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遮不住太阳,真理的光芒最终都会透过谬误的阴云照耀在波兰大地上。由于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努力,笼罩在哥白尼学说上的迷雾终于被拨开了。
有许多人对哥白尼的理论表示了赞同和拥护,虽然有些人迫于压力,只是委婉地表达出赞同的意思。
德国威丁堡大学的数学系教授莱茵霍德,就在《天体运行论》发表后的第八年公布了一组根据哥白尼的理论计算出来的星表《普鲁士表》。这个星表受到了普遍应用,流行了80年之久。
1556年,约克夏的费尔特教授编制了一份天文历书,并公然宣称:“在编制这本历书的过程中,我遵循了尼古拉·哥白尼和埃莱斯姆·莱因霍德等权威的教导。他们的著作早已被公认了,而且是建立在真实、可靠和可信的论证基础上的。”
1556年,英国教育学家列科德写的《知识的宫殿》和1600年英国物理学家吉尔伯特写的《论磁石》等著作,都明确而热情地支持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1576年,英国人托马斯·迪格斯在他编著的一本新历书中,除了宣扬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以外,还进一步提出了“恒星天层向着无限远处扩展”的新见解。
在瓦尔米亚,经过几任主教的更换,地球似乎也在神不知鬼不觉地旋转着。
哥白尼的学说由被否定、遗忘渐渐变为被传播、被世人承认了。
尤其是马尔青·克罗默就任主教以来,更形成了一种有利于哥白尼的氛围。1581年,克罗默主教出资在弗龙堡大教堂为哥白尼建造了一块纪念牌。
哥白尼学说的首批信仰者不时地到弗龙堡参观和凭吊,从而引起了弗龙堡神甫会成员对这位早已去世的神甫的怀念和崇敬。
1822年9月25日,也就是300年以后,教皇庇护十世批准并颁布了撤销禁书的教令,其中有这样的话:“那些讨论地球运转和太阳静止不动的著作,根据目前天文学家们的一致意见,准予印行。”
18世纪末,波兰丧失了独立以后,哥白尼成了知识界爱国学者的象征,人们将他作为伟大的波兰人给予纪念。
科学家们纷纷组队到瓦尔米亚收集哥白尼的文物。1802年8月12日,华沙科学之友协会的两名成员塔德乌什·查茨基和马尔青·莫尔斯基第二次进行科学考察。
1796年,法国皇帝拿破仑在托伦逗留期间,曾亲自到哥白尼的出生地参观,还要求市议会修复保存下来的哥白尼的文物。
波兰学者、杰出的政治活动家、教士斯坦尼斯瓦夫·斯塔希茨曾上书华沙王国,请求在托伦为哥白尼建造一座纪念像。
议会批准了这项动议,还收集了资金,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但因维也纳会议之后,托伦城已沦为普鲁士管辖,所以纪念碑一时没有竖立起来。
然而,斯坦尼斯瓦夫·斯塔希茨并未放弃自己的主张。1830年,波兰人民在华沙斯塔希茨广场上终于竖起了哥白尼的纪念像。
在揭幕典礼上,波兰著名诗人尤里安·乌尔辛·汉姆柴维基高声朗诵道:“这个喜庆的日子终于来临了!哥白尼曾以半个世纪的工夫凝眸注视太阳,今天太阳终于把它仁慈的光芒倾注在他的身上……”
1566年,在瑞士和巴黎进行了《天体运行论》的第二次出版。1617年,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天体运行论》进行了第三次出版;1854年,在波兰华沙进行了历史上的第四次出版。
1873年,在哥白尼诞辰400周年的时候,波兰人民在托伦出版了哥白尼的著作。这部著作剔除了原先对哥白尼理论的歪曲和篡改,使这部杰作恢复了本来面貌。
哥白尼的手稿也几经波折,起初为雷蒂克所有,雷蒂克死后几次易手,最后落入布拉格的一家图书馆。
1953年,这部书稿归回波兰,目前收藏在雅盖隆图书馆里。
这正说明生活的磨石,可以使高山变为沟壑,可以改朝换代,但是真理的光辉却永不熄灭。
哥白尼是一位划时代的天文学家,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哥白尼学说的建立,也并不是对宇宙的最终认识,而只是近代天文学的开端。
在那黑暗的欧洲中世纪,教会统治着一切,人们不仅不敢反抗,甚至连怀疑一下上帝都没有胆量。那时候的所谓自然科学研究无非是给上帝的存在寻找证据,为《圣经》增添注释。
哥白尼是漫漫长夜中的一道闪光,照亮了科学发展的征程。哥白尼的理论不仅批判了天文学上托勒密的错误观点,更重要的是,向教会发起挑战,推翻了上帝创造宇宙、创造地球的谬论。
哥白尼的学说扯断了神学捆绑在科学身上的绳索。从此,科学家们只相信自己的两眼、双手和大脑,只相信事实和逻辑,只相信无可辩驳的真理。
作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哥白尼的历史功绩是伟大的。确认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行星之一,从而掀起了一场天文学上根本性的革命,是人类探求客观真理道路上的里程碑。
哥白尼的伟大成就,不仅铺平了通向近代天文学的道路,而且开创了整个自然界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从哥白尼时代起,脱离教会束缚的自然科学和哲学开始获得飞跃的发展。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