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李颀

  李颀(690-751),籍贯不详。开元二十三年(735)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因久不升迁,愤而辞职,复隐于颍阳。之后,醉心于炼丹求仙。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其诗内容涉及面较广,尤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擅长五、七言歌行体;气势奔放、跌宕多姿。七律虽存世不多,然颇为明人所推崇。

  古意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译诗”有志气的男儿应当远征戍边,少年勇武的幽燕健儿,更应效祖国驰骋沙场。打赌胜负,战场上分高下,从来都将生死置之度外。陷阵杀敌锐不可挡,威武刚烈须髯怒张。昏暗的云层笼盖原野,将士们骑着白云般的战马,遥望远方的家乡,不报答国恩誓不返回。一位年方十五的辽东少妇,善于弹奏琵琶,又擅长歌唱跳舞。一曲凄凉婉转的出塞曲,掀动了三军将士的心,人人顿时泪下,如同大雨滂沱。

  “赏析”盛唐国力强盛,北方夷狄未敢窥边。征戍之士的豪气也绝非衰微之朝的军队所可比拟的。这首诗里,诗人就这样赞颂戍边战士的豪气:他们从小在幽燕之地为客;在战场上从来就是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他们挥剑杀敌,使得敌人胆寒;他们怒须蜷曲,如同猬毛怒张。他们在塞外严寒之地征战,不消灭敌人誓不归家。诗人只用寥寥数语,就写出了一群英勇的战士形象。

  但豪杰也有柔情之时。当听到少女弹出的琵琶里充满出塞作战的乐声时,英雄们纷纷落泪。何则?毕竟离家太远、离家太久了啊!征战之事他们无所畏惧,但思乡之情却能使他们黯然落泪。

  诗语沉雄浑厚,诗境苍凉,我们仿佛能看到英勇善战的战士们遥望南天的动人景象。

  送陈章甫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吏停舟渡不得。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译诗”四月的南风,吹得田野里的大麦金光泛黄。枣花还未凋谢,梧桐叶已长得又密又长。早上辞别青山,到日暮黄昏依然还看得见。骑马出门与友人饯别,青山为伴,坐骑鸣叫,我多么思念生长的故乡。陈侯心胸坦荡性格豪放,前额宽广仪表堂堂,满腹经纶博览古今,怎肯屈身沦落草野。他从东门买来佳酿,与我们同饮共醉;心轻飘扬,人世间万事万物如同鸿毛。他有时醉卧不知白天黑夜,有时将内心的清高,寄托于碧空中的孤云。长河风急浪高,天昏地暗一片,往来的船只已停止摆渡。郑国的游子我还未返家,洛阳的行客你却望空叹息。你故乡亲朋好友众多,罢官回去,他们对你不会另眼相待?

  “赏析”作者的朋友陈章甫罢官回家,李颀作此诗送别。

  诗歌先点明送别时间:正是四月,南风拂人,小麦已黄,枣花未落,桐叶成荫。然后诗人夸赞陈的为人:陈章甫为人坦荡,相貌奇伟;胸有学识,心轻万事。醉歌豪情,仰望孤云。一个“孤”字,正可视作陈章甫孤高的人品的写照。如今这样豪放、这样有才情的人要别诗人而去了,诗人不免感到惋惜。

  这首诗为送别之作,但绝无儿女沾巾之态,写得豪放,也很感人。

  琴歌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译诗”主人置备了上等的好酒,宴请大家乐醉今宵。一位琴艺娴熟的人,拨动琴弦为酒宴助兴。明月已升上城头,未入巢的乌鸦到处乱飞。凄冷的寒霜凋伤万木,寒风侵衣心生寒意。铜炉中的炭火融融暖人,明亮的华烛为晚宴添辉增色。艺人先弹《渌水》后奏《楚妃》,曲曲美妙婉转动人。

  “赏析”这是一首写听琴的诗歌。

  听琴的时间是夜里,弹奏的是像《广陵散》那样美妙的乐曲。未弹之前,月光凄清地照着城墙,乌鸦有的栖息了,有的还在纷飞:深秋的霜露已凋零了树林,凉风拂入人的衣襟。屋里有铜炉生暖,有红烛高照。弹奏的先是《渌水》,后是《楚妃》,四座之人屏息静听。最后,曲终人散,诗人已奉命要去一千里外的淮河,今晚听完了这美妙的琴声,明天就要开始上路了。

  此诗写听琴,但不写弹琴者的神态,不直接写琴声的美妙,而是先写出一种听琴的环境,烘染出一种听琴的氛围,然后再写听琴后的感受——琴声仿佛有助于诗人的行色,就戛然而止了。至于琴声究竟如何,读者自可想象。

  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董夫子,通神明,深松窃听来妖精。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乌珠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进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译诗”昔日蔡琰精通音律,翻笳调谱成了凄凉幽婉的《胡笳十八拍》琴曲。胡人听后涕泪横流,泪水浸湿了身边的野草,汉使看着归来的文姬,悲切得寸断肝肠。古老苍茫的边塞边城,熊熊的烽火也透着胡地的寒气。荒漠阴沉悲凉,大风起处飞雪狂舞。董君妙手拔动琴弦,琴声骤起,好似惊风吹落周围的木叶。他美妙的琴声,神灵为之感动,藏于深山的妖魔鬼怪也飘忽而至静静偷听。急弹慢奏,抑扬顿挫,皆能得心应手。胸中流淌的洋溢激情,凝聚在手指往复回旋之间。百鸟散尽的空山,琴声又把鸟儿召回;乌云笼罩的原野,琴声把乌云驱散云开见日。沙哑的琴声,像雏雁离群在漫漫的黑夜,辛酸地哀鸣;像胡儿恋母,断断续续的哭泣。山川江河为之静寂,百鸟为之不再歌唱。琴声幽咽,唱出了乌孙公主思乡,文成公主远嫁的哀怨之情。琴声弹奏得深沉,凄婉,忽然变调就轻盈飘洒起来。如长风吹林,林涛怒吼,像急雨打屋,滴答清脆。时而如泉水喷射树梢飒飒地响,时而像野鹿在堂前呦呦鸣叫。长安城中,房给事的官署在宫廷东面,与天子的宫门相对。房公才高位重轻薄名利,但却赏识董君的琴艺,入夜只盼董君抱琴而至,为之奏上一曲以度良宵。

  “赏析”这是一首出色的写听胡笳诗。

  相传蔡文姬曾奏胡笳,作《胡笳十八拍》,她的弹奏,曾使胡人落泪、汉使断肠,她的弹奏也使古戍和大漠更加苍凉、长安郊区更加萧瑟。这一段叙述,为听董大弹胡笳作好了气氛的铺垫。

  这董大弹奏胡笳,更是了得:连深山里的鬼神也来偷听了;他弹奏时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使得空山中散飞的百鸟聚集到一起凝神谛听,使得原本阴郁的天空也放了晴;这胡笳声像雏雁晚上失伴发出凄惨的叫声,也如呜呜咽咽的胡儿恋母声;河流因此平静,百鸟也很安宁……胡笳声高亢时,又如长风吹林,暴雨堕瓦;如进泉,如鹿鸣。这一段直写听胡笳的效果,连用比喻,写得出神入化。然后归结于房给事的住处、房给事对董大的赏识。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译诗”从南山采来一节青竹,做一支精美的觱篥。这种乐器原产龟兹,流传汉地后曲调高昂新奇。凉州友人为我吹奏乐曲,声调悲凄幽沉,邻居听之叹息不已;浪迹异地的游子,闻之思乡泪流不止。世人只知听曲谱,无法知晓其中深沉的奥妙。出自觱篥的乐声,有时如狂飙万里,在大地上翻卷往来;有时如枯桑老柏,在呼啸的寒风中哀吟战栗;有时如九只幼小的凤凰,低声细语争相乱鸣。乐声激昂如龙吟虎啸一起迸发,乐声低沉如万物寂静秋意萧森。忽然转调奏出悲壮的渔阳鼓曲,就像黄云压顶,大地一片昏暗。觱篥转而奏出轻快悠扬的乐曲,就像徐徐春风拂弄垂柳。宫苑里争相斗艳的繁花,使游人眼花缭乱。除夕之夜,高堂上明烛辉煌,听一支乐曲,饮一杯美酒;一杯一曲,一曲一杯,直到星稀酒尽曲终。

  “赏析”此诗是诗人听安万善吹觱篥后写的一首赞诗。诗先写制作觱篥的材料和产地。安万善吹的觱篥,能令邻人叹息、远客下泪。他吹奏的效果,如寒风吹动枯桑、老柏,飒飒作响,如雏凤啾啾的鸣声,如龙吟虎啸迸突而发,万籁发出的声响都像到了九天似的。忽然,乐曲发出《渔阳掺》那样悲壮的音调,空中的黄云也显得萧条、白日也显得黯淡了。乐曲再度变而为杨柳小调,听之如睹上林苑中繁盛的百花。

  此诗写了乐曲的四次变化:悲凉——萧索——奋激——平和,每一次变化都用贴切的比喻来形容其效果。这种写法,为以后的韩愈、李贺、欧阳修、苏轼广泛运用,写听音乐诗遂成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品种。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