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探讨元素间规律性

  生活便是寻求新的知识。科学的种子,是为了人民的收获而生长的。——门捷列夫

  门捷列夫是一个教学非常严谨的人,作为无机化学教研室主任,他觉得自己更应该将无机化学这门课程讲好。

  他翻遍了所有的无机化学课本,阅读了许多当时有名的化学家的著作,还时不时地在别的教授讲课时去旁听。他吸取众人之长,勤勤恳恳地准备讲义。

  自从他讲授无机化学这门课以后,深深感到化学还没有牢固的基础,化学在当时只不过是记述无数的零碎事实和现象而已,甚至连化学最基本的基石元素学说也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这种状况对学生掌握这门科学十分不利。

  门捷列夫意识到编写一本无机化学的教科书是多么的必要。当时的化学课本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版本都有内容陈旧、体系混乱的毛病。

  门捷列夫决定动手写一本新的无机化学的教材——《化学原理》,他将这本书进行了定位,规定它立足于大多数化学家所能接受的新原理,反映化学理论和实践的一切最新成果。

  门捷列夫是从来不会把自己的计划束之高阁的。当他找齐了资料后,便开始了教材第一卷的编写。

  第一卷前言写得非常顺利,于1869年3月就出版了。当众人都在期待下面的章节的时候,门捷列夫却忽然犯难了。

  “这本书我究竟要以什么作为贯穿始终的线索呢?怎么写才能够让它条理清楚,让人一目了然呢?”门捷列夫又开始整理资料,可是越整理越是糊涂。

  世界上各种元素组成的无机化合物不过5万多种,含碳的有机化合物则有300多万种。当年门捷列夫编写《有机化学》时,分门别类,有条不紊,两个月就写完了,可现在他着手编写《化学原理》时,却感到无从下手。他觉得这些化合物都交错地掺杂在一起,想写这个,可是写着写着就跑到了别的上面,而且越跑越远。

  线索!门捷列夫意识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没有找到能够将书贯穿在一起的线索。

  当时人们所知道的元素只有63种,它们之间相互反应,生成各种各样的化合物,这些元素的性质没有任何两个是相同的,彼此反应形成的化合物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气体,有的是液体;有的没颜色,有的是蓝色、黄色、红色;有的软,有的硬;有的加热变硬,有的加热变软等。

  这些无机物之间杂乱无章,要把这么多元素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一五一十地讲出来,会让人听得头发晕。

  而教授们讲解的时候也无规律可循,他们都按照自己认为最方便的顺序:一般从氧讲起,因为氧元素在自然界分布最广;有的则先讲氢,因为它是最轻的元素,当时各个元素的原子量就是相对氢而言的;也有的人把铁放在最前面,因为它是用途最广的金属;也可以从金讲起,因为它是元素中最贵重的;还可以从最少见的铟讲起,因为它是最“年轻”的、刚发现的。

  门捷列夫在学习和工作中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作风。他认为,修建科学的大厦光有材料不行,还需要计划、协调,这样才有可能取得成功。他不是一个盲目的收集材料的人,他是一个善于用独特方法处理素材的科学家。

  针对无机化学面临的混乱世界,门捷列夫坚信,自然界并不存在杂乱无章的现象,如果看到自然界呈现出杂乱无章,那只是由于人们对自然界认识得还不够。化学元素之间存在某种“一般规律”,这种“一般规律”还有待于人们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

  他说:“当我在考虑物质时,总不能避开两个问题:物质有多少和质量是怎样的?就是说,有两个概念,物质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我相信物质质量的永恒性,也相信化学元素的永恒性。因此,自然而然地产生出这样的思想:在元素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

  当时,大多数科学家热衷于研究物质的化学成分,醉心于发现新元素,但很少有人整理和概括这方面的材料。虽然一些有识之士也曾探索这方面的理论,但由于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不断遭到攻击,研究的人越来越少。

  夜深了,门捷列夫站在窗前遥望着夜空,不断地问自己:“我应该怎么做呢?寻找化学元素之间的规律,是件纯理论的工作,是很难有结果的研究,甚至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我真的要做下去吗?”

  这时,他仿佛听到天空的一角传来巴赫的钢琴声,他仿佛听见巴赫在说“能用简单的主题,呼唤出整个世界”,他仿佛看见康尼查罗那执着的身影。

  是啊,巴赫虽饱受嘲讽,却在音乐史上树起了一座里程碑;康尼查罗的观点虽一开始不被接受,他却是为化学研究的正确方向勇于探索的孤胆英雄。对!我要知难而上,要为了自己的信念坚持下去。

  于是,门捷列夫开始了自己执着的钻研。他将整个过程分为两步:

  首先,对前人在同一问题上的工作进行尽可能多地了解、熟悉、掌握,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指出失败的教训与成功的希望,使下一步研究工作少走弯路。

  其次,对所掌握的大量资料进行比较、核对和验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整理工作,对于一些有疑问的,根据其化学性质并利用原子价、当量、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某些修正。

  在化学元素之间寻找其相互联系的工作,最早做出努力的是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

  正如人们所评述的那样,如果把波义耳描绘成左手握着气筒,右手举着木槌,正奋力敲钟为化学世界报晓的先驱,那么拉瓦锡就应该被描绘成左手握着水银曲颈瓶,右手指向天平的领路人。

  拉瓦锡否定了古希腊哲学家的四元素说和三要素说,建立了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化学元素的概念:

  “如果元素表示构成物质的最简单组分,那么目前我们可能难以判断什么是元素;如果相反,我们把元素与目前化学分析最后达到的极限概念联系起来,那么,我们现在用任何方法都不能再加以分解的一切物质,对我们来说,就算是元素了。”

  在1789年出版的,历时四年写就的《化学概要》里,拉瓦锡列出了第一张元素一览表,元素被分为四大类:

  气体,光、热、氧、氮、氢等物质元素;简单的非金属物质,硫、磷、碳、盐酸素、氟酸素、硼酸素等,其氧化物为酸;简单的金属物质,锑、银、铋、钴、铜、锡、铁、锰、汞、钼、镍、金、铂、铅、钨、锌等,被氧化后生成可以中和酸的盐基;土质,石灰、镁土、钡土、铝土、硅土等。

  这个分类只能是个尝试,其中有很多不是元素,也没有触及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此为发端,到周期律发现的百多年间,由于新元素的大量出现,认识元素之间规律性方面的工作不下几十起之多。

  这些工作,一方面逐步清除了那些并非真正的元素,如光、热、石灰等;另一方面逐步地将越来越多的元素依照其理化性质变化情况,联系在一起。其中有代表性的工作有:

  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把元素分为三类,即负电性元素、过渡性元素、正电性元素。他试图以元素的本质来分类,稍微有些进步。

  1851年,英国医生普劳特第一次试图把所有的元素统一在一定的秩序下。他根据当时测定的原子量都近似整数,并且是氢原子量的整倍数,提出所有元素都是由氢原子构成的假说。它们的性质之所以不同,无非是因为所含有的氢原子多少不同罢了。

  普劳特的假说过于牵强,化学家的权威责问他:“氢的原子量是1,为什么许多元素的原子量不是整数?”

  普劳特不能说出让人信服的理由,他的新观点不得不被认为是臆造的。但他第一次从原子量方面来研究元素之间的关系,影响较大。

  到了1829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在探索元素的原子量和其化学性质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对元素进行局部分类,提出“三元素组”的分类法。

  从已知元素中抽出15种,分为5组:锂钠钾、钙锶钡、氯溴碘、硫硒碲和锰铬铁。

  德贝莱纳发现,某三种化学性质相近的元素,如氯、溴、碘,不仅在颜色、化学活性等方面可以看出有定性规律变化,而且同组元素中,中间一个元素的性质介于前后两个元素之间,而它的原子量正好是前后两个元素原子量的算术平均数的近似值。

  “三元素组”分类法,向人们揭示了元素的原子量和元素的性质之间确实存在着内在关系,为人们指明了探索元素规律的方向。

  1850年,德国药物学家培顿科弗提出,性质相似的元素原子量相差常为8或8的倍数,并对“三元素组”分类法进行了修正,把一些原子量相近、性质相似的元素加进相关的组中去。

  尽管他找到的规律仅能说明局部,而且使人感到偶然性的成分更大,但是,这种从事物本身来说明事物,寻求联系,由定性到定量的过渡却代表了本质上正确的新方向,开了寻找元素间规律的先河。

  他的工作启发了一批科学家开始进一步研究相对原子质量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1862年,法国化学家尚古多创造了一个“螺旋图”。他把当时已发现的62种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有序地标在圆柱体表面的一条上升的螺旋线上。他惊奇地发现:

  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竟出现在同一条垂直的直线上,如Li-Na-K;Cl-Br-I;S-Se-Te等,和德贝莱纳的“三元素组”极为相似;同一条母线上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差值,大多数接近某一个常数16;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又有性质相似的元素出现在同一条母线上。

  根据“螺旋图”,尚古多第一次提出元素的性质有周期性重复的规律。他于1862年和1863年,向巴黎学院提交的有关这方面的三篇论文、图表和模型,由于其与某些元素化学性质的事实不尽符合,而遭到拒绝。

  虽然尚古多的螺旋图并未在周期律的发现史上起到应有的作用,但是它却向元素周期律迈出了有力的一步。

  1864年,德国化学家迈尔出版了《近代化学物理论》一书,发表了第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这是迈尔在详细研究各元素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按照元素原子量的顺序编排的“六元素分类表”。

  这张表将每组3个元素扩大到了每组6个元素,排列的顺序也是按照原子量的大小为先后,各组中相似位置的后面元素的原子量与前面元素的原子量之差非常接近。

  这张表按原子量排成顺序,对元素的分族做得已经很好,有了周期表的雏形。只可惜表中元素还不及当时已知元素的一半。

  这张表当时没有引起化学界的关注,迈尔教授放弃了。

  1865年,英国工业化学家纽兰兹把当时已知的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顺序加以排列,发现从任意一个元素算起,每到第八个元素就和第一个元素的性质相近,就像声乐的音阶一样。

  于是,他把各种元素按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排成了有几个族系和周期的周期表,并将其称为“八音律”表。

  可当1866年3月,纽兰兹站在伦敦化学会的讲坛上,满心欢喜地报告了自己的发现后,不仅遭到漠视,而且被人挖苦。

  “如果按原子量把元素挨着排列起来,就可以得到重要的定律的话,那么按元素的名称的第一个字母,依照字母表的顺序排,又将发现什么呢?”

  最后的结果是,人们对纽兰兹的发现不屑一顾,甚至连他的论文也未能在会刊上发表。纽兰兹在遭到别人责难时退缩了,中止了自己的探索,未能将碰到鼻尖的真理揭示出来。

  这一百多年有价值的探索,并未能在科学界得到公认,其根本原因是未能找到有说服力的、内在逻辑条理明晰的结论。尽管这些工作对局部、个别、部分元素颇为有效,但对全局、一般、整体来讲,缺少必然性的描述,而这恰恰是建立周期系统应当完成的历史任务。

  这些化学前辈们没能够揭示化学元素的最终规律,究其实质,或是对这一自然规律的存在本身表示怀疑,或是对人揭示这一规律的能力表示怀疑。

  门捷列夫在综合分析了化学元素漫长的发现过程后,更加坚定了揭示真理的信念,坚信规律存在的客观性和可能性。

  他认为某些元素有着极大的相似性,而这些相似性绝非偶然,一定有某种内在的依从性。一切的元素,应该毫无例外地有着某种特征,既决定它们之间的类似,又决定它们之间的差别。

  知道这点以后,就可以把所有的元素连同它们那不计其数的化合物,全都排成十分整齐的行列,像按照个子高低把士兵排成一队一样。

  门捷列夫独自漫步在涅瓦河畔,落日的余晖洒在水面上。他仍然在苦苦思索着那个古老的命题,想从中找出一种“能用简单的主题,呼唤出整个世界”的规律。

  他坚信,总有一天会找出这条贯穿于整个化学世界的规律,而事实上,有许多前人在一片黑暗中摸索前行,并使它初见端倪。

  门捷列夫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拉瓦锡是化学的先驱,拉瓦锡以数学和物理为手段,在一个牢固的基础上去建立崭新的化学。14年的苦心孤诣,14年的不懈探索,14年的不被人理解,终于建立了新的燃素说。

  过去,人们认为铁、锡、铅等金属是由燃素和灰渣化合而成的,而拉瓦锡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事实恰恰相反,灰渣是金属与氧化合成的,这就确定了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

  拉瓦锡把当时已确定的33种元素分为酸类、氧化物、硫化物、盐类和磷化物。这就是拉瓦锡用他的理论,甚至他的身躯为元素的研究铺出一条走向正确的路,虽然他这一声报晓并不高亢,他也在走出开头的几步后就倒下了,但后继者们永远不会忘记他。

  普劳特,一位伦敦临床医生,他在1875年以匿名的方式小心翼翼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想想吧,在形形色色的元素中,既有像氢那样容易燃烧容易爆炸,同时又很轻的气体,也有像碘那样极易升华,变成紫色蒸气的气体;既有像磷那样能在暗处放出奇妙光亮并能发生各种激烈反应的元素,也有像氮那样能在空气中大量存在但又几乎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的元素;既有像钠那样遇到氧气能立即黯然失色的元素,又有像铂那样总能呈现着美丽光华的元素……这些形形色色的元素,难道真是彼此毫不相干,各自毫无联系,总是杂乱无章,没有秩序和规律吗?

  来看看吧,有很多元素的原子量,都是氢的原子量的整倍数,其中,有13种是整倍数,有24种接近整倍数。那么,是否可以大胆地假设,所有的元素,都是由氢原子组成,因而氢是所有元素的“根本元素”呢?

  普劳特医生的理论像一首浪漫的钢琴曲,对元素的规律作出了大胆的猜测。这一猜测引发了化学家们的大讨论。一时间大家争论得十分激烈,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829年,德国化学家贝莱纳提出了名为“三元素组说”的假说。贝莱纳认为:在各种元素中,存在着许多“三元素组说”,每组元素在性质上特别相似,比如氢、溴、碘为一组,钙、银、钡为一组,它们的性质非常相似。

  “三元素组说”虽然没有能够完全揭示出元素内部的联系,但它毕竟提醒人们注意到:元素之间并非毫无关系,而是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规律。

  之后,德国的罗塔·迈尔教授推出了“六元素表”。这比起“三元素说”来,显然更进了一步。他力图揭示出元素之间内在的规律和秩序,但“六元素表”推出后,没有引起化学界的关注,迈尔教授放弃了。

  巴黎矿山学校地质教授尚古多在1862年向世人推出了他的“螺旋图”。他先做出一个圆柱体,再把它纵向分为16等份,然后在圆柱体表面缠绕螺旋线,并依元素原子量的多少在螺旋线上排列元素。

  把原子量为1的氢排在1号纵线与螺旋线相交的点上,原子量为3的锂就排在第3号纵线处螺旋线相交的点上,以此类推,当把所有元素排完以后,人们就会发现: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都不约而同地排在同一条纵线上。

  尚古多的这一理论本是正确的,可由于螺旋图中的元素排列不够完善,理论的解释也晦涩难懂,因此它的问世不但没有受到欢迎,反而受到嘲讽,被搁置一旁。

  英国青年化学家纽兰兹历经三年研究,把已知的62种元素,按原子量递增排列,称之为“八音律”。因为他发现:从某一元素开始数到第八个元素时,该元素便与第一个元素具有相似的性质,这就正如音乐中的音阶:123456712……到第八个音阶,便会重复与第一个音阶相似的声音。

  可当1866年3月,纽兰兹站在伦敦化学会的讲坛上,满心欢喜地报告了自己的发现之后,他的研究成果就像石沉大海,几乎没有激起任何赞成的浪花,倒是有讥诮和挖苦。有人说:“如果按原子量把元素挨着排列起来,就可以得到重要的定律的话,那么按元素的名称的第一个字母,依照字母表的顺序排,又将发现什么呢?”

  最后的结果是,人们对纽兰兹的发现不屑一顾,甚至连他的论文也未能在会刊上发表。

  化学界的前辈们已经在黑暗中摸索了很长时间,门捷列夫相信,真正激动人心的高潮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天快亮的时候,是最黑暗的时候。总有一天,会有一声高亢嘹亮的声音,让天下被阳光普照。

  他觉得自己正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只要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坚持下去,他就一定能够拨开这困惑了人们多年的迷雾。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