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从科举转向医学

  沉脉主里,有力里实,无力里虚,沉则为气,又主水畜,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食。沉涩气郁,沉弱寒热,沉缓寒湿,沉紧冷痛,沉牢冷积。——李时珍

  明代嘉靖十九年秋(公元1540年),那是一个月夜,李时珍记得非常清晰,因为就在这一天,他决心彻底与科举告别。

  烟波浩渺的江水上,一叶孤舟顺水漂流。李时珍和父亲坐在船头,喝着闷酒,远处的圆月在水里荡漾,仿佛是此刻李氏父子的心,起伏不定。李时珍从这清冷的水中月里,看清了自己的十年寒窗路。

  父子俩人相对无言,但都在为一件事伤感,那就是科举,只不过一个是因为自己儿子没考上,一个是因为自己没有实现父亲对自己的期望。

  李言闻望子成龙的科举梦又一次破灭了,他想不通儿子才华四溢、满腹经纶,竟然不为主考看重,落得个榜上无名,第三次赴武昌应乡试,仍然失败而归。

  不过李时珍的心情却比李言闻还要好点,因为他毕竟年轻,脑子灵活。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啊,他李时珍还这么年轻,真正的生活才刚刚开始。考不上就考不上吧,我努力过了,我无悔了。

  只不过,唯一的遗憾是辜负了父亲对自己的殷切期望,自己没有走上仕途,让父亲伤心了。

  李时珍抬起头,看着父亲面色憔悴、神情沮丧的样子,他心里很不好受。他很少盯着父亲看,在自己的眼里,父亲一直是最坚强的,是不可战胜的,平时李时珍喜欢一切都按父亲的意思做,因为他感觉父亲永远是对的。

  这时,第一次,李时珍感觉到了父亲的脆弱,父亲的无助。现在自己已经成人了,自己要独立面对这个家庭,自己要挑起生活的重担了,父亲身上的担子,自己要接过来,让自己的家庭运转起来。

  为了转移父亲的情绪,李时珍把一直藏在心里,已经思考多时的学医问题说了出来。

  李时珍对父亲说:“父亲,我一直在思考医学上的一些问题。有很多东西,一直没机会和您说,正好趁现在这个机会,和您谈一下吧!”

  李言闻从失神的状态中回过神来,在确定了儿子正和自己说话后,就随便“嗯”了一声。

  李时珍说:《孟子·告子篇》上讲:心之官则思。《内经》上也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这两部书里都说,心脏是主管人的思维活动的。儿仔细思考了这个问题,觉得这里说得不对。

  本来,《内经》上说过,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疫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按这种讲法,是人脑主宰我们的视觉、听觉和运动器官的。

  “再往深处想,我们思考问题时,是心在想,还是动脑子想呢?读书读久了,是头昏头痛,还是心昏心痛呢?显然这主要是前者。所以,儿以为,脑才是六神之府,思之官。”

  李时珍这番独出心裁的言论,使父亲颇为震动。他从振兴家庭无望的失落中回过神来。

  《内经》是祖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总结和阐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后代的中医理论的发展,可以说都起源于《内经》。《内经》上提出的心是思之官,千百年来有学问的人都视为真理,医经、儒经都这么叙说。儿子却敢向传统挑战,提出怀疑,真不简单!

  李言闻并不保守,他只不过是对儿子寄托的希望太大,一时缓不过劲来。现在,他也慢慢想开了,自己都没有实现的愿望,为什么非要儿子实现呢?儿子已经努力了,这就够了,这就是自己的好儿子。

  李言闻听着儿子的议论,仔细地琢磨着,儿子这番议论还真有点道理。

  李言闻不由得感叹: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我这几年来,天天督促儿子面壁苦学,尽了最大努力,发奋读书,几乎丢了命。

  但是,老天不遂人意,三次应试都名落孙山。万万没有想到,儿子仅凭着家族的影响,自己平时关于医药学有意无意随便说说,他就记在心里,对‘心之官则思’竟动了脑筋,作了如此深刻的见解。

  自己行医数十年,也曾著书立说,但对于这么重大的医学问题,却从未产生疑虑,真是庸才!

  “儿子果然聪明颖悟,才智过人,勇于探索。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既然儿子在医学上能够如此钻研,何不让他跟着我学医呢?别让他像我那样了,为了科举白白耗费了青春,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李时珍见父亲沉默不语,便把自己想放弃科举考试,跟随父亲学医的想法说了出来。这个念头在他心里许多年前就有了,但是为了显耀门庭,不辜负父亲的期望,他藏在心里不忍心说出来。

  看来,科举仕途与李家这一代还是无缘,自己的志向也不在这里。于是,李时珍趁父亲思想已经转变,便把多年来深思熟虑的话说了出来。

  李言闻看着为应试累得瘦弱不堪的儿子,心头不禁涌出无限爱怜。李言闻并没有听到儿子的话,不过从儿子的表情,他就知道儿子要表白什么,儿子在重演他的悲剧,那个传说的笑话中,运气再也不敲门,儿子要等的是真正的学问本事了。李时珍决心从此放弃科考,随父学医。

  李言闻觉得儿子的选择不能说最佳,但也算是条好的出路了。于是,他默默地点头同意。

  李言闻最后痛苦地喃喃说:“为什么我李家父子两代都是同一个命运?我能治别人的病,却治不了自家的命。难道那朱衣神也是趋炎附势之辈?只对着富家豪门点头。想那顾家小公子还小你三岁,都在前年成进士了。”

  顾家是蕲州城里有名的大户,顾家大公子顾问,18岁便中了进士,在福建当了多年大官,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理学名家。

  顾问归隐后回到家乡讲学,在阳明、崇正两座书院中开课授徒。由于顾问名气很大,全国各地都有人慕名到蕲州拜他为师,已有学生数百人。

  顾问的兄弟顾阙,当时合称“二顾”,虽然年纪不大,已经被视为理学宿儒了。

  顾阙也经常和哥哥在蕲州的崇正书院、阳明书院讲学,四面八方来蕲州听讲学的很多,弄得“二顾”名气比公侯卿相还大。

  李言闻虽然答应了李时珍不再应考举人,但要求他学医之前,先去拜顾问为师。

  既然不再应考举人,身上没有负担了,李时珍可以免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误,超脱出来看一看顾问讲的理学是什么样的理学。

  都是读的朱子一本书,为什么他们顾家人都会进士及第?李时珍就考不上一个举人。看清了真正的学问本事何在,再来决定学不学医。

  李时珍去拜师听讲了,回来后告诉父亲说:顾问讲的理学还是老样子的理学,看不出其中有什么真正的学问,也没有什么有可以实际应用的本事。

  这就像当时一些还有点头脑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它本质是“禅学”。既然是说禅,那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就是佛祖拈花,迦叶会心。

  这种玄妙的东西,不是李时珍喜欢的。他心里看重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是治蛇虫咬伤的蚤休,是那一味起死回生的黄芩汤。

  李时珍这时心意已决,他毅然写了一封“求父允儿学医”的决心书,其中有诗一首,诗中这样写道:

  身如逆水船,

  心比铁石坚,

  望父全儿志,

  至死不畏难。

  看到儿子学医的决心,李言闻终于点头了,他不想把儿子逼出毛病来,到时可能后悔都来不及。

  幸亏是李言闻点头,如果是那传说中的朱衣神点头,也许最多不过是又多了个当时的名宦大儒,而绝对不可能造就出中国科学史上流芳百世的一代医药家。

  李时珍就这样开始正式学医了。

  这样,从23岁开始,李时珍就弃文从医,继承父业,走上了医学的道路。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