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前145~前87年),字子长。他出生于一个史官世家。其父司马谈在汉武帝时任太史令,他利用汉初以来收集到的各类历史文献,着手写一部史书,去世前嘱司马迁完成其未竟之志。司马迁少怀大志,以著史为己任。
司马迁青年时期四处游历。所到之处,他考察风土人情,参观名胜古迹,访问耆老故旧,收集整理资料,扩大了胸襟和视野,增加了对社会现实的了解。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著作《史记》。不幸的是,司马迁著书后的第七年,遇到了“李陵之祸”。这一年,李陵兵败匈奴而降,司马迁因替李陵辩护而触怒了汉武帝,被下狱治罪,受了宫刑(即阉割)。这是司马迁一生中的重大事件,对司马迁的生活、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李陵之祸加深了他对社会的认识,使他认识到统治者的残忍和世态炎凉,决心“隐忍苟活”、著书雪耻,使《史记》成为他的“发愤”之作。
受宫刑对司马迁来说,是一种难以忍受的侮辱,是对司马迁精神和肉体的无以复加的摧残。但司马迁是一个有抱负、有远见、有血性的人,他有着非同一般的生死观。他赞赏的是那些能够隐忍一时、成就大业的历史人物,而瞧不起那种浑浑噩噩、庸庸碌碌的人。他认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种崇高的生死观常常反映在《史记》里。司马迁高度赞扬了陈涉和蔺相如在生死关头所做的抉择;至于像韩信受辱于恶少年,伍子胥面对楚王的缉吏所表现的隐忍退缩,司马迁也是赞同的。因为大丈夫抱有命世之才,正当暂忍一时之困辱,以图日后之功效;他还以一系列历史人物遭遇苦难后发愤著书的事迹鼓励自己。
受宫刑后,司马迁以他的非同寻常的生死观,顽强地与黑暗邪恶势力抗争,完成了这部伟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