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李白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容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诗”巍巍天山,苍茫云海,一轮明月倾泻银光一片。浩荡长风,掠过几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汉高祖出兵白登山征战匈奴,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很少看见有人庆幸生还。戍守兵士仰望边城,思归家乡愁眉苦颜。当此皓月之夜,高楼上望月怀夫的妻子,同样也在频频哀叹,远方的亲人呵,你几时能卸装洗尘归来!

  “赏析”唐朝国力强盛,但边尘未曾肃清过。李白此诗,就是叹息征战之士的苦辛和后方思妇的愁苦的。

  诗的前四句是典型的李白诗风:它们显现出玉门关附近广袤肃杀的战场。战场上空有苍茫的云海,云海之中有明亮的月亮,月亮之下是一片荒芜的战场。战场上北风呼啸……

  开辟战场是迫不得已的事情:从来征战之地少见有战士活着回来的。那些戍边的战士在前方打仗,他们的妻子则日夜思念着他们。诗人从戍边的战士的猜想而写出:那些思妇登楼北眺,少不了会有长长的叹息之声。

  当此明月之夜,有此两地思念。李白对此是很同情的。

  子夜吴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译诗”长安城里皓月当空,千家万户忙忙碌碌捶捣布帛。秋月秋风送砧声,传到边关递深情。哪日才能荡平敌寇,亲人呵!将从此不再远征。

  “赏析”前一首诗写征战之人对妻子的想念,并设想她会在高楼叹息等待自己归去。这首诗则正面写思妇的思念和愿望:

  在一个凄清的秋夜里,长安城被明亮的月光笼罩着。但长安城里此刻并不平静,家家户户都在捣衣。秋风起了,长安城里已有寒意,何况北地边塞呢?那里大概已寒风刺骨了吧!这些思妇的思念之情,犹如长驱千里的秋风,无穷无尽,更何况这秋风就是从北边、从他们戍边的地方吹来的呢?念及此,她们更加想念起玉门关外的他们了。但是这战争怎么会这样无休止地进行下去的呢?何时才能平息北方虏骑的侵扰,她们的男人能回到长安与她们团聚呢?

  这是一个朴素的、迫切的愿望。这个愿望不仅仅是这些思妇们的,也是诗人李白的。

  长干行

  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译诗”还在头发刚覆盖额头的童年,我们就折枝攀花玩游戏。你跨着竹竿当马骑,相互投掷青梅逗弄嬉戏。同住一个地方,两颗天真幼稚的心灵,几乎没有半点嫌疑。十四岁懵懂与你结为夫妻,羞涩时时泛上脸庞。面壁而坐低头不语,任你千呼万唤,也不回眸看你一眼。十五岁才晓事不再羞涩,眉宇间展现感情的微笑,一心与你同生共老。我常存美好的愿望,夫唱妇和长相厮守;你不会久别不归,我也不会登上那让人心碎的望夫台。我十六岁正值豆蔻年华,你却离家远行,来去都要渡过那险滩瞿塘峡滟滪堆。五月春水高涨湍急,我不得不为你的船只安全担心。峡江两岸的猿啼,声声哀切响入云霄。家门前你留下的踪迹,处处都长满了青苔。青苔又深又厚,简直无法清除。落叶纷纷,今年的秋风来得特别早。进入八月来,双双蝴蝶在西园草丛欢快飞舞,触动了我的伤心处,孤寂地坐等红颜慢慢地衰老。何时你能出巴返家,首先要预写书信来家。迎接你哪怕路途千万里,就是跋涉到长风沙,我也要把你相迎。

  “赏析”这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男女结合了。这位女子对爱情很专一,愿意忠贞不渝地守着丈夫。但丈夫出了远门,到三峡一带去了。女子思念着丈夫,设想丈夫在三峡孤苦危险的生活。门前零落了,石阶生苔了,秋风又起了,可是丈夫还没有回来。女子目睹成双成对的飞蝶而暗自神伤,原来姣好的容貌今已渐渐憔悴枯槁。丈夫何时能来家信呢?要是他要回来了,她就是到千里之外去迎接他也不会嫌路途遥远的。

  不光是思念,其实这位女子也有了怨恨:为什么你一去就杳无音讯、不再惦记我了呢?

  诗歌从女子自小写起,一直到苦苦地思念远行之人,写得婉转动人。诗歌富于民间气息和南朝乐府民歌气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因此成为男女从小相悦的代词。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