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任何人都不可以用轻蔑的语气,无论他是国王还是奴隶。只有最毒的蜂才会用刺。——富兰克林
勤奋的小学徒
科学巨匠富兰克林家境穷困,只读了两年书就失学了,12岁时到一家印刷厂当学徒。
被迫辍学并没有阻止富兰克林的求知欲望。他不满足于当一个机械式的排字工,不像其他人那样只满足于检字排版,交差了事,而是把排字当做学习的好机会。他一边排,一边识字辨义,对所排的文稿内容也能初步领悟。
富兰克林不但在排字中学习,而且不放过一点工余的时间,一有空,他就去找在书店当学徒的小伙伴,向他们借书读。
为了按时把书还给人家,他有时通宵不睡,读到疲倦的时候就用冷水洗洗脸,然后继续读,直到读完为止。他每次都按时把书还给朋友,朋友们见他守信,便非常乐意借书给他。他读了一本又一本,从不间断,所以伙伴们怀着敬佩的心情称他是“读书迷”。
暗中投稿的小作家
读书多了,知识丰富了,富兰克林萌发了写作的冲动。
有一次,富兰克林看到一本刊物《旁观者》,发现里面的文章很好,就凑了点钱把它买下来。
他自己在认为很好的段落下做上记号,逐段逐段地背诵。几天后,他模仿原文的风格写了一篇文章,然后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缺点后,再动手修改。
当时,富兰克林的哥哥开办了《新英格兰报》。他每天都阅读这份报纸,他对这份报纸的栏目风格早已烂熟于心了,很想按这份报纸的要求写文章,但他不想凭哥哥的关系拿去发表。思来想去,他终于想出了办法。
一天早晨,富兰克林的哥哥在门口发现一篇文章,署名陌生。读了这篇文章后,他感觉不错,就在报上刊登出来。
隔了两天,同样在门口,他又发现与上次署名相同的文章,仍感到不错,又给发表了。
几次过后,这个署名陌生的人令富兰克林的哥哥很诧异,他决定弄个水落石出。
一个晴朗的早晨,富兰克林的哥哥终于发现投稿的竟然是弟弟。此后,富兰克林便在哥哥的报纸上不断发表文章。
借书交到好朋友
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曾在一家小印刷厂里工作,他把所有的积蓄都投在了那里,因为他特别想得到为议会印文件的工作。但他却受到了另一个议员的干涉。那个议员既有钱又能干,是印刷厂里的重要人物,他非常讨厌富兰克林。
面对这样的情况,富兰克林并没有灰心,他下决心要让对方喜欢自己。
富兰克林听说那个人的图书室里藏有一本很奇特的书,于是他便给那个人写了一个便笺,假装很诚意,想看那本书;并希望他能把书借给自己几天,以便自己能细细地品味一下这本书的奇特之处。
果真不出富兰克林所料,那人看过便笺之后,立刻派人把那本书送了过来。一个星期之后,富兰克林把那本书还了回去,并特意附带一封信,强烈地表示了对那个人的谢意。
事情过后不久,他们两人在会议室里相见了。以往那个人对富兰克林是爱理不理的,可这次却与以往不同,他不但主动跟富兰克林打招呼,而且还很有礼貌。从此以后,对于富兰克林的每一件事,他都乐意帮忙,久而久之,两人成了很好的朋友。这种友谊一直持续到那个人去世。
富兰克林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在请别人帮忙满足他人的虚荣心的同时,也使他人感受到自己受到了尊重,这样就把敌人化成了朋友。
与自己的缺点进行搏斗
美国建国期间的伟人富兰克林有一个习惯,每天晚上都把一天的情形重新回想一遍。他发现他有13个很严重的错误,下面是其中的三项:浪费时间,为小事烦恼,和别人争论冲突。
聪明的富兰克林发现,除非他能够减少这一类的错误,否则不可能有什么成就。所以他一个礼拜选出一项缺点来与之搏斗,然后把每一天的输赢做记录。在下个礼拜,他另外挑出一个坏习惯,准备齐全,再接下去作另一场战斗。
富兰克林每个礼拜改掉一个坏习惯的战斗持续了两年多。难怪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敬爱也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勇敢的实验者
1752年6月的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一起带着上面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
富兰克林高举起风筝,他的儿子则拉着风筝线飞跑。由于风大,风筝很快就被放上高空。刹那间,雷电交加,大雨倾盆。
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拉着风筝线,父子俩焦急地期待着。此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风筝上的铁丝,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威廉,我被电击了!”随后,他又将风筝线上的电引入莱顿瓶中。回到家里以后,富兰克林用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
富兰克林关于天上和人间的电是同一种东西的假说,在他自己的这次实验中得到了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