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七节 走上专业写作之路

  其实在1836年之前这两年,狄更斯的生活并不如意。

  1834年他父亲再次因为欠债而入狱。狄更斯费尽千辛万苦,才凑足钱使父亲结束牢狱之苦。

  1835年,为了维持家人和自己的生活,他不得不好几次向别人借钱。但他与父亲不同的是,他从来都及时地把债务还清,而且分文不少。

  到了1836年,狄更斯的生活可以用“时来运转”来形容。这一年他的生活中发生了两件大喜事。

  2月的头一个星期,《博兹随笔》销路走高,几天之后,一家刚成立的查普曼和霍尔出版公司提出邀请,请狄更斯写尼姆罗德俱乐部历险的故事,他们每月付给狄更斯14英镑。

  历险记将分月连载,而作者的任务就是给一位名叫罗伯特·西摩的漫画家写一些无关紧要的文字说明。这位滑稽画家读了狄更斯的一些特写之后,很欣赏狄更斯的写作才能,便请他给将要画出的一些漫画写说明文字。

  故事中说:这个俱乐部的成员相约出外狩猎、钓鱼、游玩,一路上由于他们自作聪明,常常弄巧成拙,发生了许多滑稽事。

  而狄更斯知道,给漫画配文字绝非易事,他告诉凯特说:“这件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但报酬确实诱人,而且这对我也是一次考验,我难以回绝。”

  出版商愿意仅仅是想把这部连载搞成一个滑稽的故事,他对狄更斯说:“我们确信你是唯一能做好这个工作的人选,我们需要你这样一个优秀的创作者。”

  但狄更斯慎重地想了想,他表示了反对。

  “首先,我虽然生在外地,在乡下还待过一段时间,但我除了酷爱各种旅行,却算不上什么狩猎、钓鱼的高手;其次,作品的主题缺乏新意,这些陈旧的东西早就被人用滥了。因此,我主张我们应该根据文字,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如果你们同意,我将按照我自己的方式来写这部作品,我要展现更多的英国社会场景和人物。”

  出版商表示赞同狄更斯的主张。

  狄更斯的朋友却告诫他说:“这是一种低级的出版社,这项工作只会让你费力不讨好,还可能会毁了你的前程。”

  狄更斯却坚定地回答说:“不!我要试试我的能力!”

  于是,他开始着手第一期《匹克威克外传》的创作。

  小说采取分若干卷逐期发表的形式。在第一期里,狄更斯便确定了为后来世人皆知的匹克威克那独具特色的容貌举止——他的眼镜、白背心、紧身裤、小而圆的肚子、逍遥地翘在背后的上衣尾巴,还有“堂吉诃德”式的性格: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制服恶人,及由此出现的种种喜剧场面。

  3月,狄更斯把他在弗尼瓦尔旅馆刚租下的一套房间精心装修了一番,他要把这里当做新房,迎娶他的新娘凯特。

  他在装饰一新的房间里走来走去,他手里拿着刚刚领到手的正式结婚证书,兴奋得像个孩子:“哈,再过两星期我的夫人就要进门了!”

  4月2日是一个大晴天,在这让人神清气爽的好天气里,查尔斯·狄更斯与凯特在切尔西的圣卢克教堂举行了结婚典礼。而这时,正好是第一期《匹克威克外传》刊登后两天。

  婚礼非常简单,客人除了双方两家的亲戚,只有汤姆·比尔德一个外人。

  婚礼结束后,狄更斯和凯特去肯特郡的乔克村度蜜月。但他们仅仅度过了一个“蜜周”,狄更斯就变得烦躁不安起来。

  温柔贤惠的凯特觉察到了丈夫的情绪波动:“亲爱的查尔斯,你有什么心事吗?”

  狄更斯只好抱歉地说:“亲爱的,对不起,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我放不下我的艺术创作,心里老是急着回伦敦。”

  凯特不愿影响丈夫艺术创作的热情,只好与狄更斯早早地返回了伦敦。《匹克威克外传》第一期,是匹克威克组建俱乐部的故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他们回到弗尼瓦尔旅馆,狄更斯就看到了西摩为第二期《流浪艺人的故事》设计的草图,他觉得这些草图没有很好地表现出人物的神态,他决定请西摩来与他面谈。

  西摩比狄更斯大12岁,他在当时已经是个颇有名气的画家了,而且他神经过敏,容易激动,他已经不止一次与文字作者闹翻过。

  狄更斯出于想说服西摩采用自己的远为丰富的构思去取代关于这本书的原始设想,因此给西摩的信尽量写得谦恭、谨慎:

  尊敬的西摩先生:

  我早就有意给您写信,想借此对您表示由衷的感激,因为您为我们共同的朋友匹克威克先生呕心沥血,殚精竭虑,而大作效果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如果您肯劳驾重挥如椽大笔,本人将不胜感激。

  我将非常高兴地恭候您带着您的新作一起光临!

  狄更斯

  狄更斯在阐明了自己的修改意见之后,他又补充了几句:

  您笔下的房间家具精美无比。我之所以冒昧地声言这些意见,是因为我相信您一定是会乐于考虑这些意见的,就像我乐于把它们奉献给您,期望得到您的指正一样。

  西摩果然应邀前来了。

  狄更斯表现得非常真诚、谨慎和客气,因为他知道,能与西摩这样一位享有盛名的画家合作,肯定会让《匹克威克外传》增色不少。

  而西摩的眼里却充满了蔑视:你只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孩子,是一个狂妄自大、自以为是的小文人,怎么还敢说我的草图中的人物不吸引人,而且还说其中一个“令人生厌”?

  狄更斯虽然尽量表现得态度诚恳,但他决不会让步,他知道自己的目标,并决心无论如何要达到这个目标。而这件事只能由一个人说了算。

  西摩由于自己的自尊心和艺术家的虚荣心都大受伤害,结果两个人不欢而散。

  西摩这个人心理有巨大缺陷,他回到家中,在这种愤慨、挫折之下,竟然一时冲动,在自己花园开枪自尽了。

  如此一来,出版商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本来,匹克威克是西摩想出来的,他们曾经指望借西摩的名气而使这部书畅销。

  但现在,第一期销路平平,而西摩这一死,前景更加渺茫了。刚刚开业的出版公司负责人不知道该不该终止连载。

  但狄更斯表现出了坚定的自信心:“你们要相信,我有能力和信心去完成它!”

  这又使他们重新鼓起了勇气,他们又重新物色画家。最后,他们选择了狄更斯极力推荐的漫画家菲兹。

  菲兹原名叫哈布洛特·布朗,刚给狄更斯的一篇小品《三头下的星期天》画过插图。

  他们的合作非常成功,菲兹准确地把握住了狄更斯作品的神韵,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作品人物的漫画味。

  《匹克威克外传》由此得以继续连载下去。

  匹克威克先生和他的俱乐部的成员,为了研究社会风俗,扩大见闻,从伦敦出发,走遍全国各地,在路上不断地发生一些趣事。

  匹克威克是一位绅士、学者,性格开朗,讲仁爱。他是个老单身汉,虽然已年过50岁,但仍然那么天真、善良,言行滑稽可笑,常常闹出笑话,有时甚至被人误解,弄得狼狈不堪。

  他很少出门,对社会知识少得可怜,结果旅行的第一天就倒了霉。因为他出于好奇,记录了马车夫的谈话,马车夫以为他要去告密,于是他被莫名其妙地痛打了一顿。他只好自认晦气,但决不还手打人。匹克威克就是这样以仁爱为怀,反对暴力,就连多次欺骗他的流氓金格尔进了监狱之后,他也不计前恶,关怀备至,终于使金格尔受到感化而翻然悔悟、弃恶从善。

  现在,狄更斯已经能够从容自如地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写下去了,他越写越放松,越写越顺畅。

  狄更斯开始写这部书时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构思,只是边构思边写作,因此作品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但作家笔下的匹克威克形象却栩栩如生,他那幽默滑稽的举止受到了人们的喜爱。特别是不久后,狄更斯感到他自己的“堂吉诃德”缺少一个“桑丘”,于是便添了一个人物——撒姆·韦勒,更增添了小说的喜剧色彩。

  撒姆·韦勒是一个马车夫的儿子,在他身上体现着英国劳动人民机智、勇敢、正直、善良、乐观的品质。他热爱生活,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对丑恶行为具有强烈的憎恶心,因此他忠心耿耿地帮助匹克威克克服了种种困难。真实而有趣的撒姆成了当时英国街谈巷议的人物,小说风靡一时。

  这部书逐渐得到了一批读者的欢迎。

  到了1836年秋,匹克威克的名字已经传遍英国,甚至比首相的名字还要响亮。而刚满24岁的狄更斯也已经成为了英国名头最响的作家。

  《匹克威克外传》中的有些片段,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它包含了许多英国小说中最精彩的幽默篇章。

  就拿《匹克威克外传》一书中打官司的场景作为例子:匹克威克先生的房东巴德尔太太追着他不放,想敲诈他,诬告他撕毁了一个婚约,可这位可敬的绅士从来没考虑过这门亲事。

  下面是巴德尔太太的律师布茨弗茨先生辩护的开始。

  布茨弗茨先生站起来,和福格简单交谈了几句,把长袍往肩上拉了拉,整理好假发,冲法官发了言……

  狄更斯对这一审判场景的描述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他把一件很简单的案件,通过律师布茨弗茨和法官斯塔瑞利的戏剧性的话语和思维逻辑,完全颠倒了过来。狄更斯显然无意对司法程序本身进行批判,而是着意通过这种戏剧化的审判过程,来揭示传统的保守的资产阶级所宣扬的所谓公正、平等和自由。

  这里有讽刺,但体现为一种严肃的幽默形式。狄更斯借助于高超的语言技巧,把一个严肃的审问场面变得滑稽。狄更斯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使对方的行动自动表现出滑稽可笑。在“喜剧精神”反对“虚假严肃”的战争中,幽默是“特洛伊木马”。

  狄更斯通过他的幽默的语言,把整个世界都喜剧化了。在他那里,恶及恶行成了一块木头,他在上面缝上一点布,使之变成一个木偶。他用自己细致入微的观察、记录,加上他那丰富的不可思议的想象力,把世界变成一个幽默的世界,进而变成一个童话的世界。

  这里面没有任何对英国司法程序的公开批评,对任何一个旁听过,或者现在仍在旁听英国的一桩诉讼案件的人来说,这些程序是极为确切的。

  一个等待陪审的法官读了狄更斯关于审判那一节的描述之后,他感到简直不可思议:“一个非法律界的人士能如此熟谙法庭事务,还没有一个作家能像他那样逼真地再现法庭审判时的气氛和感受。与法律诉讼有关的所有方面几乎无一不涉及并具体化了。”

  18世纪的伦敦,上至维多利亚女皇,下至贩夫走卒,人们疯抢刊载狄更斯的小说的报纸。

  当时,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在床上计算自己不多的时日,以争取在死前能读完刊载《匹克威克外传》报纸的最后一期。牧师为他做临终祷告,当牧师离开房间的时候,听到他说:“感谢上帝,我刚读完《匹克威克外传》最后一节,这下我可以瞑目了。”

  一时间,许多商人也都争着以这个喜剧人物为自己的店铺或产品命名。“匹克威克式”的外套、手杖、雪茄纷纷应运而生。甚至有人给家里养的宠物也取了文章中的名字。人们相互开玩笑时,也把对方呼作“塔普曼”或“文克尔”。

  只要每个月《匹克威克外传》一出版,一些小报就竞相摘录转载。一些盗印者、剽窃者、改编演出者都从其中大发横财。

  《匹克威克外传》第一期只印了400份,至1837年11月,至15期时预定者超过了40000份,经历20个月终于连载完毕。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