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节 愤然辞职抗议

  19世纪末的俄罗斯还是一个实行着愚昧而顽固的农奴制的国家,它在亚历山大三世的君主专制统治之下,对社会自由化浪潮加以遏制。

  早在1881年8月,亚历山大三世继位之初,就颁布诏书规定了一系列强化社会治安、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并明确宣布了全国进入紧急状态的几种情况。此外还加大了对罢工、游行等活动的惩罚。

  鉴于教育机构,尤其是大学,是自由思想的策源地,亚历山大三世取消了亚历山大二世给予大学的自治地位。

  1850年,他们怕哲学教授们在课堂上传播革命思想,竟然取消了大学里的哲学课,还把逻辑学和心理学转到神学系来上,因为这里的教学是受圣主教公会监督的,不可能有什么革命思想传播,他们大可以放心。

  沙皇及其官僚对革命的恐惧有时达到非常可笑的地步,尼古拉一世就非常害怕西欧的革命思潮会通过自然科学教材和教授们的讲解传播开来。

  有一次,他参观了积极地引进西方科学的哈尔科夫大学,他对教授们提倡西学非常不满,愤愤不平地表示:“要紧紧关闭通往西方的所有窗口”。

  可笑的是,他一离开,哈尔科夫教育区的督学居然马上下令堵死校园内所有朝西的窗户,而且一堵就堵了将近70年!

  由于俄罗斯上层统治集团推行的逆向改革措施,钳制了思想发展,因此,严重阻碍了教育普及,影响了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

  为此大学生组织了多次的学潮,由于门捷列夫的正直、求实,不愿苟合,都使他在遇到反专制的学潮时,坚定地站在学生一边。当然,这些举动也使统治者感到极不舒服。

  1879年,门捷列夫由于支持圣彼得堡的学生运动,被列入暗探局的黑名单,在一份暗探局呈交给沙皇的报告中写道:“如果学生方面再发生任何示威游行就将门捷列夫等人逐出圣彼得堡。”沙皇的批示是:“做得好!”

  学生的激情是遏制不住的,由于莫斯科大学学生被捕,圣彼得堡大学的学生于1890年3月18日,又一次举行大规模的学潮。他们举行集会讨论向政府提出高等教育民主化要求和拟定请愿书的问题。

  请愿书的要求很简单,只有下面几条:

  第一,根据学校章程选举校长和教授,成立学校法庭和学生法庭,承认学生社团。

  第二,所有中学毕业生,不论信仰和社会地位,不需要秘密鉴定,都可以自由进入大学。

  第三,教授们有授课的自由。

  第四,取消检察院的警察职能,禁止降低工资,恢复圣彼得堡大学的科技文献协会和学生阅览室。

  一切准备就绪后,学生们邀请教授们参加了这个会议。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感染了门捷列夫,当学生们决定请他们所敬爱的门捷列夫老师把请愿书递交给教育部部长捷良诺夫伯爵时,门捷列夫二话没说就接受了这个任务。

  门捷列夫心里十分明白,眼下是亚历山大三世统治的最黑暗的年代,是一切稍有生气的事业都受摧残和压迫的年代。担负这个递交请愿书的任务是不容易的。

  望着学生们一张张充满期望的脸,门捷列夫心中又生出了追求真理,为真理而战的宁死不悔的决心,他郑重地保证说:“同学们,我首先是一个老公民,我一定把请愿书递给捷良诺夫部长。”

  自从门捷列夫把请愿书交给捷良诺夫以后,大家都在翘首企盼,一天,过去了,没有音讯;两天,眼看就要过去了,就在黄昏时分,门捷列夫终于接到了一封由捷良诺夫寄来的信。

  众人簇拥着门捷列夫,看着他非常严肃地缓缓拆开信封,大家屏住气,集中精神,紧张地注视着信封中的信件。

  当门捷列夫打开那封信件,大家看见其中的内容时,都愤怒了。原来这是学生们用真情所写的请愿书,竟然被退了回来。

  上面还用红笔批道:“国民教育部长命,请愿书退还给现任五等文官门捷列夫教授,因为部长以及为圣上效劳的任何人员都无权接受此项请愿书。致门捷列夫阁下。1890年3月16日。”

  门捷列夫面对着这打着官腔的一纸批文,愤怒至极,毅然辞去圣彼得堡大学教授的职务以示抗议,并于夏季由大学迁往新寓所。

  当捷良诺夫拒绝宣读请愿书和门捷列夫辞职的消息传出后,大学生运动的反专制情绪更加高涨。学校当局被警察带进了学校,进行了血腥的镇压,逮捕了许多人,抗议被镇压下去了。

  物理数学系主任向圣彼得堡大学校委会提交由大学50位教授和全体老师签名的请愿书,强烈要求门捷列夫留下。这封信是写给门捷列夫的:

  “尊敬的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校委会得知您打算离开我们学校,这个消息不能不让您所有的同事大吃一惊,他们已经习惯于把您当作圣彼得堡大学的一个门面。我们认为您是我们圈子里的人。我们因此而骄傲。我们深信,失去您这样伟大的科学家对我们学校的实力不可能不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校委会一致决定恳请您收回离开学校的打算。愿您不会对我们热忱的恳求无动于衷。”

  看完这封感情真挚的来信,门捷列夫的心暖暖的,但是他离开学校的心意已决,他谢绝了大家的好意,在一片白色恐怖的气氛中,举行了离开圣彼得堡大学的最后一次讲演。

  他望着台下那无数双热情真挚的眼睛,面对着成千上万热爱着他也被他热爱着的学生,他的眼睛湿润了。这里曾经是他的希望,是他最挚爱的一片热土,可是过了今天,他就要永远地离开这里了。

  在这最后的讲演中,门捷列夫想的还是教育,还是他曾深深热爱着的学生们。

  他说:“建立大学的目的不只是为获得文凭、学习课程,这仅仅是一个方面。大学唯一的真正的精神是对真理纯粹、完美的理解。”

  带着太多的不舍,带着太多的遗憾,门捷列夫结束了他的讲演。在离开之前,他对大家说:“祝愿你们能够通过最平和的方式找到真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恳切地请求大学:在我退席的时候,不要鼓掌。”

  在一片寂静的肃穆中,人们目送着门捷列夫的背影消失,大家觉得他的背因为长期地工作更驼了,他的头发因为日夜地操劳更白了,可是他的形象却因为人格的魅力,变得更加的高大了。

  别了,亲爱的圣彼得堡;别了,可爱的同学们;别了,三尺讲台;别了,我心爱的实验室;别了,工作了33年的圣彼得堡大学。

  在这里执教的33年当中,门捷列夫始终是精神饱满,热情百倍地辛勤工作着,然而却没有受到重视。相反一次次地遭到排挤。

  门捷列夫的一切美好计划和希望都和这所大学分不开,当个人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成为整个社会悲剧的缩影时,这种悲切的感觉刻骨铭心。门捷列夫干脆一个人搬到了一个名叫华西里耶的小岛上,离群索居。

  这件事情同样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有很多人推测,门捷列夫在受到这次打击后会就此消沉,甚至有的人说,门捷列夫会放弃俄罗斯,到别的国家去搞科研。

  这些推测不是空穴来风,当初的门捷列夫确实是消沉了一段时间,但是这台开足了马力的机器,怎么能够彻底地闲下来呢?当初确实有很多国外的知名院校邀请门捷列夫前去讲学,进行实验研究等,但是爱国情怀如此深厚的人,怎会放弃自己的祖国呢?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