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屡遭磨难愈挫愈勇

  萧伯纳到达伦敦之后不久,就收到了父亲寄来的汤森地产公司的工作鉴定书,这是他亲自去公司找老板开的。对萧卡尔而言,这是他唯一能帮儿子的了。

  同时,萧卡尔每周都从磨坊生意寥寥无几的收入中挤出1英镑寄给萧伯纳。萧伯纳深知父亲的艰辛,他在努力地四处寻找工作。但是,他依然抱定自己的信念,不去找办公室的工作。而是到报社、杂志社、出版社去应聘工作。

  这两个月来,他不止一次地敲开一家家报社、杂志社的大门,希望寻找一份文字工作。他自信地对接待他的人说:“我相信自己的能力,我一定能干好这份工作!”

  但人家却总是怀疑地瞧着这个年轻的异乡人:“请问你是哪所大学毕业的?以前在哪家报社干过?”

  萧伯纳坦白地说:“我没有上过大学,以前也没有做过编辑或记者,但是我从幼年时就读过大量的名著,我懂得音乐和绘画,我的知识都是自学的。我相信……”

  对方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对不起,我们不接收没有学历的人,请另谋高就吧!”

  这天,萧伯纳又走在伦敦的街头上,他已经十分疲倦了,嘴唇干得都裂开了。

  他来到一家报社门前:“啊!泰晤士报社!这是一家驰名世界的报馆啊!”萧伯纳脸上露出一丝欣喜,他迈着长长的腿,几步就来到门前,推开门走了进去。

  他平定了一下紧张的心情,敲响了主编室的门。

  里面传出一个威严有力的声音:“进来!”

  萧伯纳走了进去,他开门见山地对主编说:“先生,请问您这儿需要文字编辑吗?”

  主编把身子向后靠了靠,从眼镜后面投射过两道锐利的目光,认真地打量了这位莽撞的年轻人一番。然后温和地问:“你想试一试吗?”

  萧伯纳真诚地说:“希望您能给我一个机会。”

  主编似乎被他的自信打动了:“你叫什么名字?”

  萧伯纳也放松了一些,他的幽默劲又上来了:“乔治·伯纳·萧,20岁,爱尔兰人,没读过大学,以前也没做过编辑,只做过5年公司职员。”

  主编一下被他的回答逗乐了:“小伙子,泰晤士报社是不可能接纳无名之辈的,你能理解吗?”

  萧伯纳庆幸自己遇到一位说实话的主编,他明白了主编的意思:想进这个圈子,光靠勇气是不够的,必须拿出成绩来证明自己。

  两个月来积压在心头的愁闷和茫然一下子都被主编这句话冲散了,他从容地辞别主编:“先生,谢谢您的指点,我告辞了,请您留意一下这个名字:乔治·伯纳·萧。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前辈,后会有期。”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萧伯纳回到了家中。客厅里还在响着那种初学琴者极不熟练的“叮叮咚咚”声,母亲还在教学生呢!

  萧伯纳走进厨房,他找了块面包,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在外面奔波一天,又舍不得花钱下饭馆,他已经饿坏了。

  学生们都走了,贝西发现厨房的灯亮了,就喊了一声:“乔治!”

  萧伯纳走出来:“妈妈,有事吗?”他感到很难为情,他又白跑了一天,而且他已经打算近期不再找工作了。

  母亲把他领进客厅,指着桌上说:“你看哪!玛丽安的父亲给你写了封推荐信。”

  萧伯纳听母亲提起过,玛丽安的父亲在当地很有声望,他是一家银行的经理。这封推荐信,不知道母亲是费了多大的劲才求得的。

  自从萧伯纳来到伦敦,贝西已经找了好些认识的人给他写推荐信,但他一封都没有用过。

  萧伯纳看了母亲一眼:“妈妈!”面对着母亲苍白而瘦削的样子,他欲言又止,因为他知道,现在由于一些家长都纷纷把孩子送到那些“十二课次速成”的歌唱班去,母亲已经越来越难招到学生了。

  母亲的学生少了,家里的收入当然也就少了。

  贝西看着儿子吞吞吐吐的样子,不由起了疑心:“你到底到什么地方应聘去了?那些推荐的单位竟然没有一个愿意试用你吗?”

  萧伯纳不想再隐瞒下去了,他决定向母亲坦白,他尽量放缓语气说:“妈妈,其实我从来没用过您给我的那些推荐信。因为,我不想再做办公室的工作了。”

  贝西吃了一惊,她一下皱紧了眉头:“你说什么?”她感觉儿子变得比当年更不可想象了。

  萧伯纳努力说服母亲:“妈妈,我离开都柏林来伦敦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不再从事浪费时间的办公室工作了。我已经浪费了宝贵的5年,所以从现在起,我必须抓紧时间,专心投入我毕生的梦想,去做我应该做的事,我想……”

  贝西狂怒地打断了儿子:“别说了!我!可惜我还……你真是你爸爸的儿子,你就跟着他学吧!将来成为一个一事无成的酒鬼就好了!”

  说完,她转身走进自己的卧室,“砰”地一声把门关上了。

  萧伯纳呆呆地站在客厅里,脑子里一片空白。过了好久,他才心情沉重地走进自己的卧室里。站在窗前,望着漆黑的暗夜,心里痛苦地呐喊着:“为什么没有人理解我!”

  他无心睡眠,坐在桌前,提笔给爱德华写信:

  伦敦不是天堂。我在都柏林时曾抱着多么天真的想法!以为伦敦给爱好艺术的人们提供了充分的机会。最可笑的是,我的头脑近来被政治和宗教塞满了,简直避之不及!

  伦敦有大礼拜堂620个,小礼拜堂423个,《圣经》讲堂291个,天主教堂90个!你知道,我对宗教向来是抱着讥讽态度,而现在却被迫时时和它打交道。伦敦的艺术气氛远没有原来想象的那么浓厚。

  在伦敦,虽然暂时找不到艺术方面的工作,但我仍不打算去坐办公室。我准备潜下心来将我构思已久的小说写出来。

  你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理解我、欣赏我的才能和执著抱负的人。我虽然遭受了磨难,但一点儿也没有灰心,甚至越战越勇,激情满怀,因为我要征服伦敦!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