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闲书的曹雪芹有时到了忘我的状态,以至于失踪了一次。这可让曹家上上下下着实着急了一回。
有那么一天,那位曹家太夫人忽然心血来潮,想唤爱孙霑儿过来陪她说说话。丫鬟中有两位名叫明珠和双燕的赶紧答应着,分头出门去找。
等了大约有半个时辰,还没见小宝贝进来问安,这太夫人就有点急了,不禁大声问道:“霑儿呢,怎么还不带他进来?”
正好双燕找了一圈回来,没找着。她脸儿煞白的,还不敢说实话,只是回禀道:“正派人去找,请老祖宗稍等。”
一会儿明珠也回来了,也同样是脸儿煞白煞白的,小声回禀大夫人道:“已经派人去叫了,一会儿就会过来的。正好金凤也不在,说不定是金凤带他上外面玩儿去啦!”
这里说的金凤,是府上专门安排来侍候曹雪芹的一个小丫鬟。这太夫人一听就来气,怒声道:“这,这金凤把霑儿带到哪儿玩去啦?怎么半天都找不着?快!快去把他们找回来!”
实际上金凤倒是在的,她也正为找不着霑儿着急哪!三人见面一嘀咕,金凤告诉双燕和明珠说,她一早儿就开始侍候着霑儿,一步都没离开过。后来霑儿提出要自个儿独自去找一幅什么画,这才离开了一会儿,谁知就这么一眨眼的工夫,他就不见了!
霑儿上哪儿去了呢?金凤找了画楼,又找了书库,就是不见这位小祖宗的身影。这还能再上哪儿去找呢?于是金凤就找了另一位丫鬟茶花,想让她和自己一起去找。
那茶花嘴快,一听说霑儿丢了,就跟金凤说:“哼,外边早就传说那霑儿可不好侍候,要不依着他,他就给你一蹦三尺高,P股上像着了火似的。还说他小小年纪,却从不爱读个正经书,专爱看杂七杂八的野书,还爱在漂亮丫头堆儿里混……”
金凤一听这话就生了气,说:“你都胡说八道些什么啊!外边说这些话的人,肯定都是些坏坯子,你都信啊?人家急在火里,你却闲在水里,还不闭上你的臭嘴,赶紧帮我去找人!”
茶花说:“好了,我也不跟你扯这些闲篇儿了,你就告诉我上哪儿能找到他吧!”
金凤说:“我估摸着啊,这边没有,他说不定会跑到西边的花园里去了。那个地方那么大,我一个人可不敢去。”
茶花说:“行,那我就陪你走一趟。”
这个西园,就是曹雪芹爷爷曹寅苦心经营了30年的花园,里边亭台楼阁,水树山石,布置得曲径通幽,极其复杂,一般人进去,弄不好就会迷路。当时金凤执意要拉茶花一起去找也就是这么个道理。
她俩首先来到的地方是一处驿宫。驿宫也就是当年康熙皇帝南巡,他们曹家接驾,将皇帝接到金陵时皇帝下榻的行宫。她俩一进到那里面,几乎就分不清东南西北。
金凤想想前边的朝房、执事房霑儿是不会去的,于是就从西角门进入,走过戏台、长廊、万春楼、红莲殿,一边走一边喊:“霑儿!霑儿!”然而除了回声,哪有他的身影!
后来两人又爬上一个高台,走到一座大殿门前,只见那门上挂着两把足有五六寸长的大铜锁。从窗棂里望进去,里面有团龙黄垫,还有鸾扇交叉摆放,一切都像是戏台上皇上登临宝座时的模样。
那茶花是和戏班的10多个苏州女孩一起进曹家的,戏班子演皇帝上殿朝见文武百官的戏文时,就常常摆这样的阵式,所以她一看就知道这肯定是皇帝的行宫了,因此很想瞧个仔细。但金凤心急火燎的,拉起她就走。
茶花说:“再让我看看嘛,这里面那么多宝贝,却像是从来没人住过的样子。”
金凤呵斥道:“还不小点儿声!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是当年万岁爷到咱曹家时起坐的地方呀,别人是任谁也不许进去的,还不快走!”
这一说,就将茶花吓住了,于是她俩又沿着石级往下走。东弯西拐的,忽然来到一个池边,只见池壁上嵌有一个用大石块凿成的龙头。那龙头的嘴巴里含着一个圆圆的大石球,有一股泉水从那喉咙里喷出,推着石球滴溜翻滚。之后,那泉水才又倒挂下来,恰恰形成一道瀑布,煞是好看,引得茶花又不想走了,只想在水池边汉白玉栏杆旁的石椅上坐下歇息。
金凤着急,将她一把拉起,继续往前寻找。这回是穿过竹林,来到一个湖边。那湖水碧蓝,平静如镜,所以这个地方名叫“镜中游”。湖上有九曲朱栏板桥,桥头又有一座八角亭,经过这亭便到了钓鱼台。见有一个老者守着,便上前打问:“大爷啊,可曾见过霑儿来这边?”
老汉说:“没见呢!怎么你俩把霑儿看丢啦?这可是要命的事啊!”
金凤答道:“就是。老祖宗正找他说话儿哪,您看急人不急人!”
这时正好大厨房里有个小工来老汉这里领鱼,听见了便接茬说:“急什么呀,这不都快吃中饭了吗?霑儿肚子一饿,也就自个儿回去了。快回去看看吧,没准儿就已经坐在屋里吃饭了。”
金凤苦笑着回答道:“唉,你可不知道我们那位小祖宗,他呀,一看书准入迷。什么书要是让他看进去了,就能不挪窝地一直读下去,哪会晓得肚子饿要吃饭呢!”
一席话说得那老汉和小工直嘎巴嘴,连说:“啧啧,真是奇人奇事,看书还能当饭吃!”
金凤的这一段话,可真是说中曹雪芹的要害了。他是真正喜欢读那些他爷爷搜罗收藏起来的野史和小说啊!这就有点像他后来所写的贾宝玉,放着正经的四书五经不读,却偏爱去读那劳什子《西厢记》一样。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也说过:
曹雪芹自己选择的道路不是功名的道路,也不是杂学的道路。他所选定的是杂作的道路,甚至是比杂作还低级得多的为人所不齿的道路——写作小说。
当然,这些又还都是后话。现在的关键是这个小祖宗究竟躲在哪个角落里读书,读的又都是些什么书?
离开钓鱼台之后,金凤和茶花又到了塔影楼,还是没人。然后她们又去假山洞里找。那洞深而且长,里面曲里拐弯,黑漆漆的。难道霑儿能猫在这里读书?她俩半信不信的,只得扯开喉咙叫喊:“霑儿!霑儿!”
只听那洞内的回声也像是曲里拐弯的既深又长,却不曾听见霑儿的回答。又接着往前摸索着走了好一会儿,渐渐看见天光,这才知道终于走出山洞了。那么,这霑儿究竟到哪里去了呢?难道会自个儿出了园子去看望哪个奶妈了吗?
霑儿幼年时有4个奶妈,有一个还留在府中,其中的两个因为太夫人已经为她们的丈夫捐了功名,有了家产,所以也就回家当太太去了。
但她们仍记着霑儿,凡月头月尾,逢年过节,总是要回府里来看他的,并且一来就会将他搂在怀里问长问短。
那第四个奶妈更年轻一些。她是因为有病才被劝退回家的,所以平时也不敢再进曹府,更不敢来看霑儿这个宝贝,生怕将病传染了,担当不起,因此就只能经常让家人进府来探望探望。
倒是那霑儿自小聪明懂事,一直记挂着她,也说过想出府门去看望她的话。难道他真的会自作主张跑出府去看望她?
想到这里,金凤便决定不再寻找,抱着一点侥幸心理,直接回老祖宗那边复命去了。待她三步并作两步地赶到上房,一见屋子里的几个丫鬟个个脸色慌张,便知道另外几路人马也没找到霑儿,于是就只能硬着头皮来到太夫人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只是哭,说不出话。
太夫人果然生气斥责道:“我又没打你,你哭什么?还不从头说说霑儿是怎么被你看丢的,也好让她们帮你一起找啊!”
金凤听太夫人这样说话,知道她还没怎么生气,于是就收住眼泪,从头道来:霑儿早起就到射圃去射箭练武,回来时一身的汗。奴才想侍候他换衣服,他却急着说要去找一幅什么画,预备过年时好挂。还说就这一身练功服行动利落,找起画来也方便。
奴才想想也是,就由着他到‘百宋千元一廛楼’去找画去了。趁这个工夫,奴才就到小膳房去吩咐准备中饭。另外又七七八八办了几件事,回屋一看霑儿尚未回来,我就赶到‘百宋千元一廛楼’去找他,谁知听那边管事的老伯说:‘霑儿早走啦!’
我问:‘他拿画没有?’
老伯说:‘没拿啊!’
“于是我又往画库去找,心想说不定他看迷眼了,还没找着呢!谁知到画库一看,那边看库房的回说根本就没见他来过。这一说奴才就有点急了,拉了茶花到西园驿宫那边找了一圈,还是不见。就这么会儿工夫,霑儿会去哪儿呢?备不住跑到城里去奶妈家玩儿啦?这事都怪奴才大意,不该放他一个人去找什么画,请老祖宗重重发落吧!”说罢又“嘤嘤”哭泣不止。
太夫人听了半天,虽然心里有气,但也知道现在不是责罚的时候,还是先找人要紧。于是吩咐府里的总管,组织上下人等,各处去找,一时间弄得合府不宁,各种主意纷纷出笼:有说要出赏重赏找着霑儿的,也有说要去求签、测字、问卦的。
反正各种办法都提了出来,个个出谋划策,要找到那曹家的命根子。然而,府里也有这么一人,他倒是并不为此而着慌。这人是谁呢?说来话长。
前面我们说过,曹家世代都是文人,尤其是曹雪芹的爷爷曹寅,爱书如命,自己出版诗词集不算,还组织刻印各种有价值的图书,这就有点像当今办出版社和印刷厂了。
另外,他在花巨资收集各种珍本善本书籍的同时,对于他的特殊爱好——野史、小说,也同样出资购置。因此园内除亭台楼阁外,画库、书库自然也不能少,并且一个个都很成规模。
据确切的资料记载,他家的藏书,光是精本,便达3287种之多。有了书库便要有管书库的人。南方潮湿,尤其是黄梅时节,阴雨连绵,那潮气会顺着地面直爬升到桌面。
书库里的书当然更是怕潮,所以梅雨季过后,晒书、晾书的活儿就已经够那些管理者忙一阵的了。
书破了要补,这补书可是技术活,得细工慢做,所以又有一大批这方面的能工巧匠裱花、补书。这些人在一起便要有人管理,因此整个书库有一个德高望重、学问也大的大总管。前面所说全府上下只有一个不慌的人,指的便是他了。
再说大总管为何不慌呢?因为他心里有底:这霑儿肯定又是躲到小书库的暖阁那块儿去偷看闲书去啦!他这么想着,便行动起来。
当然,年纪大行动不便,做什么事都是慢悠悠。他先慢慢地将那水烟袋放下,咳嗽几声扫扫喉咙,再“咕噜咕噜”喝几口茶水,这才站起来,活动活动腿脚,然后拉起衣襟,提起挂在裤腰带上的那一大把钥匙,朝小书库走去。
老房子暗暗的,他拿钥匙开门就开了半天。按说这小书库锁着门,霑儿又是如何进去的呢?
这书库是最怕有老鼠的。老鼠不仅啃吃书背上的糨糊,而且还会将书页嚼碎了用来铺“床”养小老鼠,所以就要养几只猫,并要在板壁上开个小方窗子,放猫出入。
这个窗子,除了猫知道,书库的大总管知道,再有就是霑儿知道了。霑儿从这扇小窗子里爬进去,到小书库偷看他爷爷藏着的野史小说是常事儿。
那大总管进得门来,先慢慢地习惯了那小书库里面的黑暗,又吭吭咳嗽两声,像是给自己壮胆,又像是在通知里面躲着的人:“哈哈,我来了!”
但等了半天,还是没有动静,他就在心里叹道:“唉,这小家伙,准是看书又着迷了,我这么大声地给他发信号他都没听见。”边想着,边又往里走,直走到暖阁那儿,看到绣墩安静地摆着并没有人。
以前,就在这个绣墩上,霑儿坐着偷看小说,有好几次被他逮着。每回霑儿总是央告:“可千万不许告诉别人啊!”
他从心眼儿里喜欢曹家的这个聪明的独苗,也很高兴他能躲到自己掌管的小书库里来偷偷地看书,并且在心里感叹:“多像当年他爷爷啊!”所以他是不会将这个秘密告诉别人的。
然而,这回却不见霑儿。那么,他究竟在哪儿呢?正在大总管纳闷的工夫,他的眼前忽然一亮:咦,这帷幔那儿,怎么露出一角锦袍?
再仔细一听,还有“呼噜噜”的鼾声从里面传出来呢!大总管不禁喜上眉梢,一撩那帷幔,果然见那霑儿将头埋在翻开的一册书上,正就着从板壁缝里漏进来的阳光,聚精会神地看呢!倒是他身旁睡着的一只老猫,在打着呼噜。
大总管哭笑不得,说一声:“你倒好,外面找得翻天覆地,你却坐在这里看书。来,让我看看,究竟是什么书将你迷成这样?”
他弯腰拿起书本来一看,就是那“看到老也不成器”的长篇小说《西游记》!
§§第二章 卷入宫廷政治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