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译诗”秋日里,寒山苍翠更浓郁,溪水潺潺流淌不停息。我手倚拐杖立柴门外,临风细听那晚蝉鸣啼。渡口边降下落日,村落里升起炊烟。仿佛又遇到古时的接舆,你酒醉疏狂,在我五柳先生的门前,放声高唱。
“赏析”此诗着力表现的,是秋日辋川恬静的风景。
秋日,原来苍翠的山色渐渐转为枯黄色了,山中的秋水潺潺流动着。一山、一水、一秋树秋叶、一秋溪秋水,辋川秋景渐出。
心境平静的诗人拄杖斜倚在柴门之外,静听着傍晚树林里的秋蝉鸣唱声。秋山本静,着一蝉声,更显其静。这种静谧正是王维所爱赏的。
夕阳西沉,挂在渡口以西的天边;村落里袅袅升起炊烟。这是一幅闲静的农村景象。二句诗,一句一景,几可与陶渊明的田园诗媲美。诗歌把裴迪比作接舆,把诗人自己比作陶渊明作结,可见,诗人对渊明是很仰慕的。
当然,此诗与渊明的田园诗是有别的。渊明写田园风景,满怀着对村舍草木的爱悦,而王维此诗所要表现的,是他见此风景而有的闲情逸致。王维闲则闲矣,奈何不能臻渊明“真”的境界。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诗”大雨刚刚过去,山谷格外空寂。夜晚悄悄来临,秋凉天气清新。明月皎皎,萤光洒满松林。山泉潺潺,清水在石上流淌。竹林传来阵阵喧闹,是洗衣女在归途中嘻笑。莲叶在水中轻轻摇动,是晚归的渔舟顺流而下。任随春光消逝芬芳尽,秋色美景仍可挽留人。
“鉴赏”将山中秋日的黄昏描绘得令人迷恋。王孙是反用了《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诗意,说山居的景色特别诱人。王孙,指诗人自己。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译诗”晚年我独爱清静,万事全不挂在心。自知不能献良策,何不如返回旧居的山林。松林中吹来凉爽的风,我宽解衣带舒展轻松。明月从山间升起,莹光照着我拨琴弦。你问世间穷通的道理,请听河浦深处的渔歌。
“鉴赏”晚年归隐,自称对万事已不关心,恬淡豁达;但从诗里可以看出来,又并不完全如此。第三、第四句就显然有点牢骚,可见诗人的心境并未完全超脱。用“渔歌入浦深”来劝慰张少府,也含有自我安慰的心情。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译诗”不知香积寺在何处,我行走了几里山路,终于登上入云的高峰。小径深藏在参天的古木中,看不见行人的踪迹。深山密林似有晚钟鸣,回声荡漾不知来自何方。山泉流淌碰岩石,潺潺的水声含呜咽。太阳透进青松林,草深树密光影凉。春霭淡淡缭绕山林,寺旁的空潭更显幽深。身心安然入静境,如制毒龙去妄心。
“鉴赏”在“过”之前还不知寺的所在,寻到云峰里又只听到不知何处传来耳际的钟声,全诗没有一个字写到寺,所写的都是寺外的环境,更见古寺的无限幽深。
送梓州李使君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译诗”千峰万壑古树参天,杜鹃鸣啼山野传遍。一夜风雨透山林,百道飞泉如挂树梢间。汉家女织橦花布,纳税交官府。巴蜀人争芋田种,常引起诉讼。昔日文翁在这里尽心教学,巴蜀气象新。今当更努力,莫要依赖先贤不进取。
“鉴赏”先写梓州崇山峻岭的景物和风土人情,以见这地方还不怎么开化,在使君的治下当然会效仿先贤做出新的成绩。但就诗的艺术表现力来看,是前四句的宛转奇妙,有情有致,才得以成为佳篇。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译诗”中年我已有心向佛,晚年迁家到南山底。兴致一来我必独漫游,快意佳趣只有我自知。闲情漫步到水尽头,坐下仰望白云飘浮。偶与林中老叟相遇,谈笑不停忘了归期。
“鉴赏”通篇写归隐后的闲适之情,一切随遇而安,非常恬淡。写景亦是写心,蕴含着一种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