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说法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上至沙皇,下到寻常百姓,人人皆爱,被誉为最著名的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生于1840年,接着是顺利地学习、工作和创作,完成10部歌剧、3部芭蕾、6首交响乐以及无数的其他体裁的音乐作品。
虽然一些传记对柴可夫斯基无端的寂寞和深沉的痛苦,描绘得绘声绘影,穿凿附会。只是这些折磨心灵的真正原因,长久以来一直是无解的谜。
1893年11月6日凌晨,突然结束了他那瑰丽的一生。这一年,音乐家的个人声誉急剧提高,事业达到了辉煌的阶段。他的溘然长逝使人们对他的死亡充满了好奇。
100多年以来一直存在着疑点重重的官方说法:在彼得堡爱乐厅指挥第六号交响乐《悲怆》之后,柴可夫斯基在其弟马德斯特和其他家人的陪同下,走进涅瓦大街一家名为莱涅拉的时髦餐厅,苦于口干舌燥的他,要了一杯水解渴。次日音乐家患病,医学人士确认正是这杯带有霍乱病菌的水,使得柴可夫斯基因而感染霍乱,几天后便与世长辞。
与霍乱无关
虽然所有的努力都无法斩钉截铁地为柴可夫斯基之死下定论,却得出大量的间接证据,推翻死于霍乱的说法。
当时年纪才20岁的俄国著名文化活动家谢尔盖·加吉列夫写道:“柴可夫斯基死后遗体被安置在敞开的棺材里。”此措施似乎违反彼得堡检疫的规定——死于霍乱者的尸体不宜公开示众。
另一否定霍乱之说的理由是:进出涅瓦大街莱涅拉餐厅的尽是名流冠盖,在这深具上流社会风味的餐厅用餐,这里的饮用水都是经过煮沸消毒后才送上餐桌,柴可夫斯基或是其他任何顾客不可能因此感染霍乱,况且餐厅自开业以来从未有过客人因就餐而肠胃不适的前例。
用餐感染霍乱的奇怪说法甚至在当时也是疑点重重,无法令人信服。问题在于,柴可夫斯基多年来身受肠胃病之苦,严格遵守饮食规定,对于食物的卫生尤其重视。因此当医生的警语和医疗指南在所有的报纸上大加倡导之时,一杯生水和传染病的故事,看起来实在有点不合情理。
若不是霍乱,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柴可夫斯基的死亡?
服毒自杀
1893年11月6日凌晨,以《第六悲怆交响曲》和舞曲《天鹅湖》等不朽作品而享誉世界的俄罗斯的伟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与世长辞。对于柴可夫斯基是病故还是自杀,一时谣言四起,众说纷纭。
20世纪80年代,移居美国的俄国学者亚历山大·奥尔洛娃首次公开披露,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并非死于霍乱,而是服毒自杀。据知情人讲,柴可夫斯基是一位同性恋者。圣彼得堡贵族斯坦博克·图尔莫尔公爵曾经写信给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指控柴可夫斯基引诱、唆使他的侄子与他搞同性恋。
沙俄政府为了掩饰这一性丑闻,维护皇室贵族的声誉,决定由民间采取特殊手段处理这件事情。于是,由柴可夫斯基在帝国法律学院的同学组成一个“袋鼠法庭”。这个法庭是非官方、非正规的临时司法组织,也被称为“荣誉法庭”。
1893年10月31日,这个由法律学院学生组成的法庭,“判决”柴可夫斯基服毒自杀。最后法庭还向柴可夫斯基提供了自杀的药品。几天后,柴可夫斯基服药身亡。
为什么作曲家周围的人都知道柴可夫斯基去世的事实真相,但却没有人公开这个秘密呢?因为他们都不愿使他死后蒙受耻辱。无论是搞同性恋还是自杀,都是当时社会所不容的。
如果有人公开承认柴可夫斯基是自杀的,并且说出死因,那么这位作曲家就会立即被埋葬在某个边远的地方,而不会在圣彼得堡的喀山大教堂里给他举行隆重的教会葬礼和举行盛大的追悼会。这就是对柴可夫斯基死亡真相严格保密的原因所在。
但是,奥尔洛娃又说,她于1938年曾在莫斯科市外不远的克林的柴可夫斯基的档案室里看到过作曲家的医生贝尔滕松博士写给柴可夫斯基兄弟的一封信,在这封信里,医生详细地叙说了柴可夫斯基死于霍乱的病情。遗憾的是,这封信以及可以说明柴可夫斯基自杀的大量材料都在克林档案室内不翼而飞了。
柴可夫斯基逝世100多年了,但大作曲家是病故还是自杀,仍是悬案一桩,有待学者们的研究和有关官方的证实。
阅读点击
无论音乐家的真正死因为何,柴可夫斯基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爱乐者心中的价值,永远是崇高和珍贵的。他的音乐美化人类的感情,点缀凡俗的生活,留给世间心灵的火花和美丽的盛宴。