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节 不幸滞留英国

  去伦敦的日期已经确定,马上就要动身了。但起程之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还一直没有完成,那就是费斯市长的信一直未能取到。

  市长原来说,他要帮助富兰克林筹措资金;可是他后来又说,会给富兰克林写一些亲笔信,富兰克林到英国后,可以从他的朋友们那里得到资助。

  可是,市长指定领取信件的日期一次又一次延后,直到富兰克林要辞行的时候,他还没有得到。就在富兰克林最后一次取信并辞行时,也没有能见到市长,而是市长秘书布德博士出来见他。

  布德说市长正忙于写信,在开船之前他会到纽卡斯尔去把信件交给富兰克林。富兰克林听后,这才放心离开了。他想,市长先生也许真的太忙了吧!

  回到住所,富兰克林和朵布蕾依依惜别,又辞别了朋友们,便登船离开了费城。

  不久,富兰克林乘坐的船在纽卡斯尔停靠了。富兰克林上岸去找费斯市长。富兰克林到当地政府一打听,果然,费斯先生在纽卡斯尔城,然而他公务缠身,根本就没有时间见富兰克林。

  这次还是市长的秘书出来,传达了市长的口信,并说将把信送到船上去。富兰克林只得回到船上,一心等信。船开前,一个人来到船上,他在向富兰克林招呼。富兰克林一看,原来是艾尔军官,他曾经和市长一起到过富兰克林工作的印刷厂。

  艾尔军官说,市长让送来的信已经交到了船上,到时找船长拿就行了。说完这些,船也要开了,艾尔军官下了船。

  船行了一会儿,富兰克林向船长要那些委托自己面交的信,船长答应到达英国前让他去拿。

  但是,在船已驶入英吉利海峡,航程即将结束时,富兰克林从信袋中翻寻,却找不到一封托他面交的信。富兰克林拣出六七封信,从笔迹看有可能是与他有关的信,因为其中有一封是写给皇家印刷厂的巴斯克特,另几封是写给文具商人的。

  1724年12月24日,商船在伦敦港口抵岸,富兰克林下了船先按信封上的地址找到一个文具商,把信交给了他。

  文具商拆信看过,却愤愤地说:“哼!这家伙完全是个骗子。我已和他没有来往,我也不收他的信。”

  说着,文具商人把信退给了富兰克林。

  虽然在文具商那儿碰了一鼻子灰,但富兰克林并没灰心,他想:“也许店主与市长有过什么误解还没消除吧,我可以再去找别人的。”

  于是富兰克林按照信封上的地址又来到了一家文具店。

  老板看完信后,冷笑着说道:“什么市长,这个该死的大骗子,他还欠我500英镑没还呢!怎么,你是来替他还钱的吗?”

  富兰克林听了这些话后,仿佛一盆凉水从头上浇了下来,满怀诚意的市长,怎么会欺骗自己呢?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他又找出了两封信,准备再去试试看。谁知打听了半天,信封上的那两个地址压根儿就不存在。

  此时的富兰克林才从梦中醒来,原来自己是被市长的酒后戏言愚弄啦!

  现在自己一走几千公里,横渡大西洋,来到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不但自己的梦想无法实现,现在恐怕自己的吃住都没有着落了,更别提回费城的船票啦!

  这下子该怎么办呢?好在年轻人生来乐观,而且有自从离家以来的许多经历,使他并没有因此而被吓倒。

  富兰克林首先找到了一个叫杜诺的先生。这是他在船上新认识的,虽说刚认识,他们已经非常投缘。杜诺先生是一个商人,他来英国办点事,在船上分手的时候,他告诉富兰克林如果有事,可以找他,并给了地址。

  找到杜诺先生后,富兰克林说了自己的事情。

  听了富兰克林的遭遇,杜诺先生首先表示了同情,同时他说:“那个市长肯定是一个骗子,别对他抱什么期望了。”

  “可是现在,我该怎么办呢?我还怎么回费城呢?”富兰克林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

  “既来之,则安之。伦敦是一个十分繁华的城市,印刷业也是相当繁荣的。你可以到印刷厂找一份工作,先解决燃眉之急。”杜诺先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富兰克林点头称是。

  杜诺先生继续说:“你在费城和在伦敦不是一样,都要远离家乡吗?既然来到了伦敦,正好一面谋生,一面再多积累一些印刷方面的知识,将来回到北美去开创自己的一番事业。”

  为了维持生存和积攒回费城的费用,富兰克林听从了建议,开始在伦敦找工作。

  还好,富兰克林很快便在巴托洛巷的一家著名印刷厂找到了工作,印刷厂的老板叫萨缪·博姆。

  在印刷厂,富兰克林的任务是为伍莱斯顿的《自然宗教》第二版进行排字。在排字过程中,富兰克林发现伍莱斯顿有些理论的论证相当不充分,于是他便写了一篇短短的哲学论文,名字叫《自由与贫困、快乐与痛苦论》。

  通过这篇文章,富兰克林批评了伍莱斯顿的那些理论。老板博姆夸赞,这个年轻人不简单,是个有才能的人。

  富兰克林将自己写的文章印了100份,馈赠给了一些朋友,其中有一份偶然落入了一位外科医生手中。

  这名医生名叫朗思,他曾写过一本《人类判断的不谬性》。朗思看过富兰克林的文章后,感觉写得非常好,主动和富兰克林联系,并很快熟识了。

  不久,通过朗思,富兰克林又认识了其他一些英国人,如《蜜蜂寓言》的作者伯纳德·门德威尔、文学博士朋伯敦。

  从此,富兰克林开始和英国的知识界人士交往。

  当时富兰克林每个月拿到工资后,一定会去书店买书。这个身居异乡的游子,尤其对于记载有关雷电的书籍异常感兴趣。

  富兰克林一直如饥似渴地探求着雷电终究是什么东西,但是没有一本书能够解开这个谜团。

  《希腊神话》里面把雷电说成天帝宙斯的武器。教会的经书上则宣称,雷电是上帝发怒的表现。这些都是神话的幻想和宗教的偏见,富兰克林不相信这些,可是又说不出雷电产生的真正原因。

  但是,富兰克林并没有因而放弃探求真理的决心,只要一有空余时间,他仍然坚持去书店看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希望找到一些更合理的解释。

  一天,富兰克林在书店里结识了一位彬彬有礼的学者,这就是朗思先生。朗思先生也常来书店看书、买书,与富兰克林渐渐熟悉后,富兰克林才知道他是一位科学家。

  于是,富兰克林就恭敬地向朗思请教:“先生,您能告诉我雷电究竟是什么东西吗?”

  朗思思考了一下说:“一般人都把它当成上帝的怒火。我觉得至今为止比较科学的解释,应该是它是一种气体爆炸。”

  “什么,气体爆炸?”富兰克林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解释,显得非常吃惊。

  “您的思想可是前无古人啊!先生,您能给我详细说说为什么吗?”富兰克林带着崇敬的神态说。

  朗思笑了,他说:“这是荷兰科学家布尔哈新近发表的见解。我也是从书上看来的。”

  “那雷电究竟是什么气体在爆炸呢?”

  “那只是一个推测,还没有具体的实验来证明。不过我相信,那绝不是什么上帝的怒火,你说呢?”

  “先生说得太对了。我也很赞成您的说法。”

  两个人像相识多年的朋友一样,坐在一起有谈不完的话题。

  从那以后,朗思常常邀请富兰克林去家里做客,经常带他去参观自己亲自种植的植物园。

  令富兰克林更高兴的是,在此期间,他结交了小不列颠街住处隔壁的书商,并达成了借书协议。因此,富兰克林出了一笔不多的费用,便可借阅书商的任何书籍。

  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1725年底富兰克林离开了博姆的印刷厂,在一家规模更大的印刷厂找到了一份印刷工的工作。

  这家印刷厂叫瓦茨印刷厂,位于林肯协会广场。这个印刷厂仅印刷车间就有工人五十多个,印刷和排字有着明确的分工;机器也是大型的,自动化程度很高。

  进入这家印刷厂后,富兰克林成为唯一不喝酒的工人,其余的五十多名工人全都嗜好啤酒如命。

  由于富兰克林经常替嗜酒者垫付酒钱,所以在工人们中间威信很高。还由于富兰克林被公认为是一个高明的幽默讽刺家,所以工人们都非常喜欢他。

  在排字间工作期间,由于富兰克林排字异常迅速,总是被派完成急件。而这类工作的报酬一般比较高,因此他的生活大大改善了。

  另外,富兰克林在瓦茨印刷厂还结识了一位新朋友,这是一个叫伟果的工人。在与伟果的交往中,富兰克林发挥了自己的长项,教会了他和他的一个朋友如何游泳。

  富兰克林熟练的游泳技巧博得了伟果亲友们的赞叹和羡慕,加上在学习上两人对同样的问题感兴趣,友情逐渐加深。

  最后,伟果向富兰克林提议一同去欧洲旅行,靠在各地印刷厂打工维持生活,得到富兰克林的赞同。不过这次计划最终没有成行,因为富兰克林的忘年交杜诺先生阻止了他们空想的计划。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