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字乐天,其先祖是太原(今属山西)人。北齐五兵尚书白建,有功于当时,赐田在韩城(今属陕西),子孙就安家在那里。后来又迁徙下圭(今陕西渭南)。父亲白季庚,当过彭城(今江苏徐州)县令,李正己叛变时,他说服刺史李洧归顺,因而提升为襄州(今湖北襄樊)别驾。
白居易白居易聪敏颖悟超人,善于写文章。还没到成年,拜访顾况。顾况,吴(今江苏)人,自恃其才,很少被他摧许称可的。他见到白居易的文章,自失言说:“我以为斯文马上就要绝迹了,没想到今天又得到这个先生。”贞元中,白居易考进士和拔萃科,都考中了,补校书郎。元和元年(806),参加朝廷对制策考试,得乙等,调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为集贤院校理;月中,召入翰林院为学士,迁左拾遗。
元和四年(809),因为旱灾非常严重,天子下诏税赋有所减免,消除灾害。白居易见诏书事端未详述,遂即建议尽免江淮两地之赋,以救流亡贫病,并且多放出宫女。宪宗颇多采纳。那时,于頔入朝,尽将歌伎舞女收入宫禁之中,或说普宁公主取来献上的,其实都是于頔所喜爱的。白居易认为不如将这些女子放回去,不要让于頔将自己做的这种不正之事推到天子头上。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的孙子赎回旧宅,白居易说:“魏征任宰相,太宗用盖宫殿的材料建造他的正寝之室,他的子孙不能守业,陛下还应因他是贤者的子孙,赎其宅而赐之。李师道作为人臣,不能掠取此美事。”皇帝听从他的意见。河东王锷将加平章事,白居易认为:“宰相是天下人所瞩望的,非有威望很高功勋卓著的人是不可胜任的。而王锷这个人千方百计贪求财物,不体恤民间彫伤疾苦,所得的财物号称“羡馀”,借以献上。今天如果给予重任,四方之人闻之,都说陛下得到他所献的财物,所以给他当宰相。各节度使私下议论说:‘谁不如王锷呀?’于是都争着去搜刮老百姓,以得到所想要的。如果都满足他们的要求,必国家纲纪大受破坏;如果不满足他们的要求,那就有厚彼薄此之嫌。事情一旦办得失当,就不可追回来了。”那时候,孙以禁卫的功劳,提升为凤翔(会属陕西)节度使,张奉国平定徐州,攻打叛臣李錡有功,升为金吾将军。白居易向皇帝进言:“宜罢掉孙的官,进张奉国,以震动天下忠臣之心。”度支有囚犯关在閺乡(今河南灵宝)狱中,已经历三次赦令却还不得赦免。白居易又上书奏言:“父亲死了,抓他的儿子;丈夫长久关在狱中,妻室嫁出去,债务无偿还之期,囚禁无到头的日子,请一切都宽免了。”奏章送上去十多次,白居易更加知名。
遇上王承宗反叛,皇帝下诏让吐突承璀率领大军去征讨,白居易进谏说:“唐朝的制度,每有征伐之事,专委任将帅带兵,责之成其功,近年才有以宦官为都监,督兵出征。韩全义讨淮西,以贾良国监督他;高崇文讨蜀,以刘贞亮监督他。而且发天下兵,从未以宦官专权统领的。神策军既不设置行营节度,就是以吐突承璀为制将,又充诸军招讨处置使,实是都统。恐怕四方之人闻之,必定看轻朝廷。后代会传说宦官为制将是从陛下开始的,陛下难道忍心受此坏名声吗?而且刘济等人至诸将,都必然耻于受吐突承璀的节制指挥。心中不痛快,也就无法立功了。这实在是帮助王承宗的奸行,而挫败诸将的锐气。”皇帝不听。接着兵久不发,师老而未决,白居易又上书说:“陛下讨伐叛将,本来委托吐突承璀,外援则有卢从史、范希朝、张茂昭。今吐突承璀进兵而不决战,已丧了大将,范希朝、张茂昭经过数月才入叛贼之境,观看其形势,像是暗中相勾结定计,空得一县之地,就壁立不进,定无成功之理。如果不迅速罢掉他,将有四害:以府库的钱币金帛和齐地民脂民血助河北诸侯,使之更加富强,这是一害;河北诸将听说吴少阳受朝廷之命,将要请求洗涤王承宗,奏章一上再上,无不许,则河北合从,各种势力联合,其势必定更加坚固。悬信的予之或夺之,都在下面而不出朝廷,这是二害;今正逢溽暑湿势,而师暴露野外,兵气像被熏被蒸似的,虽有不顾一死的勇气,谁能忍受这样的痛苦?又神策军募来市民杂入其中,不习惯于兵役,如有奔走逃亡相影响,诸军必动摇,这是三害;回鹘、吐蕃常有游骑侦察,听说讨伐王承宗,已历三个季节而无战功,那么我们军队的强弱,军费的多少,他们一旦知道,乘虚而入,进犯边境,那里能救头不救尾呢?兵连必生祸事,哪里没有卿呢?这是四害。事已至此而罢休,则损威望而且失权柄,只可提防,不能追悔。”正好碰到王承宗自己向朝廷请罪,遂罢兵。
后来白居易入殿中对答,持论强硬,皇帝还没说明白,白居易就进言:“陛下错了。”皇帝为之变色,遂罢对,对李绛说:“这个人是我自己提拔的,竟敢这样狂,我不可忍此,一定要罢斥他!”李绛说:“陛下开言者之路,所以群臣敢于直论政之得失是非。若罢黜白居易,是箝住言者之口,使其自谋,这不是发扬盛德的做法啊。”皇帝领悟,对待白居易和初时一样。官期已满,应当迁转,皇帝因白居易资历较浅,而且家境也很清贫,就听任他自己选择官职。白居易请求像姜公辅那样,以学士兼京兆户曹参军,以便于奉养双亲,下诏称可。明年,因母丧解官,直到服丧期满还朝,任左赞善大夫。
这时,有强盗刺杀宰相武元衡,京都震恐骚扰。白居易首先上疏,请求从速追捕凶贼,以洗刷朝廷的耻辱,并限期必捕。宰相厌恶他越位上书,不高兴。不久,有人说“白居易母亲坠井而死,而他还写《新井篇》,他这个人说话浮华,无踏实作风,不可重用”。出为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上书说白居易不适宜治理州郡,于是追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白居易既已失意,却能顺其所遇,托佛教生死轮回之说,像忘了自身形骸似的。很久以后,他又转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后入朝为司门员外郎,以主客郎中知制诰。
唐穆宗爱好游猎,白居易献上《续虞人箴》加以讽劝,说:
唐朝受天命,已经有十二位皇帝,都兢兢业业,勤于执政。鸟禽生在深林里,野兽活在茂草之中。春天冬天两季打猎,猎取有一定的规律。这样鸟兽虫鱼,便会各遂其环境而生存。民在野外,君在朝廷,也都各安其位。以前玄祖的遗训是很明白的,说:“驰骋打猎,使心发狂。”谁来仿效,是后羿与康叔。曾经不以此为诫,终于覆亡。高祖刚要打猎,苏长进言:“不满一百日,不算大快乐。”高祖心里既已领悟,也就停止打猎,后来到了宋璟,也劝谏过玄宗。皇上温和的颜色,听取了臣下的劝谏,臣下也就从容以诤言进谏。宋璟趋走出宫,鹞鹰已死在手中。哎呀!追逐野兽于原野上,赶着马儿奔跑在路上,岂不痛快,但是车马驱驰,恐有颠覆之危惧呀。仔细审察打猎的安与危,是圣上所宜思虑的。
不久,白居易转中书舍人。田布拜官魏博节度使,命白居易持节去宣布解说,田布送他五百匹布,朝廷有诏书让他接受,他推辞说:“田布的父仇和国耻都未昭雪,人们当以物资帮助他,却去取他的财物,于情谊来说,实在不忍心。正当朝廷派人慰问纷繁的时候,如果都有所赠送,必定贼人未灭而田布的资财已经枯竭了。”下诏听任他辞掉馈赠。
那时候,河朔(黄河以北地区)又乱,汇集诸道的兵力出征,迁延时日,没有战功。河朔贼取弓高(今河北东光),截断运粮之路,深州(今河北深县)之围更加危急。白居易上书说:“兵多了就难指挥使用,将多了则指挥不统一。宜下诏魏博、泽潞、定、沧四节度,命令他们各守本境,以省军费粮响。每道各派出精锐兵员3000,让李光颜统率。李光颜原有凤翔、徐州、滑州、河阳、陈许各处兵丁不下四万之众,可直接逼近叛贼,开弓高的粮道,联合下博,解除深州之围,和牛元翼会合。恢复裴度招讨使之任,让他以全部太原军从西边压迫其境,见有利时机乘隙夹攻之,有时下令招降,以动其军心,还没到诛杀夷灭之时,贼军必自生祸变。况且李光颜长期为将,很有威名,裴度为人忠直勇敢,可独当一面,没有像这两人的了。”于是时,天子荒淫放纵,宰相才能低下,赏罚又失当,因而坐视叛贼嚣张,而不能有所作为。白居易虽进了忠言,但是不被听取,于是乞外放。为杭州刺史,开始筑堤保护钱塘湖,集中泻水,灌溉良田千顷;又疏浚李泌所凿六井,民赖其汲。又过很久,以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又拜官苏州刺史,因患病而免去官职。
文宗即位,以秘书监召入朝廷,迁刑部侍郎,封晋阳县令。大和初年,二李党争事发,险与利皆乘之,互相剥夺推移,进或退,诋毁或赞誉,有如日间与夜里互为更迭。杨虞卿与白居易是姻亲,而与李宗闵友善,白居易嫌恶因涉及党争而受人指斥,于是称病移居东都。升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过了一年,即拜官河南(今河南洛阳)府尹,又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开成初年,起用为同州(今陕西大荔)刺史,不赴任,改为太子少傅,进冯翊县侯。会昌初年,白居易以刑部尚书退休。会昌六年(846),白居易死,享年75,追赠尚书右仆射,唐宣宗写诗吊唁他。白居易遗嘱说他死后要薄葬,不要请谥号。
白居易被唐宪宗厚待的时候,事无不言,洗除抉择,多被听纳,然而为当道掌权者所忌妒,遂被排斥,所蕴藏的才能不能施展,于是纵意作文饮酒。待到复用为官,所遇又皆幼君,偃蹇难伸,更加不合于时,虽居官却以病辞退,遂无立功扬名之意。和他的弟弟白行简、堂弟白敏中互相友爱。在东都洛阳他所居住的履道里,疏沼种树,筑石楼于香山,凿八节滩,自号为“醉吟先生”,并写了《醉吟先生传》。晚节迷惑于佛教尤其厉害,乃至成月不吃荤,称为“香山居士”。曾与胡杲、吉旼、郑据、刘真、卢真、张浑、狄兼谟、卢贞饮宴集会,都是年事已高不再干事的,人们羡慕他们,绘成《九老图》。
白居易于文章方面颇为精切,但最擅长的还是诗。初时,白居易颇能以诗来规劝讽谏政治的得或失,待写了很多,更是下合世俗所好,数量之多至数千篇,当时士民争相传诵。鸡林(古朝鲜)的商人拿了白居易的诗卖给他们国家的宰相,大概一篇可换得一金,甚至伪作,也能很容易辨别,其初,和元稹唱酬吟咏,故号称“元白”;元稹死了,又同刘禹锡齐名,所以号称“刘白”。他才生下七个月,就能展书识字,其奶妈指“之”与“无”二字,能辨识,试百数次,都不差错;九岁就能暗辨声律。他对才章之厚实,是天性所禀。白敏中当宰相,为白居易请谥,上级官员说谥“文”。后来履道里白居易的第宅终于捐作佛寺。东都和江州人为白居易立祠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