士兵们在陈家谷口列阵以待。

  辽军那边一听说是杨业出兵,哪敢轻敌,于是由耶律斜轸亲自迎敌,并把杨业引入了大将萧挞凛的埋伏圈。杨业再勇,毕竟寡不敌众,从天明战到了日落,只杀得人困马乏,血染征袍。忽然,他看到了陈家谷口,心中顿生希望。他知道那里有潘美的伏兵,于是有意放慢速度,诱敌进谷。耶律斜轸正想进谷,猛然醒悟,怀疑谷中有埋伏,但此时士兵们已如潮水般向谷内冲去,萧挞凛只得让耶律斜轸守住谷口,挡住后面的士兵,他自己率兵冲进了谷口。

  满怀希望的杨业拍马进了谷,却发现谷内寂静无声,根本没有宋军的影子,心里凉了半截,杨业长叹一声,凄然地说:“真没有想到这些人竟如此不讲信义,我杨业死不足惜,可这些将士难道也要白白地搭上性命吗?”于是他准备出谷后由自己引开敌人,让将士们抄小路去逃生,众人听了,十分伤感,忽然有一人问杨业:“元帅,您家里也有妻儿老小,有什么话要让我们带回去的吗?”杨业说:“我入宋以来,也没立什么功劳,哪能再以家人的事麻烦朝廷!儿孙自有儿孙福,我没什么可担忧的。只是请你们转告朝廷,说我杨业有负圣恩,不能再为朝廷出力了。”这番话令将士们热血奔涌,纷纷要求留下来与杨业同生共死,杨业再三相劝,众人却执意跟随。杨业深知契丹兵瞬息即至,于是他率众出谷,沿小路向南而去。不料行至狼牙村时,被辽军包围。杨业身边的百余名将士力战而死,杨业身负重伤,犹孤身奋战,最终被擒,绝食而死。

  由此看来,杨业的死的确与潘美有关,但潘美也并不是存心要陷害杨业,只是因为他们在谷中埋伏了很久,不见杨业来,王侁以为杨业已击退辽兵,便急着去抢功。潘美虽是主帅,却也不敢得罪监军,只得撤出了谷。待听说杨业兵败,再返回去救援时,为时已晚。潘美因此被官降三级,王侁则被发配金州(今陕西安康)。

  杨业共有七个儿子,其中的一个儿子杨延玉与杨业一同战死。另外的六个儿子中,人们最熟悉的是杨延昭杨六郎,延昭本名延朗,据《宋史》记载,延昭实际上是杨业的长子,而并非行六。延昭智勇善战,驻守边防二十余年,治军严整,身先士卒,在士兵中颇有声望,契丹人亦闻名丧胆。延昭生有三子,其中文广颇有乃父之风,在边境屡立战功。杨业的其他几个儿子也都被朝廷录用为官。

  早在南宋时,就有人把杨家将编成了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在流传的过程中,人们为这个故事增加了不少虚构的人物,增加了诸多鲜活的生动情节,使杨家将成为了忠义的化身。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